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書心得筆記
寒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我夢寐以求的《水滸傳》,我見了興高采烈。于是,只要我一有空就津津有味地《水滸傳》,里面的英雄好漢各不相同的性格,深深地打動了我。
其中好爽的武松使我記憶猶新。比如說,他路過井岡山的時候,并沒有受到店小二的勸阻,喝了好多酒,又跑去井岡山打死了老虎,他真是勇敢,而且臨危不亂,真是值得我們學習??!
在生活中,我們平時遇到了困難之后,許多人都會退縮,這樣是不行的,一個人若是一輩子被困難嚇倒的話,是一輩子成不了大器的,我們要努力去面對,這樣無論成敗與否,只要放手一搏就能得一絲希望。所以一個偉大的人必定是一個不怕困難的人。
但是,只靠這一點點是決定不夠的,我們面對困難,不僅要勇敢,而且要鎮定自若,運用自己的智慧來幫助自己克服困難。武松面對氣勢洶洶的老虎并不是一下子把它打死,而是邊打邊想辦法,最后才成功。所以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并不能魯莽草率,應該仔細觀察事物,然后考慮一會兒,在做出決定,這樣成功的機率就大大增加了。
武松的成功靠的是智勇雙全,兩者缺一不可。只有有這兩方面的本領,加上自己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就能超越自己,成為一名偉大的人。
《水滸傳》這本書真的使我懂得了不少道,讓我認識到足智多謀的吳用,武功高強的林沖,心胸寬廣的宋江……
在《水滸傳》中我看過許多個具有獨特風趣的小故事,如《智取生辰綱》、《武松打虎》等,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則就要數《林沖棒打洪教頭》這一篇了,我從中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故事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在發配到滄州的柴進莊上時,林沖遇上了洪教頭,洪教頭不相信林沖是東京八十王進軍的總教頭,因此不停地向林沖發出挑畔,要和他比武。林沖再三謙讓,并不是因為他怕洪教頭,而是因為他謙遜,并不想得罪更多人,可洪教頭并不領情,硬是要跟林沖比試一二,林沖無奈,只好同他比賽的個過程,最后當然是林沖大勝嘍,這是所當然的,而可憐的洪教頭呢?沒有幾個回合便敗下陣來,輸了的落花流水。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林沖是一個顧全大局,謙遜有禮的人,在洪教頭多次發出挑畔的時候,他雖然知道自己比洪教頭武功高強很多,但他不想炫耀武力,因此不愿意與洪教頭比武。而洪教頭自以為是,囂張跋扈,最后搞得自己手忙腳亂,當眾出丑。在生活中,不管我們有多么高強的本領,也不能驕傲自大,要像林沖那樣謙虛,以大局為重。再聯想一下自己,有時候我只因稍取得一點成就,便驕傲起來,現在回想一下,還真是羞愧不已。但讀了林沖的故事,我決定今后向他學習,做一個有內涵的人。
《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寫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過程。深刻提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想?!端疂G傳》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章回小說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一百零八位好漢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水滸傳》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有及時雨宋江,剛正不阿的托塔天王晁蓋,有勇有謀的豹子頭林沖,還有崇尚忠義的武松。在《水滸傳》中有各種各樣的人物。今天,我來講講我比較喜歡的人物,武松。
想必大家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吧!武松是一個脾氣倔犟的好漢,他在景陽岡喝酒的那一天,不聽酒家勸告搖搖晃晃的上山,見一塊大青石,便在那塊大石上稍作休息,忽然有狂風刮來,之后那大老虎便已落在武松背后,武松一回頭,急忙一閃,閃到大蟲背后,大蟲連武松邊都沒沾上,爪子一搭地下,猛吼一聲,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閃到了一邊,武松掄起超哨棒,盡全身力氣一棒擊去,不料打折了旁邊的樹杈,哨棒一截兩半,大蟲再次撲來,武松把那跟只有半截的破哨棒,赤手空拳就接著虎,只見武松把那虎頭只往土里按,掄起拳頭,使盡平生力氣,只往虎頭上用力打,打得那老虎七竅出血,不久后便沒氣了。武松尋思著把這頭老虎帶下去給景陽岡的酒家,沒想到自己早已沒有力氣,所以他打算第二天再將這老虎拎下去。
