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的閱讀感悟與心得
稻草人的閱讀感悟與心得篇1
《稻草人》雖是一本童話書,卻有別與其他的童話,我感覺這本書不僅有童話的純真,更多的是將成年人的悲哀展示了出來,包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葉紹鈞先生是文壇的一顆明星,是現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他用畢生所學寫了這本《稻草人》,用優美的文筆描寫了一篇篇的童話。使我們從中充分感受到他寫作時的心情。
比如第一篇童話《小白船》。“小白船不知要飛到哪里去!兩個孩子著慌了,航行了許多時候,不知道了什么地方。要讓小白船停住,可是又辦不到,小白船飛的正歡哩。”每字每句都流露出一種天真活潑的感覺,讀完整篇童話,我仿佛乘著那只小白船,在微波蕩漾的水面上航行著。
除了這篇,想《傻子》、《燕子》,《芳兒的夢》,《新的表》和《梧桐子》諸篇,同樣描繪了一個童話般真善美的世界。讀完這些篇目,心底不自禁地蕩起一縷春風,拂過心田,暖暖的。
但是,在這本童話集中,還有其他童話所沒有的一些現實的悲哀。
例如《稻草人》,“稻草人,看見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連忙搖動扇子,想靠著這急迫的聲音把主人留住。”
稻草人想著能提醒主人,能趕走蛾子,能幫助漁婦,能阻止一個女子的輕生。然而他不能動,只能像棵樹木一樣定在泥土里,他什么也不能做,只能默默地難過暗暗地流淚。這使我能充分地認識到現實的殘酷。
通過觀看整本書,讓我感受到了童話世界里如詩如畫般的美好,它讓我們向往。也了解到了現實世界的悲哀,不由得去同情那些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以往的懶惰的習慣。
《稻草人》,它不純粹是一本童話書,更是一本充分反映了現實的書籍,它通過童話的形式,將現實完全地深刻的解析了。
稻草人的閱讀感悟與心得篇2
《稻草人》這個故事講得是一個稻草人認真地看守老奶奶稻田,可是他力不從心,老奶奶的稻子還是被飛蛾吃光了的故事。
我覺得稻草人表現了他本身的二種形象,一種是正直的形象,一種是懦弱的形象。“蛾子飛了過來,稻草人用力揮舞著扇子,想把蛾子趕走。但一切都是徒勞的。”稻草人無力趕走蛾子,但他仍然用力地揮動扇子,這一點說有稻草人非常忠誠。“鯽魚被裝在桶里,露出了半邊臉。它對稻草人說‘救救我吧!救救我吧!’,稻草人一聽,想把鯽魚放到河里,可是它連自己都移動不了。它急得鼻子都酸了。”說明它很有愛心。但由于它的弱小,使它一事無成,最后連自己都倒下了。
我們學習過程中,應該制訂學習計劃,完成學習任務,否則象稻草人一樣腦子是用稻草堆的,里面空空如也。
稻草人的閱讀感悟與心得篇3
《稻草人》是葉圣陶的一本童話集。里面收錄了二十余篇童話,用散文般的語言、詩意盎然的描寫,帶給我們愛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形象地寫出了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
其中,我最喜歡《一粒種子》這篇童話。它主要是說一粒稀奇種子先后來到皇宮、富翁家、商人家和軍營,但這粒都沒有像傳說那樣,能夠開出花來。傳說中這粒種子的芽和碧玉一般。開出的花比玫瑰、牡丹、菊花更美麗。而且這花很香,不論是芝蘭、桂花、玉簪都比不上它。
國王把種子種在白玉盆里,御花園里的土篩了又篩,澆的水用金缸盛,總是濾了又濾,種子卻總不發芽。國王一氣之下,把種子扔了。漁夫撿到了種子,把它賣給了富翁。富翁把它種在白金盆里,雇了四個有名的花匠,種子卻還是發不出芽。富翁把種子扔了。后來,又被商人、士兵撿到。他們仔細、細心的種植,卻依然沒有發芽。最后,種子被農夫撿到了,農夫不知道這是稀奇的種子,就把它種在麥地里,他每天照常工作、耕、澆、鋤...沒過幾天,種子抽出了碧玉般的芽,又過了幾天,拔桿,抽枝,成了一棵碧玉般的小樹。梢上很快長出了花苞。起初像核桃那么大,長到像西瓜那么大時,開出了紅色的花瓣,不知有多少層,金色的蕊不知道有多少根,一股濃郁的香味散出來,沾在身上,久久不會消散。
為什么這粒種子在皇宮、富翁家、商人家和軍營都不開花,而在普通的農夫那里開出了傳說中的花呢?因為國王的目的是想讓自己的花園更美麗,富翁是想炫耀自己的富有,商人是為了發財,士兵是想升官。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再稀奇的種子要的也只是普通合適的土壤和遵循它生長的自然規律,不需要特別奢華的種植待遇,更不能違背其自然規律。農夫用最普通的方式照顧這粒種子,在大家都能經過的路邊開出了最美麗的花,讓普通人都能欣賞到它的美,而大家也并不知道原來的它有多稀奇。
稻草人的閱讀感悟與心得篇4
今日我看了一本精彩的小說,名字叫《稻草人》。合上書本,我仍然覺得意猶未盡。
這本書有很多小故事,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一粒種子》。
