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安妮日記》心得
寫心得最好選擇一個主題,比如某個知識點、某個技能、某個課程等,圍繞這個主題進行總結和反思。怎樣寫讀《安妮日記》心得?這里提供讀《安妮日記》心得分享,供大家參考。
讀《安妮日記》心得篇1
1942年—1944年,戰爭與種族滅絕的陰云布滿了天空,蓋世太保的鐵瓜伸向每一個無辜的猶太人,在歷史上上演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猶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壓迫猶太人的風聲緊急,他們家和另外四名猶太人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單調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衛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歷的一切并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里已經成為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為作家和記者,可這個美麗的愿望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么脆弱,像閃著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寫道:“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著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這些理想!”讀到此我仿佛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吶喊!
經過密室中無數個漫漫日夜,安妮由一個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蛻變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歲生日時,安妮有了驚人的成長。她已將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會層次,開始思考男女平等等問題了:“現代婦女要爭取完全獨立的權利了!”“但獨立也不夠,婦女還應該獲得尊重!”“我譴責的是我們的價值系統,和不承認女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多偉大、多困難,同時也多美的男人!”……實現在讓人難以想象的那樣一個戰火蔓延、人人自危、無數人倒在血泊中的時代,身居密室接近兩年的十五歲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見地談起了男女平等這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讀到此處,我不禁感嘆,戰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侵占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
我相信《安妮日記》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爭與丑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
讀《安妮日記》心得篇2
前些天,我在書攤上買了一本《安妮日記》,回家后就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其中,我被安妮憤怒地吶喊和痛苦的掙扎深深地震撼了。
14歲的`猶太少女安妮為了躲避納粹的殺害,和親友們躲進了安妮父親的舊辦公室后屋。她在后屋的窗戶邊親眼目睹了蓋世太保;國家秘密警察逮捕了上千個猶太人,并將他們送往納粹集中營。而其他猶太人則四處流亡,行為也受到控制,
他們不準出現在公共場合,不許使用交通工具,還必須佩帶小黃星。在后屋里,安妮的日子也不好過:首先,她只能吃過期腐爛的食物。因為她在不斷長大,所以衣服都逐漸小了,令她苦不堪言。更糟糕的是,長久不進行戶外鍛煉的她手腳開始僵硬和麻木。她曾在夜晚偷偷仰望星空,希望能早日獲得自由。她對未來充滿希望。可命運并沒有向她伸出橄欖枝。
1944年,因有人告密安妮全家及親友被捕,1945年3月初,安妮帶著遺憾因病死在集中營。只有安妮父親一人活了下來。他回到荷蘭,找到了安妮的日記,并將它出版,從而使日記留了下來。使我們能從她的日記當中了解到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多么大的創傷。
比起安妮那是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和諧的社會,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和滿足啊!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學習安妮刻苦,堅強的精神,好好學習,樂觀向上,強身健體,長大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安妮日記》心得篇3
安妮經歷了快樂,期望,隱匿,抑郁,意欲,悲憤,掙扎,死亡的人生歷程。安妮在日記中如實記錄了兩年間隱秘、艱苦的生活狀況,自己的寂寞、苦悶,對現實的恐懼、憎惡,對生的追求和期盼,對未來的向往和祝愿,對戰爭、人性的深入思考。
她渴望用年輕的激情、勇氣和天性的善良擁抱自然,擁抱世界,但是戰爭回報給她的卻是苦難和死亡。安妮在寫日記的兩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寫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轟炸所造成的恐懼,也不斷譴責種族歧視,而藏匿又充滿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動著人心。她在見證著戰爭與迫害。1947年,幸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后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安妮真正地實現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活著?!薄白呷胧澜?,為人類盡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會有許多孩子像安妮一樣,在法西斯瘋狂怒吼中,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庇肋h無法忘記安妮赤裸身體被削發的空洞眼神,永遠……
讀《安妮日記》心得篇4
我有許多課外書,每一本都十分吸引人,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安妮日記》了。
《安妮日記》這本書記述了安妮一家和皮特一家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藏在了密室里。在密室里的生活必定是艱苦而難熬的。他們白天不能開窗,晚上不能開燈,天天說話只能低聲細語,一個月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漸短缺,在這樣的環境中,她仍然一絲不茍地檢查自己的言行舉止,每天仔細地寫日記。
安妮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記者和作家,她為了這個理想不謝懈地努力著。雖然生活在密室中,但她從不放棄,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著。就在光明要到來的時刻,納粹分子沖進了公司的密室,逮捕了這些猶太人,結束了他們兩年的密室生活。最后自只有安妮的爸爸活了下來,雖然安妮的理想并沒有實現,但她的愿望終能得償:“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繼續活著?!?/p>
我相信《安妮日記》回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述戰爭與丑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
讀《安妮日記》心得篇5
直到今日,我仍不愿去回想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那場全球性的戰爭,一想起它,腦中便會浮現出遍野的尸首和撕裂心肺的痛苦呻吟,我不要看到不幸的淚,不要看到絕望無助的眼神,我要聽到全世界人民高聲頌讀渴望世界和平的贊美詩,而不是吟唱無助的詠嘆調。
初涉《安妮日記》大約是在兩年前吧,好奇的我與一名猶太小女孩進行了一番心靈的交流。正是這番不尋常的交流使我的心靈有了如此的震撼與觸動。小女孩名叫安妮,出身在一個猶太家族,父親是一家糖果公司的老板,因此小安妮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然而,正值豆寇年華的小姑娘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會有悲慘遭遇。希特勒發動了對波蘭的突襲戰,二戰由此爆發,接下來便是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無奈的安妮一家悄悄躲進了父親公司中的一間密室,躲避戰爭。然而,他們最終還是被發現了。安妮一家被兇惡的納粹黨徒關進了令人窒息的集中營。但是,安妮并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她堅強,她努力。她每天在發黃的床榻上悄悄記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信念。我堅信,這么一個對生活充滿向往的少女有理由活下去,并且活得更為出色。出人意料的是日記突然中斷了,無奈的她終于含淚倒在了黑暗中,但是她的精神并沒倒,堅強的猶太人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法西斯政策倒臺了,她們獲得了重生。
讀完整本書,我的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動,有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傷,也有被頑強的猶太人民的斗爭精神的感動,更多的是對那種黑暗獨裁統治的憎惡、不屑與鄙視。我悲憤,為什么有人在制造不幸,難道在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戰爭是維護利益的僅有手段嗎?我悵惘,為什么我們不能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樣,蒙太奇也好,烏托邦也罷,但那兒沒有硝煙,沒有戰爭,男女老少平等博愛,愉快地生活在一個寧靜的世界,但這可能嗎?是的,我敢說可能。因此,我希冀,希冀我們的世界停止戰爭!希冀白色的和平鴿在這方樂土拋下橄欖枝,希冀我們的人生色彩斑斕。聽,遠處傳來了頌讀贊美詩的聲音,渾厚而圓潤的嗓音縈繞在我們耳際。人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