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日記讀書筆記心得體會
雷鋒日記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1
雷鋒,這個熟悉的名字,在幾代人的耳邊回響;雷鋒,這位英勇的戰士,用生命詮釋了舍己為人的信念;雷鋒,是位普普通通的軍人,但許許多多的人都曾得到過他的幫助……這個周末,我看了《雷鋒日記》,心里泛起了無數感慨和思緒,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雷鋒日記》吧。
雷鋒在日記中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心里只有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自敬,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對待同志盡力去關心幫助;對待工作充滿了戰斗的激情;這字里行間都透著雷鋒毫不利己、專門為人的精神。
雷鋒,他樂于助人、熱愛工作、他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雷鋒死了,但他永活在我們心間,他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前進,他的精神引導著我們堅持不懈的學習,踏踏實實的做人。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些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雷鋒的精神,讓我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助關愛。雷鋒精神傳萬家,感動世人你我他。濟人之危解人難,成人之美人人夸。在生活中,也有許多“活雷鋒”,他們學習雷鋒樂于助人的精神,做好人好事: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看到果皮紙屑主動撿拾、照顧空巢老人、捐款資助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雷鋒的影子。也像歌里面唱的一樣,“接過雷鋒的槍,千萬個雷鋒在成長。”讓我們都來學習雷鋒,爭當像雷鋒一樣的共產主義戰士。
雷鋒精神永放光芒!
雷鋒日記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2
暑假里,我讀了《雷鋒日記》這本書。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就是雷鋒精神的實質。這種偉大精神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教育和激勵人們前進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時代已發生很大變化,但雷鋒始終活在人民的心里,雷鋒精神始終放射著奪目的光輝。書里收集整理了雷鋒同志1958—1962年的日記、書信、詩歌、文章等,供我們閱讀和學習。引導我們堅持不懈地學習,踏踏實實地做,使我們鍛煉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一開始,雷鋒的日記只是作為反映雷鋒先進思想的輔助品,現在,雷鋒日記成了我們了解雷鋒生前的的最直接的方式,還可從中收獲更多雷鋒的精神。其直截了當的抒發方式通俗易懂,有助于更生動、具體地了解作為學習榜樣的雷鋒。到了后來,《雷鋒日記》逐漸承載著太多政治教育與宣傳的任務,從學習《毛澤東選集》到愛黨愛國到集體主義到好人好事……
雷鋒叔叔在我們心中是一位樂于助人,積極向上的人。其實雷鋒叔叔也是從小事做起的。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后,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里。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么感謝你呀!“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活雷鋒”。岳洋旭,她是一位熱心公益的小公民。
她是準北市人民路小學的學校文明志愿者,常帶著幾位小伙伴主動為社區做好事。撿拾綠化帶白色垃圾,擦洗樓道欄桿,清理墻壁上的小廣告等。樓道的扶手因為春天多風,積滿了厚厚的灰塵,墻壁上粘貼了大大小小的招貼紙。她從家里拎著小水桶、拿來了清潔球。小手伸進水里把抹布浸濕,再去擦欄桿。只擦了來回一下,抹布馬上變成了黑色的。清水打了幾盆,她們賣力地擦著。樓梯扶手干凈了,她們小臉累得通紅,可看到整潔的欄桿,心里別提多么開心了。鏟除墻壁上的小廣告就更困難了。粘在墻上的小廣告紙就像頑固的“牛皮癬”。她先用水淋濕,然后再用金屬清潔球一下、一下地用力擦。手指蹭破了,手都累酸了,才清理干凈。社區里的叔叔阿姨向她豎起大拇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就是雷鋒叔叔在日記上寫下的話,也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雷鋒叔叔有太多讓我們學習的地方,他雖然已經離開我們了,但他那默默奉獻、艱苦奮斗、忠于職守的偉大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雷鋒日記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3
以前我總以為雷鋒是做好人好事的代名詞,不可能有這樣偉大的人。不過,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一篇《雷鋒日記》。讀完之后,我卻改變了自己的觀點,雷鋒叔叔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它主要講了有一次,雷鋒叔叔去看電影,趁放映前的短短時間看書學習的故事。反映了雷鋒叔叔爭分奪秒愛學習,具有釘子一樣的“擠”和“鉆”的精神。同時也教育了我在學習的時候,要像雷鋒叔叔一樣,具有釘子一樣的精神。讀完之后,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
以前,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多,可我每天晚上都要寫到7點多,根本抽不出時間來學習。后來,我才發現了其中的原因:我一回到家,本來應該休息一會兒就開始做作業的。可是我卻先看起了電視,然后再慢慢地吃飯,吃完飯,才開始做作業;還有的時候一邊做作業,一邊看電視,所以根本就沒時間看課外書或復習。
讀了雷鋒叔叔所寫的這篇日記后,我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虛度時間了。要想學得好,就必須像雷鋒叔叔那樣,善于“擠”和善于“鉆”。于是,我注意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下午放學后,先休息一會兒,再認真完成作業,然后復習當天學的功課;吃完飯后,閱讀一些課外書籍,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八點左右,再練一會兒琴,熟練自己的手指;九點左右,準時睡覺。
說來奇怪,以前我總嫌時間太少,現在這么一“擠”和一“鉆”,時間倒充裕起來了。我能夠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習成績也能不斷提高。雷鋒叔叔所寫的這篇日記使我受益匪淺。
雷鋒日記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4
三月是一個春光明媚、生機勃勃的季節,三月更是一個講文明、樹新風,讓雷鋒精神吹遍校園每一個角落的季節。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家喻戶曉的民歌時常在我耳邊響起。在三月學雷鋒月里,我們身邊涌現出許多“活雷鋒”,看著這情景,我又拿起了那本看了無數遍《雷鋒日記》。這本書雖然已經看了很多次,但是每次看,我都深有感觸。雷鋒出生在1940年簡家村的一個冬天里,他一生從事革命事業,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人民,他曾經在日記里寫著: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雷鋒叔叔是多么偉大啊,他雖然離我們而去了,可他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雷鋒不僅僅是一位人,而是一種精神。在學雷鋒活動月中,我看了許多關于雷鋒的書籍。其中,令我最難忘的是《雷鋒日記》。這本書記下了雷鋒在每一天的工作中的感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者你生活的崗位位上?……”這是出現在雷鋒叔叔日記中的一段,從這里,我知道了雷峰叔叔是那么的盡職盡責,他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可是他卻犧牲在自己的崗位上,他的死是光榮的,有價值的,比泰山還重!我們難道不是也應該學習雷峰叔叔,做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嗎,在學習生活中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雷鋒叔叔艱苦樸素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他那穿破了的衣服,補好了再穿,在軍隊里,其他日常用品他也少領,自己夠用就行了。與雷鋒叔叔相比,我們實在慚愧,衣服劃破了一個小洞,丟掉;鞋子舊了,馬上換掉;書本臟了,把他扔掉;我們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都不懂珍惜,從來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沒想過這些生活都是革命者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這種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格外珍惜才對啊!
