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楚門的世界觀后感
有關楚門的世界觀后感篇1
別被“愛”傷害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部電影,名叫《楚門的世界》。顧名思義,這部電影描繪的就是一個以“楚門”為中心的“世界”。
“楚門”,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在一次事件發現了自己生活的世界是虛假的,小鎮上的一切都是人演出來的。開始藯是想要逃離這個“美好”的世界,幾經波折,楚門終于克服了領導成為,從這個世界逃離了出去。
除“楚門”外,整部電影最受爭議性的人物就是《楚門的世界》的導演基斯督。基斯督,這個在幕后控制楚門一生的人,在影中得到了前任演員(楚門的初戀女友)的痛斥,在影外更是得到觀眾的無數差評。
但仔細想想,基斯叔其實人并不壞,他除了為了真人秀而欺騙楚門外,并沒有做出其他的傷害楚門的事情。
說實話,基斯督是那般地接近為人父母。不是嗎,他在“暗處”默默地陪伴著楚門,看著他出生,看著他學會走路,看著他入學,看著他走入婚姻的殿堂……可以說是他見證了楚門的一生,這完美地符合了一個為人父母的形象。
更何況他給楚門的愛并不少于其它父母。從楚門剛出生,基斯督就為他創造了一個世界---桃源鎮。在桃源鎮,這里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勾心斗角,沒有欺騙,沒有利用,正如其名,宛若世外桃源。不僅如此,基斯督更是為了楚門砝碼就了一幅完美的人生藍圖,如果不出意外,楚門的人生將一帆風順:事業成功,家庭圓滿。
盡客他為楚門付出了這么多,可他仍不是一位成功的父母。他犯了一個許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干涉得太多!
何曾不是這樣。自己的朋友,另一半、家人和人生道路都是他人(基斯督)已經物色好了的,自己只需順著走下去即可。當楚門發現這個驚天大欺騙,極期憤都是毫不奇怪。當你發現你自己原來只是一枚棋子,被別人掌控在手中,你難道不會為自己被糟蹋的一生感可悲嗎?
不僅是在電影里,在現實生活中,父母這個角色,往往是傷害我們最深。從何得來,大部分父母都喜歡像基斯督一樣為我們規劃事情,為我們安排人生,選擇職業,什么醫生啊,老師啊,律師啊……等等。都是父母腦海里子女的理想工作。可他們沒有想過我們要什么,想成為什么。不顧我們的想法,就將他們的愿望壓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增加他們身上的負擔。更為可怕的是我們身為子女這個角色,從傳統禮儀上來講,是不能違逆父母的,何況他們的想法是為你好。這時候,深沉的愛就成了利劍,一把把插在身上,無法拔下。
這時候,擁有孝心的我們為了自己的夢想也需要叛逆一回。記住,別被愛傷害。
有關楚門的世界觀后感篇2
別被“愛”傷害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部電影,名叫《楚門的世界》。顧名思義,這部電影描繪的就是一個以“楚門”為中心的“世界”。
“楚門”,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在一次事件發現了自己生活的世界是虛假的,小鎮上的一切都是人演出來的。開始藯是想要逃離這個“美好”的世界,幾經波折,楚門終于克服了領導成為,從這個世界逃離了出去。
除“楚門”外,整部電影最受爭議性的人物就是《楚門的世界》的導演基斯督。基斯督,這個在幕后控制楚門一生的人,在影中得到了前任演員(楚門的初戀女友)的痛斥,在影外更是得到觀眾的無數差評。
但仔細想想,基斯叔其實人并不壞,他除了為了真人秀而欺騙楚門外,并沒有做出其他的傷害楚門的事情。
說實話,基斯督是那般地接近為人父母。不是嗎,他在“暗處”默默地陪伴著楚門,看著他出生,看著他學會走路,看著他入學,看著他走入婚姻的殿堂……可以說是他見證了楚門的一生,這完美地符合了一個為人父母的形象。
更何況他給楚門的愛并不少于其它父母。從楚門剛出生,基斯督就為他創造了一個世界---桃源鎮。在桃源鎮,這里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勾心斗角,沒有欺騙,沒有利用,正如其名,宛若世外桃源。不僅如此,基斯督更是為了楚門砝碼就了一幅完美的人生藍圖,如果不出意外,楚門的人生將一帆風順:事業成功,家庭圓滿。
盡客他為楚門付出了這么多,可他仍不是一位成功的父母。他犯了一個許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干涉得太多!
