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
在你寫心得的過程中就是對學習的新的知識點的進一步加深學習。什么才算好的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供大家參考。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1
古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寶庫,而《世說新語》則是這個寶庫中一顆燦爛美麗的明珠。
全書用文言寫成,分為言語、德行、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強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幾句話,但就在這些記錄人物言行舉止的文句中,我們卻可以體會到魏晉時代濃郁的政治氛圍和人物特色。
前幾天,我讀了《世說新語》中的一到三十頁,其中的一則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這則故事的意思是這樣的:華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難,有一人想搭他們的船,但卻遭到華歆當即表示為難,王朗說:“正好船還寬敞,為什么不可以?”后來追兵即將追上,王朗想拋棄那個人。華歆說:“之前我猶豫不決,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怎么可以因為情況緊急拋棄他呢?”社會上從此便根據這件事判定華歆和王朗的德行優劣。?
這個故事中的華歆剛開始對于別人的請求猶豫不決,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盡管王朗答應了那個人的請求,但當后來追兵到來情況緊急時,卻想拋棄協助的那個人,所以,華歆的品德是遠在王朗之上的。
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犯過像王朗一樣的錯誤呢?以這個故事為例,在開始時如果華歆和王朗在開始時沒有攜帶那個人,那么那個人可能會有生存的希望??梢侨A歆和王朗在中途拋棄了那個人,那么那個人就沒有一點生存下來的希望了。
生活中的事往往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答應了別人某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如果你拒絕他,他可能會受到損失。但要是你在中途忽然停止,呢么他的損失會更大。
當然,我們在生活中要盡量幫助別人。但如果的確無法幫忙,我們也要當即拒絕,榮國答應了,就不能半途而廢。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2
《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時期(420-581年)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它主要記敘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于我們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對我而言,其中最富有哲理的、讓我領悟最深的是“德行”類。如“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這則小故事把管寧與華歆對比,贊揚管寧淡泊名利。也教導我們不要被權勢所誘惑。所以由此可看出一個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積月累所培養出來的。關于德行的故事還有許多,如情緒這方面,德行較為不好的人常會以它個人的情緒為中心,心情好時大家沒事,心情不好時大家得遭殃,古時就有一位不管快樂或失意,都不會表現于自己的情緒上,那個人就是稽康,王戎說我和稽康在一起相處二十年,從來沒有見過他高興或者生氣的表情。
《世說新語》在藝術上有較高的藝術成就,魯迅先生曾把它的藝術特色概括為“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世說新語》涉及人物有一千五百多個,魏晉兩朝的主要人物,都包括在內。它對人物的描寫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學,通過獨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了獨特的人物性格,使之氣韻生動,活靈活現,躍然紙上。如“王戎有好李,賣恐人得其種,恒鉆其核”。僅用了十多個字,就寫出了王戎貪婪吝嗇的本性。
《世說新語》故事短小,盡管每個故事都只有寥寥數語,但它總能述說出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它用風趣的語言述說著一個個簡單卻又不平凡的故事。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世說新語》總能讓我們在其中找到值得借鑒學習的地方。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3
《世說新語》每章節都是簡單的交代一件事或一個人,并不給出自己的評價,讓讀者有了獨立思考的空間。所以這是一本非??陀^的書,非常尊重每一個人物原本的樣子,不夸張,不渲染,謝安算是其中最受推崇的人了,《雅量》篇里幾乎都是他,然而書里也收錄了幾篇可以看出他缺點的,這樣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也就使每個人都豐滿·立體·現實。
