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作文春節
滿分作文春節篇1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比如過年、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我最喜歡的就要屬過年了。每到過年,家家戶戶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但你知道嗎,過年為什么會有這些喜慶的活動呢?這里面有著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現在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都要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準備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這時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當時全村的鄉親們正在收拾行裝,誰也沒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的一位老婆婆走過去給了他一點糧食說:“快逃吧!年獸快要來了。”老伯伯笑著說:“婆婆如果讓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獸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他,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只見村東頭老婆婆家里,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便向老婆婆家撲了過去。快到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劈里啪啦”的炸響聲,“年”嚇壞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于是,鄉親們一起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作響,屋內幾根紅蠟燭?狗⒆龐喙?……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祝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子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光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后來這風俗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過年的習俗除了上面所說的外,還有很多,比如:貼窗花,貼年畫,吃餃子,壓歲錢等。我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過年夜飯,就拿著鞭炮就朝門外奔去。伴隨著我們的歡呼聲,一個個煙花飛到了空中,點亮了美麗的天空。還有一個傳統也是我們最喜歡的了,那就是過年,我們都會收到長輩們給我們的紅包,預示著來年我們都會順順利利的過著每一天。
“過新年,穿新衣,開開心心過大年……”我們唱著歡樂的歌謠,迎接新的一年來到。
滿分作文春節篇2
在每個人的家里,都有不同的習俗。比如說,過春節。過春節的時候,有的地方專門會燒一頓大餐,聚集街坊鄰居、親戚,擺一大桌位圍起來吃飯。
家鄉里過春節都會變得很忙。過春節,小孩子們總會買些爆竹。大人們也會買些大的鞭炮在除夕夜點燃,在大年初一早晨,家家都會燒長壽面和雞蛋吃。然后,將買來的許多菜,魚、肉、雞、年糕,會聚一起過年,這預示著來年的事情平安順利。過年的時候,家家都會出去擺攤,或者去拜年。在拜年的那一天,大街小巷一片寂靜,地上的垃圾也是繁多的。大街上有賣糖,也有賣過年的小吃。
相必大家都知道貼春聯是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瑯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上都寫著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上寫著“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吹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上寫著“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人們心中的美好愿望。
這個春節過得真快樂啊!
滿分作文春節篇3
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大人和小孩都放下手中的任務,為過年做好準備。
