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三峽
讀書心得三峽篇1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題記
那次三峽之旅,使我久久不能忘懷,它的遼闊,它的碧綠,它的宏偉都已經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海中。
長江三峽,是由翟塘峽,巫峽和四齡峽組成,它從西起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全長兩百零四公里。三峽水流洶涌湍急,并且還有著名的三峽大壩把守著,更是給我們壯麗的三峽錦上添花。
記得去年媽媽帶我游覽我的母親河——三峽,首先我們先去爬上了巫峽的神女峰,那神女峰看上去,宛如一位美麗的少女,亭亭玉立在縹緲之中,這神女峰也不愧是巫峽十二峰中最高的山峰,當我們拼盡全力爬到山頂的時候,眼前全都是柔軟的白云,感覺用手就能觸到一樣,美麗壯觀。
然后,我們又到三峽旁去戲水,那里的水很清,很涼,當我的腳剛一碰到水,便打了個哆嗦,但放一會你就會慢慢適應,那時候你的歡樂之旅才真正開始,你可以在那里捉小魚,不過小心還有螃蟹會夾你的腳啊。因為是夏天我們穿的都是涼鞋,河水又流的非常急速,站在河邊,我們的耳邊也到處都響起了:“嘩嘩嘩”的歌聲,所以我們千萬要穿緊鞋,如果一旦被江水沖走,那你就只有赤腳在堅硬的石頭上跑來跑去了。
在三峽中坐船游覽也是另一種享受,當你坐在船上,感受著陣陣微風吹拂著你的臉頰。那舒服勁就甭提了。雖然三峽的水不如漓江的水那么清澈可我還是時不時的能夠看見嘻嘻調皮的小魚在給我玩做迷藏的游戲,當你在船上向遠方望去的時候,山峽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你看那波濤洶涌,水天相接,真不愧為是神州山水的瑰寶啊!
我愛美麗的三峽,更愛它那綿延千里的壯觀。
讀書心得三峽篇2
我坐船旅游的次數很多,去海南坐巨型游輪看大海,到上海坐豪華游船夜游黃浦江,到蘇州、杭州坐船游太湖、西湖,回開封老家還親自在龍亭湖中劃龍舟,但我最難忘那次全程坐船游覽南河小三峽的經歷。
那年“五一”,我們全家去南河小三峽一日游,那天天公不作美,預報有雨,一路上,我的心里總在為天氣而擔憂,媽媽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笑著說:“雨中游覽會更加難忘。”車行駛到目的地,導游說:“大家還要步行一段路,坐船去旅游今天的景點。”
大家三三兩兩的向游船走去,只看見一排游船像一只只搖籃蕩漾在水中,停泊在岸邊等待著游客。我迫不及待的要上船,爸爸拉著我的手不停地讓我注意安全,我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好像很有經驗。游客們陸續都上了船,悠閑地坐在船里,談笑風生。船啟動了,船頭兩側卷起白色水花,船尾拖著的一條條水紋,漸漸地消失了。船開了,雨也開始下了,透過船艙窗戶向外看,多么迷人的景色呀!山清水秀,兩岸青山環繞,奇山怪石,不遠處,劃來一葉小舟,只見那位農民穿著雨衣在雨中悠閑地蕩著雙槳,我想坐在那個露天的小船上會是另一種感覺。爸爸拉我去船甲板上拍照,我遲疑了一會,這船可不像我坐過的巨型油輪和豪華游船一樣有護欄呀!我有點擔心,怕因下雨船甲板上滑而掉到水里去,在爸爸的鼓勵下,我起身向船甲板走去。走出船艙,頓時感覺空氣清新,一種涼絲絲的感覺。我的身體好像把不住平衡,我自言自語埋怨道:“這船,真不穩!”爸爸給我搬來個小凳子,并站在旁邊給我打著傘。我開始拍照了,像個小攝影師,似乎要拍下所有的風景,盡管下著雨,我還是拍到了不少美麗的風景。
坐船往返將近四個小時的旅行結束了,那山、那水,那動人的民間傳說讓我難以忘懷,更忘不了雨中坐船游南河小三峽。
讀書心得三峽篇3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澗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這是古代詩人杜甫的作品。其實,我國還有許多詩人像杜甫一樣,到三峽游覽后寫了一些千古名著。
三峽中斷的巫峽,以幽深秀麗馳名,孤形峽谷綿延45公里而不間斷,是三峽中最長而又最整齊的一峽。兩岸峰奇巒秀,千姿萬態,古樹蒼藤,飛丹滴翠,激流鼎沸,霧氣騰空。時而絕壁前阻,特別是久享盛名的巫山十二峰,矗立在大江南北,奇峰異巒,竟秀爭雄,其中以神女峰最為俏麗,而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又給它瀉染上一層迷幻的色彩。船過峽中,環賞兩岸的景色,仿佛徜徉在彩色畫廊之中,似有若無,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有的亂石穿云,駭浪奔騰,好似一幅色彩濃重的油畫;有的絕壁高聳,懸巖欲跌,又像一幅刀鋒剛勁,對比鮮明的版畫。這一幅幅畫面,疏密相間,濃淡有致,無雕琢斧鑿之痕,有地設天成之妙,船動景移,使人目酣神醉,迷不知其所之。
三峽之美,在于雄、險、奇、幽。這里無峰不雄,無灘不險,無洞不奇,無壑不幽,無一處不可以成濤,無一處不可以入畫。
讀書心得三峽篇4