書里反差最大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在《德行》中,講管寧與華歆決裂還有王朗學華歆不成的兩篇了,這兩篇是緊挨著的,然而前一篇中華歆還是一個不專心鋤地,讀書而被外物干擾的人,從而招致管寧與他絕交。后一篇就變成了在見識和氣度上的楷模。一開始我甚至以為自己看錯了,因為之前總認為古代的賢人們不論何時何地總是賢能的完美無缺的,現在看來并不盡然。一個人好的一面恰好是那個時代在推崇的,于是便為賢士。而華歆的不專注是管寧所厭惡的,于是他們做不成朋友。
我非常羨慕《世說新語》中描寫的當時士族們的生活,似乎總是那么悠閑,每天游山玩水,寫寫書法,寫寫文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我愿生在那樣的時代的名士家中,日日品酒賞花,定能成就一身風流。然而透過士族們悠閑奢靡的生活,也可窺見當時百姓的疾苦,而名士們清閑生活的背后大多是政治上的不如意。名士們表面過著悠閑生活,內心也許非??鄲炓钟?。這樣一想,清閑對于他們來說何嘗不是一種酷刑。
最后要講其中我最喜歡也最感到疑惑的一篇,有關小時候的晉明帝。晉明帝的父親元帝兩次問他長安和太陽孰近孰遠,得到的兩次答案卻是截然相反的。我反復讀了多遍,只能理解第一次他說太陽遠過長安是為了寬慰父親。而后一次說長安遠過太陽我卻始終想不通,只是這個小孩子在表達自己對長安的思念嗎?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4
學習了《世說新語自新第十五》的篇章,我心起伏。先看原文:
戴淵少時,游俠不治行檢,嘗在江淮間攻掠商旅。陸機赴假還洛,輜重甚盛。淵使少年掠劫。淵在岸上,據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淵既神姿鋒穎,雖處鄙事,神氣猶異。機于船屋上遙謂之曰:“卿才如此,亦復作劫邪?”淵便泣涕,投劍歸機。辭厲非常,機彌重之,定交,作筆薦焉。過江,仕至征西將軍。
如《世說新語》的文章分類,今天講的是一個有關改正錯誤、重新做人的故事。
戴淵年少投靠陸機之前乃一游俠,善攻掠商旅,然而“雖處鄙事”,卻“神氣猶異”。看到“神氣猶異”我首先想到了詩仙李白,那是一個自信心爆表的人。不是有那樣一句話嗎,臭美之人,因為他有“美”可臭!而眼前的這位,是怎樣一個少年?攻掠商旅,說破大天也拿不上臺面。盡管如此,他指揮掠劫卻如大將軍般“運籌帷幄”,自是“皆得其宜”。本是將才,又如此年少,無奈自毀前程,令人唏噓。呵呵,但那只是普通人的“唏噓”和“短見”。少年戴淵有幸,幸在他遇到了陸機。陸機不僅看重戴淵才華,還能出言規勸,比普通人有慧眼,比老百姓有遠見。特別是在戴淵泣涕投劍、陸機規勸成功之后,陸機不計前嫌還寫信推薦這樣的“人才”,容人之心,容人之過,令人動容。我又想到了“緹縈救父”,想到了先秦以來折磨人身心的酷刑。戴淵確實比緹縈幸運,因為漢文帝以來已廢除肉刑。然而比刑法更加寬容的永遠是人心,能喚醒他人、多看人之所長、篤信人之本性,比起最嚴厲的刑法更能救人。
一個曾放棄自己、甘做強盜的少年尚且能悔過自新,我們的孩子還遠遠沒有這樣或那樣的“違逆”啊!做父母的為什么那么容易灰心,那么容易給孩子定下一個“不是那塊料”的標簽呢?是家長的修行不夠。人的一生,就是來修行的。孩子,就是來修行我們自己的。然后,人生圓滿。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5
《世說新語》中每則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讀起來有如今日讀的極短篇小說,故事有首尾及高潮迭起的情節。其中所記載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斷,但言記言方面有一個特點,就是往往如實地記載當時口語,不加雕飾,因此有些話不很好懂但是言簡意賅,很能傳達人人物特征。一般都是很質樸的散文,反映出有時如同口語,但是意味雋永物的個性特點。
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者常用簡單幾個字,精確地描繪出主角的語言、動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如“曹操捉刀”時的描寫。
善用對比突出人物性格。比如淝水之戰時謝安的沉著和朝中大臣們的驚慌。還有,桓溫伏甲設宴,廣請朝士,想借機除去謝安、王坦之。王坦之驚恐萬分,謝安卻“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p>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夸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比如“未若柳絮因風起”的典故。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我認為其重要價值就在于它原生態地記錄了“魏晉風度”。魏晉是一個喜歡追求美的時代,欣賞形體、神態之美,追求名士風度成為那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風尚。魏晉時期對男性美的要求和追求超過任何一個時代
因為政治原因,魏文學智慧、人生智慧晉時期“玄言”成風,名士彥流多尚清談,經常雅集,清談時多手執麈尾,作神姿仙態名士風流最令人景仰的是他們身上的詩性傲骨。他們縱酒放誕,蔑視禮法,張揚個性,標舉才情,狂放不羈,隨性任事,超然物外,笑對生死,蔑視富貴,不就官職……他們是那個時代身上的龍骨,讓我們在千年之后,仍然懷想起他們:名士本色,獨立特行。或體現為山林之志,或表現為乖時癖行。耿介不阿,傲視萬物,不與時務經懷,瀟瀟灑灑。
我想不憤世嫉俗人的很難成為名士,尤其難成為魏晉時代的名士?!妒勒f新語》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個這樣的社會群體或說是文化群體。
