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飄零久讀后感
這不僅是游歷,更是時間的足跡。
從甘南到泰國,從廈門到印度,遇見的不僅僅是世俗風景,還有觸動人心的人事,更是獨木舟對生命以及自己的誠懇審視。《我亦飄零久》這本書是作者出道以來,最具勇氣的誠意創作。在我看來,好的書籍不必用華麗的詞藻裝飾,無需批判和諷刺,而是去安撫焦躁的心靈,充實生活,完善自我。
“命運是公正的,它知道你的極限在哪里,它不會把你承受不住的苦難強加給你。”這句話我記憶猶新,因為這本書教會我太多道。隨著時間流逝與時代發展,互聯網的影響至深,“喪”不但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主流文化,更成為了許多人負面情緒的代名詞。大家的生活被各種碎片化的信息以潮水一般的攻勢所占據。快樂雖唾手可得,隨之而來的也有“喪”文化的聲音。抱怨、浮躁、不安等負面情緒讓許多人止步不前,然而這種情況卻引起了不少網絡人的共鳴。
凡是過往都有序章,所有未來都值得期盼。人們不應該隨波逐流倡導“喪”文化的傳播,讓這種負面文化成為主流。人生的某些障礙,是我們難以跨越的,與其費盡周折選擇逃避,不如勇敢克服,或許這會鑄就我們人生的新高點。不管前方的路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多么坎坷不平,都比站在原地徘徊不定更接近目標。不用擔心路途遙遠,近一步也是進一步,同樣有它的驚喜。
現如今,越來越少數的人選擇去讀紙質書,但當我時隔三年再去讀這本書時,我依然熱愛,依然熱淚盈眶。我再一次被它深深吸引,忘記了身旁的喧囂,所有的煩惱仿佛被我遺棄到孤島,周圍的一切似乎與我毫無關系。我,只是文中最平凡的字眼,但至少也屬其中一員,似乎和作者同樣歷經市井紛繁,見識人生百態。“世界給了我們黑暗,也給了我們星星”。這本書賦予我煩惱存在于過去的念,教會我緩慢堅定的成長。
風吹落枯葉,枯葉滋潤土壤,肥沃的土壤幫助果實,緩慢而茁壯的生長。在陽光的沐浴下,捧著淡淡清香的紙質書,感受書中的故事,聆聽書中的聲音。雖然時間聯合命運將我磨平了棱角,但這不會讓我半途而廢,放下手中的筆桿,我選擇積極向上的生活,平穩堅定的生活。
后記:我認為可能有些人選擇刪除在這個城市或者這個世界的痕跡,選擇逃離。那么或許這些人也還會熱愛一些事物,燃起對一些事物的希望,本身就是美好的東西只是被暫時隱藏,不應該被遺忘。那么請讀一讀這本書,就算不是最閃耀的星星也可以照亮黑夜,相信苦盡甘來。
我是偶然聽到“米店”這首歌的。
____悠悠地唱:
三月的煙雨飄搖的南方,
你坐在你空空的米店,
你一手拿著蘋果,
一手拿著命運,
尋找你自己的香。
獨木舟正是在這首音樂背景的襯托下,愛上了s先生。
這本書充滿了憂郁的氣息,憂郁得讓你覺得作家有些造作。
但是,她說,一個人,只有誠實,才是最可愛的。
她愛的s先生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在她以為世界也就是這個樣子時,這個人告訴她,世界不是這個樣子。
他不免俗地與她度過了一段戀愛的時光,然后離開了,去做更偉大的事業。
她說:s先生,你的名字叫往事。
書中最讓我深刻的一句話是“她孤獨,并且無藥可救。”
在青旅,她隨手翻著一大沓留言簿,卻翻到了s先生曾經的字跡。
她努力地忘記他,卻在這個下午,做了一件不那么道德的事,她偷偷撕下了他的留言,保存了下來。
“我走在逃離命運的路上,卻與命運不期而遇”她如是說。
喜歡的句子有很多,唯獨對這兩句深刻。
每當學習壓力時,我會格外渴望這本書,希望它指引我,但其實,這本書,是用一種悲觀,憂郁,來指引我的。
‘我的學習壓力,少部分是來自于作業,大部分是來自于學習與興趣之間的掙扎。
5節晚自習,別人要又做了一套試卷,而我,是寫了一章小說。
獨木舟說,高中時,她成績不好還不肯笨鳥先飛,書摞得最高,趴在書后寫小說,作業本和筆用得最快。
