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講座心得體會
心得可以幫助人們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通過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問題解決方式等。道德講座心得體會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道德講座心得體會,本文為你提供道德講座心得體會寫作技巧和示例!
道德講座心得體會篇1
今天,我非常榮幸的參加了這次道德講堂活動,對我是一次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質難得的學習機會。開展道德講堂這項活動,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升全社會的公民文明素質。
這次活動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方式,講述了馮孝英同志扎根基層工商所默默無聞工作24個春秋的先進故事,講得很生動,很有吸引力,感人肺腑,對我有很大的啟示和教育。
通過今天學習,教育我要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信念,自覺加強職業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和習慣,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具有良好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人。
通過今天學習,進一步增強了我的責任感,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增強了搞好本職工作的使命感,從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通過今天學習,使我更加熱愛本職工作,做到愛崗敬業,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干一行,愛一行,自覺樹立工商的良好形象,為工商事業添磚加瓦,做出應有的貢獻。
道德講座心得體會篇2
尊師重道是我們中華民族歷來的文化傳統,但是這項傳統的產生和延續必定是古人在為師道路上付出了眾多艱辛才得以形成良好的師德規范。子曰:“為人師表、教學相長”“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些耳熟能詳的話,無時不刻都在提醒告誡我們什么是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備職業道德。因此,身為一名教師,我認為不斷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始終是作為一名優秀教師所應該不懈追求的目標。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對教師這一職業也越來越關注,特別是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社會傳播媒介越來越先進,各種關于教師的報道層出不窮。在央視不斷尋找“鄉村最美教師”的同時,各種教師體罰侵害學生的現象也隨之流瀉而出。在指責教師的種種不是和各種教育弊端的高聲中,我們確實應該時時反思師德在教育教學中所引領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該如何從我做起,也并非易事。比如是否能讓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在生活中盡量幫助他們克服心理上的自卑,讓他們能夠信心百倍地做事,從容地面對失敗和挫折。捫心自問,我確實沒辦法完全做到。
作為教師,要學會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不要把不愉快的情緒帶到課堂上,甚至是轉嫁到學生身上。記得剛進入教師崗位時,有時會因為學生經常做小動作而失去耐心,導致對學生發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慢慢地,我開始注意到,每次產生不良情緒時,我的上課進度開始落后,學生的聽課效率也隨之下降。此時,我恍然大悟,是我的不良情緒導致了學生的不良反應,這讓我深深感到自己教育的失敗。在看到個別學生成績下降,不遵守課堂紀律時,教師往往會為了嚇嚇學生,對違規違紀的孩子大聲斥責、重說他們。但一換位思考,就能發現這種無心之失往往會比體罰給學生帶來的傷害更為可怕。造成這樣的結果,往往也是我們教師的自尊心在作祟。
我應該深刻地明白,每個孩子都是存在個體差異的,不能完全以一樣的標準來要求所有的學生,這既不科學,也無法體現出教師所應具備的良好的師德。好動調皮才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天空,在一些我們認為的“壞孩子”身上也有潛能,我們要善于發現,這就需要教師對他們同樣的傾注一些愛、一份尊重?,F今學生和教師之間會造成如此多的遺憾、傷害,我想正是我們的師德修養還不夠。因此,不要在違背師德后還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你的關心,你的教育,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健康、寬容的心去教育每個學生,影響每個學生,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師德素養。
反思自己的行為,我覺得自己還不具備嚴格的自律和高尚的思想境界。我們教師應該在現實的教育生涯中凈化自己的思想觀念,把愛奉獻給每一位學生。要真正做到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完善自我還需要自身不斷修煉,提高師德素養必將成為一名教師終身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