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讀書心得100字
通過心得,可以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知識,有助于促進交流和互相學習。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家的讀書心得100字?這里給大家分享家的讀書心得100字供大家參考。
家的讀書心得100字篇1
家,一個溫暖,愛,避風港的象征,但在巴金筆下的這個舊社會的家卻是惡魔,監獄,劊子手。
巴金在其創作中塑造了大量的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各有各的特點,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這個家才稍有生氣。小說中,有很多情節讓我感到悲憤,痛心。
梅,因母親的態度而與覺新擦肩而過,并早早地做了寡婦,在與覺新重逢之后,又因自己的感情不能抒發而抑郁成病,吐血而死;琴,讀了幾年書,積極地與覺民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在覺新和覺慧的幫助下,最終取得了勝利,與覺民逃離了這個監獄;鳴鳳,好一個烈女子!為了自己純潔的愛情,不惜拋棄自己的生命,我真佩服她在這個封建大家庭里選擇這樣的方式反抗;瑞玨,一個善良的女人,任人擺布,因肚子里的孩子受到眾人的排擠,被趕到城外,而她的丈夫覺新太軟弱,導致她在生下兒子之后離開人世,真是讓人痛心惋惜。這些女性正處花樣年華,卻被封建禮制如此摧殘,做了不必要的犧牲品。
這個家族里的男性也同樣性格迥異。作為大哥的覺新品學兼優,本有著大好前途與美滿的家庭,但在吃人的封建禮教面前,他只好屈服,對長輩們點頭哈腰,但他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沒有!他失去了心愛的梅,失去了賢惠的妻子,失去了無數個反抗的機會,最終有了一絲覺悟,幫助二弟成功逃出了這個可怕的家;覺民,有著進步思想,但并不堅定,他是處在進步與守舊之間,然而,就是這樣,他在大哥和三弟的幫助下,贏得了琴——一個進步的自信女性;覺慧,不但擁有進步的思想,而且意志堅定,他帶著一個單純的信仰,不放棄,向目標大步走去,他的反抗為他贏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終于擺脫了這個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為了事業失去了愛情,犧牲了一個美好的生命。
他們是值得敬佩的,在那樣的環境中,他們如此反抗,才使得我們今天能夠如此幸福。但同時,高老太爺的封建思想,整個封建社會的腐朽,迷信奪取了多少年輕人的生命!
“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我會和巴金一樣記?。呵啻菏侨绱丝蓯郏覀冋幱诿篮玫那啻耗耆A中,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里洋溢著愛!那么就讓它們作為我鼓舞自己的源泉吧!
家的讀書心得100字篇2
剛剛讀完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家》,感受很強烈,就想寫些什么來表達此刻的情感。
《家》這部作品,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力量”與“激情”!固然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有其他的感受,例如鳴鳳與梅的死,令人悲痛與惋惜,瑞鈺的死與覺新跪在門前的絕望的痛哭,仿佛也哭進我的心里,不禁眼睛濕潤。固然這些可愛的年輕的生命們犧牲了,但是我也在作品中讀出了希望,那就是覺慧、覺民、琴和黃存仁一類的新青年。我尤其喜愛覺慧這個人物,正如覺新最后所說,也正如巴金在序中所講,“這個家需要一個叛徒,封建禮教需要一個叛徒。”覺慧這個性情古怪的、幼稚的卻激進的獨立的青年,用他的堅持與信仰反叛著一切。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話是覺慧知道梅死后,對覺新說的一句話,“苦惱還沒有完結!還會有更可怕的事情?!毙膼鄣募儩嵣倥乃?,親人的死,都警告著覺慧,無論如何也要走出這個家!
這是一部充滿激情與信仰的小說,正如巴金所講,青春是美麗的,它是鼓舞人的源泉。面對書中的人物,雖然在紙上是虛幻,卻是社會中存在的真實的人,他(她)們的生與死,愛與恨,悲哀與歡樂,種種情感,我在巴金所寫的文字中也感受到一絲一縷。覺慧兄弟的青春與力量,激情與斗爭,也可以在文字中感受的到。當我讀到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我想最要緊的,我是一個人,同你一樣的人…或者至少我要努力做一個人…我不能相信大多數所說的?!恍┑氖虑槎紤撚形易约喝ハ耄形易约号θソ鉀Q!這類話,仿佛自己也充滿了力量與信心。是的,我們也應該成為獨立的人,成為堅強與樂觀的人,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正如巴金先生所說,生活并不是悲劇,它是一場“搏斗”。生活的激流在動蕩:愛,恨,歡樂,痛苦在動蕩,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會停止的,且看他把我載到什么地方去!
