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海底兩萬里讀后感600字
假期里,我看了儒勒·凡爾納的三本代表作,《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海底兩萬里》這本書。
《海底兩萬里》主要描述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事情的起因是1866年所發生的一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怪事,當時不少航行船只在海上發現了一頭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海怪”的襲擊。出于對航海安全的考慮,也是在公眾的呼吁下,美國派遣了一艘戰艦對“海怪”進行追逐。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參加了這次追逐行動。結果,追逐怪物的戰艦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兇猛襲擊。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兩位同伴落水,正好落在“海怪”身上,發現所謂的“海怪”是艘潛水艇,阿龍納斯教授他們被潛水艇的船員相救,并認識了尼摩船長,此后便跟隨“海怪”周游四海,探盡海底秘密,歷盡重重艱辛、風險。最后,他們因著尼摩船長的殘酷,而設法逃走,重返陸地。
讀完這本書后,我對海底世界充滿了憧憬,一心向往著有朝一日能去海底開開眼界。剛好暑假期間,爸爸帶我去南寧參加他們同學聚會,我有機會在潿洲島進行了一次海底潛水。正如《海底兩萬里》這本書中所描述的那樣,海底世界真的很美麗,是一個和我們平時生活的環境截然不同的世界。潛到海底的我激動的同時又有一點點害怕,還有因為海底水的壓力太大,感覺耳朵好疼呀。總之第一次潛水的經歷真的讓人很難忘哦。
言歸正傳,再來說說我讀完這本書的感受。我感覺它就是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使人“跌倒”,但是,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面對困難,我們就要像阿龍納斯一樣,決不唉聲嘆氣、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棄、一蹶不振。而是要千方百計去克服困難。還要做到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來,堅持到底,就是成功的開始。
直到今年夏天,我已經把《海底兩萬里》全部看完了。但我總感覺不夠過癮,所以,我準備再讀一遍,因為如果一本好書讀一遍就能把本書都讀透了,那么,他也不會那么偉大,它也不會成為一部好書了。
看完這一本書,我會想到一個充盈豐富的世界,一片浩瀚無邊的海洋,尼摩船長帶著我們一齊探索海底的奇妙。在這本書里,我能感受到平時所感受不到的,能想到我們平時想象不到的。
在這本書里,你能夠明白海底森林是能夠漫步的,能夠明白在海底是如何打獵的,能夠明白尼摩船長是怎樣制服鯊魚的,還能夠了解到諾第留斯號是怎樣沖破冰山的圍攻脫離險境,安然無恙地奔馳在危機四伏的海底的,那里能給你全新的感受,體驗到另類,刺激的人生。
我能夠了解到這些,也要感激作者。是作者寫出了這么好的文章,本文作者是儒勒`凡爾納,他被公證為十九世紀最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說家。他寫的作品都是異常離奇。
我了解了這么多,說到底還是要讀書,如果不讀書,也就不會了解這么多。其實多讀書是有好處的,像我讀《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有時能夠開發你的智慧,啟迪人們的思維,活潑人們的大腦,讓大家在驚險與刺激中得到藝術的享受。
讓大家多讀書,走進文學的時代吧!走進文學,情感會為之溫潤;走進文學,心靈會為之舞蹈;走進文學,生命會為之永恒,在這個時代里,“課外書”將會讓新世紀少年前行的路上多飄逸幾縷純靜怡人的書香。
暑假里,我認真地閱讀了《海底兩萬里》這本書。
我覺得這本書很有意思,它既讓我們領略了大海的神奇和美麗,又讓我們認識到了許多地地質知識,還把探險家不斷探求的苦難歷程,展現在我們面前。其中“受困冰山”一節更是深深地打動了我。書中的探險家們在南極海區航行,在回來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多么驚心動魄的一刻啊!想想他們,在危險的情況下,能保持頭腦清醒,用智慧戰勝了困難,那是多么難得。而我呢?我從小到大都很膽小,而且在困難來臨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它、戰勝它。《海底兩萬里》雖然只是一本科幻探險小說,但它卻給了我很多很多的啟發,我應該學習他們那種不畏艱險、排除萬難、勇于探索的精神,勇敢地去面對現實、戰勝困難,不再成為膽小怕事的人。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搭上這多奇妙的“鸚鵡螺”號潛艇,去看看海底森林、珊瑚王國、神秘的寶藏和沉船吧!那里還有許多許多新鮮刺激的事物等著我們去領略呢!
