讀書筆記湯姆叔叔的小屋
讀書筆記湯姆叔叔的小屋篇1
在《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里,有幾個片段寫得十分精彩傳神。
第一個片段寫的是伊娃在臨死前與家里所有的仆人告別。當我讀到“‘我最親愛的朋友們,請你們到那里來,’伊娃說,‘是因為我最喜歡你們,最愛你們,我有話要對大家說,我期望你們記住我的話……我快要離開你們了,再過幾個星期,你們就再也見不到我了——’時,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段描述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十分同情這個年齡幼小、心中充滿對他人的愛的伊娃。
第二個片段講的是:伊娃死后不久,托普西很想在伊娃的身邊放一朵花,可羅莎不一樣意,當克萊爾同意時,羅莎才肯讓她進去。讓我們一齊來感受書中情真意切的文字吧!
托普西把花輕輕地放在伊娃腳下時。突然,她放聲大哭。”伊娃小姐,伊娃小姐,我跟你一塊兒去吧!你等等我呀……“那哭聲撕心裂肺,有如什么東西把心掏空了似的。克萊爾不由得悲從中來,他的臉上不禁涕淚縱橫。
”起來吧,孩子,“奧菲利亞小姐柔聲地說道,”你不要哭了,伊娃小姐進天堂了。“
我讀著這個片段前前后后的文字,悲傷和感動之中仿佛這就是一段真實的故事,我自我也成了故事中的一個人物。
之后,克萊爾先生不幸去世,這個家就落在了脾氣暴躁、殘忍的瑪麗夫人手里。最后,湯姆叔叔被賣到農場,但因不告訴農場主人逃走的凱西和埃莫林所在之地而被活活打死。
這部以杯具結尾的經典小說栩栩如生地記述了湯姆叔叔的悲與樂,令我十分感動;湯姆叔叔寧可犧牲自我,也不讓別人當受害者的高貴品格令我敬佩不已。
讀書筆記湯姆叔叔的小屋篇2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美國斯托夫人的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
湯姆是一名黑奴。他善良、和藹、正直,但就是這樣一個好人,一生被賣了三次。
他的第一個主人是希爾比先生,但希爾比先生猶于自己的契約在赫利手上,沒辦法,就只好把湯姆叔叔賣給了赫利,赫利把湯姆叔叔押走又去賣。
他的第二個主人叫圣克萊爾,圣克萊爾后來也遭遇了不幸,但圣克萊爾活著時,說要還湯姆叔叔自由,但后來圣克萊爾死了,他老婆不肯放湯姆叔叔,湯姆叔叔只好再次被賣。
他的第三個主人是烈格雷,烈格雷是個性情殘暴的人,烈格雷像一個“魔鬼”一樣,他很殘忍,只要有人犯一點錯誤,他就用鞭子抽打他,湯姆叔叔最后被烈格雷打死了。
讀完這本書后,我很傷心,湯姆叔叔這么善良的人,死了以后一定會在天堂上生活得很快樂。
難道所有的黑奴們的命運都是這么慘嗎?那些雇用黑奴們的人怎么那么殘忍,那么可恨,這種奴隸制和勞工制早就該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因為它讓人類的生活變得不公平,讓黑人變成了奴隸,我認為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黑人也不應該被當成一件貨物一樣被買來買去,他們也有自己的人生!
讀書筆記湯姆叔叔的小屋篇3
現在,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環境中,人人平等,十分幸福。可是當我讀了《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后,看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個黑暗的世界。
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湯姆叔叔,他是一個忠厚老實的黑奴。由于他的主人生意失敗欠下很多債,迫于無奈,只能把湯姆叔叔賣給了黑奴販子。湯姆叔叔傷心地告別親人朋友,從此開始了他艱難的生活。在慘無人道的奴隸制壓迫下,湯姆叔叔始終想念上帝,對《圣經》堅信不疑。他在一次黑奴拍賣會上被賣給一位兇殘的棉花種植園的監工雷格里,在那里干活時,湯姆叔叔好心幫助別人,自己卻被雷格里殘忍的打死了。
讀完這本書,我內心一直憤憤不平。為什么主人和黑奴之間有這么大的差別?黑奴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可是當時的人們卻沒有把他們當人看待,他們不給黑奴吃喝、不讓黑奴睡覺,強迫黑奴干活,還兇暴地揍打他們,直到把黑奴打死為止。
這讓我想起在雜志上看到的一個真實事例:美國國會大廈及白宮和其他政府建筑,在1792年與1800年之間,由大約650名黑人奴隸筑就。當時的美國政府每月給每個黑奴的報酬僅5美元。而1800年的國會成員基本生活開支是180美元。這個事例足以體現出當時的社會是多么的不公平,世界是多么的黑暗!
相比之下,我們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我真為那些曾經生活在黑暗世界里的黑奴感到痛心!