“世界上最光榮的事——勞動,世界上最體面的人——勞動者”。這句話使我更難忘。這短短的一句話卻寫出雷鋒對工作的熱情,對學習的熱愛,對勞動的熱愛。他覺得自己為人民做事是最光榮的,是最驕傲的事。雷鋒的人格魅力是他進步的動力。他對黨、對人民的純樸的感情。雷鋒給人們的一個印象,就是他永遠有著兒童般年輕的面顏和歡樂純真的笑容,以及他無時無刻想為人民服務,想著去做好人好事……
雷鋒提倡的“釘子”精神,他說得對,學習的時間是擠出來的。我對這句話有很大的體會。我經常覺得在自己的每一天里,都無法把一點點時間拿來看課外書.但當我看了這本書里的“釘子”精神后,便想,其實在我的每一天中都有許多時間來看課外書,只是在于我想不想看,愿不愿看,罷了。比如,我可以在坐車時拿出書來看:回家后,可以用看電視的時間來看書;也可以在下課后看;還可以在星期六、日……這么一來,我不是有許多時間看書了嗎?只要我每天積累一點,天長日久,不出一個月,我就可以有更豐富的知識了,有更多的收獲。
其實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優良部分,是值得大力弘揚的,古人云,詩百遍不厭,那么好的民族精神也應該被無數次地宣揚與傳播吧?學雷鋒不僅要學習其精神,并要將他的精神用以指導我們的行為實踐。那些反對學習雷鋒或者是對學雷鋒報以消極態度的人,大概都認為自己深得雷鋒精神的精華,但是我敢說一個真正懂得雷鋒精神的人對雷鋒應懷有敬重之情。學習其精神不應只懷有雷鋒心腸,卻不做雷鋒事跡,重要的是將其精神應用于實踐中。
以后的日子生活中,我要繼續發揚雷鋒精神。把雷鋒精神這顆種子,深深埋在我的心中。時刻用實際行動去哺育它,讓它生根發芽。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永遠在我的心中閃著不滅的光芒。雷鋒提倡的“釘子”精神會成為我最好的警句,也是我人生的真諦。
雷鋒日記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5
今天,我讀完了《雷鋒日記》,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這本書記載了一個無產階級的革命戰士的成長經歷和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雷鋒,是我們湖南人的驕傲,是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他做好事從不留名。他的戰友經常發現自己換下的臟衣服,準備拿去洗時卻已經全部洗好了;家里有困難急需用錢時,自己還沒來得急寄過去,家里已經捎信說錢已收到。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一切都是雷鋒做的。大家恍然大悟跑去向雷鋒致謝時,他卻淡淡地說:“戰友們,我們都是兄弟,這些事何足掛齒,都是我應該做的。”是啊!雷鋒就是這樣一個人和魯迅先生一樣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讀了《雷鋒日記》我知道了他的這種優秀的品質與他的成長是分不開的。雷鋒的童年十分悲慘:父親被日本人殺害了;哥哥在資本家的工廠里打工,在工作時把手折斷啦,工廠不但不賠償,還將他哥哥趕出了工廠,由于家里不能支付昂貴的醫藥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哥哥活活的病死;弟弟又被饑餓折磨而死;母親接受不了這接二連三的打擊自殺了;這本來的五口之家,只剩下雷鋒孤苦伶仃一個人。堅強的雷鋒沒有被困難打倒,勇敢地活了下來。在黨的關懷下,雷鋒穿暖了衣服,吃上了飽飯,走進了學堂,拿起了書本,過上了溫飽的生活,還送他走進了學堂。他讀書十分用功,就像一顆釘子一樣不斷的鉆研,不斷地擠刻苦的學習知識。他無論何時何地,哪怕是下地干活,喂豬種菜時口袋里都放著一本書,只要有空就打開書本認真的讀起來,所以雷鋒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長大后的雷鋒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無產階級戰士,他愛黨,愛人民,愛祖國。他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時時處處都為他人著想。他雖然只活了22歲,他的死也是為了幫助別人而死,真是比泰山還要重。在他短暫的生命中,他為人民做的無數的好事,人們至今還在流傳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讀完這本書,我告訴自己: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優越了,但是也要以雷鋒叔叔為榜樣,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繼承雷鋒叔叔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的優良傳統,做一個雷鋒式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