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后世筆記影響尤其大?!妒勒f新語》的影響、魏晉風度的風范已深深地扎根于知識分子心中,它所體現的理想的、審美的人生境界成為中國知識分子永遠的追求。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6
朝宋臨川王劉義慶不是詩人,他及其門下文人編纂的筆記體小說《世說新語》也不是一部詩歌作品,然而如果我們從詩的角度對這部中國最早的志人小說重新進行解讀,則不難發現,這部以記寫帝王將相、名士風流遺聞軼事為主要內容的的古典作品呈現著鮮明的詩性品質,放射著奪目的詩性光輝。主要在反映門閥世族的思想風貌,保存社會、 政治 、思想、文學、語言等方面史料,價值很高。
《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謝安以其脫俗的言行、超逸的氣質而為士人所仰慕,是魏晉風度的代表人物
總體說來,《世說新語》受到魏晉流行的老莊哲學的影響,因此在用語上,語言雖然短小,可是仍善于借對比的手法,來突出人物的性格。而且情節具有戲劇性,曲折風趣。善于把記言與記事結合起來寫。
《世說新語》中每則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讀起來有如今日讀的極短篇小說,故事有首尾及高潮迭起的情節。其中所記載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斷,但言記言方面有一個特點,就是往往如實地記載當時口語,不加雕飾,因此有些話不很好懂但是言簡意賅,很能傳達人人物特征。一般都是很質樸的散文,反映出有時如同口語,但是意味雋永物的個性特點。
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者常用簡單幾個字,精確地描繪出主角的語言、動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如“曹操捉刀”時的描寫。
善用對比突出人物性格。比如淝水之戰時謝安的沉著和朝中大臣們的驚慌。還有,桓溫伏甲設宴,廣請朝士,想借機除去謝安、王坦之。王坦之驚恐萬分,謝安卻“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p>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7
這本書是初二時老師發給我們的,班里人人一本,起初,捧著她我并不開心,我不喜歡文言文,因為每每語文考試時,最令我頭疼的不是繁瑣的閱讀,不是麻煩的作文,恰恰就是那簡短的文言文。就是這一小段文字,我卻幾乎看不大懂,半猜半會的勉強去寫題目。
《世說新語》這本書是一部記述東漢末年至東晉時豪門貴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談軼事的書,一個個剪短的篇章都是一篇篇有趣的故事。這本文言文體現了中文的博大精深,幾個字卻能表達出豐富的內容。敘事簡明,精煉生動。對于這本好書,我也有在摘抄,摘抄《世說新語》的過程中,我常常能悟出古人美好的品德。每讀一個故事我就能有心得體會。這樣摘抄久了,借助每篇文言文下的翻譯和導讀,我能了解很多故事,先自己揣測全文的意思,再看看翻譯,查漏補缺,在文言文閱讀方面也有了不少提升。
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我領悟最深的是《德行》?!渡嵘×x》中的荀巨伯面對胡賊攻郡,“寧以吾身代友人命”,雖然我不太相信最后的結局“遂班軍而還,一軍并獲全”。但我想已經是對荀巨伯很大的贊美了,危難之中不棄朋友,可謂是充分展示了舍生取義的意思。胡賊的撤軍也展現了東漢以德為上的人物評價標準。宋劉辰翁云:“巨伯固高,此賊亦當入德行之選矣。”這種品德是珍貴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看過《國寶之忠》的正文后才知道,這個忠理應打上雙引號,奸邪的王國寶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王徇,就阻撓孝武帝見王徇之事可見他的陰暗心理和卑劣行為。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是我們應該警醒自己不能犯的錯誤。對待比自己能力強的人,應該尊之敬之,向他學習,憑借自己的努力超越他,而不是阻礙他為國家作貢獻,用一些卑劣的手段防止他威脅到自己,這是自私愚昧的行為,孝武帝親近他,是一種可貴的信任,而他的做法是對這一信任的踐踏。
《世說新語》是一本好書,對人的道德思想以及文言文功底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好處,讀過它后,真心的希望大家一起。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8
今天在翻閱《世說新語》時,偶然翻閱到了言語第二的第27篇,感受十分深刻。
簡文帝這種適應環境,創造壞境,滿足的心態可以令我們學習。文中簡文帝說:“會心處不必在遠。”這句話的意思是:“讓人賞心悅目的地方不一定在遠處。”簡文帝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句很流行的現代語,那就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一句話。有的時候,人們總是把事情或目標看得很難,或定得很遠,其實身邊就有美,我們為什么不貼近生活,切合實際,真實地去看看這個世界呢?有的時候,有些東西,有些事情,我們有可能很努力也得不到它,因為現實擺在那里,但在這個過程中你有可能會失去一些最基礎的東西,失去一些你曾擁有過的美好,我深刻的覺得要珍惜當下所擁有的,其實幸福很簡單。
