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高中生的中外名著讀后感
適合高中生的中外名著讀后感(篇1)
在鄉間那綠油油的農田中,星星點點地散落著許多磚墻草頂的草房子。屋頂上的草是茅草,一根一根,疊得很密,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金光。
《草房子》寫了一個善良,天真的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的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震撼人心的故事。讓人從中感嘆,從中受到啟發。
草房子,它本身就是那么原生態,純自然的東西,根根閃閃發亮的茅草全部來自于海灘的自然中,“受著海風的吹拂與毫無遮擋的陽光的暴曬”柔軟,韌性,密實,“冬天是溫暖的,夏天是涼爽的”,它是原始的,又透出一派古樸來。現在到處都是水泥鋼筋混凝土速成的框架樓房,別說“冬暖夏涼”反而是“冬冷夏涼”,只能靠先進的空調來急救酷暑嚴寒,而窗外排出的熱量,汽車尾氣的熱量又充斥在現時的天空,更加的燥熱反常。
在油麻地天真的孩子中,給我留下最印象的深的,還是桑桑。他機靈可愛,什么異想天開出人意料的古怪行為他都能做出來。但自從桑桑患了在好幾家醫院看來都是“不治之癥”的病之后,桑桑變懂事了。他幫細馬放羊,端上一碗水送給一個饑渴的路人……最讓我感動的是桑桑帶著妹妹柳柳去看城。那天桑桑在回答柳柳“什么是城”的問題時,想起自己從前為了得到妹妹手里的燒玉米而許下的諾言,帶她去看城。可沒等他吃完一半的玉米,他早把自己的諾言忘得一干二凈了。
第二天,桑桑帶著柳柳到達了縣城。桑桑又開始發燒了,但他堅持拉著柳柳的手走在大街上。桑桑給妹妹柳柳買了各式各樣的食品和一個小布娃娃,他要讓柳柳看城看得開開心心。最后,他要帶著妹妹沿著一百多級的臺階登到城墻頂上,但柳柳走不動了。蹲下來對她說:“哥哥背你上去。”柳柳不肯。但桑桑硬是將柳柳背到了城墻上。當老師找到桑桑時,他已無力再站起來了……
人生的每個階段,乃至每一步都是美好的。選擇可能是困難而又猶豫的,過程可能是孤寂而又痛苦的,結局可能是樸素而又平淡的,夢想可能最終一無所獲,但它卻能撐起你心中的一片藍天。“面向那一片金黃的草房子,我在心里默默念著:”金色的童年,金色的夢,只要心中有心中有夢想,就能給夢想插上金色的翅膀……
人生無處不真情,在《草房子》里,我看到了另人落淚的真情。閱讀著,品味著,我與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樂同悲。只希望真愛開滿人間。
適合高中生的中外名著讀后感(篇2)
《夏洛的網》是美國大作家E·B·懷特寫的。它講述的是:一只名叫威爾伯的落腳豬與小女孩費恩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費恩舅舅家的谷倉里認識了一只不起眼的蜘蛛,名字叫夏洛。正是因為有這只不起眼的蜘蛛,小豬威爾伯原本要變成熏肉火腿的命運才得到改變。看似渺小的夏洛用自己的絲織出了奇跡的文字:先是“王牌豬,”接著是“了不起,”再是“光彩照人,”最后是“謙卑。”最終讓它在集市大賽中贏得特別獎和一個安享天年的未來,得到大家的認可。但是夏洛的生命卻走到了盡頭:生下了卵袋死去了。雖然夏洛已經死了,但是,它是無可比擬的,它永遠在小豬威爾伯心中閃著明媚的光芒。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本書中《最后一天》這一章節。也就是夏洛的生命走到了最后一天。威爾伯問了夏洛一個問題——夏洛你為什么為我做這一切呢?夏洛就憑簡單扼要的一句話回答了威爾伯,同時,也把我的心感動了——“你一直是我的朋友。“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威爾伯與夏洛的友誼有多深。在我的生活中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他叫__x。每次我做小報時他幫我分析如何排版,幫我考慮上面該畫些什么。每當我寫毛筆字時,他啊會來做我的小老師指導我如何下筆等等小事數不勝數。我從他那里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記得我有一次問他:“你為什么幫助我?”他給我的回答與夏洛一樣——“你一直是我的好朋友。”
我讀完了這本書,知道了外表、身份不能夠完全代表一個人的品德和情操。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張夏洛的網——平凡、樸實卻綴滿愛心。就像老師們在辛勤的編織一張培養祖國花朵的網。我心中也有一張夏洛的網,我一定要向夏洛學習,做一個樂于助人、深情、忠誠、有本事的人。其實在我心里還有一個想法:如果每個人都能和他(她)的朋友像夏洛與威爾伯一樣有那么深的友誼的話,這個社會不會再有打架斗毆,變成一個友好和諧的社會。
適合高中生的中外名著讀后感(篇3)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于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于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也是些平凡事。
對于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書中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么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思考,書中多次提到對人生的贛臺,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
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么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并在追夢的人們若是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盡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盡管社會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后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若是細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平凡的世界》讓我明白,生活沒有如果。他們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于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著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是怎樣讓我們更幸福。有遠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這只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途徑。
適合高中生的中外名著讀后感(篇4)