接近春節時期,家人們從市場上買回一些香腸、臘肉。那一節節香腸,一塊塊臘肉,無不勾起我的食欲。看到這食物,我口水都流三丈長了,真想大口大口吃起來,那香腸、臘肉,任誰看了都會大吃一斤。可想而知,吃一口便能回味無窮。
到新一年,人們總會打掃自己的家,除去舊灰塵,讓一切變成嶄新的。大人們拿著一把30多厘米的掃帚,像涂油漆那樣掃著墻壁,在那之前要用一些舊布遮住家具,不讓它們受到侵襲。不知不覺中,這做清潔成為一種每家每戶都參加的比賽,看誰能把自家打掃干凈。
送灶神是我們這的傳統習俗,每年都在灶屋燒一些紙,把灶神送往天庭,讓他向玉帝匯報家庭情況。
每年街上都掛有彩燈,有蘋果形,有流星形,還有五角星形……這些燈在晚上會閃爍出絢麗的光芒,使街上煥然一新,放眼望去,能看到一片燈的海洋。
除夕是春節的一個高潮,尤其是晚上,小孩子們都要守歲,待到24時,可以欣賞煙花表演。我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但用余光每時每刻注意墻上的時鐘,希望24時立刻就到……23時59分,人們開始倒計時,激動人心的時刻快到了,10……1。這時,煙花沖向空中,打破了夜晚的寧靜,煙花接二連三地撞擊夜空,匯成了各種圖案:有的像花兒,有的像星星,還有的像封閉圖形等。各式各樣的煙花為單調的夜空增添了許多色彩,裝扮了許多服飾。濃濃煙霧都彌漫在大街小巷中,這煙霧已經遮擋了人們的視線……
到了正月初一,人們走親訪友、祭拜祖先。最多的是和親戚在一起吃團年飯,吃湯圓預示“團團圓圓”,吃魚也預示著“年年有余”。小孩子最期待的是壓歲錢,可以用壓歲錢買東西,對他們而言,沒有壓歲錢就無法喜氣洋洋國新年。這一天,路上車輛也增加了幾倍,川流不息的車表明在外地的人紛紛回家鄉。
正月十九后,人們又該忙活了。
滿分作文春節篇4
熱愛生活的人,對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摯而執著。一絲毫不起眼的綠,一抹微不足道的青,會使他眸子閃亮,盈滿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輝,蕩漾幸福的漣漪。春天對于熱愛它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春在田疇,松軟的泥土散發著清新濕潤的氣息;冬憩后醒來的麥苗兒精神煥發,展現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機;渠水歡唱,如母愛的乳汁,與土地和麥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蕩漾,魚蝦暢游,蛙鼓抑揚弄喉嗓,柳絲婆婆舞倩影,陽光水波交相輝映,灑落捧捧金和銀。春在天空,燕語呢喃,蝴蝶翩躚,風箏高飛,濃濃春意彌漫在潔白的云朵間,甜脆笑聲穿梭于浩渺九天。春在果園,紅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樹飛雪,蜂蝶追逐喧嚷,醞釀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春天是一縷輕輕吟唱的和風,一捧溫暖明亮的陽光;春天是聲聲婉清脆的鳥語,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顆露珠,紅紅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種子破土而出時拱動的力,樹木拔節時喧響的節奏;春天是透明純凈的夢,火熱沸騰的歌,靈感流溢的詩;春天是孩子臉蛋上的天真無邪,姑娘面頰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們用汗水、勤勞和智慧栽種的一茬茬的希望、夢幻和理想。
熱愛春天,播種春天,灌溉春天吧!用我們的言傳身教去呵護春天,關心春天;用我們的心血精力去編織春天,灌溉春天。呵護關心春天的風吟鳥啼、柳綠花紅,編織灌溉春天的田園風光、妖嬈風情,讓春天常駐我們身邊,永駐我們心靈深處的愛心家園……
滿分作文春節篇5
“特殊”之年品味“變”之年味
以往,春節來臨,即使相距千萬里的親人,都會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地回家過年。但是今年,因為疫情反復,全國各地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對聚會聚餐、紅白喜事、休閑娛樂等活動進行了細致部署,一個“年味”,道不盡新春佳節之美,在這“特殊”之年注定要品味“變”之年味。
變“返鄉過年”為“就地過年”,品味“遠方”也是家。“十年舊夢無尋處,幾度新春不在家。”十幾年來,在我國南方有一支從珠三角出發向廣西、貴州、云南、湖南等地返鄉的摩托大軍,他們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春運返鄉圖景”,在最高峰時摩托返鄉大軍超過100萬人,然而這也僅僅是返鄉過年人群中的冰山一角,據有關統計,在2019年春運期間,我國外出流動人口近30億人次。當下,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但國內的疫情卻呈現多點散發,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和聚集勢必會給疫情防控帶來更嚴峻的挑戰,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就地過年實為更加穩妥。到目前為止,全國大部分地區都發出了就地過年的倡議,一些地方還準備了補貼、紅包、年貨等,可謂誠意十足。春節臨近,身在在外鄉的人歸心似箭,但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最大心愿無非是期盼身邊的親人平安健康,在這個特殊的春節,選擇就地過年、減少外出流動,或許家人才會更加安心、更加放心。