“在愛情里,在生活里,我可以任別人傷害我,這些傷害可以被看成滋養生命的養分,練就我日漸強大的內心世界。
但只有一點,有關我的夢想,這是一個禁忌,誰也不能碰我的夢。”
但只有一點,誰也不能碰我的夢。我每讀到這句話,都會有一種內心上的震撼。
她是一個勇敢的人,是一個有目標的人。
盡管她曾日夜與抑郁癥做著抗爭,她曾經在夜里痛哭,想結束人生。
她說自己是靠著夢想活下來的人,我知道,正如一句話說。內心有岸的人,到哪里都是港灣。
她的夢想,支撐她一路走來。
在這本書的最后,有一個短篇的故事。她給它取名,“誰在世界的盡頭哭泣”其實這本書,說是散文,又是有很強的遞進感的。
感情淺至深,結構上采用倒敘的手法,時間,地點,都很有順序,再搭上作者優美的語言,讓本書讀起來十分有韻味。
最讓我欣賞的還是每一章的標題。
她選取了林白的《過程》這首詩的詩句作為標題,從一月寫到十二月。
一月,你還沒有到來,二月,你睡在隔壁……十一月尚未到來,透過它的窗口,我望見了十二月,十二月,大雪彌漫。
十分詩意。寫到十二月,她的西藏——印度窮游也即將結束,在一個下雪的國外小鎮,十二月結束。她的“血”似乎也已流完。
然后,她以“誰在世界的另一頭哭泣”這樣一個故事來總結這本書。雖然這是一個內容有些夸張點的故事,但是,它很有味道。
故事的最后,有個人對女主說
“宇宙能夠聽到我們內心的`聲音,只要你還依然愿意相信……宇宙一定會滿足你的心愿”
“怎么證明?”
“宇宙能被證明嗎?”
“不能。”
“愛也一樣。”
來到獨木舟曾經生活的這個城市之前,我在一個夜晚靜靜地聽著____在耳機里唱,愛人你可感到明天已經來臨,碼頭上停著我們的船……
讀《我亦飄零久》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從去年的二月份開始到今年,她帶給我的感受太多太多,有時會令我哈哈大笑,有時會令我眼淚泗流,有時會令我滿臉淺笑……
獨木舟獨特的文筆將其旅途中所見所見所感記錄,時而平淡,時而轟烈,,平淡中帶有不平凡的色彩,我喜歡她的許多看法,比如,她的“隨性”,走過許許多多的地方,看過許多人,她的想走便行,隨意前行。面對她所感動的人和事,她仍保持著她特有的純真與善良,對街頭賣藝的人寄以同情,她的看法獨樹一幟,即使只是“不善”,仍無獨特的厭惡推就。這表現出人性之“仁”。
“我亦飄零久”是獨木舟對其青春與現實的剖白、獨到、真實感渾烈,隨書有許多她在旅途中拍攝的相片,給我們展示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色彩斑斕的孔雀墻和房屋,深夜里滿天的星辰籠罩下的高山地帶,廣闊湖面前,似乎有些許愁緒的紅衣女子,走于汽車,火車站臺的長發女子。這些照片正如她文章的句子一樣,悉數感染著讀者一顆“我亦飄零久”的心,她不斷前行,與過去揮別,書寫著自己獨特的青春。
每個人都有過孤獨,亦可以說孤獨伴人一生,然而,我們的心是不甘孤獨的,我們向往生活的每刻都充實、幸福。于是我們追求飄零于世尋找幸福,奔走于旅途人生中,期待有一天,我們能得到停留,建立一個家庭,笑臉終將充盈我們幸福的臉龐。
看著落地玻璃窗中反射的燈光下的我,突然莫大的孤獨感來襲,我不甘,我想到了自己的夢想,想到了獨木舟,想到了青春……行走于莫大世界,唯有守住本真的自己,才不至于迷失,成為生活的傀儡;唯有守住最初的夢想,才不至于沒有追求,碌碌無為。
看著落地玻璃窗中反射的燈光下的我,突然莫大的孤獨感來襲,我不甘,我想到了自己的夢想,想到了獨木舟,想到了青春……行走于莫大世界,唯有守住本真的自己,才不至于迷失,成為生活的傀儡;唯有守住最初的夢想,才不至于沒有追求,碌碌無為。
一年,斷斷續續,我將《我亦飄零久》這本書看完。期間,我面臨了高考,走入了大學,結識了更多的人,看到了許多前十幾年來未見過的風景。而獨木舟,她獨特的魅力一直感染著我,讓我的心更為寬廣。