何曾不是這樣。自己的朋友,另一半、家人和人生道路都是他人(基斯督)已經物色好了的,自己只需順著走下去即可。當楚門發現這個驚天大欺騙,極期憤都是毫不奇怪。當你發現你自己原來只是一枚棋子,被別人掌控在手中,你難道不會為自己被糟蹋的一生感可悲嗎?
不僅是在電影里,在現實生活中,父母這個角色,往往是傷害我們最深。從何得來,大部分父母都喜歡像基斯督一樣為我們規劃事情,為我們安排人生,選擇職業,什么醫生啊,老師啊,律師啊……等等。都是父母腦海里子女的理想工作。可他們沒有想過我們要什么,想成為什么。不顧我們的想法,就將他們的愿望壓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增加他們身上的負擔。更為可怕的是我們身為子女這個角色,從傳統禮儀上來講,是不能違逆父母的,何況他們的想法是為你好。這時候,深沉的愛就成了利劍,一把把插在身上,無法拔下。
這時候,擁有孝心的我們為了自己的夢想也需要叛逆一回。記住,別被愛傷害。
有關楚門的世界觀后感篇3
那個所謂的創造者說:“外面的世界和我給你的世界一樣的虛假,有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詐。但在我的世界里,你永遠也不會受傷,我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在楚門的世界里,他的藍天、白云、日出、日落、大海、家庭、工作,,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所有人都是他的配角,鏡頭把他的一舉一動暴露出來,沒有一點隱私,只有假的自由。試想換做我們,每時每刻都受到監視和控制,自以為的小聰明不過是觀眾的笑柄,真實的哭聲也不過是在演繹虛假,我們只會讓觀眾厭惡。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被人操縱的生活,誰又受得了呢?
“外面的世界”或許才是真的虛假,可是好歹那里的陽光藍天白云是真實的。每個人都在做自己,不當誰的配角、不演誰的節目、不用裝和做作,能夠該哭就哭,該笑就笑,即使很累很艱難,那也是“自我”的生活,總好過“楚門的世界”。
我覺得楚門很可憐,當了全世界的明星卻一點也不快樂,生活在那個大的隱形的籠子里,就像一個囚犯。但他也讓我佩服,敢于追求自己的愛情,敢于擺脫別人的控制,敢于走出命運的囚籠,在眾目睽睽下依舊保持微笑與優雅,說出那句“我不在的日子里,祝大家早安、午安、晚安。”
我們現實的世界里,有時很累很苦,有時自暴自棄,有時怨天尤人。但要始終相信,快樂、真實、貼切、美好的感覺總會多于悲哀。我們很渺小,但遠比那樣的“大明星”幸福。所以呀,寧愿當街頭的乞討者,也不做眾人的偶像,因為乞討者還有流浪的自由啊。
話說會來,楚門追求的那份愛情真的很讓人感動。這部電影是在上學期的兩節英語課上看的,后來班上交流的時候有同學說了一句話,也很是有文科班的風格了,我非常喜歡那句話,那就是:“愿不論戲里的人、戲外的人,都不要辜負此生相遇。”
有關楚門的世界觀后感篇4
它是一則荒誕無稽的人生寓言,是對唯利是圖,踐踏人權的社會現象的諷刺,是一部激勵人心,發人省思的黑色喜劇。楚門的世界,是一個真實的人的虛假世界。
楚門從小到大一向生活在一個叫桃源島的小鎮,作為一名保險公司的經紀人,他看上去似乎過著與正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最終有一天,由于節目組的一時疏忽,竟然讓在楚門小時候“淹死”的“父親”重新露面,楚門開始懷疑,直到他們安排“父子”相見,并編織了一個完美的謊言到達了滿意的效果。
《楚門的世界》的真人電視秀制作人用盡一切手段阻止楚門逃離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攝影棚。他用先進的通訊工具,五千多部攝影機,日出、日落、風雨雷電、近乎是上帝一樣,安排好了楚門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被電視制作公司領養的楚門30年來都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紀實性肥皂劇的認公。直到楚門回憶起他曾一見鐘情的施維亞――該節目忠實觀眾及群眾演員,對他的善意的暗示,他漸漸開始揭露他生活的“世界”。這個“世界”僅有當他來到時才開始真正動作。在這個“世界”的人和車反復往來,這個“世界”中的妻子、朋友、親人都在表演,楚門感到一種發自肺腑的焦慮和恐懼。