在學習中,我們也要學習簡文帝這種創造環境的能力,賞心悅目的地方不一定在遠處。我們經常會帶的作業去旅行,在旅行時的一些時候,爸爸媽媽便會督促我們寫作業,我們有沒有說過:“這么好玩,喧鬧的一個環境,你覺得我能寫成作業嗎?”為什么這時我們不能像簡文帝一樣,沒有環境,那就去創造環境。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案例。我有一個考上大學的姐姐,學習成績十分優異。在圣誕節那天,學校放假了,學校里所有的情侶都出去happy了,但唯獨她拒絕了男友的邀請,獨自一人留在了宿舍。她遠離了世間的嘈雜與喧鬧,盡管窗外的嘈雜聲不斷傳來,但她靜下了心,使她擁有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事后,她說:“當窗外嘈雜喧鬧,我能避開人間的男歡女愛,靜下心來,寫一篇文章時,那是一種新的領悟和新的境界?!蔽疑钌畹恼鄯谒?,折服于她這種創造壞境,淡泊的人生精神。
我想說的是:“有的時候,人人都說好的,對于你來說,不一定是真的好,只有是你內心深處想要的,對于你來說,才是好的。珍惜當下,其實眼前的也很好,如果沒有環境,我們何嘗不能創造環境呢?我們要相信,“會心處不必在遠。”其實幸福很簡單!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9
暑假我接觸到了《世說新語》這本書,里面都是一則則小古文。我覺得特別有意思,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幾則我最喜歡的小古文:
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币馑际顷惣o的兒子陳群很有才華,與陳諶的兒子陳忠都說自己的父親厲害,一直都不能下定結論。于是就去問陳寔,陳寔說:“元方作為哥哥,不要難為弟弟。季方作為弟弟,不要難為哥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兄弟姐妹之間要和睦相處,團結友愛。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意思是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地里鋤菜,見到地上有塊金子,管寧照樣舉起鋤頭把金子當作小石頭,而華歆是撿起來然后再扔掉。
兩個人以前同坐過一張席子讀書,外面有官員駕著車通過,管寧似乎沒有察覺到,依然津津有味地讀書。而華歆卻興致勃勃地跑出去看了。于是,管寧割斷席子說:“你和我不是同道中人。”讀到這里仿佛眼前都能出現管寧氣憤的樣子,割席分作的典故就出自這里。
還有一則故事是: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意思是王戎七歲時,曾經與很多小孩子玩。他們看到馬路上有一棵李樹,李樹上結滿了果子,把樹枝都壓彎了。孩子們都去搶李子,只有王戎一個人沒有去。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王戎說:“馬路上人這么多,要是好李,早就被人摘光了。一個人嘗了以后發現果真是這樣。王戎小小年紀真是洞察入微,無比聰慧。
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人問所以,云:“漸至佳境?!币馑际穷檺鹬愿收幔瘸愿收岬啬┥遥思覇柫艘院箢檺鹬f:“先苦后甜,漸至佳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先吃苦,有苦才有甜。
《世說新語》是非常適合每日誦讀,讀起來很押韻朗朗上口。家里人也很喜歡聽我搖頭晃腦念文言文,往往只言片語就可以鮮明刻畫出人物的形象和特征。幾句話就講完一則小故事,讓大家伙聽后忍俊不禁,不得不佩服古人寫作的魅力。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10
劉墉的《世說新語2》之教育秘笈,在我的閑暇空余終于讀完了,但久久地讓我回味其間。娓娓道來的教育秘笈就像與讀者對話,許多的困惑也隨之漸漸明朗。書中對“新新人類”的理解,我亦頗有感慨?!八麄兛赡軇幼鞑豢?,起床也不快,但他們的觀念靈活、轉變得快、適應得快?!币稽c沒錯,就拿我女兒來說,看似動作很慢,起床時叫來喊去的,但是對社會的進步事物說起來讓人又另一種看她的眼光。她學了法語后,了解了一些法國風情,就餐時,便侃侃道來;去了趟日本,就會告訴你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沒有一點點的不適應;有時還時不時地評論一下某些社會現象。這就是“新新人類”。
我對德行方面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名與利往往是人的動心之處,舉例來說,管寧和華歆有一天共同在菜園里翻土種菜,他們看到地上翻出一塊金子管寧毫不動心,把黃金當作平常的瓦石一樣的揮鋤耕耘。華歆卻把金子拾在手中看了一看,才又丟棄。后來有一次,兩人曾經共同讀書,一位做官的人乘車而過,十分熱鬧。管寧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心慕虛榮,擱下書本,跑到門外去觀看。于是管寧拿刀割斷草席,分開而坐,向他說:「你并不是我的朋友啊!」華歆為了一時的名和利,而失去他原有的德行,所以由此可看出一個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積月累所培養出來的。
這本書將對我的為人處世有一定的幫助,我現在雖然已經年過花甲,但是還是要學習這些道理的?!妒勒f新語》中有這樣一篇小說:“阮光祿在剡,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遂焚之。”宗白華先生是這樣評析的:“這是何等嚴肅的責己精神!然而不是出于畏人言,畏于禮法的責備,而是由于對自己人格美的重視和偉大同情心的流露。”宗先生的評析見解獨到,深刻精辟,所謂“析義理于精微之蘊,辨字句于毫發之間?!?/p>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11
