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幼師讀書筆記摘抄
讀書筆記可以幫助讀者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促進思維的成熟和獨立。要怎么寫10月份幼師讀書筆記摘抄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10月份幼師讀書筆記摘抄,供大家參考。
10月份幼師讀書筆記摘抄篇1
幼兒教師作為專業教育工作者,承擔著培養合格的社會成員,延續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職責。培養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實際是幫助每個個體從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化過程。幼兒教師承擔的是保證和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任務。幼兒教師正是根據這個任務,把人類社會積累起來的某些勞動經驗、科學文化、思想意思和行為規范等社會精神財富,以最合適幼兒的方式,傳授給幼兒,使幼兒初步適應社會生活,為此為推動社會發展做貢獻。因此幼兒教師職業和其他教師職業一樣,是培養人,造就合格社會成員的職責。必須具有專業的素質和能力要求,如下:
(一)事業心
事業心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動力,事業心是個體對造就所從事事業的熱愛和努力把工作做好的執著追求。幼兒教師事業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熱愛幼兒教育事業
對事業的愛是建立在對事業的認識的基礎上。人才的成長是一個連續教育、培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階段,它是為培養合格人才打基礎的。
2.熱愛幼兒
偉大的俄羅斯文學家高爾基說過:“教育兒童的事業是要求對兒童有偉大愛撫的事業。”
教師對幼兒的愛是一種理智的愛,俗稱教育愛,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愛幼兒,對待幼兒態度溫和、寬容、不偏愛、尊重幼兒的人格,保護幼兒的合法權益,做幼兒的老師,也做幼兒的朋友。
(二)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質
健康的身體是搞好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證。教師要教育和照管一群天真活潑的幼兒,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身體健康的教師,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與幼兒一起活動,給幼兒帶來自信和歡樂;如果教師體質差,精神狀態欠佳,則班級氣氛壓抑沉悶,影響幼兒心理健康。
(三)具有較為扎實的教育和文化科學知識
幼兒教師在就職前,必須了解和掌握幼兒教育的基礎知識,了解幼兒教育發展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學習這些知識將有助于教師掌握幼兒教育規律,提高工作的目的性、計劃性和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四)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素質
幼兒教師要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成為教育幼兒的行家里手,應將教育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教學實際能力,這是搞好教育教學的重要條件。
1.觀察和了解幼兒的能力
教育幼兒是一門科學,只有了解幼兒,才能較好幼兒。而觀察是了解幼兒最重要的途徑之一,由于幼兒自身控制能力差,情緒意外露,其內心活動,身體狀況常通過表情、動作或簡短語言表現出來。
2.組織管理班級能力
教育全班幼兒,使幼兒在體、智、德、美幾方面全面發展是教師的中心工作。在班級組織管理中,教師肩負著重大職責。從教育內容看,有德、智、體、美諸方面:從工作任務看,有保育和教育兩方面;從教育途徑看:有集體教學活動、勞動、游戲、日常生活等;從組織形式看,有集體、個別、小組活動等,教師要求將這些內容和活動形式,合理計劃,科學安排,并做出最佳方案,促進幼兒發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3.溝通能力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信息交流,彼此相互理解,彼此接納對方觀點、行為,彼此協調,達到默契的過程。溝通的方式主要有言語溝通,非言語溝通等。教師與有、家長之間的溝通能力是教師重要的基本功。
4.教育監控能力
教師的教育監控能力是指教師對自己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積極主動的自我認識,自我調節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5.教育研究能力
研究是交易者對待未知事物的一種態度。面對著全體幼兒,教對所要教的內容是早已熟知,但是幼兒怎樣理解,卻是每個人每個不同情境下都各不相同的,因此,教育工作永遠充滿著未知的因素,永遠需要教育者進行研究。
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最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孩子的成長過程是至關重要,而幼兒教師是引導孩子健康的發展關鍵,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必須要以《綱要》為宗旨,來促進幼兒終身發展為目標,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自身的學習與反思,不斷提升自身素質與能力,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且才華橫溢的幼兒。
10月份幼師讀書筆記摘抄篇2
我認真讀過《捕捉幼兒的敏感期》之后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幼兒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后感受頗深。很多時候成人自以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幼兒,而我們并沒有發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為我們是為他們好。其實,作為異物闖入幼兒的和諧世界的我們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會的日常規律和相關法律教導幼兒要怎樣做,而是要認真了解幼兒的世界,讀懂他們的內心,當幼兒們能夠安心放心的敞開心扉接納你的時候,你才能和他們成為朋友,開始發揮你來此世界的引導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幼兒的敏感期即為關鍵期,而幼兒關鍵期的發展是決定幼兒一生的關鍵,作為一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各年齡層發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幼兒,最大限度促進幼兒更快更好的成長。幼兒的不一樣年齡階段有著相對應的發展關鍵期。
0-2歲: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和語言方面,都是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為幼兒帶給科學的視覺環境,這不僅僅僅單純的是為幼兒鍛煉眼睛的潛質,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幼兒的視覺與大腦發育與治理的發展都有務必的關聯。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育。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發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幼兒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刻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采取滿足幼兒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給幼兒帶給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并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幼兒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幼兒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相反,很多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還是出現吃手這一現象,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長的制止的原因。
2-4歲:這階段的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群眾生活。很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幼兒們這些行為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和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展。對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兒,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選取,不好譴責還自己的行為,若是強迫幼兒歸還屬于自己的物品給別人,幼兒會絲毫感覺不到安全感。在正確引導幼兒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