家的讀書心得100字篇3
巴金老先生的《家》是一部影響深遠的文學著作,我讀了這本書后也感受頗深。
巴金的《家》反映的是五四時期一個四世同堂大家庭高家的家族史,描寫的是高家由盛轉衰的家族史。而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個女人的悲劇史。巴金自己也曾說:“我要寫一部<家>來作為一代青年的呼吁,我要為過去無數無名犧牲者‘喊冤’”,“代那許多做了不必要犧牲的年輕女人叫出一聲‘冤枉’,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控訴’”。于是這部《家》應運而生了。
《家》描寫的是瑞玨、梅和鳴鳳三個女性的悲劇。瑞玨出生在官宦之家,知書達禮,溫柔賢淑。長大后嫁給了門當戶對的覺新。她不知道覺新娶她時其實心里裝了一個梅,覺新深愛的人是梅。她一心一意的侍奉丈夫、侍奉長輩,她待人和藹可親,深受所有人的喜愛,并且她還為高家添了位男丁。她真的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賢妻良母,她很愛覺新。她知道覺新愛梅花,她也愛上了梅花。因此,為覺新采梅,插梅,畫梅,成為她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當她得知覺新是因為想念梅喜歡梅而喜歡梅花時,不僅沒有怪他們,反而非常同情梅的遭遇,并且感到很自責,她認為是自己拆散了他們的幸福。她真誠地同情梅,關心梅。梅也被她感動,兩人最后竟結成了姐妹。丈夫覺新也被瑞玨所感動,決定忘掉過去,好好地愛她。原本以為瑞玨會跟覺新幸??鞓返囟冗^后半生。誰曾想到,為了避“血光之災”,陳姨太要瑞玨要到城外生產,她雖不情愿,但也沒有怨言,反過來還安慰自責的丈夫。因為惡劣的環境,瑞玨難產而亡。瑞玨恰似一朵當季盛開的鮮花,但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刀霜劍雨無情地毀滅掉
梅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出生在富貴人家,與表哥覺新青梅竹馬,本該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墒?,卻因為雙方家長在牌桌上的一點小矛盾把他們拆散了。覺新被要求娶了李家小姐,梅被迫嫁給趙家。雖說梅心里是千萬個不愿意,可母命不可違。婚姻生活維持了一年,趙家少爺病逝了,年紀輕輕地她就當起了寡婦。丈夫去世后,在夫家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婆婆總是惡語相向,梅身心俱疲,便跟母親回家過著“那尼姑庵式的生活”。這時候,她對覺新還是念念忘懷、朝思暮想。她辛酸地跟琴訴苦,她覺得她的一生只是讓命運在擺布,自己不能做一點主。因而她的淚只有往肚里吞,沒有一點勇氣去反抗。她感到自己雖然活在世上,也只不過是個空殼而已,她的靈魂她的理想她的一切早已消逝的無影無蹤了,她現在就好比一個行尸走肉??v使這一切都與她的母親有關,但她卻從沒埋怨過她母親??吹接X新跟瑞玨一起幸福恩愛也并沒有埋怨覺新。她總是自己偷偷獨自抹淚。她想忘掉一切,重新開始。但是上天似乎總喜歡跟她開玩笑,一場軍閥混戰,她們母女不得不到高家避難。在高家花園里,她與覺新再次邂逅了,這無疑是在她的傷口上撒一把鹽。最終,敵不過命運的捉弄,梅郁郁寡歡地離開了人世。她就好比那枯萎的花朵,一步步走向凋零。
