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記讀后感_讀《三毛流浪記》有感
這本書主要寫在舊社會,三毛到處流浪沒有飯吃,他遇到了許多的壞人,受盡他們的侮辱和欺凌。讀著讀著我淚如雨下……記得有一次,一個有錢人的錢包掉了,三毛撿到了準備還給失主。而那個有錢人看見三毛居然拿著自己的錢包,誤認為他是小偷,把他毒打了一頓。我忍不住自言自語:那個社會真是好人難做啊!
讀了這本書,我非常同情三毛。他被那個社會逼成什么樣了!三毛太可憐了。如果他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他就可以讀書學習,可以吃飽穿暖,還可以實現許多美好的夢想。
當我看完這本書與爸媽閑聊時,爸媽告訴我,他們上小學的時候,國家經濟還不發達,社會還不富裕。一學期交2元5角錢的學費,家長們都會感到很困難,偶爾有零花錢也只有1分或者2分錢,他們常常舍不得花。我感到非常吃驚,他們的童年竟是這樣的。而我每次的零花錢總是好幾十塊,每次吃飯時,他們都會把好吃的菜送到我的嘴邊,我有時候還覺得他們煩。如今,我在特殊黨費援建的校園里讀書,現代化的學習條件,優美的學習環境,我有時卻把學習不當一回事。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呀!慚愧呀!
《三毛流浪記》這本書教育了我,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我以后要節約用錢,我要把零花錢積攢下來,買許多的書來看,增長我的知識。我要好好學習,力爭取得好的成績,來回報家人和社會對我的愛。
想必“三毛”這個名字,大家聽著都很耳熟吧!他可是一個鼎鼎有名的流浪兒童。因為頭上只有三根頭發,所以起名為“三毛”。讀完了本《三毛流浪記》,我感慨萬千。我感受到了一個流浪兒的身心體會。
三毛,一個流浪兒童,他隨時都有一顆牽掛父母的心,他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愛。不像我們,盡管可以隨時與父母相見,但卻因為沒得到什么而經常和父母等長輩頂嘴、吵架,還說“討厭”父母,卻不知父母的心里是怎樣想的。這時,我們應該想想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三毛,只渴望得到一點點溫暖:一塊面包或一件衣服。而我們擁有了這些東西,卻并不滿足,還要什么高檔玩具、PSP游戲機等等,硬是把錢花光,而自己又掙不到一分錢……我們應該想想自己有多幸福!
三毛,在資本家家里做事,得不到雇主滿意既要挨批評又要挨打,還要忍受寒冷與饑渴。三毛工作賺錢,他罵不還口打不還手。而有的同學,父母說他一句他頂十句。不小心被別人碰了一下,立馬一拳把人家x地。我們應該想想自己有多幸福!
三毛,流落街頭,被人厭惡,被人瞧不起。而我們卻能待在溫暖的家,享受著幸福,體會不到被人厭惡的感覺。我們應該想想自己有多幸福!
三毛,一個流浪兒,只能吃到一些殘羹剩飯,有時甚至吃不到一粒米……而我們不僅能吃到新鮮的大米、烤肉、果蔬、冰淇淋,而且還從未滿足,還要牛排、雞翅、飲料等等,從未滿足過。可這時,我們有沒有想到流浪兒呢?那些沒有一頓吃好吃飽的兒童們?答案是:根本沒有!這些難道我們還不夠幸福嗎?
三毛生活的艱辛讓我們感受到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呀!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呀!
