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教育活動心得體會10篇
愛國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1
為了激發萬山分院干部職工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強歷史使命感,進一步調動工作積極性,提高黨支部和團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分院組織了一次生動而又具有教育意義的黨團活動——分院40多名黨員、團員前往宜城瞻仰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殉國處和隨州祭拜中華民族先祖神農炎帝。
靜立在張自忠將軍紀念碑前,參加教育活動的黨團員認真聆聽了講解員講解張將軍浴血奮戰、壯烈殉國的英勇事跡。張自忠將軍的"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志氣至剛的民族氣節、取義成仁的英雄氣慨、愛民親民的高尚品質、團結抗戰的英雄典范"等五種精神令人欽佩,其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令在場的`黨團員萬分感動、深受教育。
祭拜始祖神農炎帝,學習他勤勞、勇敢、開創的精神和團結、謙和的高尚情操。
通過此次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喚起了我們每位黨團員的愛國之心,激起了我們的愛國熱情。我們要時刻銘記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是那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是無數個先輩用勤勞和智慧創造的。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機遇和挑戰并存,作為華夏的炎黃子孫,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優良傳統,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團結一起,捍衛人類尊嚴和歷史正義,維護國家主權和和平,增強歷史使命感,立足本職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愛國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2
同學們,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必將屬于我們。因此,大家更要繼承和發揚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我們應該如何來愛國呢?有句老話是—兒不嫌母丑,狗不厭家貧。我們必須學會愛自己的家,不管家現在多么貧窮或是多么不盡人意,我們都必須尊敬父母、尊敬長輩、愛護家庭。而且我們必須是熱愛自己的學校,尊敬我們的老師。一個連自己的學校都不愛的學生,又怎么可能愛自己的國家呢?
熱愛學校是一種非常具體而切近的行動。我們交口少年科院為我們提供了優良的學習環境,老師為培養我們同學成才而兢兢業業,這里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作為交口少科院的學生,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熱愛自己的學校。每一位學生都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去維護學校形象和榮譽;我們要真心實意地尊敬我們的老師;我們要自覺地保護校園的一草一木,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我們還要像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去熱愛學校的每一名同學,讓我們互愛互學,一起快樂健康成長!我們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努力拼搏,爭取優異成績,以此來報答學校,報答我們敬愛的老師!
愛國,是至高無上的品德、是民族的靈魂。愛家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品質,愛校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個人素養。親愛的同學們,為了學校的榮譽、為了我們肩上的重任,為了中華民族的騰飛,讓我們努力學習,做一個無愧于人民的具有愛國主義情懷、尊敬師長、愛家愛校、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合格小學生吧!作為交口少年科院的學子,為交口少年科院增輝。今天我以少科院為榮,明天少科院以我為榮。
愛國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3
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于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
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家,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并存,大家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大家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大家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國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4
7月7日我局組織黨團員到欽州馮子材、劉永福故居參觀,追憶先烈偉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活動,受益匪淺。在我國古代和近代歷史上,諸多勇士為了民族自強,奮起抵御外敵,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美的樂章,他們也因此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1867—1885年,劉永福在越南期間,應越王邀請,積極援越抗法,屢敗法軍,立下赫赫戰功,被越南阮氏王朝封為三宣提督。中法戰爭結束后,劉永福回國定居,于光緒十七年(1891年)在欽州營建公館,取名“三宣堂”,以紀念其援越抗法的光榮歷史。劉永福還曾親率其創立的黑旗軍赴臺抗日,是人們心目中著名的民族英雄。劉永福故居三宣堂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百家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故居占地2.2萬平方米,建筑工藝、用料十分考究,共有廳房119間。故居墻上有圣賢豪杰、文武將臣、彩鳳仙鶴等100多幅畫作,栩栩如生,既有晚清風格,又有民族特色。三宣堂不僅建筑雄偉,而且記錄了劉永福金戈鐵馬壯麗傳奇的一生。里邊收藏了大量相關歷史文物,其中《民族英雄劉永福生平業績展覽》,更吸引了國內外一批又一批游客。豐富的圖片,真實的物件,充分展現了劉永福抗法、抗日斗爭的光輝歷程。
馮子材(1818年—1903年),中國晚清抗法名將。青年時期便學得一身好武藝。他慷慨好義而又嫉惡如仇、不畏強權的性格,令家鄉人民十分敬佩。馮子材出身行伍,當過千總、總兵、提督。1885年2月,法軍占領諒山,進犯文淵州,并乘勢侵占廣西門戶鎮南關(今友誼關)。馮子材趕到鎮南關后,經過反復勘察,選定關前隘為預設戰場。在鎮南關大戰中,法軍1000多人趁著大霧偷襲鎮南關,另外再以1000人屯守在關外東南高地作為后援。在戰斗的危急關頭,守衛的清軍在馮子材的愛國熱情鼓舞下,英勇抗擊,全軍將士沖入敵陣,戰斗異常慘烈。法軍三面被圍,傷亡眾多,全線潰退。鎮南關一戰,也是中法開戰以來清軍取得的一次最大勝利。
歷史的啟迪永在,愛國主義精神的價值永存。愛國主義精神是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她誕生于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根植在蔚為壯觀的祖國大地,銘刻在千千萬萬浙東兒女心中,是無數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用鮮血、汗水凝結而成,彌足珍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思想內涵。愛國主義精神體現的是追求真理、敢為人先的求實精神,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民本精神,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斗爭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愛國主義精神是始終是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寶貴精神財富,始終是激勵我們苦干實干、創業創新的強大精神動力。