而幼兒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杰認為:兒童首先是透過簡單圖式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的。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務必是從微觀開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里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別隨意丟棄幼兒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幼兒的重要性。為幼兒創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幼兒進行一節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幼兒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發展狀況和哪些關鍵期在這階段發展對幼兒進行了解,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幼兒發展的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環節。不僅僅僅如此,很多時候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幼兒的個性現象,原來這正是幼兒處在人際關聯的敏感期。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幼兒的人際交往關聯的重要性。人際關聯很好的幼兒和人際關聯很差的幼兒的區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愛交往,而是在于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和社交潛質。行為表現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用心的交往行為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幼兒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幼兒進行正確的行為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很多時候,這兩種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動全班幼兒進行記名字的游戲。那些幼兒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幼兒在某一階段我會采取著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雖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幼兒的人際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決幼兒之間出現的問題。
年紀再大一些的兒童,比如4--5歲的中班幼兒會出現一些關于婚姻和性別方面的問題等,5--6歲的大班幼兒會在秩序方面、文字符號和數的排列組合等抽象方面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最為兒童導師的我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幼兒走出困惑,不進如此還要重視家園教育,幼兒園是幼兒的第二個家,是幼兒成長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家長的緊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很多時候,幼兒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潛質,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幼兒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幼兒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老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持配合,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為幼兒順利透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10月份幼師讀書筆記摘抄篇3
我是懷著一名幼兒老師的情緒看完的。這不是一本書,是篇文章,但我把它當書一樣的看了一篇又一篇。
本書的核心思想:
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兒教師用自己的心態寫出了自己對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點寫出了幼兒教師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1、整天有寫不完的案頭工作;2、工作強度大,活兒忙不完;3、工作時刻長,報酬少;4、工作上的比賽無休止;5、幼兒老師的安全職責大;6在社會,沒有誰能瞧得上幼兒老師;7每一天都在幼兒的吵嚷聲中度過;8每一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瘋子般。9為了布置區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10家長工作有難度;11、當孩子們長大了,認識兒時的幼兒老師幾乎是零等等
幾點心得
看了這篇文章后,我覺得這位作者用反寫方法,突出了幼兒教師的偉大。幼兒老師雖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卻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當新生幼兒才入園時,二三直個孩子一齊哭,抱完這個哄那個,哄完那個又抱這個,老師常常是騙一個,哄一個,抱一個,拉一個后頭還跟著好幾個!要是遇到幾個感情脆弱的家長,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長。于是大人小孩一齊哭,那場面那家伙那整個一人間練獄啊!哭還算小事,此刻的孩子普遍奧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鬧又踢又咬死活不好上幼兒園,因此老師身上留點小傷那是常事。”就從這點上,就看出了幼兒老師的不一樣一般。
一開始看到這篇文章時,覺得這作者真的寫出了老師的心里話,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幾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兒老師的不簡單!我做為一名普通幼兒教師感到真快樂。正因我看到了我們的偉大,正因我看到了我們的高尚,正因我看到了我們幼兒老師在人家眼里的不一樣。雖沒有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那么的高級,但我們卻能把一個不懂事的孩兒學會懂事,未來的才子們都是從我們手中開始起步的!
10月份幼師讀書筆記摘抄篇4
剛拿到這本書時便隨手翻了翻,覺得這是一本純理論書。可是,當我認真翻閱時,卻發現這本書所講述的每一個理念都會有一個個案例來幫助我們理解,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實際進行反思,能使我在看的時候聯系到平時的工作情況。
翻開這本書的的第一頁是導言,它一開始便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社會、家庭、兒童與幼兒園之間究竟是怎樣一種關系?而這也是我步入幼師這個行業首先要弄清楚的基本關系。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對理論與實踐進行反洗,結合當今社會與家庭的發展狀況思考,發掘自身的理論發展能力,構建理論與實踐對話、理論實踐結合具體教學情境、教師與具體幼兒在具體教學情境中對話的智慧的幼兒園教育學。
通俗化、故事化的語言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豐富的教育活動案例剖析說明一些原理或新的理念。讓我了解到其實我們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所處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就像有一位哲人說得好:“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一定在向前看;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在前面,那么你肯定一直在向后看。”目光決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卻永遠因為目光而不同。關鍵是,即使我們處于一個確定的位置上,目光卻依然可以投往任何一個方向。
教學方式要隨著理念更新,對待幼兒我們要進行一次重新的定位,多關注教學實踐操作層面,教學細節與實效,多關注幼兒的認知程度和今后的發展,并將其作為自己教學的出發點,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適應當前教育改革形勢的發展要求。學前教育關系到兒童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之興盛,這對我們的幼兒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對實施素質教育的挑戰。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孩子的行為,你會發現他們只是比我們多了一下好奇與期待,多了些童真與可愛,我們要對孩子多一份愛,兒童不是成人的附庸,不是承認的預備,他們都是有獨立的生命試題,有著獨特的身心結構,我們應該尊重了解兒童自己的心靈世界、興趣、需要、獨特的人格,他們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這些都是幼兒成長的內在需要,就如著名的教育家孫云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愛,要從尊重開始”。作為一位幼師,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