鳴鳳是一位美麗善良的少女,她年僅17,就已經在高公館當了7年的丫鬟。她沒有梅跟瑞玨那樣好的家庭,她年幼喪母,隨后,便被父親賣到了高家。當同齡人還在父母懷里撒嬌時,她已承擔起本不該她那個年紀所該承擔的重任,不但如此還會被人欺凌。面對生活的不幸,她無力反抗,只得逆來順受。但她卻沒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她樂觀、聰明、純潔。高家三少爺覺慧不知不覺中被她的天真爛漫、可愛無暇所吸引,對她心生愛意起來。通過跟覺慧的接觸,她也發現自己心中有了覺慧的位置。然而,她跟覺慧終究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一個少爺,一個丫頭;一個主人,一個婢女。主仆戀自古以來就是愛情史上無法逾越的鴻溝??v使覺慧心中充滿了叛逆意識,但是,這種愛情注定了是要毀滅的,這種愛情也注定是一種悲劇。就在鳴鳳決定向覺慧表明心跡時,高老太爺決定把她送給馮樂山當小老婆。鳴鳳知道自己深愛著覺慧,她不想違背自己的內心,為了保持她愛情的純潔性,為了維護她的尊嚴,她選擇了投湖自盡。鳴鳳就好比那含苞待放的花朵未及綻放,就被那無情的霜雪所摧毀。
三位美麗動人的女子,三朵嬌艷動人的花朵,都被這無情的風霜所摧毀。這個世界真是黑暗的。
家的讀書心得100字篇4
家,對我們來說是溫馨,舒適,安心的代名詞。它是幸福的港灣,庇佑著我們這些稚嫩又天真的孩童。而我們也滿足地處于父母的懷抱中汲取溫暖與幸福。
但是,在《家》中,在這個由四四方方的磚瓦組成的院子里,在這個抬頭看不到廣闊天宇的囚籠中,在這個封建禮教壓制灌輸的孕育之下,里面的孩子就這樣長大了……
他們接受著同樣的現實,但是卻演繹了不同的人生,在這無邊無際的黑暗中,他們又處在怎樣的漩渦中掙扎?這部書中我最欣賞的是老三覺慧,他是一個有思想,不聽天由命的抗爭者。許是他的兩個哥哥的經歷讓他處于理性的叛逆中。他關心時事,他熱血沸騰,他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許是他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注定了一段悲慘結局的戀情。他喜歡上了婢女鳴鳳!這在那個時候是相當不允許的!鳴鳳是一個機靈天真,清秀勤勞的姑娘。他們并沒有過多的交往,但是,彼此的心意是相同的。最后,在覺慧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在老太爺不可更改的命令下,鳴鳳寧死不愿嫁到別人家,不愿悔了清白。于是啊,她悄無聲息地投入冷冽的湖泊中。在死前,她在掙扎,她在等那個喜歡的男人溫柔的呼喚她的名字??墒?,沒有,沒有人在意她的死活吧!她活著沒有任何希望,她選擇了死亡。不,她是選擇了解脫!不知她在尚未沉底的那一刻,她是否后悔??蓱z的覺慧是在第二天,她死后才得知的,他后悔,他悲痛,他跪在湖邊等心中的她告訴自己這是一場夢??上О。F實不是個善人。這一場悲劇就以她的死終結了,但在他心中留下的殤卻怎么也揮不去。他發覺在這個所謂的“家”中,他沒有任何思想,這個“家”中沒有溫馨,只有無窮無際的折磨!是呀,它要把人折磨成怎樣才肯罷手呀。于是,已經失去信心的他選擇了逃亡,逃離這個樊籠,逃離這個沒有一點人情味的家。同樣老二覺民已失望,老大覺新也無可奈何的忍受著。
于是啊,一個好端端的家變成了這樣。
若是這樣的家拿到我們現實生活,我想沒有幾個人能受得了吧!即使如此,真正珍惜家的意義的又有幾人?因為一些小事就離家出走,因為在一件衣服的顏色上有分歧鬧離婚的人,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家暴的行為等等,這應當引起我們的反思。社會在進步,親情卻在淡泊。以史為戒,我們應該有些改變!