《海底兩萬里》這本書買來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本想在這個暑假里匆匆了事,可是剛看到第一章,就已經對它愛不釋手了。
“大海的深處究竟隱藏著什么樣的奧秘呢?”這個問題引發了人們無限的遐想。《海底兩萬里》帶領我們揭開海洋的神秘。該書講述的是主人公阿龍納斯乘著尼摩船長的“鸚鵡螺”號在海洋冒險。他們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縱橫海底兩萬里,其中領略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紅海等的種種奇觀。又遭遇了同鯊魚搏斗、大章魚襲擊、冰山封路等許多險情,最后阿龍納斯死里逃生,把他所知道的隱藏在海底深處的秘密公布于世。
“鸚鵡螺”號上的尼摩船長充滿了神秘色彩,他知識淵博、性格陰僻、心地善良卻又懷有某種仇恨,他逃避人類、深居海底、為人正義、膽識過人,每次都能帶領“鸚鵡螺”號化險為夷。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作者不僅學識淵博,還擁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奇妙的海底之旅,更是一次次驚心動魄的科學探險。正是因為擁有無窮無盡的想象,才會創造現實,作者筆下“鸚鵡螺”號,不正是現在的潛水艇嗎?
看了《海底兩萬里》,使我們對美麗的大海更加充滿憧憬。小說豐富的科學、文化、地知識更是令我受益匪淺!
還記得儒勒凡爾納寫的《八十天環游地球》吧,里面的福特先生就像神一般,只用了八十天就環游了一次地球。而作者儒勒凡爾納也不愧是寫科幻小說的好手,他的另一篇文章——《海底兩萬里》,講述的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我曾了解過這本書的寫作背景,那時沒有潛水艇,而作者儒勒凡爾納通過自己的想象構造了一個奇幻的潛水艇。在閱讀了他的《海底兩萬里》之后,研發人員開發出了第一代潛水艇。他的另一篇文章,描寫了一個航天的故事,他的小說中寫了離紐約州300k處有一個航天中心,20年后,那里果真出現了一座城市——休斯敦。
《海底兩萬里》中,以第一人稱描寫了一個如夢如幻的潛艇——鸚鵡螺號,以及一個性格怪異的艇長——尼摩艇長。小說中是以一個生物學家的視角來看待個問題——他們先是以為這個潛艇是一個巨型的鯨魚,然后他們帶著各種武器去捕捉這個“鯨魚”,包括捕鯨叉,可是后來,他們進入了這個“鯨魚”內部,原來這是一個潛水艇——鸚鵡螺號。
隨后,博士和捕鯨手跟隨著性格怪異的尼摩艇長環游了海底,他們來到了“海底平原”,見識到了“海底森林”,以及數不勝數的美景。
合上書后,我時常想象,如果我是博士,我會干些什么呢?
如果我是我博士,我在進入鸚鵡螺號之后,我會自暴自棄嗎?我會被船長的種種誘惑打動而不想回到自己的祖國嗎?我會竭盡全力地逃走然后慘死大海嗎?這一切,都是個未知數,我不知道自己會怎么做。
在文中,我最佩服的一個人物就是“尼摩船長”。在文中,儒勒凡爾納對于他的描述是“他身材高大,前額開闊,鼻直口方,兩手纖細,用手相學術語來說,極富“通感&t;,也就是說與他高傲而富于情感的心靈相輔相成。可以說,這個人恐怕是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最為完美的一類人。尚有一個細微特征,他的兩眼,隔得稍開了些,可將一方景色盡收眼底。這種功能——我后來得到了證實——使他的眼力比尼德蘭高出1倍。當這位陌生人眼頂住一件東西的時候,他總是雙眉緊蹙,寬大的眼皮微微閉攏,眼皮包裹著眼珠,因而縮小了視野。他注視著,多么犀利的目光!”
在我的眼中,他自信。對于自己的鸚鵡螺號百般信任。把個生命都托付給了自己研發的潛艇鸚鵡螺號。
在我的眼中,他勇敢。在遇到敵艦襲擊鸚鵡螺號的時候,他展開了殲滅式的襲擊,最終擊沉了敵艦。
在我的眼中,他鎮定。即使是遇到冰山封路,即使是遇到章魚圍攻,即使是遇到敵艦偷襲,他也如往常一樣鎮定自若,沉著應對。
尼摩船長無論是在做人和做事方面,都值得我學習,這本《海底兩萬里》,沒有白白地閱讀,從中,我懂得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