我看罷《世說新語》的“文學第四”,心中有一種很不爽的感覺。這種不爽產生的原因就是太多魏晉的古文人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每天除了辯論就是辯論,用華麗的辭藻去攻擊別人,自己辯過他人就沾沾自喜、貶低別人;辯不過他人便譏諷他人,不愿面對自己的失敗。實在令人作嘔。
讓我最不理解、最討厭的兩個人就是支道林和殷浩。雖然支道林被稱為是東晉的大學者、高僧,但我是一點也不想承認這個名號。支道林在自己辯不過他人時,理屈詞窮之時就大聲呵斥對方;在別人辯不過他時,他就嘲笑他人;在別人不愿同他辯論時還逼著別人辯論。這些行徑一直令我不愿相信他是一位高僧,有學識的學者。聽說他對《莊子·逍遙游》有著自己很獨到的見解,但他的言行舉止讓我懷疑他是否對于這種留芳千古的文章有著真正的理解,連尊重他人,不怒不嗔都不會的人,怎能叫做高僧?則能寫出真正自己的見解?
殷浩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經常滔滔不絕地和別人辯論、清談玄理,自己水平不夠高深,還依舊大言不慚的和別人辯論著,所以經常遭到同代人的鄙視,還依舊和支道林這樣的”偽高僧“辯論,讓人看著和狗咬狗沒什么區別。
可能說得有點重了些,但這些所謂魏晉名士確實令人失望,辯論來辯論去,爭名來爭名去,又有何用?問了很多同學,連支道林,殷浩等人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這些古人是多么悲哀呀!自己活著的時候爭到一點名聲就沾沾自喜,以為自己能夠留芳千古,哪想到后人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可笑,可悲!和同時代的陶潛相比,實在是太過于膚淺了。陶潛也沒有爭名也沒有辯論,就是過著自己的田園生活,表達出自己對于生命的思考,反而為后世所稱贊,所景仰。
這其實也能說明只有那些真正不求名利,能夠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思想的人,才能叫做文人,能夠被世人所銘記。而那些裝模作樣,做學問只求名利的人,雖然表面叫做文人,其實也就是打著文人的幌子來撈名利、撈虛榮心的牛鬼蛇神罷了。
僅是個人見解,持不同意見者可以反駁,我虛心接收。我覺得我并不像支道林等人一樣不允許別人有不同意見。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12
勤于學習才能樂于施教。每當我們看到一本好書的時候,內心總是會忍不住記錄內心的啟發和感想,那些從著作中所冥思震撼人心的話語,那些從著作中所觸摸感動靈魂的文字,我們都能通讀后感傳遞出來。愛學習,愛分享,盡在____。____讀后感欄目為精心為大家提供各類著作的優秀讀后感,分享快樂!
劉墉的《世說新語2》之教育秘笈,在我的閑暇空余終于讀完了,但久久地讓我回味其間。娓娓道來的教育秘笈就像與讀者對話,許多的困惑也隨之漸漸明朗。書中對“新新人類”的理解,我亦頗有感慨。“他們可能動作不快,起床也不快,但他們的觀念靈活、轉變得快、適應得快。”一點沒錯,就拿我女兒來說,看似動作很慢,起床時叫來喊去的,但是對社會的進步事物說起來讓人又另一種看她的眼光。她學了法語后,了解了一些法國風情,就餐時,便侃侃道來;去了趟日本,就會告訴你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沒有一點點的不適應;有時還時不時地評論一下某些社會現象。這就是“新新人類”。
我對德行方面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名與利往往是人的動心之處,舉例來說,管寧和華歆有一天共同在菜園里翻土種菜,他們看到地上翻出一塊金子管寧毫不動心,把黃金當作平常的瓦石一樣的揮鋤耕耘。華歆卻把金子拾在手中看了一看,才又丟棄。后來有一次,兩人曾經共同讀書,一位做官的人乘車而過,十分熱鬧。管寧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心慕虛榮,擱下書本,跑到門外去觀看。于是管寧拿刀割斷草席,分開而坐,向他說:「你并不是我的朋友啊!」華歆為了一時的名和利,而失去他原有的德行,所以由此可看出一個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積月累所培養出來的。
這本書將對我的為人處世有一定的幫助,我現在雖然已經年過花甲,但是還是要學習這些道理的?!妒勒f新語》中有這樣一篇小說:“阮光祿在剡,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遂焚之?!弊诎兹A先生是這樣評析的:“這是何等嚴肅的責己精神!然而不是出于畏人言,畏于禮法的責備,而是由于對自己人格美的重視和偉大同情心的流露。”宗先生的評析見解獨到,深刻精辟,所謂“析義理于精微之蘊,辨字句于毫發之間?!?/p>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13
古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寶庫,而《世說新語》則是這個寶庫中一顆燦爛美麗的明珠。
《世說新語》是南朝的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全書用文言寫成,分為言語、德行、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強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幾句話,但就在這些記錄人物言行舉止的文句中,我們卻可以體會到魏晉時代濃郁的政治氛圍和人物特色。