家的讀書心得100字篇5
“覺新在這一房里是長子,在這個大家庭里又是長房的長孫。就是因為這個緣故,在他出世的時候,他的命運便決定了?!?/p>
巴金的《家》中,有著許多可愛而又鮮活的生命,他們卻無一不受到來自黑暗封建思想的打擊,但他們中一些人卻進行了激烈的反抗,像覺民、覺琴和覺慧,他們最終站了起來,到達了光明的彼岸;而另外一些可憐的生命終究只能帶著悲恨死去,如同鳴鳳、梅、瑞玨一樣,飽受折磨而未嘗在最后得到解脫。而不在其中,位于中間,生活在夾縫中的覺新,則是最為煎熬,又是最為可恨的“大哥”了,因為他順應了黑暗,而又不得不始終在黑暗泥潭的封建家庭和光明的進步社會間掙扎,為一生遺憾和悔恨。
“他的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聰慧,在家里得著雙親的鐘愛,在私塾得到先生的贊美”小時候的覺新便已天資聰穎慧,上了中學“又名列第一”、“是一般同學所最羨慕的人”、“他的腦子里充滿了美麗的幻想“。
可父親在母親死后的安排摧毀了他的幻夢,他被迫早早成家,而且未能做出反抗,而這便為他今后一次又一次的妥協埋下了伏筆,可想而知,為了封建禮教的家庭和諧,他竟放棄了自己最喜愛的表妹,在其他一些情感的選擇上,他還有什么不能向黑暗的封建勢力低頭呢?
到了父親臨終前,他的囑托迫使覺新又“賣掉了自己的前程”,這是封建禮教對他降下的又一道枷鎖,從此以后,他的利益都屬于他的“家”,封建的專制也剝奪了他的自由,短短一個月,他仿佛已然失去了自己的半生和未來,但父親的臨終便最終使得黑暗降臨在了覺新身上,讓他徹底消逝在了黑暗中,他的妻子瑞玨、深愛著他的表妹也隨他一同墜入黑暗深淵。
“又過了一些時候,他的第一個嬰兒出世了,這是一個男孩”、“把他的抱負拿來在兒子的身上實現?!庇X新如此想到,可他的父母呢?他們不也一樣,對覺新發出過“充滿感激、希望與愛的語言”嗎?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覺新的命運不屬于自己,而他的孩子海臣的命運,如果不是因為這封建家庭和封建禮教的分崩離析,也必然無法掌控在自己手中。邪惡的封建制度就是這樣,通過剝奪一個人的命運,進而剝奪一群人的命運,一代人的命運,幾代人的命運得以茍延殘喘的。這樣封建制度的延伸就像滾雪球,雪球越滾越大,碾壓一切,勢不可擋。但幸運的是,新一代革命奮斗的光明足以與之抗衡,因為新青年為了未來,決心付出一切以打破覺新那般悲慘命運的輪回,讓自己的命運得以由自己來掌控!
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也應當始終不忘理想,為屬于自己的未來而奮斗!
家的讀書心得100字篇6
巴金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之一《家》,在走馬觀花中,我很快地把它讀完了,在讀這部名著時,我的心充滿了悲憤與憐憫,即使現在讀完了,我的心還是被其中的主人公占據了,我的心在燃燒,我的思潮在翻滾,我是在悲憤,是在惋惜,是在痛心啊!但我暗暗為自己慶幸,因為吃人的封建禮制已被前人埋葬,我應當感謝他們。
文中作為大哥的覺新樣貌清秀,品學兼優,本有著大好前程與美滿的夢,但在吃人的封建禮制面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著別人難以明瞭的苦衷,博得長輩們表面上暫時友好對待,但他得了什么?什么也沒有!他被迫與所愛的梅分離,娶了另一個少女,梅卻被嫁到趙家受氣,不滿一年即守寡回娘家,最后含恨而終。他也熱烈地愛著她的妻子——一個善良貞靜的女子,但他卻不能保護她,讓她任人擺布,聽著她在為他生第二個孩子時的痛苦的呻吟聲卻不能進房看她,知道妻因難產而殞逝卻不能見最后一面,卻只能忍受。他甚還做過封建禮制的劊子手,逼二弟覺民完婚,但最后,他有了一點覺悟了,他終于幫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這個可怕的“家”!