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就被它深深吸引。平時一般不看同齡人的書籍,當仔細看完之后,覺得離我的生活比較接近。我不知道,可能像我們這樣神經纖維敏感脆弱的人,總是帶著傷痛前行,異常偏執,已近不愿意再去接受新鮮東西了。故事背景非常簡單,用我的筆觸寫就是,“我希望你能夠知道,但我知道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其中夾雜一些自己成長的感想,多少能掀起我們成長旅途中的共鳴。
筆觸也柔軟,可以展現作者內心溫情細膩的一面,以《過程》的詩開頭,“一月你還沒有出現/二月你睡在隔壁/三月下起了大雨/四月里遍地薔薇/五月我們對面坐著 猶如夢中 就這樣到了七月/七月悲喜交加 麥浪翻滾連同草地 直到天涯/八月就是八月 八月我守口如瓶 八月里我是瓶中的水 你是青天的云 / 九月和十月是兩只眼睛 裝滿了大海 你在海上 我在海下/十一月尚未來到 透過了它的窗口 我望見了十二月/十二月大雪彌漫”。
所有人都明白,沒有牢不可破的感情。一個人堅持的愛情沒有任何意義。可是依然有人前赴后繼地追逐愛情,絢爛如煙火,驚鴻一瞥也永志不忘。每個人都在努力蓬勃地生活,即使漂泊在城市的邊緣。我們都在努力嘗試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可是有時候并不是通過努力就可以改變,這是現實生活中比較無奈的地方。
也許不止我們,很多人的內心都盛滿不安挑撻,它時而鋪天蓋地襲卷,時而蠢蠢欲動潛伏,有時像沒有韁繩的馬馳騁,有時像安靜的花怒放。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大部分人都借助語言和大腦相互交流,常常對彼此的心靈地帶視而不見。相互接壤著幾樁人情世故,原先那片豐盈充滿靈氣的心靈也漸漸干涸。沈從文說過,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都是與眾不同的。我相信,愛好文學的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能捍守自己的一片靈氣之地。“越是有能力有資本有才華的人越不甘心被人群淹沒,在努力掙扎向上的過程中,她們都需要出賣一些真實的自我,掩飾真實的傷與痛。”
很喜歡舟舟姐的這本《我亦飄零久》,曾陪我度過了一段最難捱的時光,給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勇氣。這是一篇不是書評的舊時光長長長信,送給最愛的舟姐,期待新書《一粒紅塵》喲。
親愛的舟:
我一直在想,這封信要該怎樣開頭才完美。長久以來,我都是不善言辭的孩子,因為性格里的缺陷,我永遠都不會親口說出那些動情的話,當然,也許我也一輩子沒有機會可以當面對你說出。如果有幸,你能看到這篇文字,會不會一開始就好奇,這個標題的意義。致愛——致我最愛的舟舟。原諒我連標題都寫得這樣隱晦而難以解。
親愛的舟,我喜歡你七年了,從最初開始接觸言情短篇開始,你便是我與文字有關的時光中,最最獨一無二的信仰。你是我最喜歡的作者,當然,沒有之一。我可能喜歡過很多作家的文字,或名家經典,或言情散文,繁雜荒蕪,林林總總。但我喜歡的作者,只有你一個。我是真真喜歡你這個人,甚而多過喜歡你的小說。你不會知曉,每次我拿到花火時,第一時間便是翻到你的專欄,一字一句,細細研讀,荊棘皇冠,這四個字,伴隨了我長長久久的孤寂人生。