讀書筆記湯姆叔叔的小屋篇4
“田地里干不完的農活,消耗著奴隸們的生命,枯燥乏味牛馬不如的生活吞噬著人們的靈魂。男人變得浮躁兇狠,女人變得虛弱沮喪。他們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子,把人類赤裸裸裸的動物本能暴露無遺。”這段話摘自于《湯姆叔叔的小屋》,活生生的展現了一個殘酷的世界。
這本書主要寫了在一個殘酷的種族分明的時代,一批又一批隨風波逐的黑奴中,一個名叫湯姆的黑奴有著與其他黑奴不同的堅定信念,他忠心的對每一個主子,熱心的幫助每一個人,默默地等待種族平等的時刻到來,可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它卻早已被狠心的主子活活折磨死了。
讀完這本書,我深受啟發,對那些賣黑奴的人更是憎恨不已,也為那些無辜的黑奴們感到深深的同情,一個個問題油然而生:為什么黑人不能和白人再同一個桌子上吃飯?為什么黑人要給白人做奴隸?為什么白人比黑人尊貴?黑人也有尊嚴,也有生活的空間!為什么他們的位置要被剝奪!我很傷心,也很憤怒!
生活中不也有這樣的例子嗎?有什么人長得不好,或是出身不好,不是也一樣會受到社會的冷眼和嘲諷嗎?為什么要這樣對待他們呢?讓他們也有自由的空間,在社會中,也留給他們一片藍天!
讀書筆記湯姆叔叔的小屋篇5
哲人說,名著只有反復讀才能體會到書的精髓。我讀《湯姆叔的小屋》已經有四五遍了,如今才能領略到幾分滋味。
湯姆給我的印象,起初便只是一個“忠”字,忠于主人、終于上帝耶和華,忠于自己的信仰。他那份過于執著的教條的忠誠,讓我有一種頭皮發麻近乎窒息的感覺,在列格雷的鐵鞭和狂怒的咒罵下,他依然平靜地忠于主人,甚至當卡西夫人希望帶他一起逃走時,他竟然拒絕砍死睡夢中的列格雷、拒絕逃走,他竟還勸卡西去相信上帝,去原諒、去愛折磨他們的魔鬼—列格雷。就因為列格雷是他的主人,他要一絲不茍地按照上帝的指示去愛每一個人,至死不渝的忠于自己的主人,絕不背叛主人。
主人再無情,湯姆也不會無義的。我不禁想尖叫,他的這份忠誠很恐怖,像寒冬里硬把炭火往人的身上潑,對待陰森冷酷的社會,沒有反抗,只有順從、只有忠誠,但這份感情并不會感化像惡狗一樣的奴隸主,只會令他恐懼,進而令他瘋狂地絞殺。所以那些像比干、伍子胥、寇準、湯姆這種忠誠,不僅不會有益于蒼生,反而會使惡人更猖獗,使社會更黑暗。其實有時候像中國儒學和黑奴們所信仰的所謂忠誠未必是什么好事。
湯姆對萬能的上帝的信奉和忠誠到了一種任憑電擊雷劈都不會動搖的地步,他從未懷疑過上帝的真實性和所謂的上帝的力量,就在他遍體鱗傷、奄奄一息地躺在狹小的稻草上,被蚊子叮咬的渾身是血的時候,他也依然相信他的上帝一定會解救他脫離苦海的,到死他都沒有停止吟誦圣經,到死他還睜大眼睛渴望看到天堂的光明。其實一直是他自己將自己的靈魂禁錮在軀體里,他并沒有過希望,他只相信上帝會改變這所有的不幸,此時我也不知道是該怨恨榨人骨髓的奴隸制度,還是應該批判教堂教會麻痺人的每一條神經的無恥,還是該將所有的哀怒傾灑給那些原本善良卻又無知的像湯姆一樣的“奴隸”們呢?
