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節趣事的日記500字
春節中有熱鬧的,美麗的,快樂的場景,因為春節是舊的一年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這種辭舊迎新的景象使人們快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描寫春節趣事的日記5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春節趣事的日記500字(篇1)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節中,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農歷臘月二十三日,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里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
農歷臘月二十四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過了十二點就是大了一歲。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
這就是浙江的春節習俗。
描寫春節趣事的日記500字(篇2)
馬上要到春節啦,這是我想起啦上四年級時得春節。那次是最有趣得。因為我小弟來啦。
上午,姥姥帶我倆去買年貨。在公共汽車上,小弟突然大叫:“看!‘偷’油賓館!”我一看,那是什麼‘偷’油賓館,是‘輸’油賓館。于是我對小弟說:“那字念‘輸’,不念‘偷’!你個‘白字先生’!”
在商場,他看到啦“花生米”,于是大叫:“大家快來看!‘花’也能生‘米’啦!"我差點暈過去,虧他想得出來。
到啦晚上,大家正在包餃子。我和小弟也想包。于是對姥姥說:“我倆也想包!”姥姥死活也不同意,但在我倆得“死纏賴打”下,終于同意啦。我小心翼翼地照著姥姥得樣子包餃子,但還是不是形,和老老包得餃子簡直是“天壤之別”但在我得努力下,終于包得像點形。可弟弟早已沒啦耐性,把面團當成啦橡皮泥!竟然捏起啦小人!姥姥見啦火冒三丈。大叫:“你怎麼浪費呢?”可弟弟卻有詞有理,說:“水浪費啦?我為啦節約,在里面裝啦餡!”把我姥姥氣得哭笑不得!
終于到啦0點啦,“該放鞭炮啦!”我大叫。咦?小弟呢?我找啦半天還沒找到。沒辦法,我只好和姥爺去放鞭炮啦。
我剛出樓棟大門,只聽“嘭”得一聲。差點把我嚇破啦膽!小弟大叫:“大哥上當啦!哦耶!看你還說我‘白字書生’不?”
這個春節可真有趣!多虧啦小弟呀!
描寫春節趣事的日記500字(篇3)
過年啦!過年啦!大街小巷都充滿著喜慶的氣息。各地的人們開始互相拜年了,我家的親人當然也不例外。你瞧,我家來的客人可真不少呢!有老有少,剛剛出生的小表妹、最調皮的小表弟……家里都擠滿人了。媽媽讓我們一群小孩出去玩。玩什么好呢?小表弟提議說:“不如,我們就去放鞭炮吧!”“好啊!走啰!”一群小孩歡呼道。
我們飛快地跑到了空地上,迫不及待地把鞭炮的包裝膠帶撕開。這些鞭炮的種類可不少:沖天炮、降落傘……我先把“降落傘”放在地上,用一柱香點燃了導火索,便立即跑到一邊。只聽“吁”的一聲,“降落傘”直往天上飛。接著“崩”的一聲,一個玩具小人穿著降落傘飛天而降,像一名特警從飛機上跳下來。表弟看了連續拍手,說:“真好玩!真好玩!再放一個!”
接著我們就放沖天炮,我想測試一下表弟的膽子,就把香遞給了表弟,讓他來放。只見他一只手塞著耳朵,另一只手又顫抖著去點鞭炮,點燃鞭炮之后便跑得遠遠的。過了兩三秒鐘,沖天炮就像火箭一樣,直往天上沖。“崩”的一聲,這下可把表弟嚇壞了!他趕緊躲到我的身后說:“表哥,這太危險了,我們還是玩點別的吧!”我想想也是。便帶著表弟去玩別的游戲。
我覺得這個春節真是太有意思了!讓我見識到了各種各樣的鞭炮,更讓我感受到了春節的喜慶!
描寫春節趣事的日記500字(篇4)
“難得啊,起這么早!”爸爸笑著看著迷迷糊糊中的我。“還不是給鬧,一大清早的這小鎮怎么就成鬧市了。”我埋怨道。“今天是大年初一,恭喜你又長大了一歲”
經爸爸這么一提醒,我才算醒過來:“原來我已經16了!19年在20年的爆竹聲中無聲地離去,回顧走過的十五年,一切是如此悄然而短暫。”
吃午飯的時候,爺爺拿出來早就準備好的菜一一放在桌上——麻雀、豬肉、雞蛋和米飯等等,讓我每樣都嘗一口。我擺出架子來:“我可是環保主義者》”
爺爺不以為然:“今年你十六,這是你外公給你送的,是習俗,必須得吃。”
“春節就是這樣子,吃的,拿的,只是一種象征,一種傳統,而我們感受到的卻是長輩的關愛與祝福。”我心里想著,“那我不客氣啦!”