林沖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人。因為他為人最忠樸。本來他的生活也是挺安分的,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林沖的妻子被高衙內看上了。于是,高衙內就請了林沖的好朋友——陸謙來幫助他,陸謙利用了調虎離山這計,陸謙先去把林沖叫走出去吃東西,又叫人把林夫人騙走,但是這個計劃到最后還是失敗了,于是 高衙內的父親高俅親自出馬,讓林沖誤入白虎堂。結果,要被押送到滄州,去滄州路上險些被兩個賊子受害,幸虧魯智深相救,林沖到了滄州后,高俅又派路謙來放火燒死林沖,結果林沖直接殺死路謙等人連夜趕上了梁山。
《水滸傳》讓我知道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也讓我知道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忠義?!端疂G傳》十分值得我們去讀。
《水滸傳》塑造了許多成功的人物,讀水滸傳人物,我們總是會感染上不同的情緒。讀林沖時,會感到一味委曲求全的沉悶壓抑;讀宋江時,能體會到仗義疏財的慷慨和愚忠的悲哀;但是你讀到“他”時,你的心中會充滿豪情,感到十分痛快!明朝大思想家李贄在點評“他”時激動地在書上眉批道:仁人、圣人、勇人、神人、羅漢、菩薩、佛。這位好漢,就是魯智深。
魯智深原是小種經略相公手下的提轄,又稱魯提轄,人人都很尊敬他,本可以過著舒適、快活的日子,只因在酒樓聽聞鄭屠欺壓金翠蓮父女,一怒之下,三拳打死了鄭屠,而后走投無路,出家做了和尚。魯智深的嫉惡如仇,在他的一生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等種種行為使他成為人們心中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漢。
魯智深對應“天孤星”,總是獨來獨往,在梁山里,朋友也不多。但是他一旦把你當做兄弟,那就是絕對的兩肋插刀。魯智深千里護林沖,令許多讀者感動萬分,他的出現讓林沖擺脫兩個公人折磨,他讓我們感到放心。當他最好的兄弟史進因打抱不平身陷大牢時,魯智深二話不說只身去救史進,這種勇氣讓我們深感敬佩。
魯智深雖然外表粗獷,但是卻粗中有細。他打死鄭屠后感到不妙,便說鄭屠詐死,為自己爭取逃跑時間;到大相國寺后,菜園子里的潑皮想推他進糞池里,但他一眼就察覺到,輕松躲過了一劫;他護送林沖去滄州時,把所有情況了解得透透徹徹,把所有危險考慮得周周全全,一路上沒有出過一點閃失。這樣的好漢,你能說他只是一個魯莽的武夫嗎?
魯智深是作者施耐庵偏愛的一個人物,他筆下的武松充滿傳奇,但虎頭狗尾;他筆下的林沖委曲求全,最后病死在回京途中;他筆下的宋江,受盡拷打,最后被奸臣害死。通讀全書,唯獨魯智深基本上沒有受過什么苦,征討方臘中,是他一禪杖打翻、活捉了方臘。最后,在錢塘江的潮信聲中,魯智深結束了他圓滿的一生。在《水滸》的開頭和結尾都可以看到魯智深的身影,可以說,是魯智深三拳打開了水滸傳,又是他一禪杖合上了水滸傳。
我眼中的魯智深,就是這樣一個嫉惡如仇,為兄弟兩肋插刀,粗中有細、勇而有謀,一生圓滿的神奇人物。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華五千年來的一部文化瑰寶,家喻戶曉。其中武松打虎、江州劫法場等故事,更是引人入勝?!端疂G傳》講述的是宋江起義失敗后,一百單八將被逼上梁山,替天行道,殺富濟貧、打家劫舍的故事。李逵、宋江、武松、林沖等英雄齊聚梁山,演繹了一段段扣人心弦的傳奇。
《水滸傳》中,宋江有勇有謀,足智多端。他本是朝廷官員,如果當時皇帝把領土治得井井有條,那么宋江定會成為一名悍將,天下就會太平,免遭外來之敵的入侵,為天下的百姓效力,不亦樂乎。而事與愿違,宋江不但沒有過上安穩的日子,反而反了朝廷。這一切。不都是當時皇帝的昏庸?宋江起義,并不是因為對朝廷不忠,更不是因為知恩不報。相反,他是為了報恩于百姓。在那個年代,官逼民反,富人撐死窮人餓死巨大的生活反差,形成了《水滸傳》的歷史背景,《水滸傳》也是在這種巨大的矛盾下創作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武松打虎、林沖雪夜上梁山等無不體現了梁山英雄們的豪情萬丈,大忠大義。而李逵殺富濟貧更是把他寬廣的胸懷體現得淋漓盡致?!端疂G傳》不但講述了英雄們的故事,對小人物的刻畫也是令人贊嘆的。高俅是朝廷中的一員奸臣,因為愛好獻媚拍馬而倍受皇帝的寵愛,因此成了社會的一大蛀蟲。當然,這也是許多貪官的一個典型縮影。
《水滸傳》中濃縮了亂世豪杰與昏庸奸臣,不見小恩小惠小奸小惡,只有大忠大義大奸大污。這也許就是《水滸傳》中人物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