前幾天,我讀了《世說新語》中的.一到三十頁,其中的一則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這則故事的意思是這樣的:華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難,有一人想搭他們的船,但卻遭到華歆當即表示為難,王朗說:“正好船還寬敞,為什么不可以?”后來追兵即將追上,王朗想拋棄那個人。華歆說:“之前我猶豫不決,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怎么可以因為情況緊急拋棄他呢?”社會上從此便根據這件事判定華歆和王朗的德行優劣。
這個故事中的華歆剛開始對于別人的請求猶豫不決,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盡管王朗答應了那個人的請求,但當后來追兵到來情況緊急時,卻想拋棄協助的那個人,所以,華歆的品德是遠在王朗之上的。
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犯過像王朗一樣的錯誤呢?以這個故事為例,在開始時如果華歆和王朗在開始時沒有攜帶那個人,那么那個人可能會有生存的希望。可要是華歆和王朗在中途拋棄了那個人,那么那個人就沒有一點生存下來的希望了。
生活中的事往往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答應了別人某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如果你拒絕他,他可能會受到損失。但要是你在中途忽然停止,呢么他的損失會更大。
當然,我們在生活中要盡量幫助別人。但如果的確無法幫忙,我們也要當即拒絕,榮國答應了,就不能半途而廢。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14
《世說新語》在藝術上有較高的藝術成就,魯迅先生曾把它的藝術特色概括為“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妒勒f新語》涉及人物有一千五百多個,魏晉兩朝的主要人物,都包括在內。它對人物的描述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學,透過獨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了獨特的人物性格,使之氣韻生動,活靈活現,躍然紙上。如“王戎有好李,賣恐人得其種,恒鉆其核”。僅用了16個字,就寫出了王戎貪婪吝嗇的本性。
從另一方面談,《世說新語》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由于魏晉之際品評人物重視儀容辭采的風氣較漢末更甚,所以位高名重的官僚,也往往憑只言片語和某個細節來論定一個人的優劣,或據此而援引這個人入官,如“雅量”記載王王旬做桓溫的主簿,桓溫想提拔他。有一次故意突然騎馬沖之,“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動,名價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輔器也”。這種測驗人的方法上是奇特的,從此得出是“公輔器”的結論,尤其荒唐。又“文學”篇王衍問阮修:“老莊與圣教同異?”阮回答說:“將無同?!蓖跹芎苜p識這“將無同”三個字,即請阮修為椽。這就是著名的“三語椽”的故事。這兩個例子足證明當時重容止,言談的風氣之盛。
在虛無、厭世的思想基礎上,魏晉士大夫都消極、頹廢,或乖僻、放蕩,時時流露出生死無常,嘆老嗟傷的感慨,飲酒澆愁和養生服藥,也成為一種風尚?!妒勒f新語》從很多方面寫下了這些資料。“任誕”篇說張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及時一杯酒”;“言語”篇記桓溫因見舊時種的.柳樹長大,哀嘆“木猶如此,人何以堪”而流淚,即足以反映當時士大夫的沒落、灰色的人生觀。此外,《世說新語》還記敘了一些人的優良品質,如荀巨伯的重義輕生救護朋友,周處為民除害、勇于悔過等。全是有好處的小故事。對魏晉統治階級的兇殘、丑惡、奢侈等也做了具體的描述。這些資料能夠為研究歷史做參考。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15
近日讀了《世說新語》這本書,感觸頗深。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諸侯王劉義慶集合眾多文人編寫而成,主要記載東漢至東晉時期之名流的言談、秩事。全書共三十六門,一千一百三十條,內容涉及思想、經濟、軍事、文化、政治等。書中的每一條都深蘊哲理。
讀《世說新語》,我們要看到其好的地方,比如在政事門中,何充對前來清談的王濛說:“我不看此(公文),卿等何以得存!”意思是:我不看這些公文,你們怎么能生活得下去呢?這就告訴我們要腳踏實地地做事,干出實際成果。還有一條,在言語門中,王羲之對謝安說:“今四郊多壘,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币鉃椋喝缃裨夥陠蕘y,遍地都是戰壘,應當人人奮力報效國家。如果清談玄虛,荒廢公務,文章浮華,妨害要事,恐怕不是當今所應該做的。這就是務實的精神,這在今天仍值得我們學習。
當然,《世說新語》并不全值得我們學習。例如對于德行門第十四條中“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請死?!币鉃椤爸篮竽赴阉薜靡?,就跪在后母面前請求處死自己。”這件事雖然在古代是值得寫進書中的,更值得眾多人為之學習,然而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這件事則體現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應該予以批判,更別提學習了。另外一個需要審慎對待的是清談。清談,作為一個風靡三百多年的怪現象,其實質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問題或辯論。在清談的過程中,往往產生一些巧妙的問答,這些都被記錄在言語中。雖然在古代,清談是很高雅的事,許多人求之而不得。但是,清談得過了頭,荒廢了正事,只有嘴皮子利索,最后變成了“清談無為”甚至“清談誤國”,那就不是所要學習的了。后來西晉滅亡,太尉王衍被敵軍所抓。他本是清談名流,面對敵軍,卻推說自己清談無為,還寫信給敵人,勸其稱帝,期望獲得赦免。這個時候,清談有何用?玄學有何用?腳踏實地地干實事才能解決問題。