不過,湯姆的信仰和忠誠卻又并不是像日本大兵那樣,無論是非善惡美丑對錯都無條件地服從于大日本帝國和皇陛下以及武士道精神。湯姆的忠誠和服從,是以愛和信任為基礎的&39;,他從不違背正義的標準去按主人的指示為非作歹,就像他不想去大可憐的露西,所以寧愿替她挨打。他說:“我不會打她,您可以讓我不停地在地里為您干活,這我毫無怨言,但只要我有一口氣在,我就不會做我認為不對的事情,不管您怎么打罵我,我也不會干的。”因為上帝向他講述了多么美麗、和諧的天堂,只有好人才能上天堂。上帝告訴了他要愛、要忠誠、要善良,這就是湯姆單純的判斷標準。其實對與錯也就是如此簡單,很多事情也并不是那么復雜的,只需要一個簡單的道德判斷標準,然后去堅持、信奉、守衛住它。
湯姆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是:“誰又能把我和上帝和愛分開呢?”我才知道,在他的心里,上帝與愛是一體的,上帝就是愛的化身,是上帝給了他愛。所以他相信上帝也是愛他的。他愛并信任所有的人,他也在感化著那些本性善良的人們。其實他的信仰和忠誠是無瑕的,是出于愛的,因為愛從未錯過。
現在一定會有人嘲笑湯姆叔叔教條式的那份忠誠是多么的愚蠢和無知,而今天缺少的恰恰是這份忠誠,追根到底缺少的是愛。缺少了對朋友的愛,就對友誼不忠誠;缺少了對父母的愛,就是對親情不忠誠,是畜牲;缺少了對國家的愛,就是對國家的不忠誠,是賣國賊。
這樣做不會就像湯姆一樣傻傻地忠誠了吧,不會像湯姆一樣死于諫言了吧,可以安適地生活了吧。的確會暫時保全自己,以不忠來換取一秒鐘的安寧,但沒有湯姆的精神的代價是葬送整個國家。
讀書筆記湯姆叔叔的小屋篇6
這個暑假我和媽媽一起讀了《湯姆叔叔的小屋》。讀完這本書,我體驗到了人世間的殘忍,也感受到了黑奴的無奈與可憐。全書圍繞著一位久經苦難的黑奴湯姆叔叔的故事展開,并描述了他與他身邊的人——均為奴隸與奴隸主——的經歷。故事中的黑奴被有錢和有地位的白人買來賣去,還經常被主人打罵,自己的孩子隨時都有被自家主人賣掉的危險。
書中的內容非常催人淚下,其中有一個莊園主有許多黑奴,雖然他們的主人非常善良,但因為這個主人欠了別人一筆債,所以當債主找上門來時他只能同意把自己的倆個黑奴用來抵消所欠的債務。于是,主人把黑奴湯姆和一個黑奴孩子給他。不想,這句話被這個孩子的母親聽到了。于是,她和這個孩子準備逃跑,在逃跑過程中她抱著孩子竟然踩著已經融化的河流上的冰塊跳過河流,連腳被冰扎破都不管了,還不停的跑。而湯姆叔叔是一個忠心維護主人利益的黑奴,最后被賣到一個莊園,被莊園主欺壓致死。
這些人真是殘忍,連這么個小孩都不放過。有時還趁他們母親熟睡時把她的孩子偷走賣給別人,還把那些黑奴賣到南方,讓他們去死。
看一看,這是什么樣的社會,全都是為了金錢利益,根本不把人當人看。想一想,人們心里除了錢還有別的嗎?都是這些錢惹的禍。如果我是這些黑奴的主人,我會讓他們不在是主撲的差別,而是平等的身份。我想,既然都是人,為什么還要分主撲的區別呢,難道那些賣黑奴的人不想一想自己或自己的孩子被賣嗎?嗎是什么感受?難道他們只為了利益不為了人世間的情感著想嗎?
我覺得人應該擁有真誠善良的美德。像書中的依娃一樣,坦誠與人交往,不計較地位和金錢。世界將會更加美好,溫暖人心。
讀書筆記湯姆叔叔的小屋篇7
今日,我一口氣讀完了《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雖然這題目平淡無奇,但在普通題目下頭隱藏著一個個驚險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
這本書記敘在肯塔基州的希比爾家中有位叫做湯姆的黑奴,他是一位誠實、能干、熱心善良的人,所以深得希比爾家中上上下下的敬重和愛戴,尤其是主人希比爾的兒子小喬治和湯姆感情最好。成年后,湯姆得到主人的信任當上了農場主管,在那里,他擁有一間小木屋,忠心耿耿的維護著主人的利益。然而,希比爾先生因為投資失敗,欠下了一大筆債務,于是,他覺定賣掉湯姆和女奴伊扎萊的兒子哈里。湯姆是個忠誠的,主人要賣掉他,他僅有俯首聽命,但伊扎萊卻選擇逃往加拿大。之后,湯姆被好心的圣·克萊爾買下了,并與他的女兒伊娃成為了好朋友。可是,好景不長,小伊娃得了重病,不久便逝世了,而圣·克萊爾遇刺身亡,湯姆又被狠心的女主人賣掉,新主人是個貪婪、狠毒的奴隸主,名叫雷格里。從此湯姆掉進了悲慘坎坷的深淵中,此后,湯姆因隱瞞了兩名黑人婦女逃跑的事而被主人百般凌辱和折磨,當小喬治找回湯姆時,他已經被雷格里摧殘的只剩一口氣了,而伊扎萊在歷盡萬險后與丈夫重逢,順利的逃往加拿大。
看到黑人們的悲慘生活,我不能不慶幸自我出生在了一個和平年代,一出生就享受著父母的呵護,親朋好友的關愛,不用擔心挨餓受凍,更不用擔心自我被當成商品買來買去,給人家做苦工。我把一切的幸福生活都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有時還因為父母沒有滿足自我的要求而亂發脾氣。讀過這部作品之后,我真正體會到了此刻的幸福,也明白了自我應當珍惜此刻的完美生活。
一部《湯姆叔叔的小屋》雖然描述的只是簡單的幾個人物,但卻是整個美國當時奴隸社會的縮影,也是我們此刻生活的一個借鑒,所以,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必須要好好珍惜自我的生活,并盡自我最大的努力去幫忙需要幫忙的人,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