痛定思痛,楚門決定逃出這個令他膽顫心寒的小城去找真正愛他的人和真實的生活。在與“風暴”搏斗之后,楚門絕望地發現大海和天空竟是攝影棚的一堵墻。電視劇的制作人勸告楚門外面的世界同樣的虛偽,而在那里,他能夠受萬眾矚目,無憂無慮。而楚門,正像我們期待的那樣,走進了門外“黑色”的世界。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們的世界是否也在刻意運轉,而戲中的主人公――我們是否也在無意識地表演當我們補上帝――天才導演安排的痛苦當頭一棒,而期望卻又燒起暖暖的火爐,以至于我們不會中途罷演。
“導演”掌握著委好的度,而“演員”所做的就是在世人面前“表演”,“表演”一生。電影的結尾,楚門頓悟了。他要去找回那個失去的自我,那個自足圓滿、自由自在的本性。那我們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戲裝總要褪下,布景也會放下,“表演”得熱熱鬧鬧也總會散場。戲里我是個演員,戲外我也要做一個真實的觀眾。讓“本我”坐下來,靜靜欣賞別人的戲,或許也有我自我的戲,鼓幾下掌,滴幾滴淚,便頓悟了。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很多人都會不寒而栗,因為你會擔心是否自我的周圍也會發生同樣的事,你會惶恐地問著“也許我周圍生活的每個人都是在演戲”那么,你也準備沖破這一切嗎你也準備在不安和恐懼下開始排斥生活嗎何不如做一名“演員”呢真實地應對歡樂和挫折,真實地經歷自我戲中的一生。不用擔心被子人擺布,上帝并沒有在我們腦中安裝攝影機,上帝只是搭建了一個虛妄的場景。我們才是“演員”,我們擁有了頓悟的心靈,我們就活在自我的世界里。
有關楚門的世界觀后感篇5
說實話,我一開始還真沒怎樣看懂,還以為是紀錄片,實在是領悟本事不行啊。
其實從電影標題中就應當能推斷出一些東西了,既然敢說是某某某的世界,那要么是為一個人單獨安排一個外在世界,要么就描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這部電影開頭看起來并不像描述一個人內心世界強大的,那答案顯而易見了,當然,楚門的內心世界在影片中肯定是涉及到的,沒有對他內心世界的展現,楚門就不會發現自我被困在那個人造的世界,更不會走出那個世界。
劇情應當不復雜,但這種題材或者說是這個故事卻給人一種極其新鮮的感覺,就好像是真的發生過一樣,這也是我一開始以為是紀錄片的原因。如果一個人在一個封閉的而周圍全都是預先安排好的演員中活上30年,讓全世界觀眾每一天24小時看這個人的一切生活,如果不出意外甚至能從出生一向看到死亡,那是一種什么情形呢我明白雖然并沒有多少人愿意當楚門,但卻有不少人期望有人能記錄下自我的一生,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享有這種所謂的特權的。
我想如果沒有楚門對真相的苦苦追尋,那這部電影的魅力肯定會大打折扣,淪陷到一出不折不扣的真人秀。楚門的這種執著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去斐濟找自我心愛的女人,而正是這一原因導致他發現了自我世界的秘密,最終走了出來,離開了楚門的世界,走向了更大的人類世界。
在楚門走出門的那一刻,除了導演和劇組人員外,所有人都在為楚門歡呼喝彩,很顯然他們是支持楚門這樣做的,他們期望看到的是活在他們周圍的楚門,楚門那走出門的一小步就好像人類在月球上邁出的一小步,從此楚門有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當然,從這部影片中還能看到很多東西,例如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演員,雖然不像楚門的世界中的演員聽從導演的統一調度,但每個人都是有自我的主角的。還有一點就是,楚門的世界只是人類世界的縮小版罷了,放大來看,其實我們人類也像楚門一樣活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不明白有沒有更高智慧的生物在對我們進行全天24小時的錄像,想起了《黑衣人》中的場景,地球在外星人看來只是一個彈珠罷了,外面的世界,大千世界其實永遠都沒有盡頭,沒有什么天涯和海角。