變“餐廳聚會”為“家庭團聚”,品味“下廚”也是逢。“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是每個中國人過年的頭等大事。依稀記得在小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姑姑等老老少少,拖家帶口聚在一起,大人們圍在灶臺,有的燉肉、有的切菜、有的掌勺,最后大家聚在一起包餃子,孩子們則在屋里院內嬉戲玩耍。除此之外,除夕夜的春晚和爆竹煙花也是必不可少的,從八點晚會開始,一直到零點晚會結束,全家人都團坐一起細細品味,當然更少不了在煙花爆竹聲中辭別舊歲。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年夜飯的形式也悄然發生了改變,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餐館里吃年夜飯,可是今年國內多地疫情形勢再度嚴峻,大部分地方都出臺規定限制聚餐人數,一些早早準備好各種各樣菜品的餐廳也不得不取消年夜飯的預訂。在這個特殊的年份,我們回歸當初,全家老小齊上陣,一起動手做出一份“合家歡”的年夜飯,似乎更能契合“天涯共此時”的相逢。
變“上門拜訪”為“網絡互訪”,品味“拜年”也是孝。“正月之朔,是謂正旦,潔祀祖禰,進酒降神畢,子婦曾孫各上椒柏酒于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上門拜年,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一種孝文化,是人們表達互相祝福的一種獨特方式。每到大年初一,家家戶戶帶上糖果、美酒、禮盒等年貨,走親訪友、走門串戶,互相拜年、互賀新春,在其樂融融中升華友情、增進親情。但今年的春節和往年大不一樣,“在家過年、減少聚集,就是為抗疫做貢獻”成為人們默認的共識,準備舉辦結婚慶生等喜宴的,也都選擇了推遲。可如果在這個最重要的傳統佳節少了拜年,即使吃上再美味的佳肴,也會覺得春節變得索然無味。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我們拜年的習俗也與時俱進,除了沿襲以往的上門拜年外,還增加了微信拜年、QQ拜年、視頻拜年等形式,通過手機鏡頭,互致新春的祝福。今年,窩在家里“網絡拜年”,必然會有別樣的年味,雖然親朋好友之間的走動少了,但情誼卻會更濃,春節也會更加有意義。
滿分作文春節篇6
大年三十熬了一晚上看春晚,初一過春節還是得五點來鐘起床。有時候想著多睡會,總還是要被家里老人拎起來:平時睡那么多了,過年就別睡了。待我和哥哥穿好新衣,外面早已炮聲隆隆。村子的早晨總是安靜祥和的,只有這一天是個例外。
隨便洗一下臉,便開始放炮。爆竹聲中一歲除,上一年也就這么結束了。最早放一千響的火鞭,后來日子越來越好,就成了一萬響的。我們都不怎么喜歡放炮,聲音太大把耳朵震得生疼。我們更愛放花,紅的、黃的、綠的、白的,倏忽之間沖入云霄,散發出迷人的光亮!我們也不管這花是不是有啥寓意,反正看著心里也跟著樂開了花。放完鞭炮,整個院子鋪滿了紅色的紙屑,好像緊蹙的花朵在風中飄蕩。
這時候也才六點,我們還要去給同姓的本家送餃子。一碗餃子一份濃情,稍許寒暄稍許問候,血脈中遙遠的親情也就重新凝聚起來。長輩們時常問起學習、工作,和我們說起小時候的調皮搗蛋,接著感嘆著歲月的遠去。早先送餃子的時候,我們都是小娃娃,跟著爸爸一起送。現在我們成了大人,抬著餃子去村頭。哥哥如今也有了孩子,小侄子再大點也得跟著我們一起送餃子。
長輩們會抓一大把瓜子糖果塞給我們,再給一份壓歲錢,這是從小到大心心念念的事情。手里拿著新新的壓歲錢,最終不免被老媽收繳,可是心里還是一陣竊喜。村里的習俗是,只要不結婚長輩就會給上一份壓歲錢,所以哪怕我現在已近而立,還是可以收到紅包。壓歲壓歲,真希望這歲數能被壓一下。
等離開的時候,親友把送去的餃子留下,然后回一碗自家做的餃子。收了回家休息,等著吃中午的團圓飯。爺爺奶奶,我們一家四口,我叔一家四口,一大家子十口人難得一次坐到一起吃團圓飯。二十多年里,團圓飯從也是經歷了一次次的變化。我記事情起生活已經開始富裕起來,只是平時吃的還是沒過年時的好,所以一年里最惦記的還是這頓團圓飯。
團圓飯豬肉、雞肉、魚肉總是少不了的,豬肉炒木耳、豬肉炒蒜苔、豬肉炒平菇,豬肉是年飯永遠的王者。雞肉多是手撕的燒雞,簡單粗暴,畢竟一年吃得上雞的日子屈指可數。北方魚少,多是買了帶魚直接油炸著吃,后來也會做成蒸魚、燉魚、酸菜魚,但是總是不及南方人做的地道。大人們忙活洗菜擇菜做菜,我們則去偷吃,一會抓點蒸牛肉、一會撈摸點小酥肉,味道比端在桌上的好吃多了。