二哥覺民,擁有進步思想,但不堅定,他是處在守舊與進步之間,然而,就是這樣,他憑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幫助,贏得了琴——一個進步的充滿自信的新女性,他可以說是《家》中最幸運的一個了。
三弟覺慧,不但擁有進步的思想,而且意志堅定,她最初與婢女鳴鳳相愛,但無情的長輩把鳴鳳逼迫得投湖自盡,這成了覺慧心中一道永遠的痛!在這一點上,我比較討厭覺慧,因為他的自私,連鳴鳳向他訴說的機會都扼殺了,他還曾想過放棄鳴鳳,讓這樣一個十七歲的純潔少女嫁給六十多歲的老頭做姨太大,任人糟蹋,然而鳴鳳為他犧牲了,她為他留下了一具清白的尸體,和一個蒼白的吻。
那個黑暗的年代永遠地過去了,但《家》在批判那個時代的同時正昭示著青春的可愛,對啊!青春是多么可愛,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里洋溢著愛!
只要心中還有夢,就能忍住多少痛。
只要心中還有愛,那就離快樂很近,離幸福不遠了!
家的讀書心得100字篇7
小說主要以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的故事展開,他們生活在四世同堂,充滿復雜關系的大家族公館里。那里沒有青春,沒有幸福,沒有溫暖,也沒有人情味,有的只要壓迫、拘束與折磨,讓人看盡了悲歡離合,各種的嘲笑,還有表面的虛偽、邪惡,背后的黑暗、腐朽,那是中國舊社會常見的封建大家族的縮影。
可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出現了叛逆者,覺慧三兄弟都有反抗意識,只是覺新由于身為長子的責任和各種原因,最終放棄了,而與覺民相比,覺慧顯得更激進,反抗得更強烈。
或許因為覺民與覺新替他擔當很多責任,覺慧無所顧忌地追求新思想,是進步的新青年,個性明朗、敢愛敢恨,從來都不愿做任人擺布的傀儡,和哥哥有共同的理想與事業,他常常貪婪地閱讀《新青年》等新刊物,即使被祖父關在家里,也要通過詩報等了解時事,他參加反軍閥請愿,也參與罷課、游行,還積極參與《黎明周報》的工作,寫一些反封建的文章,無時無刻不在期待著新時代的到來,無時無刻不走在通往希望與光明的道路上,且從未放棄過新思想,從未放棄過理想與追求。
他覺得人人平等,不應有等級之分,所以他從不乘坐轎車,并平等對待每一個下人,可是公館里卻是充滿了不公,女人的地位總是低人一等,而奴婢又像物品一樣被人給來給去,那里的人永遠做著不避要的犧牲品,以致鳴鳳投湖自盡,梅芬郁郁寡歡致死,瑞玨痛苦著分娩而死,這些疼痛都更加堅定了覺慧反封建的決心,也讓他更清楚地看到舊制度的缺陷與不足。
同時,覺慧也有不自信的一面,練習話劇時也曾感到緊張和不安,“我不曉得什么緣故,我一上講臺就慌了。好像有好多人在看著我?!彼袝r也會矛盾,會猶豫,他喜歡鳴鳳,可她是丫頭,婢女與少爺之間永遠隔著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他覺得愛情與理想不能兩全,甚至會遺憾和抱怨她沒有像琴那樣的出身。他曾給過他鼓勵、希望和勇氣,他的愛也在黑暗中給過她光明,因而她愛得無怨無悔又不求回報??伤罱K還是放棄了她,她的愛終究比他的更堅貞。
“一個希望鼓舞著在僻靜的街上走的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溫暖、明亮的家?!笨墒怯X慧卻始終覺得家是一個狹小的籠,所以他不愿像大哥覺新那樣惟命是從,持“作揖主義”“不抵抗主義”,面對擁有絕對權威又專橫、衰老的高老太爺,他從未害怕,他敢反抗高老太爺的命令,他支持和幫助覺民退婚……他做了那樣多,最后他做了別人沒做過的決定,他早已對這個家感到痛恨,無奈而又厭倦了。他看到每個人都是那樣的痛苦,那樣多的眼淚,周圍的悲劇是那樣多,而“這個悲劇的受害者又往往成為另一個悲劇的制造者的幫兇”。他再也沒辦法忍受了,他已經忍了十八年了,他現在就要離開這個死氣沉沉、布滿烏云的家,去到上海、北京去,哪里有他的理想,他相信新的思想總會代替舊的,就像皚皚白雪,“上面留著重重疊疊的新舊腳印,常常是一步踏在一布上面,新的掩蓋了舊的?!?/p>