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續讀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個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寫出神韻來了。書中沒有什么華麗的詞藻,只是平平淡淡的語言,就像一篇日記一樣。但是這本看起來平平淡淡的書卻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美感,看似平凡的語言下隱藏著無可比喻的美。
讀著這本書,一種憤怒感與一種愛國感油然而生。我為漢奸們所做的一切感到憤怒與惋惜,為國家的災難感到悲痛,但當看到有人為國家做事,反抗敵人時,我熱血沸騰,心潮澎拜。守舊的以四世同堂為傲的祁老人,忠厚老實的祁天佑掌柜,時時在新舊思想中掙扎的祁瑞宣,受盡迫害而奮起反抗的錢詩人,樸實善良的李四爺夫婦,自私自利的冠曉荷夫婦……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最令讀者熱血沸騰的,是貫穿全書的那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人是魚,國家是水,離開水,只有死亡”面對這樣質樸濃烈的愛國情懷,試問有哪一個讀者不會被從心底里深深感動?這本書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不禁想起了那些中華英雄們,他們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獻出了自己的熱血;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來捍衛自己的祖國!反之,有一些勢利小人,一心想攀龍附鳳,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而出賣國家,遭到世人的唾棄,他們難道不悲哀嗎?
對于《四世同堂》這部文學巨著,不論我讀多少次,最最打動我的,依然是其中濃濃的愛國深情!讓我們的淚水隨著書中人物的悲慘遭遇而奔流,讓我們的熱血隨著書中人物的英勇抗爭而沸騰!讓我們更加珍惜和熱愛今天的美好生活,也讓我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擔起屬于我們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讓我們不要忘記自已身上有屬于炎黃子孫的錚錚鐵骨,而時刻驕傲地挺直中國人的脊梁!
適合高中生的中外名著讀后感(篇5)
我讀了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我深深地被這本書所吸引,它讓我體會到了魯濱遜那驚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魯賓遜是本書的主人公。在一次航海中,魯賓遜所乘的船在一個荒島附近觸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幸運地活了下來。海浪把他卷上了沙灘。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與絕望之后,
他憑借自己頑強的毅力,與大自然展開了英勇卓絕的斗爭。他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利用槍支和簡單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過起了荒涼的野島生活。經過不懈的努力,他不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家具,還有牧場、種植園,甚至還養了寵物。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這完全是他憑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創造的奇跡。
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一個人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風浪,翻了船,除他之外無一人生還。他流落到了孤島上。憑著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二十八年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島,這個人就是倒霉而又幸運的魯濱遜·克羅索。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生活了28年啊!多么驚人的一個數字!可見魯濱遜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島的他是絕望的,他說:“我整天悲痛著我這凄涼的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沒有武器,沒有出路,沒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獨特的個性體現了出來,對生活充滿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設計的悲觀中,開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種了小麥、稻子……就這樣,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
魯濱遜還是堅毅的人。他曾經這樣說道:“我的脾氣是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決不放手的”,“我要盡全力而為,只要我還能劃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沒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勞力,費好長的時間。連做一塊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作的許多事情都是白費力氣,沒有成功,但他從來不灰心失望,總是總結了失敗的經驗又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最后變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種植園,有牧場,有兩處較“豪華”的住所……
這些沒有一件不是費了很多力氣、克服了許多困難才得來得的。這也是證實了一句古話:“上帝堵住了一扇門,就會給你開開一扇窗的。”
因為二十八年對于人類來說并不是一個短暫的數目。古人云:“騏驥一躍,不能十步;怒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永不放棄,是成功最重要的一步。我想正是因為魯濱遜他做到了這點,才能在逆境中生存下來。魯濱遜雖然只是個小說中的人物,但他的事跡卻令無數的后人眼里成為了不怕困難與挫折的生活的強者,為他們的事業成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我讀完了故事,我看出來他同樣在我眼里是一段傳奇,他用他對逆境的百折不撓、堅韌不拔、不畏艱險和永不放棄的精神為我們譜寫了一段令世人尊敬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