后來年飯的花樣更多了,有時候還會做點火鍋,搞點稀罕的火龍果、驢肉,再來那么點小酒。只是這也很難滿足人們的胃了,爸爸說,以前哪有這么多,過年人們就只想吃上一碗滿是肥肉的燴菜。燴菜的配料大抵是豬肉片子、粉條、白菜、土豆。煮上一大鍋的燴菜,親友們圍坐在方桌四周,一人一大海碗,噗嗤噗嗤冒著熱氣、香氣,別提多帶勁了。每年團圓飯的時候我爸就會提議,吃盤盤碟碟的太不美氣了,過年要不然就燴菜配飯吧。只是最終沒有成功,畢竟有些東西是很難回去了。菜炒得豐盛、花樣也夠多,誰還會想過苦哈哈一鍋亂燉的日子。
吃完團圓飯,再出門看看村里人扭秧歌。鑼鼓喧天、人頭攢動,節日也就如此這般結束了。這就是我們春節這一天的所有了。
滿分作文春節篇7
春節悄悄來臨,帶給我的不止是快樂和吉祥,還有一個嶄新的365天。說到底,過年就是為了兩個字——團圓,古往今來,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很珍惜親人團聚時的那份幸福,不管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貧民百姓,在這節骨眼上是絕不吝嗇的,買年貨成了首當其沖的事情,拜年要按時去的,而給孩子們發壓歲錢是不能少的。可我卻在享受著過年的無聊和寂寞了。
在我的家鄉有很多習俗,尤其是在春節,家鄉成倍的裸露出特色來,除夕這一夜,每家每戶都要打糍粑,之前要把春聯貼好,為的是迎接新年的到來,新年的前一天要將房屋四周打掃干凈,財路疏通,財神爺才愿意送財進門,然而也不能讓財神老爺空手回去,在祭祖時一同給他燒些紙錢,并乞求來年再來。在這天人們很忙碌,但心里卻很甜,晚上吃飯時,要在供桌上擺上酒肉,門外也要擺一點的,是給那些死得不正常的親人吃,因為他們沒有資格進屋吃。然而夜晚卻是另一番景象,一家人圍在一塊看春晚聽音樂,或是把一年來的收成當眾匯報一下,或是遐想新一年的打算,其樂融融的樣子,很讓人羨慕。這時孩子們歡快的做起各種游戲來,最引人注目的是用紙做燈籠,點上蠟燭,可好看啦。家鄉沉睡在新年的快樂中,顯得幸福知足。
大年初一這天還是玩,人們樂開花了似的,大大方方的擺起闊氣來,無論是在哪家都能享受到平日不能得到的.優惠,瓜子和糖果不斷地送上來,所以大多小孩子都喜歡過年,剛過了小年,又急切的盼望過大年,十五元宵節,因為到時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放鞭炮和煙花了。在我看來天上的明月比煙花美,大概這時我遠在異地他鄉的爸爸媽媽也在看月亮吧,突然間天空閃出一道道美麗的色彩,打斷了夜空的寂靜,也打斷我對親人的思念,回屋悄悄扔掉幾滴眼淚,寫上對爸爸媽媽的祝福,深深的埋藏在心里,像小孩子一樣盼著下一個春節了。
唉,今年這個春節。
滿分作文春節篇8
又是一個辭舊迎新的夜晚,這讓我想起了白居易的《客中守歲》: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貧。畏老偏驚節,防愁預惡春。故園今夜里,應念未歸人。
除夕的中午,無論城鎮和鄉村,家家戶戶都要貼上大紅的對聯,大多是為了祈求吉慶,贊美春光。“金狗報喜,快樂多多,財源廣進。逐年高升,永盛旺旺,生意興隆。”這是我家的對聯。寄托了全家人祈盼“春滿人間福滿門”的美好心愿。
晚上,吃過年夜飯,我到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看到一半突然覺得這樣很沒趣,太過平凡罷。于是獨自一人走到家里的樓頂,端著咖啡坐在椅子上,眺望遠處的風景。我想追尋熱鬧氣氛中屬于我自己的那一份寧靜。又是一個星晴夜,繁星點亮除夕夜的精彩,悄悄向世人訴說新春的故事,將天上的祝福灑向人間。月牙兒笑彎了嘴,叫人去感受嫦娥的歡欣。一切都是靜的,卻從那星星調皮的眉目傳情中,洋溢出不平靜的喜悅與心動。
當悠揚的鐘聲剛響過12下,在中華大地上,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都要打開大門迎接財神。“噼里啪啦”的鞭炮齊聲轟鳴,萬家競放。真是“爆竹聲聲辭舊歲,鞭炮陣陣迎新年。”爺爺把成捆的炮竹在家門口圍成圈,點燃了黑色的引線,過了一會兒,只聽雷鳴般的聲音響徹長空,然后在似乎與天相近的地方驟然開放。霎時,黑夜如同白晝,天空中金雨紛紛,銀花朵朵,仿佛是碧波銀浪,雪里紅梅,又像巨龍騰飛,金蛇狂舞,一會兒,一根根細如柳紅;一會兒像夜空開放的曇花;一會兒成了密密麻麻的芝麻……瞧!遠處那戶人家又把煙花點燃了,那焰花絢麗多彩,變化多端。似乎是滿天繁星,銀光熠熠。又像一朵牡丹,光彩照人。天空出現好多色彩,紅的似火,白的像雪,綠的似玉,粉的像霞,黃的似金……令人眼花繚亂。遠處的鞭炮、煙花雙管齊下,一個個直沖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這邊的聲音弱了,那邊的又起來了,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鞭炮聲、炮仗聲匯成一股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望著五彩繽紛的夜幕,我不禁想起了安徒生筆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之夜里因寒冷和饑餓而死。我們有無數難忘的日子,最難忘的是年年的除夕;無論有多少快樂的日子,最快樂的是年年的相聚。春節是“時間和希望的大門”,無論過去怎樣,我堅信明天清晨我的家鄉賀州會像初升的朝霞一樣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