這天的晚飯對我來說十分難得。因為平時父母的工作關系,我總是吃完了飯爸媽才剛回家,因此聚在一起的機會很少,與父母共餐也就成了我的愿望。
晚飯時,因為桌子小的緣故,奶奶主動坐到了廚房門邊,但是全家人都堅持讓她一起擠擠,爸爸講起了他先時候的事情:“那時候桌子小但人多,一家人總擠著吃飯,菜也遠沒有現在的豐盛,盡管這樣,它依然是全家做快樂的日子……
我笑了,笑得很滿足。平時我總抱怨自己找不到真正的幸福,現在才發現,原來幸福就是一家人聚在一桌,不求有什么成績,只求每個人都平平安安。
我感受到了春節的含義,它讓人感受真正的幸福,讓人放下包袱,停下人生路上匆匆的腳步,打消浮躁,帶著一顆虔誠的新,帶著祝福的話語,回家看看最親的人,這便是莫大的幸福。
描寫春節趣事的日記500字(篇5)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節,俗稱“過年”。它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個辭舊迎新的日子,它意味著漫長而嚴寒的冬天“回”家去了,而春暖花開的春天回歸大地,多么令人高興呀!人們自然要載歌載舞地迎接春節。
春節前,人們絡繹不絕地到市場去。這是為什么呢?原來,人們去人山人海的市場辦年貨。每個人的籃子裝得滿滿的,有開心果、泡泡糖、花生、瓜子、糖等食品,有鴨、雞、鵝、魚、肉等菜,有煙、酒、巧克力等禮物。雖然籃子沉甸甸的`,但是每人卻樂得合不攏嘴。在家里,我們七手八腳地忙個不停。爸爸手拿掃把,腳踩凳子,把天花板上的蜘蛛網上上下下掃得干干凈凈。媽媽把抹布打濕,使勁擦著窗戶。窗戶像明亮的大鏡子。我忙著貼春聯。紅紅的紙上寫著“合家歡樂”、“財源滾滾”等金光閃閃的大字。有的家門口還掛著大大的紅燈籠,顯得喜氣洋洋。
大年三十,爸爸媽媽在廚房里忙個不停,不一會兒,一桌香噴噴的飯菜就擺在面前。雞鴨魚肉,應有盡有。叔叔拿起一杯酒,說:“讓我們為明年的日子更紅火而干杯!”“好好……”飯桌上飄蕩著一陣陣笑聲。團圓飯過后,大家圍坐在一起看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里面有滑稽的小品,風趣的相聲,優美的歌舞等,一個個精彩的節目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鐺——鐺——”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各家各戶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鞭炮聲震耳欲聾。最快樂的要算孩子們了!孩子對著引火線一點,“砰,”“小子彈”逃到自己家去了,又“砰”,花穗散開了,有的像小鳥飛向天空……
就這樣,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啊,多么喜氣的春節!
描寫春節趣事的日記500字(篇6)
盼啊,盼啊!終于盼到了春節的這一天。新年又到了,往事如風,把我以前的記憶全部都帶走了,這一年又開始了我的新生活。
“新年到,新年到,我們大家放鞭炮……”早上5點,老爸換的新鬧鈴就把我叫起來,因為接下來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媽媽給我和爸爸的任務——貼春聯。我一手拿著透明膠,一手拿著鋒利的剪刀,爸爸把對聯按在墻上,我在遠處指揮爸爸調整春聯的方位。調整后,我一邊剪透明膠,一手遞給爸爸,因為我們合作的天衣無縫,所以很快就大功告成了。仔細看看,那窗戶上還貼這一張“福”,我看了之后迷惑不解:為什么這“福”要倒著貼呢?奶奶看到我迷惑不解的樣子,笑道:“這樣貼才能把福到家的意思體現出來呀!我聽后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在我們貼春聯的時候,還有一些親戚、朋友過來拜年好不熱鬧!
除夕這天,我與朋友一起高興地玩到了下午,回到家里,一桌的美味佳肴便讓我垂涎三尺。飯桌上,大家舉杯同慶,互相傳遞祝福:大人們祝小孩快樂成長,學習進步;小孩則祝福大人們身體健康,財源廣進。接下來當然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節目嘍——領壓歲錢。捧著一疊疊厚厚的紅包,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可卻又讓我們在高興的同時傷心了——父母收走了我們的壓歲錢。深夜11點59分55秒,“5,4,3,2,1,過年嘍!”。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此時此刻,只聽“碰、碰、碰”漆黑的夜空,煙花炮竹隨之響徹夜空,被焰火點亮了,更被人們那顆期盼新一年快樂的心照亮了。你看!多愉快的春節啊!家家戶戶都是紅通通的一片,貼對聯,掛燈籠,包餃子,一家人忙都忙不過來。凌晨,我懷著難以平靜的心情在炮竹聲中漸漸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