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最新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篇1)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不可磨滅的良知。世界因為有了感恩,有了愛,才會變得如此溫暖美麗。
通過這次的感恩教育活動,我收獲了很多,今全體同學都收獲了濃濃的愛,充滿了感恩之情。當老師講述著一個動人的故事時,我的腦海迅速閃過一幅幅經歷過的畫面。那僅僅是生活中細微的一些小細節。譬如父母給我夾菜,給我送衣服等。但回憶起來卻是無比溫暖的。他們給予我們那無微不至的關愛是金錢無法衡量的。正如老師演講時說的那樣,父母是世界上最疼愛你的人。是啊,他們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又付出了多少努力,做出了多少犧牲!歲月帶走了屬于他們的年輕面容,他們的銀絲開始爬上額頭上,他們的皺紋越加深厚,他們的雙手不再細膩。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為了孩子成長而付出的代價,但他們無怨無悔,只盼望我們能長大成人。父母的心愿只是那么簡單而已,他們不求自己的孩子能夠飛黃騰達,而是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罷了。
當我聽到老師說"哪一次你生病不是父母在旁邊守著你,他們陪著你一宿不睡,直到打完最后一滴點滴"我聽完后就淚如雨下,因為我和弟弟從小到大生病一直都是媽媽在旁邊照顧。我還記得有天晚上我和弟弟發高燒,當時又是深更半夜了,媽媽十分著急,但她二話不說,帶著我和弟弟就來到醫院打點滴,病院里也躺著幾個人,他們也在打點滴。弟弟躺在病床上,媽媽就坐在旁邊不停地幫他驅趕蚊蟲,給他倒水喝,為他敷毛巾。而我看到其他病人的旁邊都有父母的陪伴,有的`在喂湯水,有的是在講故事,那一個溫馨的場面令我心里很震撼。我為天底下所有的母愛而驕傲。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耳邊的歌聲還在回蕩,當全體學生起立,沖著天空大喊:"爸爸媽媽我愛你們!爸爸媽媽我愛你們!"看著身邊一張張激昂的臉,聽著這由衷的吶喊,我感受到了世間的真情,感受到了愛。那是一個怎樣的場面!雄偉,氣魄,天空久久回蕩著同學對父母所喊的話語,我覺得,這是我人生中聽過最美的吶喊,最感人的吶喊!有多少家長聽到自己孩子對自己說"我愛你們"時,流下了欣慰而又感動的淚水,當看到一對對親子擁抱在一起時,我又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這是多么溫馨的場面啊!
這次的感恩教育活動,不僅講了父母對我們的愛,還講了老師對我們的默默付出。
當每個班的同學把老師團團圍住擁抱時,許多老師都哭了,為學生能夠這樣理解自己而哭,為學生的成長和進步而哭,那是激動的眼淚,是飽含師生之情的淚水啊!老師為了我們,曾經在熬夜批改試卷,曾經對班上的扣分而無奈批評同學,曾經對調皮的學生又焦頭爛額,曾經為了算出學生的總體評價而誤了飯點,他們為了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了,老師們將他們畢生的精力都放在了教育事業上,他們在教育著每個孩子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人民教師是偉大而又平凡的,是值得我們永遠尊敬和感恩的。
學校舉辦的感恩教育活動激發了孩子們對愛的重新認識,打開了他們的心門,讓大家明白了:愛,一直都在身邊,我們要珍惜和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才能成人,才能成就自己!