我在二年級的寒假時,就看了《三毛流浪記》這本書,并寫了讀后感、以手抄報形式制作作品,展覽在班的墻報欄上。作品在上周發回來,我把它拍照上傳上來,也把當時寫的讀后感按原文發上來。二年級離現在也不久,但現在讀我二年級寫的作文,覺得當時寫得很簡單的。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書,叫《三毛流浪記》。這一本書是描述一個叫三毛的小孩流浪社會的故事。故事非常感人,讓我讀后十分感動。
書中三毛的樣子是瘦骨棱棱的身材支撐著碩大的頭,頭上有三根毛。他浪跡人間,感受著世間的冷暖與悲歡,經歷戰亂與苦難,但他能堅韌、樂觀的面對生活,體現了他豁達的人生態度。
從《三毛流浪記》中,讓我感到了戰亂、貧窮對社會、對人民、告別是對兒童的傷害是非常深的,對比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優裕,還能在一個美麗的學校學習,這是三毛那年代所無法達到的,我們應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條件,更應好好學習,以后建設祖國,讓環境更優美,讓生活更美好。
三毛流浪記讀后感精選_讀《三毛流浪記》有感5篇
這個暑假里,我讀了《三毛流浪記》,我收到了很大的教育。這本書是張樂平爺爺創作的小說,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三毛,這本書里講了三毛到處流浪,無依無靠,忍饑挨餓,受盡欺負的悲慘生活,讓人看了很心酸。
盡管三毛過著這樣的生活,可是,從他的身上卻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學習,比如他富有同情心,富有正義感、樂于助人、不向命運屈服……
他看見有位老人餓著肚子,就毫不吝惜地把自己收藏著舍不得吃的一塊燒餅拿出來分一半給老人,他看到老人吃完后還沒吃飽,就把另一半也給了老人,他自己卻餓得肚子“咕咕”直叫。有個小孩失足落了水,三毛縱身一跳,救起了小孩兒,然后慢慢地爬上岸,飛快的走了。我覺得他跟雷鋒叔叔有點像,就是做好事不留名。
三毛一個人游蕩在上海,吃貼廣告用的漿糊。睡在垃圾車里,把報紙當被子,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為了生存,他賣過報紙,拾過煙頭,幫別人推黃包車,但總是受人欺負,但他掙到的錢連吃頓飽飯都不夠。只有與他命運相同的流浪兒關心他,給他溫暖。
讀完這本《三毛流浪記》后,我體會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現在有吃有穿,豐衣足食,真是幸福呀,我們擁有爸爸媽媽的呵護,老師的關懷,擁有明亮的教室,嶄新的課本,擁有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這樣優越的環境里,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
我要像三毛學習不怕吃苦,樂于助人的精神。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要盡自己的力量幫助他。遇到困難時,不要放棄,勇于面對,勇于面對。
花兒凋謝時是默默無語的;風兒吹過時是靜靜無聲的;可是人活著總要留下只言片語,來祭奠那曾經充滿活力的歲月。
窗外灰蒙蒙的天氣在哭泣著,室內昏暗的光線不得不讓我們邁著沉重的腳步來到窗前,回頭那瞬間看到了《三毛流浪記》于是便閱起此書打發無聊、寂寞之感。
文章講述了三毛的辛酸遭遇,在解放前的上海,三毛是舊上海的一名流浪兒童,他沒有家、沒有親人、無家可歸、衣食無著,吃過貼廣告用的漿糊,睡過垃圾車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為了生存他賣過報、拾過煙頭,幫別人推黃包車,他總是受人欺辱,但他掙到的錢連吃飯的都不夠,只有與他命運相同的流浪兒關心他、給他溫暖。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一樣?如今的生活怎能與三毛的遭遇相提并論,他遭遇了常人所沒有遭遇的種種磨難,忍受了別人對他的歧視和侮辱,從而堅強的活下去。而如今擁有幸福生活的我們,有多少人選擇放棄,又有多少人選擇輕生?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只是為了向世人證明我們的存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訴這個世界我們來過、愛過,最后消失于泥土之中。而要選擇什么樣的人生,讓世界記住曾經有這么一個人這么的活過?這是對命運的提問,也是對自己的提問:選擇像夏花一樣絢爛開放,還是選擇像秋水一樣平靜無波?
仼何一個選擇都要被尊重,因為煙火后漆黑冰冷的天空,不是每個人都所能忍受的。正因如此,我更敬重那些不惜代價讓生命剎那輝煌的人,但是我們心中屬于自己的一朵花。如果不是艷若桃李注定要傾國傾城,那也有淡似茉莉清香襲人。只是你要選擇讓這朵花綻放,還是選擇讓這朵花埋沒于生活并最終成為雜草?命運與天分是不可選擇的,但是努力是可以爭取的,就算成為一個穿街走巷的賣油翁,也能讓自己的技術出神入化而為人擊節。
生活是塊貧瘠的土地,而人不能因為這種貧瘠就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在三毛那么悲慘的情況下都沒有選擇放棄,而我們又有什么放棄?要知道沒有一朵野花放棄自己,在夏天不開花,因為它們堅信總有一個人會見識到它們的美麗,并記住它們的容顏。即使那個人沒有出現,它們至少也會用自己的美麗證明了自己的存在,至少沒有辜負自己作為花的身份。
那么,一個人是不應該負疚上天給予我們作為一個人的身份,堅強的生活,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迎難而上,不怕艱苦,學習三毛那種不離不棄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生命之花絢爛綻放。
抬頭看看窗外,天空漸漸明朗起來,告別了它的黑暗,迎來了那光輝的太陽。萬物正在茁壯成長,暗香正在空氣中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