所以,他獨自一人毅然離開了他生活了十八年的家,懷著不知是快樂還是悲傷的心情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去。
家的讀書心得100字篇8
“風刮得很緊,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樣在空中飛舞……”文章的開頭就以環境描寫開篇,“他的眼前是連接不斷的綠水……”有深意的結尾。讀完《家》,我的內心十分沉重又復雜。
封建社會的種種惡意悲慘殘酷與知識分子的無知、迷茫表現在種種方面。
對于大哥覺新的婚姻大事,父親竟用草率簡單的抓鬮決定,從骨子里透露出冷漠、無情、毫無人性的感情色彩,如此愚昧、無知。我也“親眼目睹”了一個有理想、有文化的知識青年被封建社會的紐帶束縛,一步步被拉向深淵,沒有半點掙扎,我的內心很壓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想抓住他的衣領問他為何不反抗。在描寫方面,作者也“動了手腳”,只用第三人稱淡漠的形式“他想,他……”給環境籠上一層悲涼的社會面紗,與本文開頭大不相同,開頭以兩兄弟互相對話而呈現,給開頭充滿活力,有積極向上的情感?,F在看來,或許作者只是想欲揚先抑、以樂襯哀罷了。
在“梅表姐”一節時,“一切都是無可挽回的了。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我的境遇是不會改變的?!币渤浞煮w現了當時的知識分子的無知思想。時代、環境的影響雖大,但它們都是人造的,人可以通過斗爭來改變環境,但也需要時間,我悲哀他們生活在這個戰火硝煙彌漫、水生火熱、黑暗封建的社會里,若到如今,知書達理、文化淵博的人(不分男女)總有讓自己展示的舞臺,而不是從前的“女子無才便是德”,但也憤怒他們的無用哀悼,妥協,退讓,我的情感十分復雜,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最最讓我欣慰的就是三少爺覺慧,透過紙書,我仿佛看到一個勇敢,敢于反抗的年輕知識分子,他比大少爺、二少爺更來得果斷,比如最后的離家出走,對“捉鬼”的反抗,但,他也有朦朧迷茫的地方。或許懷著少女對愛情的向往,我很期待鳴鳳與覺慧在一起,而不料鳴鳳抗馮爺婚不成投湖自盡,在我眼里的鳴鳳,是一個對愛情忠貞不渝、聰慧的女子,在死前她還心心念念想著覺慧,而覺慧——在這個時段卻不斷地放下、重拾、放下、重拾愛情,不夠成熟,表現彷徨、糾結。最后他們沒有走在一起,吞噬他們愛情的不是湖,而是黑暗封建的社會深淵。
家的讀書心得100字篇9
巴金筆下的《家》描述了一個五四時期封建的大公館里。在這個大家庭里,有個三兄弟,姓高,名叫覺新,覺民,覺慧。高老太爺是這個家庭的權威。三兄弟都有著創新的的精神。
大哥覺新是一個忍受者,他雖然有著新思想。他是這個大家庭的長孫,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他被剝奪了學業與愛情。待父親去世之后,家里的重擔子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只能默默地忍受著,忍受著家庭里任何命運的不公,忍受著自己心愛的梅表姐默默的守寡而不能陪伴在她的身邊,忍受著爺爺的任性妄為……他只是一個忍受者,僅僅只是一個忍受者。
和覺新比起來,覺民就比較開放多了。他和弟弟覺新一起接受西方文化知識的熏陶,有著先進的思想、昂揚的斗志,是新時代的新青年。不久后,覺民愛上了張太太家的女兒,琴。琴是高家親戚里面最美麗、最活潑的姑娘,她也是一個有著理想、有著抱負的勇敢的新青年。覺民白天忙著功課,晚上按時去琴那里教書。
覺慧是這三兄弟中最具批判與反抗意識的一個人,也是當時社會進步青年的典型代表。他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平等地對待各個階層的人。
最后覺新終于領悟到了是舊的制度、禮教和迷信奪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和他的前途。他意識到了這一點,而他又不能夠抵抗這一切,他只有絕望,只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覺民一起,助三弟覺慧終于逃離了這個家,使他們被束縛著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學一面從事進步的革命工作。
