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背囊讀后感
“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巴爾蒙特的這句話,自從我第一次讀到它,就幾乎一天沒有忘記過。詩人就像一個從來沒有受過傷害的人一樣,如此誠摯、欣喜、寧靜地歌頌著大地。陽光和人歡馬叫、喧騰不息的世界。
一顆純凈的心需要另一顆純凈的心相互映照,一顆黑暗的心更需要一顆純凈的心的照耀與沐浴。由黑暗而光明,由痛苦而幸福,這是
一種漫長的靈魂洗禮。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為了成為陽光,我祈禱于世上。陽光,它無處不在。它舞蹈在埃菲爾鐵塔,它攀登,它瀏覽萬里長城,它照耀尼羅河,它親吻自由女神,它閃亮在古希臘奧運火炬上,陽光是是美,是幸福,是純凈,是和平……
我讀完這本書,明白了人生是這樣有趣。人生的道路,看起來好像很曲折,但事實并非如此,做人如果能夠做到拋棄浮躁,安定自己的內心世界,錘煉自己,讓自己發光,就不怕沒有人發現。
智慧背囊讀后感(精選篇2)
我讀了《智慧背囊》一書。其中,《批評是甜的》這篇文章讓我深有體會。
故事講了一位小女孩一不小心把自己心愛的小狗——貝貝帶進了一家禁止帶狗入內的商場。當她知道這個規定時,已經來不及了,她只好一邊緊摟著貝貝,一邊看著迎面走來的保安,等待著想象中的“狂風暴雨”。誰知,保安竟摸著小狗的頭溫柔地說:“親愛的小狗,你怎么糊涂了,我們這兒是不準小狗帶人進來的。但既然進來了,也不為難你了,請你離開是時記住下次可千萬不能這么做哦!”
故事戛然而止,掩卷沉思,我覺得這位保安非常善解人意。因為,如果他用“狂風暴雨”,那小女孩幼小、純潔的心靈將會受到多么大的傷害!于是,他選擇了另一種方法——用委婉的語氣來告訴小女孩。這樣,小女孩既能知道自己錯了,又能不讓她那小小的心靈受到傷害。看來,批評可以是甜的!
讀了這則故事,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有一次,在課堂上,我一不小心分了神。突然,我看到了老師的目光,好像在說:“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能分神哦!”我領會了老師的眼神,專心至致地聽課。直到今天,我還在想:還好老師用的是一個眼神,而不是“傾盆暴雨”,不然,我可就丟臉了……還有一次晚餐上,我一邊吃一邊與爸爸談天,當我問到爸爸知不知道某某時,爸爸竟回答我:“他——,我沒聽說過,但在吃飯時經常與別人講話并且是最后一個吃完的人我倒是經常聽說過。”聽了爸爸的回答,我明白爸爸是在批評我,覺得非常慚愧……
記得在小時候,常會聽見從對面的樓房里傳出一陣陣刺耳的罵人聲。雖然,我看不見她家人的神情,但可以猜出,他們的心里一定十分難受,一定十分厭惡那猶如雷鳴般的訓斥聲吧……同樣是起到了批評的效果,為何不能換個方式,溫和地表達呢?
一個微笑,一個眼神,足以傳遞出或善意或嚴厲的批評,但都可以是甜的。一句不慎的話,足以讓十句光彩照人的話黯然失色,而且,還會給自己留下難以彌補的損失和遺憾,為何不把它變成甜的呢?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而且,善意的批評往往會收到比粗暴的批評更有效的結果……啊,朋友,批評時,請給出一個微笑。一個微笑,僅有幾秒,而留下的回憶卻終身美好……
智慧背囊讀后感(精選篇3)
這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手心向上的人,另一種則是手心向下的人。手心向上的人是索取者,手心向下則是給予者。
而作者就是一位幫助他人的給予者,而我也要做一位給予者去幫助其他有困難的人。因為做一個給予者,給予他人的同時也在給予著自己。給予他人的是無私的溫暖和奉獻,給予自己的則是堅強的信念和支點。
著名作家狄更斯曾這樣描述生命的意義:“如果我能彌補一個破碎的心靈,我便不是徒然活著;如果我能減輕一個生命的痛苦,撫慰一處創傷,或是令一只離巢的小鳥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著。”在許多人悄悄地做著幫助別人的事情時,世界也就在悄悄地改變,世界也在多一份文明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