有關楚門的世界觀后感篇6
觀看了一部名為《楚門的世界》的影片,我被他勇于追夢而深深打動。
這部電影主要講楚門是個很平凡的人,但是從出生就過著一種被電視局監視的生活,他卻一點也不知道。
他的前女友是這個節目的一個演員,但她不想一直騙楚門,就嘗試和他說真相,可楚門難以相信。
直到發現自己被很多人跟蹤、晚上海邊升起了朝陽等怪異現象,他才發現這個節目的貓膩,他為了擺脫這種監視,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夢想,就想到斐濟去過一個無人監視的生活,但是一直被電視編導反復阻撓,無法逃脫。比如,有一天他坐著船想離開,可編導利用機器制造的閃電暴風雨威嚇他,故事在此出現了轉機。當他站在船上向后倒的時候,才發現四面都是墻,又發現了一個高高的階梯,一扇門出現在他的面前,他終于明白自己周圍的一切都是虛假的,他生活在編導的世界里。
這時候編導對他說:"你不能走出這扇門,如果你出了這扇門,你的生活就很不安全,你要待在我的世界里。"可楚門不愿意,于是他推開這扇門,自信地走了出去,最后他終于獲得了自由。
這是一部黑色喜劇,我被楚門這種努力追求自由和夢想的行為而感動。我也有夢想,那就是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因此我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爸爸告訴我當醫生要學業優異,我刻苦學習。當醫生還要嚴謹認真,我盡力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當醫生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尤其是科學方面的,我平時就留心這方面的知識,比如我愛看《環游地球八十天》、《是真的嗎?》等科普短片及書籍。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也遇到過許多困難,比如有時功課很緊張,沒有時間看書,理解不了一些抽象的、深奧的知識,我就擠時間,虛心問老師,問家長,上網查資料等,努力把它們弄明白,我知道一點一滴地積累,我就朝夢想更近了一步。
看了《楚門的世界》,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夢,在追夢的過程中,要不斷克服困難,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有關楚門的世界觀后感篇7
30年前奧姆尼康電視制作公司收養了一名嬰兒,他們刻意培養他使其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紀實性肥皂劇《楚門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公司為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這一切卻只有一人全然不知,他就是該劇的唯一主角--楚門。
楚門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座叫桃源島的小城(實際上是一座巨大的攝影棚),他是這座小城里的一家保險公司的經紀人,楚門看上去似乎過著與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但他卻不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秒鐘都有上千部攝像機在對著他,每時每刻全世界都在注視著他,更不知道身邊包括妻子和朋友在內的所有人都是《楚門的世界》的演員。
