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學生課外讀書心得
一年級學生課外讀書心得【篇1】
我很熱愛讀書,特別是神話類的書籍,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書里講的很生動、形象。
把故事中的人描繪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牛郎織女》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篇神話故事,故事講述了牛郎織女相親相愛,忍受著一年只見一次的痛苦。從中我體會到了牛郎織女無法割舍的愛情。他們的故事使我感動。
《女媧造人》的故事傳遍千家萬戶,女媧造了男人和女人,使人們可以生兒育女,繁衍后代,使人們過上了幸福和諧的生活。
《女媧補天》這個故事講述了女媧為了讓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冒著生命危險,幫助人們補天,從中我體會到了女媧不惜一切也要造福人類的決心與毅力,不屈不撓,頑強不屈。最后,經過一番努力,女媧終于將天補全了。從《女媧造人》和《女媧補天》這兩篇神話故事中,體會到女媧不僅是人類的創始者,還是人們的保護神,災難面前總有女媧保護人們。
神話故事是我們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使我們仿佛身臨其境,我愛讀神話故事。
一年級學生課外讀書心得【篇2】
用了幾天時間,把《大學》精讀了幾遍,真有一種相見恨晚、醍醐灌頂的感覺。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初學入德之門也。”大學是千百年來讀書人做學問必讀的第一部書,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根源,是20__年來士子們做人做學問的標桿。程頤先生還說,大學是做學問第一部,《論語》《孟子》到在其次,學者做學問必須從這本書學起。
大學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我覺得這條可以作為所有大學的校訓,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人生的意義嗎?再看看當今的大學,仿佛離這三條基本的方向還相差的挺遠,大學的教育不僅僅是授人以技,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道。之后這本書還說了實現這三條基本方向,實現天下大治的方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這八條途徑又以修身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意修身為本。”如果修身搞不好,治國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關于做學問,《大學》里引用了一句《詩經》中的話“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做學問就像磨制一塊精美的玉器那樣,需要反復的為之,精益求精。做學問如此,磨練德行也是如此。接著又提到了誠意的根本“勿自欺也”,所以說君子在獨處的時候,更要小心謹慎,不敢隨便。
最后,《大學》里提到幾條關于“治國”“平天下”,摘抄幾條經典的,“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意思是聽案子的最佳狀態就是沒有案子,有點像中醫里的理論“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大家都沒有糾紛了,自然和諧社會就成就了,非常高。還有“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以利為利,即是以利為目標,那么上下交爭利,國危矣!以義為利,即是以義為目標,方為長治久安之道。
走上三尺講臺已有十幾個年頭,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經歷過風雨,也見過彩虹。《學記》曰:“是固教然 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正如培根所言:“讀書補天然之不足,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有人云,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就成了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也讓我收獲頗豐。
我是一個急性子,尤其剛做教師的時候,面對學生的錯誤,常常氣得火冒三丈,然后再對學生進行一場“暴風驟雨”式地批評,直到犯錯的學生淚流滿面。但是我知道這種教育方法對學生來說只有幾分鐘熱度,是個短期效應,起不到治本的效果,況且生氣對自己的身體、心理都會有很大的傷害。通過讀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明白了“做最好的老師”就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欲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閑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蕩氣回腸。”李鎮西老師所謂的“做最好的老師”其實是“做更好的老師”,
在李鎮西老師看來“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老師”應該成為我們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回想自己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當我板著臉,故作嚴肅,裝出一副“師道尊嚴”的樣子時;當我在全體同學面前批評一個同學,殺一儆百時;當我遠遠地看著他們,而不是溶入孩子們中去時,我并沒有獲得他們的多少尊重、愛戴。反之,只是一個充滿笑意的眼神,一個充滿溫情的動作,一句體貼的話語,無形中拉近了我與學生們的距離。當讀到李鎮西老師“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這本書時,我很震撼。正像書中所講:“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并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已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賬,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并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