最新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篇2)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每當我讀到這首詩時就會想起一位慈愛的母親正在燭光下懷著縷縷不舍之意的為遠行的孩子趕制衣服的情境。這使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其實每位父母不都是這樣嗎?他們為了自己的孩子奉獻著自己的一切,盡管歲月在他們的'臉上做上了標記,青春一去不復返,但是他們仍然在這條奉獻之路上前進著。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父母的奉獻是無私的,是不求我們回報的,可是隨著我們一天天的長大,那份深藏心中回報父母的意識逐漸萌芽并愈發強烈,作為一名三年級的學生,我決定這個寒假借學校組織的感恩行動去回報父母的愛。
平時,我回到家里幾乎是什么也不做,真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所以就連一些擦桌子、拖地、買菜、洗碗這些簡單的家務活也沒做過。這次寒假我不再做養尊處優的小公主了,我要慢慢學習做這些家務,幫媽媽分擔一下辛苦。想想如果我做好了這些家務那媽媽上班前就不用急急忙忙地打掃衛生了;下班回到家也不用買菜了,因為我已經為家里準備了足夠的菜;吃完飯我幫媽媽洗碗,媽媽就可以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了......想著想著,我開心地笑了,原來我可以幫媽媽這么多的忙呢!好,現在就做。我先學著媽媽的樣子把桌子和地板都擦干凈了,然后上街買菜。時間過得很快,不一會兒媽媽下班了,看到屋里十分整齊而且冰箱里裝滿了蔬菜,她高興地幾乎流出了淚花,還說了一句:“我的寶貝長大了!”聽了媽媽的夸獎,我也感到十分的自豪。
使我懂得了感恩,使我明白母親十月懷胎養我的不易,我明白了感恩。愛在回報中升華。更使我深深體會到了感恩的快樂。最后我想說:“將感恩繼續!”
最新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篇3)
我們身為教師,我們的根本任務就是教書育人,對于把懵懵懂懂的他們帶向這個社會,成長成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都是有意義的人。
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了我們的不朽,我們的墓志銘。而這個不朽,你是希望鐫刻著好的還是不好的,也全是看你生前的所作所為。
什么是生活?說的通俗點,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在這個基礎上,再去追求理想,享受情調,努力過著自己理想中的日子。若只是為生存而活的話,拋棄了理想,放棄了朋友,埋沒的親情,忘卻了情懷,那自問和那些茹毛飲血的禽獸有什么區別呢?
聽完老師的課程,讓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種道德,更是追求自己完善,通向自己幸福的路。
在這個物欲橫流,信仰缺失的年代,每個人的一生中都充斥著各種誘惑困擾,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看清的太少。激烈的競爭不僅提升著每個人的能力,同時還改變著大家的.心態。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家國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無數先哲們的智慧告訴我們,在人生的各個時期都要學會自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點和弱勢,而后慢慢地去學習,去完善。待到機會來時,才能厚積薄發,展翅鵬飛。當理想得到放飛,價值達到升華,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真諦。
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寬恕自己,學會放棄,坦然與淡定地面對這個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遺憾。寬恕他人,更需要一種無畏的胸懷。這時,你會發現,身邊充滿了真誠、熱情和信賴。
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實只要我們從中尋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終身享用。
也要知道“知恩圖報”這一個優良的品德。當我們得到他人的幫助,我們要想著去回報別人,這就是知恩圖報。而人活著更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拋棄身邊的人,對你好的人,也不能拋棄那些優良的品德。
人的一生中如果不知道感恩,那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終將是冷漠的,你冷眼旁觀他人的苦難,他日別人也會冷眼旁觀你的苦難。而若是知恩圖報的人,終究會成為一個良性的報恩循環,你不可能這一輩子不會遇上困難,所以幫助在你需要的時候就是格外注意的,而知恩圖報在很多時候就是一個幫助他人的具體的表現。
最新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篇4)
“感恩”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里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類生活的重要情感行為,這種情感和行為包含著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回報祖國、珍愛生命、追求和諧等倫理價值。一顆顆感恩的心,組合成社會的良心、善心與愛心。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社會培養出健康和高尚的人。
感恩教育是培養傳承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的基本要求。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歷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感恩思想,魯迅先生則要求人民要“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培養健康的學生,讓他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做品德高尚的人。