通過《世說新語》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那個魏晉時代的風土人情,也能在其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我們值得吸收的?!妒勒f新語》需要批判地看,要從正面看,也要從反面看。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16
《世說新語》中每則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讀起來有如今日讀的極短篇小說,故事有首尾及高潮迭起的情節。其中所記載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斷,但言記言方面有一個特點,就是往往如實地記載當時口語,不加雕飾,因此有些話不很好懂但是言簡意賅,很能傳達人人物特征。一般都是很質樸的散文,反映出有時如同口語,但是意味雋永物的個性特點。
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者常用簡單幾個字,精確地描繪出主角的語言、動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如“曹操捉刀”時的描寫。
善用對比突出人物性格。比如淝水之戰時謝安的沉著和朝中大臣們的驚慌。還有,桓溫伏甲設宴,廣請朝士,想借機除去謝安、王坦之。王坦之驚恐萬分,謝安卻“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夸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比如“未若柳絮因風起”的典故。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我認為其重要價值就在于它原生態地記錄了“魏晉風度”。魏晉是一個喜歡追求美的時代,欣賞形體、神態之美,追求名士風度成為那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風尚。魏晉時期對男性美的要求和追求超過任何一個時代
因為政治原因,魏文學智慧、人生智慧晉時期“玄言”成風,名士彥流多尚清談,經常雅集,清談時多手執麈尾,作神姿仙態名士風流最令人景仰的是他們身上的詩性傲骨。他們縱酒放誕,蔑視禮法,張揚個性,標舉才情,狂放不羈,隨性任事,超然物外,笑對生死,蔑視富貴,不就官職……他們是那個時代身上的龍骨,讓我們在千年之后,仍然懷想起他們:名士本色,獨立特行。或體現為山林之志,或表現為乖時癖行。耿介不阿,傲視萬物,不與時務經懷,瀟瀟灑灑。
我想不憤世嫉俗人的很難成為名士,尤其難成為魏晉時代的名士?!妒勒f新語》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個這樣的社會群體或說是文化群體。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17
勤于學習才能樂于施教。每當我們看到一本好書的時候,內心總是會忍不住記錄內心的啟發和感想,那些從著作中所冥思震撼人心的話語,那些從著作中所觸摸感動靈魂的文字,我們都能通讀后感傳遞出來。
劉墉的《世說新語2》之教育秘笈,在我的閑暇空余終于讀完了,但久久地讓我回味其間。娓娓道來的教育秘笈就像與讀者對話,許多的困惑也隨之漸漸明朗。書中對“新新人類”的理解,我亦頗有感慨?!八麄兛赡軇幼鞑豢?,起床也不快,但他們的觀念靈活、轉變得快、適應得快。”一點沒錯,就拿我女兒來說,看似動作很慢,起床時叫來喊去的,但是對社會的進步事物說起來讓人又另一種看她的眼光。她學了法語后,了解了一些法國風情,就餐時,便侃侃道來;去了趟日本,就會告訴你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沒有一點點的不適應;有時還時不時地評論一下某些社會現象。這就是“新新人類”。
我對德行方面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名與利往往是人的動心之處,舉例來說,管寧和華歆有一天共同在菜園里翻土種菜, 他們看到地上翻出一塊金子 管寧毫不動心,把黃金當作平常的瓦石一樣的揮鋤耕耘。華歆卻把金子拾在手中看了一看,才又丟棄。后來有一次, 兩人曾經共同讀書,一位做官的人乘車而過,十分熱鬧。管寧讀書如故 而華歆卻心慕虛榮,擱下書本,跑到門外去觀看。于是管寧拿刀割斷草席,分開而坐,向他說:「你并不是我的朋友啊!」華歆為了一時的名和利,而失去他原有的德行,所以由此可看出一個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積月累所培養出來的。
這本書將對我的為人處世有一定的幫助,我現在雖然已經年過花甲,但是還是要學習這些道理的?!妒勒f新語》中有這樣一篇小說:“阮光祿在剡,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遂焚之?!弊诎兹A先生是這樣評析的:“這是何等嚴肅的責己精神!然而不是出于畏人言,畏于禮法的責備,而是由于對自己人格美的重視和偉大同情心的流露?!弊谙壬脑u析見解獨到,深刻精辟,所謂“析義理于精微之蘊,辨字句于毫發之間?!?/p>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18
你看過《世說新語》嗎?這本書不僅講述了許多經典故事,還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可喜歡啦!