如今的我,早已過了看這些雜志的年紀,不再是從前那個永遠單純懵懂對愛情抱有無限幻想的小女孩了。可是,我依然每月不定期逛一次書店,只要看到有你的專欄,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下。或許沒有人會相信,買一本雜志只為一篇短短的專欄,但我確實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時常有人好奇,我為什么會喜歡你呢?這真是一個好問題,能讓我瞬間啞口無言。可是我確實喜歡了你這么多年,細細想來,也許是因為你是我渴望成為的那樣內心強大的女子,不管你曾遭受過多少傷害,甚至你曾一度抑郁得想要輕生,但你依然是我心中那個堅強、獨立、永遠美麗的舟舟,任世事如何欺凌,始終遺世而獨立。我不像很多喜歡你的“毒藥”那樣,每天刷你的微博,看你的日志,看到你旅行的最新動態會興奮得恨不得馬上沖去找你,甚至近一兩年來,我都甚少關注你的動態。原諒我的世界在這兩年間也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你看,其實我并不是一個合格的粉絲,我只是會默默買下你每一本書,關注你的專欄和短篇,細細研讀你的文字,默默縮在角落關注著你。
最初關注到你,是因為你的筆名,獨木舟。當時就很好奇,怎么會有人用這樣一個筆名,特別是在花火這類言情雜志上,顯得那么格格不入。后來才明白,原來是諧音的意義,獨木舟——獨慕周,這樣一個奇怪的筆名背后,竟然代表著一個我們都不知曉的深情故事。
最初的你,是以短篇小說出名的,那篇《全世界已經劇終》曾讓我在某個無眠的深夜里哭得無法自抑。那樣心痛得仿若感同身受的感覺,至今不能忘懷。而后因為喜歡你的短篇,越來越想要關注你、了解你,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在你的博客上泡著,一篇一篇的博文翻過去看過來,總是感覺意猶未盡似的。你的快樂,你的痛苦,你的糗事,你的壓抑,我都恨不得感同身受。
忽然想起你曾寫過一個短篇叫做《我最恨你的七件事》。在這里,我想要寫一寫我最喜歡你的五個點:
我最喜歡你的第一點,是你那一頭黑黑的長發,那是我夢寐以求的長度,我很高興也很佩服這么多年你一直保持著。我看著,你的背影,你的微笑,你的搞怪,你一切的漫不經心
我最喜歡你的第二點,是你經常用很搞笑的文字訴說讓人心酸的心情,讓我又好笑又心酸,有些說到心坎里,有些悲傷著你的悲傷,那種感覺,其實挺糟糕的,卻又讓人欲罷不能。
我最喜歡你的第三點,是你強大的內心世界與執著的一腔孤勇,那是我一直渴望卻也知道也許永世都無法到達的高度。你不知道我多么佩服你,能有那樣強大的勇氣將過往的一切攤開,任傷口一次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你的文字永遠直白而凜冽,我的文字卻始終隱秘而憂傷。我們都在各自小小的世界里沉浮。
我最喜歡你的第四點,是你做了我一直想做卻一直沒勇氣做的事。你曾說,原諒我叛逆不羈愛自,其實我也如此,但我只能想想而已,而你,卻一直都說到做到。你走過好多地方,都是我一直想去卻迫于現實的桎梏而始終無法到達的。你一直在路上,從來未停歇。我一直覺得,能以自己的愛好為職業是世上最幸福的事,而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的同時還能走遍世界,那便是幸福中的幸福了。所以,我一直相信,其實你是幸福的人兒。
我最喜歡你的第五點,是你的文字總能不經意間打動我心。有時候看著看著就忍不住紅了眼眶,特別是你的新書《我亦飄零久》,有多少次我都哽咽不能言語,多少次淚在眼眶卻不得不狠狠逼回去,因為很久之前我就告誡自己,永遠都不要在日光之下流淚。我不能哭,我只能在心底默默流淚。謝謝你的文字,在曾經無數個失眠的夜里,成為我唯一的救贖。你知道麼?除了你,從來沒有誰的文字,可以讓我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瞬間哽咽不能言語, 又一瞬間紅了眼眶。
你的簡介這樣寫,曾經年少,特立獨行,叛逆不羈,如今站在青蔥歲月的盡頭,看離別搖曳生姿,過往漸行漸遠。好在還有文字,寂寞永夜,慰藉相伴。
親愛的舟,請你一定要代替我們走得更遠,看得更多更美的風景,我堅信,終有一天你會找到屬于你自己的安寧。
最后的最后,有句話很俗但我還是一定要說,親愛的舟,請你,一定一定要幸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