雖然感覺到每個人似乎都很注意他,而且從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卻都有著一些意想不到的戲劇性的效果,但這些都沒有使這位天性淳樸的小伙子太過于在意。可節目的制作組由于一時的疏忽,竟讓在楚門小時候因他而"死"的"父親"再次露面,"父親"立即被工作人員帶走,直到楚門悲痛萬分開始懷疑后他們編織了一個完美的謊言讓他們"父子"相見,從而達到他們滿意的效果。
多年前一位既是《楚門的世界》的忠實觀眾又是該節目群眾演員的年輕姑娘施維亞十分同情楚門,楚門對她一見鐘情。她給了楚門一些善意的暗示,自己卻被強行帶離片場。回憶起施維亞的楚門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漸漸地楚門發現他工作的公司每一個人都在他出現后才開始真正的工作,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車在反復來往,更讓他不敢相信的是,自稱是醫生并每天都去醫院工作的妻子竟不是醫生。楚門開始懷疑他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包括他妻子、朋友、父親等所有的人都在騙他,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油然而生。他決定不惜一切代價逃出海景這個令他噤若寒蟬的小城,去尋找屬于自己真正的生活和真正愛他的人。
然而,楚門卻低估了集這個肥皂劇的制作人、導演和監制大權于一身的克里斯托弗的力量。克里斯托弗將一切都設計得近乎完美,近30年里牢牢地把楚門控制在海景的超現實世界之中。經過幾次逃脫的努力失敗后,楚門決定從海上離開這座小城,然而他卻絕望地發現他面前的大海和天空竟然也是這個巨大攝影棚的一部分,這時克里斯托弗在天上巨大的控制室里向楚門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并告訴楚門他如今已經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明星,他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如果他愿留在海景就可繼續明星生活,楚門不為所動,毅然走向遠方的自由之路。
很多人看了《楚門的世界》不免感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雖是虛假的,而我們的人生也未必真實。楚門是一個電視長劇的主角,卻不知道自己的演員身份。電視劇的導演是個超級天才。他讓楚門從剛出生起就在他的鏡頭前長大,竟讓他蒙在鼓里近30年。在這么多年的時間里,這個電視直播節目全天24小時滾動播出,從不間斷。這個天才導演制造了整個"楚門的世界",他派出了許多演員去充當楚門的母親、朋友、同學、同事、初戀的情人、失而復得的父親、缺乏共同語言的妻子......他的攝影棚是個龐大的空間,讓楚門每天生活在這個虛擬的空間中。一切都是制造出來的,包括空氣、大海、城市、打雷和下雨......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真實的。但未嘗不是交織著許許多多的謊言。就像電影中"導演"說的一樣:"外面的世界和我給你的世界一樣的虛假,有一樣的謊言,有一樣的欺詐。但在我給你的世界里,你什么也不用怕,因為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如果說創造楚門虛假世界的是象征著上帝的導演。那我們這些所謂生活在真實世界的人就更可悲了。因為在我們的世界里,創造一切謊言的是我們自己。在楚門的世界里,社會是虛假的,情感是假的(金發女郎如言情小說般突然出現在楚門的視線中,開啟他愛欲的閥門,又讓她突然離去,使其心靈墜入無底的深淵)。這其實是對現實社會人與人相互欺騙的一個諷刺。
影片在表現楚門識破謊言等情節上,不僅運用各種巧合和一些不小心的破綻。更是把愛情的元素加入其中,使影片更為感人。同時影片還把幕后搬到了臺前,喊著"穿幫有理"參加影片的攝制。這個世界是個巨大的攝影棚,創造者是導演,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是演員。這種把電影攝制技巧、拍攝過程、工作人員如數搬到屏幕上的做法很有新意,尤為突出在演員身上,體現著一種"工作就是生活"的思想。