相信大家都去過三峽吧,那里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可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小三峽呢?那里又是什么樣的呢?別著急,這個暑假我剛坐船去游覽了小三峽,請聽我慢慢道來。
小三峽位于巫山大寧河內,全長五十公里,集三峽之精華,俗稱“三峽盆景”。清晨,我來到甲板上,微白的天空下,兩岸的群山蒼黑似鐵、莊嚴肅穆。紅日初升,一座座的山峰呈墨藍色。緊接著霧靄泛起,乳白的紗把重山環繞起來,但見霞煙氤氳、浮云飄動,怪石嶙峋、隱露其間,有的似亭亭玉立的女子,站在山頂眺望遠方;有的像一塊塊梯田,一層疊一層,錯落有致;有的像奔騰的駿馬,昂首揚蹄,覺著它就會發出一陣陣聲震蒼穹的長嘯來。整個山坡,都是蒼翠欲滴的綠色,沒來得及散盡的霧氣像淡雅絲綢,一縷縷地纏在它的腰間,陽光把每片葉子上的雨滴,都變成了五彩的珍珠。這一切在飄飄渺渺的云霧中,添了幾多含蓄,很能給人一種“山在虛無縹緲間”的感覺。過了一會兒,霧又散了,那裸露的巖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紅,漸漸地又變成了古銅色,與綠樹互為映襯,顯得分外壯美。
太陽漸漸升高,兩岸的風景逐漸變得明朗起來了。樹便成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新綠、翠綠、深綠、淺綠……什么綠色都有,就像給群山穿上了一件綠衣裳。
太陽越升越高,已是上午時分。兩岸時不時有一兩只猴子在樹間爬來爬去,一下子從這棵樹爬到那棵樹去,敏捷極了。偶爾會隱隱約約看到一些土家族房屋佇立于群山之間,還會聽到土家族傳統樂器—嗩吶的聲音,清脆明朗,給小三峽帶來一絲神秘的色彩。
小三峽的美景,無不令人贊嘆,真是世外桃源、蓬萊仙境啊。聽我的講述,是不是更想去了啊?
讀書心得三峽篇5
7月25日早晨我們要去三峽大壩。
早上,船到達了太平溪港,要坐車到三峽大壩。
坐車坐了10分鐘之后,就來到了一座叫西陵長江大橋的橋梁。媽媽叫我往右邊看。哇,這就是舉世矚目、宏偉壯觀的三峽大壩。今天我們要在三個角度來觀察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是世界第一大的水電工程,位于長江三峽的西陵峽的宜昌市郊區,距葛洲壩發電站約40公里。于1994年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竣工建成。2012年7月25日,三峽大壩入庫流量達7.12萬立方米/秒,是三峽水庫建庫以來遭遇的最大洪峰。所以運氣很好。
首先,我們到了屈原故里,屈原故里主要是介紹屈原和三峽大壩的。為什么中國人在端午節要吃粽子和劃龍舟嗎?就是來紀念屈原。他曾經寫了一首詩,叫《離騷》(這首詩太長,我就不寫了。)在屈原故里可以看到的是三峽大壩的背面,景色非常美。非常壯觀。
第二個景點是三峽公園,這是看到三峽大壩的下一個角度,從這個角度看,就能看到三峽大壩的前面,也可以看到排洪的壯觀景象。此外,排洪時的水非常急,這些水要奔向洞庭湖和大海。使三峽地區的洪水可以緩解一段時間。
第三個角度是要爬到一座山的山頂上看,在這里就可以看到三峽大壩的全貌了。到另外一側看,就是上下游的階梯。船要這里來爬上(下)五條階梯才能到上(下)游。也是一個很大的看點。
三峽大壩是中國人的象征,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自豪。
讀書心得三峽篇6
陰雨霏霏,你見過雨中大壩的情形嗎?今天,我就有幸參加了這樣一場春游活動。
在前往三峽大壩的途中,透過車窗,放眼望去,茫茫間,水天一色,細雨紛飛,遠處的山都隱在這蒙蒙細雨之中。一路上,我想像著大壩的模樣。
十幾分鐘后,近天高,與地寬的三峽大壩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我們立刻放下書包,瞪著個大眼睛,雖然大雨擋住了我們的視線,但這也并不影響大壩的雄姿。只見大壩在雨中矗立著,依然能清晰地看到雄偉壯觀的大壩將長江一分為二,大壩上游水庫煙波浩淼,廣闊無垠,盡現高峽平湖美景。大壩下游,左側水流緩慢,水平如鏡,映襯三峽大壩雄姿,右側雙線五級航道猶如兩個并排的樓梯。我不禁在心中暗暗贊嘆,真是“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
漫天的細雨并沒有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隨后,我們來到了壇子嶺上,站在壇子嶺上,看著無盡的山巒,俯瞰著下面的雄偉的大壩景觀,左手邊是層層上升的船閘,右手邊是截斷了長江的大壩。現在的我,渺小的如一粒塵埃,可是那些建設者呢,他們可以把高山劈開,讓流水通過,把江水阻攔,讓他們飛翔!現在的這一奇跡,是人類的創造!此刻,人不再是渺小的,就像大壩上那些威武的雕像,----著大壩建設者的男人,在江海之中,他們連成了一體,他們,就是這創造奇跡的偉大力量--正是像他們一樣偉大的建設者們,創造這了這一世界奇跡!
離開大壩時,隔著車窗,我回頭遙望雨中的大壩,心中激蕩著對大壩建設者的崇敬,更有著一份身為中國人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