從前有一粒種子,它有核桃那么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珍異寶。一位國王看見了,精心料理,卻不開花,國王懊悔地仍掉了。富豪看見了,細心栽培,也沒開花,富豪沮喪地仍掉了。商人看見了,用最好的花肥培養它,可還是不開花,商人氣憤地扔掉了。這粒種子又被農夫拾到了,農夫把它埋在地里,使它自然生長,最終,那粒種子長成了參天大樹。
任何事物都有自我生長的規律,如果違反了這種規律,往往會向拔苗助長中的農夫一樣適得其反。文中的國王、富豪、商人都急于求成,結果連一點收獲都沒有。
這又使我想起了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們,他們被視為掌上明珠,就像一次又一次被拋棄的種子一樣,什么也做不成。而僅有耐得住風吹雨打的人,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散發出獨特的濃郁清香。
稻草人的閱讀感悟與心得篇5
今天,我讀了稻草人中的《傻子》我很有感觸。
《傻子》中的傻子雖然很“傻”,很“笨”,連銀元是什么也不知道,不過他的心很善良的:他撿到了一大袋銀元覺得應該還給失主,于是就在漆黑的夜里等了很久。傻子很“傻”,很“笨”,但他懂得愛和照顧:在一個很冷的夜晚,幫師兄鋸木頭,顧不上睡覺仍然堅持著……傻子很“傻”,很“笨”,但他有正義感:國王被鄰國打敗了悲痛欲絕,但傻子愿用自己的生命換取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正因為傻子樂于助人、拾金不昧,從不計較得與失,所以人家都喊他“傻子”,而我卻不認為他是個傻子,而是一個令人尊敬的人。我想,在生活中,當你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快樂的。
所以,我們應該向傻子學習。想想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無私的“傻子”。在四川大地震,西南的旱災,玉樹地震發生時,有多少“傻老師”為了保護學生犧牲了,有多少“傻叔叔”晝夜奮戰在救災現場,有多少“傻子”捐錢捐物。難道他們都傻了嗎?沒有。他們永遠都是善良,樂于助人的好榜樣,永遠都值得我們學習。
稻草人的閱讀感悟與心得篇6
我讀過《柳林風聲》、《冰心文集》、《秘密花園》等許多書籍,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稻草人》這本書了。
《稻草人》這本書是葉圣陶創作的。這本書我是一口氣讀完的,最讓我感動的就是《稻草人》那篇。文章寫了稻草人看到漁婦帶著一個小孩,她們住在船上,冬天沒有被子蓋,沒有干凈的水喝,沒有足夠的食物。稻草人看了很心疼,他想:如果我能動,我會把自己變成一條被子給她們蓋;如果我能動,我會給她們煮粥;如果我能動,我會給她們干凈的水喝……這一幕幕的場景一直感動著我。原來稻草人也有愛心。我們人人都要學習稻草人,懷有一顆愛心,愛身邊的人。
《稻草人》這本書里還寫了一篇讓人深受啟迪的文章——《瞎子和聾子》。有一個瞎子和一個聾子,他們都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瞎子想看見光亮,不要聽到聲音;聾子呢,卻想聽聲音,不見光亮。他們倆下了決心,把殘疾對調一下。他們找了老人、醫生、老和尚,都沒法把他們的殘疾對調過來。之后,遇到一位騎風車的老人,老人滿足了他們的愿望。可對調后他們倆覺得生活還不如原來的好,他們又后悔了。這篇文章讓我懂得了:別人擁有的,放在自己身上并不一定舒服,別人擁有的不一定就比自己的要好,不要只羨慕他人的生活。
文中那個稻草人很善良、富有同情心,當它看到老婦人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稻子又大又飽滿,可是一只小飛蛾破壞了老婦人好不容易種的稻子時,它著急地拼命扇扇子,可是老婦人卻沒有發覺;當它看到那個漁婦為了捉到魚做明天的粥而硬下心不管渴極了的病孩子,捉到的魚向他求助而自己無能為力時,它難過的一邊嘆氣一邊哭;當它聽到一個要被別人賣掉的女人要尋死,去找自己已死去的孩子而跳下河去時,稻草人禁不住暈倒了。
《稻草人》這本書里還有一個更讓人受啟發的短文——《古代英雄的石像》。這篇文章把石頭擬人化,通過石頭之間的對話和行為向我們警示道理:一位老雕刻師,雕刻了一個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石像的底盤用許多石頭組成,在最上面的石塊見人們路過這里都恭恭敬敬地向它鞠躬,就開始驕傲了,對其它石塊說:“你們看看我,多好,多受人尊敬!”而其他石塊一齊反駁說:“如果不是我們撐著你,你早粉碎了!”他們爭論了很久,最后石像倒了,因為下面的石塊分散開了……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團結才有力量,團結才能做出成績,如果不團結,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會有大的成績的。
《稻草人》這本書給了我許多啟發和感動,讓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