電影的末尾,楚門是覺悟了的,他對著攝影機,向"上帝"罷演了。楚門勇敢地劃向了那扇門,走向了未知世界,他說不管那個世界中等待他的是什么。故事在這里戛然而止,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但這也似乎預示著沖出牢籠的楚門未必能在真實世界找到"真實"。
這個電影具有很強的社會和心理學色彩,對于人生充滿著啟示。它對現實社會做了大膽的懷疑和反思。與《黑客帝國》、《盜夢空間》等影片一樣具有很強的空間邏輯性。楚門識破謊言,無畏艱險終于找到出口,并以難以想象的勇氣邁向現實。而我們呢?難道要在真實中找尋"真實"?楚門克服對水的恐懼沖向現實是勇敢的。我們在謊言的世界里堅守真實更是一種空前的挑戰。
有關楚門的世界觀后感篇8
第一次聽到這個電影的名字是聽朋友的推薦,因此在看電影之前腦子里想的還是他的滿口吹噓之語,直到看了之后才知道確實名副其實。
首先先談一下這部片子吧-《楚門的世界》是派拉蒙影業公司于1998年出品的一部電影。由彼得·威爾導演執導,金·凱瑞、勞拉·琳妮、艾德·哈里斯等聯袂主演。該片于1998年6月1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的楚門是一檔熱門肥皂劇的主人公,他身邊所有的親人和朋友都是演員,但他本人對此一無所知。最終楚門不惜一切代價走出了這個虛假的世界。該片獲得了第71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金·凱瑞憑借此片獲得了第56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
接著看一下這部影片的人物,導演彼得·威爾并不是科班出身,但同樣留下了許多經典的影視作品。作為一個世界級的澳洲導演,他的作品風格并不是以奇幻莫測,標新立異著稱;而是更重視人類的內心與影片的精神內核。《楚門的世界》是一個典型,也為他拿下了許多桂冠。接著說到演員,艾德·哈里斯作為老戲骨,演技依舊到位,感情一直在線,自不必多說。倒是金·凱瑞令我刮目相看,眾所周知,金·凱瑞一直以浮夸的演技,天馬行空的思路著稱,比如其代表作《變相怪杰》,但是在這部作品里,他卻反常的“正經”,無論是臺詞還是演技都很能把人帶入進劇情,讓你如同劇中的觀眾一樣,不自覺地為他難過,為他捏汗。待我仔細看影片賞析時,聽到樓主說:“這是金·凱瑞這輩子表先最正經的電影了”,不禁會心一笑。
最重要的部分-影片的細節梳理與人物刻畫。這部電影在一開始其實給了很多暗示,第一次看會讓人摸不到頭腦,比如最開始的對導演的訪談,我先入為主的以為他是老年的楚門,類似《兄弟連》這類,其實不然。然后,影片在對楚門生活描繪時,也多次用到了“鏡頭”;以及每當楚門遇到困難時,總有人幫助他,這種戲劇化情節。還有就是對楚門父親最后結果的模糊不清;這都是作者對楚門生活世界的暗示。在楚門第一次懷疑自己生活的地方是虛假的世界之后,有一段劇情很好,就是他載著他的“妻子”在公園打轉,其實很好的刻畫了當時楚門內心的彷徨、不安與憤怒。這段也是最體現金·凱瑞演技的時刻。整部電影其實主要刻畫了兩個人的形象,一是導演冷漠、自以為是、嚴格的形象,其次便是楚門對熱愛生活,尊重生命,熱情的形象。這兩個形象反差很大又相互襯托,也是導演對人物刻畫的獨到之處。
最后談一下我的看法吧。劇中,楚門每天都會和鄰居打招呼、上班、買報紙,難過時與朋友傾訴,作為中產階級雖然承受著生活的壓力但是從未放棄去斐濟的夢想。而反觀導演,他每天生活在監視臺,壓抑而沒有生氣,每天為了收視率而操勞,雖然功成名就,但是生活失去了熱情,更談不上夢想。然而就是這樣,諷刺的是,楚門的世界是虛假的,而導演的世界卻是真實的。自以為是小人物的楚門,卻被從小就被70億人關注著,而這也意味著巨大的名譽與財富,在得知這樣巨大的反差之后,楚門依舊抱著失去生命的代價想回到真實的世界。其實楚門真正難能可貴的是對生命對自由的熱愛與向往,試問誰在得知自己的世界是虛假的還能保持淡定,冷靜在真假之間做出抉擇。
最后送上電影的經典臺詞,“如果再也不能見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