在轉型升級、爬坡過坎、追趕跨越的關鍵時期,我們更加需要繼承傳家寶、提振精氣神、匯聚正能量。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是干事創業的動力,是時代發展的旗幟。戰爭年代的勝利,靠的是精神,建設時期的成就,靠的是精神,改革時期的輝煌,靠的也是精神。盡管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但愛國主義精神永遠是砥礪我們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召喚人、鼓舞人,激勵人、鞭策人的強大價值功能,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永遠是我們戰勝困難的法寶。弘揚愛國精神、傳承愛國基因、厚植愛國細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大歷史責任。
當前,我國正處于發展轉型期、困難疊加期、心理適應期和換屆過渡期,在這個關鍵和特殊的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面臨標兵漸遠、追兵漸近的發展態勢,面臨創業轉型提升、創新發展進位、提高生活質量、加強社會治理、提升城市品質的艱巨任務,全市上下更加需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狠勁,以“等不得”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松不得”的責任感、“停不得”的使命感,把愛國基因融入到血液中、滲透到骨髓中、鐫刻在腦海中,并外化在建設美麗富裕幸福新中國的實際行動中。
愛國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5
屈原名平,戰國時期楚國人。年輕時的屈原深受楚王信任,他想通過楚懷王來實現他革新政治、強盛祖國的理想。但是,以子蘭、靳尚為首的貴族保守勢力處處打擊屈原,他們多次在楚王面前讒陷屈原,最終使昏庸的懷王“怒而疏平”,后將他流放到漢北。但忠于懷王、熱愛祖國的屈原并沒有被這沉重的打擊屈服,繼續與保守勢力作堅決的斗爭,不久楚懷王受騙囚死于秦國,楚頃襄王即位,子蘭、靳尚受到重用,他們對屈原的打擊的迫害更甚,終于楚頃襄王“怒而遷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隨后,楚國被秦滅亡,流放中的屈原懷著未實現理想的悲憤與痛苦,自沉汨羅,以死來表明自己忠于祖國的心跡。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西漢時,匈奴貴族常出兵襲擾邊疆地區,邊疆人民生活不得安寧。公元前123年,年僅18歲的將軍霍去病率800精騎,直沖敵營,殺得匈奴人仰馬翻。公元膠121年,他又兩次率軍西征,陣斬敵酋數名。公元前119年,他又率兵北征,長驅敵區2000里,對匈奴進行了大清剿。霍去病在抗擊匈奴、保家衛國的邊疆戰場上,馬不卸鞍、衣不解甲地度過了戎馬一生。漢武帝為表彰他的功績,曾親自下令為他建造一座豪華府第,但是直到建造完工,霍去病連看也沒去看一眼,氣概豪邁地說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僅24歲。為紀念他對國家和人民的貢獻,漢武帝在他墓前樹起一尊“馬踏匈奴”的石刻,象片他為國建勛的精神。
愛國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6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派蘇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蘇武受牽連被扣押。單于采用各種手段,軟硬兼施威逼蘇武投降。然蘇武在刀劍下昴首不動,在甜言蜜語中側耳不應。他對前來勸降的李陵說:“以死報國,是我早就下定了決心,只要能對國家有所貢獻,即使是受刀劍,下油鍋,肝腦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也沒低下那顆高貴的頭。匈奴單于最后無計可施,只好把他趕到荒無人煙的“北海”,與羊為伴。19年后,歸國時已是位須發皆白的老人了,蘇武忠貞不屈的精神永垂青史。
陸游臨死不忘恢復中原
憂國憂民的南宋詩人陸游,生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時代。他一生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一腔愛國熱情傾注筆下,幾度“鐵馬冰河入夢來”。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報國之情至老不衰。逝世前,還創作了絕筆詩《示兒》寄托自己的愛國之情:“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愛國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7
為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制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以及上級有關部門的相關文件精神,本學期我們學校通過各種不同形式,多途徑,全方位地加強愛國守法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教師、學生自覺學法、懂法、守法意識及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把法制教育視為學校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抓緊、抓實、抓好。學法培訓活動的開展,使全體教職工受到了良好的法律法規教育,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學習了《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環境保護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等。通過學習,使學校教師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意識,增強了師生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質。我在學習中也收益非淺、感觸頗多,下面就個人學習所得談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愛國守法,我們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更應學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斷增強依法執教的意識,并把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識貫徹到自己的實際生活與教育教學工作中。
二、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點內容。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教師職業最大的特點是培養塑造下一代,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以德服人,以身立教,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安貧樂教,甘于奉獻,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
三、教師要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師德師風規范要求,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堅持做到關心尊重每一個學生,用教師的愛心去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趣,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自覺關愛學生維護學生的合法權利,不歧視學生,更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學生在京口實小這個大家庭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現代教育是開放性教育。學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必須要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課內外、校內外多種方法結合,調動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發揮各自的功能,相互合作,形成合力,齊抓共管,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愛國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8