我認為覺新,覺民和覺慧就是現在社會中三個不同的人群。覺新就相當于社會中剛剛畢業求職的大學生們,他們不停地去聘職,而他們只能聽公司老板的命令。對于這些,他們只能默默地承受,他們不敢對老板傾訴,也不敢反抗,他們就像覺新,在這個大公館里面,不敢說話,不敢反抗。覺民覺民就像現實中的中年人,非常穩重,成熟。而三弟覺慧就像沖動的青年,不顧后患地去追求。這樣雖好,但是不顧后患未免表現得太沖動了。
《家》是巴金的著作,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封建社會中舊制度的無情,它給我的印象很深。
巴金說:“我不要單給我們的家庭寫一部特殊的歷史,我所要寫的應該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歷史,這里面的主人公應該是我們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見到的,我要寫這種家庭怎樣必然地走上崩潰的路,走到它自己親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寫包含在那里面的傾軋、斗爭和悲劇。我要寫一些可愛的年輕的生命怎樣在那里面受苦、掙扎、而終于不免滅亡……我寫《家》的動機也就在這里?!?/p>
家的讀書心得100字篇10
說起書的味道,它不僅僅拘泥于油墨的清香,也不僅僅局限于淡淡的紙香,書之味是生活之味,是書中的酸甜苦辣,是書外的雨露陽光,生活少不了書,書亦是生活。
我與《家》相遇是一個傍晚,夕陽的余暉灑在樓前一排楊樹上,竟也閃著零星的光芒,秋風微拂,吹到正坐在書柜旁的我的身上,我亦如往常一樣,挑選著書讀。“《海底兩萬里》、《名人傳》……”我隨意地看著,指尖停在一本泛黃的書上。“《家》,會是寫什么的呢?”隨手翻開它那泛黃焦枯的書頁,一種塵香拂面而來,夾雜著書柜里淡淡的木香,竟也讓我覺得有一種洗去鉛華之感?!鞍?!”我情不自禁地又仔細聞了聞,或許這就是《家》的味道。
翻開書頁,開頭就是描寫:“風刮得很緊,雪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樣在空中飛舞”“已是傍晚,路旁的燈火還沒燃起”。我腦海中浮現出覺慧覺民兄弟兩人的背影,他們親切和諧的談話,華美的大宅子,青年們的笑容……與其說是在讀字,不如說我在讀畫,作者的文筆著實細膩,那一物一事的出現與發展,仿佛都在腦海中浮現,甚至于我能嗅到大宅古院里浮動的塵香。
每天晚上,或三五十頁,或一二百頁,我總是伴著明月讀書?!都摇返恼Z言很美,很輕,很細,就如同月光灑在地上一樣鋪在我的心上。當覺慧參加報社,共同游行時,我聽到了他們的吶喊,也感受到了拂面的細雨;當琴在燈下讀信時,我能聽見窗外的蛙鳴,也能觸到紙的溫度。每每抬起頭來,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化了,頭上的燈似乎泛黃,窗外的月似乎更清凈了,我久久無法從書中回到現實?!都摇返奈淖郑稽c也不濃,就如清風流水,月光白云,淡淡地,但一直都在心中回蕩。書融入了生活,書中的生活亦是我的生活。
《家》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是悲劇,亦是一種客觀的評述,為了時代的發展,總有些事要發生改變,而改變又難免帶來痛苦。巴老說:“我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樣,生活在這世界上,是為著來征服生活的。我也曾參加在這博斗里面,我有我的痛,我的愛,我的歡樂,我的悲傷,但我并沒有失去信仰,對生活的信仰?!?/p>
有時候,望著窗外的月亮,我時常會想,覺慧那一代人的生活是多么矛盾?!都摇分兴枥L的場景歷歷在目,那文字也氤氳在心里。一想到《家》,就仿佛聞到那清雅的木香,就想起讀書的日日夜夜,就想起書中人們的悲歡離合。這便是生活,這便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