《世說新語》是南朝劉慶義編撰的一部志人筆記小說集,主要記載東漢末、三國、兩晉士族階層的遺文軼事,所涉及的人物不下五百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庶僧徒,全都記載在列。正因如此,它成為了歷代文人百讀不厭的書。
這本書收錄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人軼事,比如:三年級學過的《王戎不取道旁李》,這個故事對比鮮明,充分表現出王戎善于觀察、獨立思考的特點。升至初中,我們將會學到《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將會認識擁有"詠絮之才"的&39;謝道韞和維護父親尊嚴、知書達理的陳元方。
這本書編得非常好,它把歷史濃縮成一個個短小精悍的故事。讀這本書,讓人感覺就像在看故事書,而不是單調乏味的歷史記載。里面的人物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典范。書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古時兒童,他們有的孝順明理,有的聰明機警,還有的才華橫溢。八歲的范宣誤傷手指,放聲大哭。旁人以為他是因疼痛而哭,他卻說“非為痛,身體發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笨梢娝且粋€多么有孝心的人。說起王羲之,大家都知道他的書法筆法精妙,不過,小時候的他還有臨危不亂、急中生智的一面呢!一天,小王羲之在帳中偷偷聽到大將軍與人密謀叛亂之事,擔心被滅口,“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熟眠”,因此躲過了一劫。謝安的侄女謝道韞,小小年紀就才高八斗。當謝安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敝x道韞卻形象地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倍嘤幸馑及?
《世說新語》不僅讓我了解了歷史,拓寬了我的知識面,還提高了我的文言文水平。真沒想到,歷史遇見小古文,竟然碰撞出如此激昂雋永的知識火花。
世說新語讀書心得800字篇19
《世說新語》是南朝文學家劉義慶組織門客編纂的一部記述魏晉時期名人軼事的筆記小說,是反映當時上層社會人們的豐厚內涵與文化的中華經典著作。語文教科書中也編入了多篇該書中的片段,我卻總沒有時間閱讀原書,而在這個暑假,我終于有幸捧起它一覽為快。
《世說新語》共分為德行、言語、政事等三十六門,使我印象最深的則為文學篇的“鄭玄家奴婢皆讀書。嘗使一婢,不稱旨,將撻之。方自陳說,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須臾,復有一婢來,問曰:‘胡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槊,逢彼之怒’”一段,講的是一次鄭玄對他的仆人做的事不稱心,想要打她,此時恰有另一位仆人經過,引用《詩經。邶風。式微》中的“胡為乎泥中”問她為何站在泥中,而這位仆人也用《詩經》之句“薄言往槊,逢彼之怒”來解釋她被拖拽于泥中的原因。且不說鄭玄為何要大發雷霆,仆人在當時社會的地位屬于下層,而鄭玄家的婢女卻能引經據典,嫻熟地用于日常問答,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家良好的文化氛圍。
同樣反映出魏晉人士機智聰穎的,還有言語篇中的“鐘毓鐘會少有令譽”。這篇短文描寫了十二三歲的兄弟鐘毓和鐘會共同面見魏文帝的事。鐘毓臉上流下汗珠,魏文帝問其為何有汗,鐘毓回答說:“戰戰惶惶,汗出如漿?!蔽何牡塾謫栫姇?,鐘會回答:“戰戰栗栗,汗不敢出?!毙值軅z隨口應對,巧妙運用同義、同韻的言語回答,字句中流露出他們廣博的學識,而鐘毓后來擔任武將,更可見他們受到的良好教育。“腹有詩書氣自華”,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不也該傳承先人的良好風氣,多多體會閱讀帶來的益處嗎?
“木猶如此,情何以堪”、“一丘一壑,自謂過之”……指間在書上一頁頁劃過,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幕幕充滿智慧與風度的先哲對話,我一讀再讀,體會著份中華經典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