愛國愛黨愛家,沒有國哪來的黨,沒有黨哪來的家,沒有家又哪來的過呢。其實,國、黨和家是生生不息、不可缺一的。三愛也記錄這我們中華人民的風霜雨雪、苦難坎坷,記錄歲月流淌的歷史,記錄這中國的步步高升,中華人民驕傲脊梁抬升。
愛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她的一血一淚都代表這曾經辛酸的不堪歷史。我們的國家是頑強的、是不可戰勝的。
在我們的心中,有一個莊嚴而神圣的名字,他的光輝、偉大,念起來鏗鏘洪亮,凝視它的莊嚴莊重,想起它的無比自豪,他就是我們心中偉大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們祖國有一枚莊嚴的國徽,中間是五星紅旗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跟齒輪,這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標志,代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神圣不可侵犯的尊嚴。
敬國徽,愛國旗,唱我們的國歌,是中華兒女的共同情操,我愛我們的國家和黨。
就以在封建的地主社會,黨解救了農民的思想活動,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致使人民群眾揭竿起義,解放了中國。
在黨的領導、指揮下,對于中國的解放有著功不可沒的功勞,黨是神圣莊嚴的象征,是人民群眾和國家的希望,我們愛當愛國家。
愛家,家,是組成一個大家庭的小家,是溫馨而感動的。
家,是自己的,也是大家的。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家,那是大家的,在我們心中的家是自己的。可是,有一點很重要,對于大家不可以自私自利,計較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家,是共同的。
愛家是每個公民不可避免的責任和義務。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的事情或許是有碰撞摩擦的火花,可是,計較、吵架和打架是不和諧的,對于我們大家來說是不需要的,我們大家需要的是和諧、文明社會。何不海闊天空的退一步呢,創造和諧、文明社會,向五創社會邁進,是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愛國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9
第十二期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中,學習關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系列講話。節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本人深刻認識到:
首先,作為一名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工作出發點和目標,用自己的行動是否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來判斷是非對錯。我認為愛祖國與愛人民是統一的。
其次,作為一名衛生檢驗工作者,必須立足崗位,為服務對象找出病因,發現危害因素。用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分析每一份樣本,只有將自己的事做好才能講愛國,所以愛國與愛崗敬業也是統一的。
另外,作為一名新時代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應當更加拓寬深沉的家國胸懷,有國才有家是中華優秀兒女流淌在血液里的不變基因。建功立業,是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男兒努力上進的樸素情懷。我們還是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國家雖大,但是還應該更強。
回首40多年的歲月,我從耕種在田野里,到操作在實驗臺上;從昏暗的煤油燈下讀書,到明亮的辦公室上班。都是黨領導人民改革開放,為我們過上美好的生活創造的物質基礎,為每一個人出彩創造了可能,在脫貧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話語,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從北斗巡天,到人民衣食住行,我們國家都取得了顯著成就,這樣的祖國值得我們驕傲,必然會激起億萬人民更加強烈的愛國情懷。
愛國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10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必將屬于我們。10月26日劉智遠博士進行”弘揚愛國主義建功立業新時代”主題講座,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劉智遠博士講到:“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我愛自己的家,孝敬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老師,這是我基本的愛國表現。如果我們連自己的家人、學校都不愛,我們怎能談國呢?
熱愛祖國是一種自豪而神圣的感覺,每當我們星期一的早晨升國旗的時候,我們內心熱血沸騰,伴隨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們唱著鏗鏘有力的國歌,歌聲傳遍整個校園。
寧夏警官職業學院為我們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老師為了培養我們成才而兢兢業業,這里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作為警校生的我們更加去努力學習,我們肩膀擔著責任,要對得起我們所穿的衣服,也要對得起我們學校老師的辛苦培養;我們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努力拼搏,以此來回報學校,報答父母。
愛國,是至高無上的品德,是民族的靈魂,我們用詩句來表達愛國,愛國之情是再樸素不過的情感,就像我國詩人杜甫,他為人民而憂為國家而憂,因此,“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的愛國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模范。
愛國,是做人的基本品質,愛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警校生的我們,要成為一個無愧于國家,無愧于人民,具有愛國情懷,尊師重教,愛自己的家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人。
讓我們肩并肩,用我們的雙手彈奏為我們偉大祖國譜寫的新樂章。我們雖然是學生,但我們必須擁有愛國精神。我們要團結一心,我們要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心變為愛國之志。
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為明天創造祖國輝煌,在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愛國之心有小愛,也有大愛,小愛則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尊敬長輩;大愛則是:愛人民、愛黨、愛國。我們生活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少年強則國強”只有我們強大了,祖國才能強大;愛國的先輩為我們做出榜樣,如延安精神、雷鋒精神、抗戰精神、長征精神……這些精神體現了愛國先輩們為自己的祖國而奉了己一生的傳奇事跡;而我們應該好好努力學習,為自己的祖國奉獻一份力量;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祖國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