感恩教育是培養健康心理的基本要求。感恩之心是一個人幸福的源泉,一個心存感激的人,往往就是最快樂的人。在感恩的氛圍中,人們面對很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環境里,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事情從容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于律已寬以待人;在感恩的氣氛中,我們將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讓他們擁有一顆陽光的心靈、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和同學,從而與人與社會和諧相處。
首先,要循循善誘,引導大學生學會感知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巴爾扎克說:“驕傲的人,很少感恩,因為他永遠不會認為自己已得到他應得的一切”。處于成長階段的大學生,尤其是部分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的自己中心意識,使他們很容易形成“成皆由我,敗皆由人”的思維習慣,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努力,而看不到別人的付出。因此,要有意識地逐步引導大學生用辯證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問題,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時,也要看到他人對自己的幫助,養成謙虛進取的心態,由此知道感恩、學會感恩。
其次,要培養大學生的權責意識。如盧梭所言“當舒適地享受一旦成為習慣,便使人幾乎感覺不到樂趣”。當外來的幫助和關懷成為習慣時,人便容易變得漠然。在日常生活中,師長們更多的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責”,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師生關系、長幼關系中理應享有的“權”,亦即忽略了孩子的'責任和義務。由此,孩子因沒有付出的體驗,久而久之,老師、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眼里就會變得理所當然了。長此以往,又何談對師長的體諒和感恩呢?因此,要培養孩子正確的權責觀。師長在付出努力的同時,要有意識地讓大學生看到和感覺到,讓他們理解師長的艱辛與付出,進而要求他們也要盡相應的責任和義務,逐步讓他們在享受擁有的同時懂得回報,養成感恩的心態和習慣。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感恩教育,提高實效性。要使感恩意識成為大學生的一種思維習慣,成為他們的品德中的組成部分,無疑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引導和熏陶,找到正確的學校途徑。
最新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篇5)
感恩,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有“知恩圖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說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感恩故事。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也包含著感恩的情結。這些優秀的道德文化,熏陶和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后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貪婪與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與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與虛榮;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獻。
感恩,是結草銜環,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是發自內心的無言的永恒的回報;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境界;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珍視的一次愛的教育。
感恩,讓生活充滿陽光,讓世界充滿溫馨。學會感恩,應該是學會做人的一條最基本的標準。你我學會感恩,從今天開始。
最新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篇6)
我是一名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多年的教師,自從踏上這個崗位,我就牢記教書育人的責任,本著讓學生快樂,健康成長的原則,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通過深入學習“五個感謝”,我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成長、自己的收獲來自于何處?
它來自于共產黨給予我們一份神圣的事業。
我從小的理想就是當一名教師,因為教師這個職業是神圣的,也是光榮的。很幸運,我的理想成為了現實。光陰荏再,歲月如歌,如今我已步入中年,雖說工資不多,但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工作受到社會、家庭的尊重,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共產黨給予我的,所以我感到什么時候都要有一顆報恩的心。
它來自于政府多年來給予我們的.關心、牽掛。
我只所以有一個快樂愉悅的心情,從事所熱愛的工作,開心地生活,主要是地委和行署提出的戰略思想特別好,它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發展意識,使我們安居樂業。特別是近年來,地委和我們區委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和獎勵力度,使我們有了努力的方向,也感到自己身負責任的重大,為此我要努力工作,不辜負政府的囑托,人民的支持。
它來自于孩子及家長給予我們的信任。