作為一個任課教師,我努力提高上課的基本功和自身的專業素養,合理設計課堂結構但有時教學實績并不是非常突出,問題到底出在那里呢?百思不得其解。當讀到蘇霍姆林斯基的“關于和諧的教育的一些想法”一書,聽過那個不走運的農民奧麥爾柯爺爺的故事后,我知道了我忽略了種子與耕地的關系。不處理好種子與耕地的關系,你講得再精彩,也是孤芳自賞。因此,我們在精心備好課的基礎上,應該花大力氣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把地耕松、耕好。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蘇霍姆林斯基的理想:使每一個學生把追求智力充實的、豐富而完滿的精神生活當做自己最重要的理想,使每一個學生在從學校畢業的時候都能帶走渴求知識的火花,并使它終生不熄地燃燒下去。
讀過這些好書,我想到了高爾基的那句名言: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的平凡的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其實一個優秀的青年教師應該知道的何止這些,應該知道并應該做到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瞄準一個目標,帶著一顆愛心,敞開博大的胸懷,在書海里遨游,在教海里探索,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帶著我們的學生,一起渡到人生的彼岸。
一年級學生課外讀書心得【篇3】
談到《西游記》,我最熟悉不過了。光影視版的我就看的有三四遍。這是我第一次讀《西游記》這本書。書中主要人物是:
孫悟空,法號行者,封號“齊天大圣”。是開辟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花果樹水簾洞的大王,號稱“美猴王”。拜菩提祖師為師,得名“孫悟空”,學會七十二變、筋斗云等高超的法術。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唐僧,別名玄奘,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師傅。
豬八戒,別名悟能,有三十六種變化,原來是天蓬元帥,因調戲霓裳仙子,被罰出天界,卻投錯豬胎。拜唐僧為師。
沙和尚,別名悟凈,因在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打翻了琉璃盞,被罰到人間在流沙河興風作浪,專吃路人。沙僧外貌丑惡,但個性憨厚,忠心耿耿。
唐僧救了孫悟空,但孫悟空雖然有時不是很講理,但是最讓我佩服的是他那“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精神。唐僧只是揭下了一張符,孫悟空就用他的一生來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最讓我討厭的是豬八戒,他最是搖晃軍心,總想散伙,好去找他那美麗動人的媳婦,并且很好色,有時也很懶;奉獻最多的便是沙僧,他往往挑著最重的擔,這一點值得我去學習,本事小,就挑重活干。俗語說得好:“笨鳥先飛”!
一年級學生課外讀書心得【篇4】
我讀了《一片樹葉的奇跡》后對我感觸很大。
書中是這樣講述的:有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在外面看見一棵樹,樹葉都一片片地掉下來。病人望著落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落完,我也要死了。
一位老畫家知道以后,想了一個辦法:用彩筆畫了一片樹葉掛在樹上。這片樹葉永遠沒有落下來,這個病人居然活了下來。
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個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希望。我們的人生有時也面臨著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問題,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總會在腳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
暑假我讀了少年兒童百科全書,里面有好多好多我不曾知道的科學知識。
夏天用電風扇很涼快,可是你知道為什么嗎?是電風扇的分是涼風嗎?不是哦,其實電風扇本身不會制造涼氣。那么你為什么會感到涼快呢?原來電風扇說吹出來的風,不過是與室溫同樣的熱風,你身上有汗的話,這股風就會迅速地使汗水蒸發,離開皮膚。汗水蒸發時,帶走了熱量,這樣你就會覺得涼快了。哈哈,你知道了吧!
另外,我從書上知道了氣球為什么用針一扎就爆了,氣球是橡膠做的,吹足了氣的氣球比沒有吹氣的氣球表面積大十幾倍。它的伸縮力很大。所以用針扎一下吹足氣的氣球,瞬間就會爆炸,沒吹氣的用針扎了就吹不大了,嘿嘿,你明白了嗎?
書上還有很多很多知識,爸爸媽媽都不知道,我看了,我知道了,很滿足、很得意,好開心呀!
一年級學生課外讀書心得【篇5】
讀書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快樂,如同一葉扁舟在浩翰大海中遨游,讓人心醉神怡;如同朵朵白云在湛藍天空中漂游,讓人思緒萬千;如同條條魚兒在碧波中神游,讓人悠閑自在,樂不思蜀,徜徉在書的海洋中。
近幾天,我讀了法國的昆蟲學們法布爾寫的《昆蟲記》。我覺得昆蟲有時候很有趣,很勤勞:如果沒有蜜蜂,我們就吃不到蜂蜜;如果沒有螞蟻,我們就很難體會到團結的魅力;如果沒有蝴蝶,大自然就不會有那么多美麗的鮮花……
昆蟲也有豐富的感情,它們既有丑惡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比如,蟬是一種自食其力的昆蟲,也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它們在夏天總是引吭高歌,人們并不喜歡;而螞蟻是一種勤勞的昆蟲,它有史以來都被人們看作勤勞團結的象征,但人們并沒有發現,螞蟻也時很貪婪、霸道,它們會將蟬辛辛苦苦覓到的食物洗劫一空。
讀完這套書,我深深地感悟到:看問題不能光聽別說,要自己去探究才能發現某樣東西不同的一面,找出最正確的答案。
《昆蟲記》不僅讓我了解了昆蟲,改變了過去對有些昆蟲不正確的看法,還教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學會了如何去觀察事物、研究問題。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因為讀書,人生才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