教師的神圣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的工作使我們的人生更富有價值。在從教的十六年中,我教過的孩子有幾千人,給我的人生也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我以我自己為榮,也以自己得到孩子們的關心和喜愛暗自得意,為了這份信任,我暗下決心要用十倍、出國留學百倍的工作來回報孩子們。
它來自于親人的默默支持,是親人的支持成就了我的事業。
我從事這份工作,雖然并沒取得多大的成就,但是家人的支持都讓我心存感動。我們這個學科經常組織一些活動,這些活動僅靠工作時間是不夠的,所以我常常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工作,這就特別影響家庭生活。但家人從沒有報怨和生氣過,而是經常為我出謀劃策,全力的支持我的工作,正是家人的信任與支持,使我成為一名有多項能力的教師。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懷著對黨的感恩,對政府的感謝,對孩子的關愛,對家長的理解以及對家人的愛護之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努力讓領導、家長、社會滿意,讓學生認可。
最新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篇7)
帶著一顆自負的心去了六星級心態,滿載著愛與責任回到了公司這個家……
參加了三天兩夜的六星級心態培訓,我真的是感觸很深,收獲很多。我要做這樣的人:腳踩著孝道和忠誠,肩上扛著責任和信念,心中有愛,頭頂著感恩。經歷了發現日,改變日,重塑日,我要開始我的行動日了。就像是鷹的重生,雖然要經歷苦痛,但為的是飛向更高的天空。
我急切的想與大家一起分享忠誠孝道和感恩。因為我覺得帶著這樣心態和家人、朋友、同事相處,那我們的家庭將是和睦的,我們的工作氛圍將是融洽的,我們企業明天的發展一定是飛速的。
說到孝道和忠誠,我們常說家是人之根,孝是人之本,諸事不順因不孝,福祿皆有孝字得,孝心一開百惠開。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們又為父母做過多少?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去后悔。父親是天,母親是地,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為我們,我們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也許現在我們的條件不允許,但是請不要再頂撞父母,哪怕一周陪他們吃頓飯,一個月為他們買件衣服,兩年帶他們去想去的地方旅游,我想這些都是我們能做到的吧。
在企業這個大家庭里,領導就像是家長,默默的在為員工擔負著很多很多。貌似光鮮的背后,他們背負的卻是更多的責任。當我們做錯事情,是誰替我們承擔一切?是父母,是我們的老板,但我們從來沒有心存感恩,只是一再的`埋怨,一再的逃避,不敢面對錯誤,怕承擔責任。我們的領導為了社會、為了企業、為了我們每一個位員工,在堅持著那份責任……所以說領導很辛苦,可是我們有沒有對領導說過一句:您辛苦了,你為我的失誤承擔了責任,對不起。
愛是融合,恨是分離。讓世間充滿愛,讓我們道光集團充滿愛;愛祖國、愛公司、愛親友、愛自己。爸爸媽媽我愛您,道光集團我愛你,所有的領導、同事、親友我愛你們!我要以全身心的愛來接受今天,因為這是一切成功最大的秘密。
人需要愛,需要工作,需要尊重……但最需要的是:被需要。我會努力做一個被需要的人,這才會實現我的價值。
最新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篇8)
剛從廣漢風塵仆仆地回到學校,急急趕往匯演廳,很靜,進去之后,一陣抽泣聲讓我的心一動。仔細往臺上一看,一位年輕的女子,不急不慢,用緩緩的語氣在講故事,講的是親子故事,仿佛就是在說她自己,凄楚的表情,默默的眼神,一句一句象是摧淚彈,臺下學生的眼淚如泉湧,這樣的場景,無法用語言描述。有不少家長也陪坐在學生身旁,一個個眼睛紅紅的,那絕對不是眼睛里掉進了沙子。主講的老師來自中國感恩教育報告團,她叫陳月辛,一身黑色的衣服,著學生打扮,不施粉黛,儼然是一名初中學生。她用那極富感染力的語言,一遍又一遍地敲擊學生的靈魂,讓莘莘學子重歸真善美。
大約兩個小時后,陳老師不再一個人講了,她把講臺讓給了臺下的學生、家長、老師,一時光,群情激昂,大家紛紛捅向講臺,30秒鐘的`時光把一個大大的舞臺擠得滿滿的,學生們爭相發言,沒有長篇大論,沒有固定格式,沒有羞澀與膽怯,有的是一顆真摯而火熱的心,懺悔、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老師被感動的學生一次次請上講臺,道歉、感激、擁抱讓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家長說,這樣的講座太及時了,老師說,這樣的講座太有水準了,學生說,這樣的講座太感人了。是啊,許多沒到場的老師、家長感到惋惜,后悔沒有親自到場聽這場特殊的講座。學校雖然全程錄了像,制作了光盤,但這怎樣能還原當時的場景和氛圍呢。
我不由得想說一句:水平不在年高,感情存乎自然。一切死板的、教條的、僵化的東西必然不受歡迎,一切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必將蠃得人心。“教有教法,但教無定法,”在那里被演繹得淋漓盡致。這并非溢美之詞,任何一個搞教育的都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教育。在我們平時的教育中,為何不多學習一點“動人術”呢。教育要曉之以理,導之以義,動之以情。我們用得最多的是前兩者,對動之以情似乎不太鐘愛,導致教育方法簡單甚至粗暴,讓我們的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若能受這次報告的啟發,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和諧的師生關系、禮貌的校園之風必將構成。
最新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篇9)
我們在成長當中,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他們有的是我們的父母,也有老師,也包括身邊的同學等等。但是我們要知道,他們幫助我們在有些時候并不是說他們是應該的,也不是說他們必須這么做,有些時候,幫助是情分,而不幫助卻也是本分。所以我們對于他們的愛,他們的幫助,我們應該去感恩,去感激,去銘記,去回報。
我們要心存感恩、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愛我們的人,而不能忘恩負義!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教育更是盡心盡力的,不惜任何代價的!而我們,卻是怎樣回報的呢?
有一個事例是這樣的:有一個母親太溺愛自己的女兒,有一天,她自己在倒水時,一不小心燙傷了自己的手,當她將自己的手伸到正在看電視的女兒面前想尋求幫助時,她的女兒竟然不耐煩地說:“快讓開,難道你沒有看到我在看動畫片嗎?”
這難道就是我們對父母的報答之恩嗎?我們只知道索取,覺得父母給我們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可我們又給了父母什么呢?同學們,你為下了班的父母端過一杯熱茶,還是為父母洗過一次腳?記得民間有一句俗語:烏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連動物都懂得感恩的含義,何況我們人呢?不,我們更應該懂得回報!
人的本質其實也是動物,只不過我們比那些動物更高級一些罷了!可是即便我們比他們高級一些,但是要是我們不懂得感恩,而感恩這種事情,他們卻都懂得,那我們也并不比他們高級的多少。
我們不僅僅只是對父母感恩,對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朋友、還有幫助過我們的好心人,也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特別是我們的老師。老師您每天都在默默的奉獻著,為班里的事情操心著,多累呀!您從來都沒有抱怨過,我們還是總惹您生氣,不好好學習。老師,您辛苦了!我們以后一定會好好學習,不會再惹您生氣了!
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要學會感恩去報答,感恩是沒有界限的!讓我們每個人都報有一顆感恩的心吧,世界將變得更和諧,更友善!
最新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篇10)
我不是雄鷹,卻渴望完美的飛翔,是幼兒園這個集體給了我廣闊的天空和起點,讓我展翅飛翔。我到幼兒園上班的第一天還是一個什么都不太懂的年經的老師,正因為有了這個大家庭,有了那么多老師的幫助,我漸漸的在成長。對這份工作充滿了信心,知道該怎么來當好一名幼兒教師。我來幼兒園第一次上公開課的時候,我哭了,淚水滾燙地滑過我的臉狹,我深深知道,這是辛酸的眼淚,為什么我上得這么差,是園長和老師勸我。鼓勵我又給了我信心。
過了一段時間,我記得特別清楚新教師上亮相課,我上了數學區分圖形,而那次我成功了,也是有了上次的鼓勵才有這次的成功,謝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是幼兒園給了我這個機會,我在內心深處感恩幼兒園。同樣,在幼兒園給我的這個起點上,我需要以限度的努力發起沖刺,期望比別人跑的更快,走得更遠,也期望通過我的有效勞動來回報幼兒園給我的這次工作。
不僅如此,我都感懷報恩之心,體會報恩的感覺,報恩是無疆界的。我深深體會到,擴大知識面、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更好的回報幼兒園,才能成為新時代的員工,一首《感恩的心》激勵著多少人的成長,“我來自何方?像一顆塵土。有誰知道我的脆弱?”是啊,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就像一粒塵埃一顆草芥,在天地之間是那么的渺小。但是,進入幼兒園這個強大的集體后,我的內心變得如此的強大,大到可以用微薄的力量去克服一切困難。我一次次地告訴自己,能在這樣寬容的企業里工作怎能不生發熱愛之情、報恩之心,又怎能不加倍地努力工作?
如果沒有這個集體也沒有現在的我,學到了很多很多的東西,我感謝幼兒園。感謝這個集體,感謝那些同事及領導,讓我漸漸的成長起來了,我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沒有理由不做這樣的思考:責任和忠誠的背后是感恩,感恩的背后是動力和信念,它們為揚帆萬里濟滄海奠定了必勝的基礎。讓我們共同建設幼兒園,共同創造財富,共同迎接挑戰吧,我相信集體給個人創造的藍天越遼闊,個人的飛翔就越自由越完美。讓我們與幼兒園一起創造更美好更輝煌的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