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日記初中
元宵節日記初中篇1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看家家戶戶都洋溢著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有的人家不僅只掛著大紅西瓜燈籠,而且還有孔明燈、絹燈、橘燈……各式各樣、豐富多彩。把整個上煙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樣。看禮堂這邊更熱鬧,花燈更漂亮。這兒琳瑯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看都看不過來。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涂點紅色,桃底有翠綠的大葉子,真是既漂亮又簡單。看那金豬燈,制作好框架后,用閃閃發亮的金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金豬就立刻展現在了眼前,再看那已過了時的扇燈,雖說它過了時,可還是那么青春年華那么有風度、有氣魄。
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啊!呵!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而炸,仿佛使天空炸開一個洞,滿天的星星從天空一下撒了下來。快看啊!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上煙村。這時,在場的人都驚呆啦,這情景多么壯觀,多么美麗啊!還真有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味道。
漸漸的火花“飛”走了,天空又一下子變暗了,剛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夢般在我的腦海里回蕩。聽,一陣陣鑼鼓聲不斷的吸引著我,使我不得不來轉一轉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來到陣口一瞧,一邊引人耳目的寫著入口,一邊大大的寫著出口,我便從入口走進了陣中,陣陣鑼鼓聲敲打著我幼小的心靈,我抵不住誘惑,不由自主的雙腳生風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著走完了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在這濃濃的喜慶之中,度過了一個歡歡喜喜的元宵節。我看到的元宵節真美啊!不過我相信在這個發達的祖國里,今后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燦爛、更輝煌!
元宵節日記初中篇2
愉快的寒假過去了,然而正月十五觀花燈的情景仍然浮現在我的眼前,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那天傍晚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跟著父母到勝溪湖森林公園觀花燈了。來到勝溪湖森林公園門口,我就目瞪口呆了:路上的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如果你要過馬路,那就得等很長時間。還有街道兩旁幾乎沒有人走的地方了,全都停滿了車。
我們進了大門,迎面而來的是“鼓樂隊”。他們雖然不是真人,但是你聽,那鑼鼓仍然敲得鏗鏘有力,打得有條不紊。看,幾頭獅子正在陣陣鼓樂聲中時而搖頭擺尾、爭奪繡球,玩耍游戲,時而豎起身子,騰空而起,威風凜凜。
繼續往前走,只見小道上人山人海,花燈輝煌,熱鬧非凡。花燈的樣式可多啦,有孔雀燈、二龍戲珠、老鷹燈、金牛爭霸燈,有氣勢宏偉的九曲黃河陣,栩栩如生的九龍壁,還有造型新穎的“三國演義”、“西游記”、“二十四孝”。各式各樣的花燈絢麗多彩、不計其數,真是令人眼花繚亂啊!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福娃燈。雖然奧運會已經過去了,但是那壯觀的景象卻永久地刻在了我心中。它仍然是中國人民的驕傲!這個福娃燈由五個奧運福娃組成,它們分別是: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貝貝是條小魚,晶晶是只大熊貓,歡歡是個火娃娃,迎迎是只藏羚羊,妮妮是只小燕子,大意是“北京歡迎你”。在彩燈的照耀下,五福娃向我們頻頻點頭、招手,好像在祝福大家牛年吉祥!有的孩子跑到上面玩耍嬉戲,大人則手舉照相機或手機把這一美景拍下來。
還有九龍壁也很不錯:九條龍栩栩如生,神采各異,巨龍的騰飛也象征著我們孝義市在飛快地發展著。
月亮漸漸西下,但觀燈的人們仍然絡繹不絕,各種彩燈象滿天繁星大放光芒,這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情意濃啊!
元宵節日記初中篇3
今天是我們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元宵節,晚上,我戴著紅彤彤的“小牛角”發夾,左手提著用紙做的小燈籠,右手拿著帶燈的魔法棒,快樂的穿梭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
一個個煙花帶著紅紅的火星竄上天空,只聽得“嘶、嘶”幾聲,夜空中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紫色的牽牛花,有的更像是從銀河上落下的繁星。真是絢麗多彩!
“咚咚嗆、咚咚嗆”,震天的鑼鼓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我們跟著人群來到鑼鼓隊的.旁邊,“哇!”只見他們穿著彩綢的表演服,用毛巾扎成兩個小牛角,濃妝艷抹的好精神呀!震耳欲聾的鑼鼓聲,歡快優美的秧歌舞,生龍活虎的舞龍隊,給這個元宵節帶來了歡快的氣氛。人們擠來擠去,爭著要看他們的風采呢!人群中不時發出驚嘆聲和鼓掌聲,大街小巷到處閃爍著“小牛角”的光芒,看來今年真是“牛氣沖天”呀!
今年又增加了一個慶祝元宵節的時尚項目——放孔明燈,你看!伴隨著五彩繽紛的煙花,一盞盞“紅燈籠”“黃燈籠”“白燈籠”冉冉升起,飛向高空,傳說孔明燈又叫許愿燈,可以幫助人們實現愿望,我帶著一盞紅色的孔明燈來到醫院,為住院的爺爺放飛我們的祝愿,希望爺爺早日康復!
我們來到樓下,拆開包裝,把紙制燈籠張開,寫上祝福爺爺的心愿,然后點燃蠟燭的四個角,熱氣立即充滿燈內,孔明燈帶著我們的祝愿,隨風飄到城市高空,猶如星星點綴天空,真是好看!
我看見爺爺在窗口對我笑呢!
這真是難忘的牛氣沖天的元宵節呀!
元宵節日記初中篇4
2月14日即是元宵節有是情人節。
這天家家戶戶要吃湯團、猜燈謎、放炮竹、賞花燈來慶祝元宵。
這天,老爸教我包湯團。我們先把手洗干凈,拿出一只碗。開始和面了,只見老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老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老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開始包湯團了,我照著老爸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進剛揉好的面團,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里,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老爸叫住了我說:“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里滾一滾就不粘了。”我照著老爸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了。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老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
我愛包湯團,但我更愛元宵節。
元宵節日記初中篇5
在元宵節這一天吃元宵是中國的傳統,代表全家人團團圓圓,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元宵,那氣氛是熱鬧而歡樂的。看,奶奶的臉上堆滿了笑容,無比開心;爸爸和老叔推杯換盞,喝的興致正濃;小妹高興地不知所措;媽媽和老嬸也忘記了做飯的疲勞,沉浸在了歡樂之中;我也望著一家人那興奮、歡樂的表情,我也笑了。
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吃完飯,紛紛都出來看花燈、放煙花、炮竹、一起賞月,在大街上人非常的多,人上人海的。在大街小巷上,滿是花燈,各種各樣的燈聚在一起五彩繽紛的。在看燈是,又有許多人在前照相,留下了紀念,把一盞盞花燈耳朵特點留在了自己的照片中。
再仰天一看,天上滿是煙花,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有五顏六色合在一起的,還有紫色的、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綠色的……多種多樣的煙花,有些人出來再遠處看煙花是非常漂亮、美麗的,如果在近處看煙花又會有你不一樣的景象,是非常壯觀的,非常完美的。還有一些在放煙花的,“轟隆”一聲一個五彩繽紛的煙花飛上了天空,“撲通”一下開了花,好像一朵花迅速地盛開,又迅速地凋謝一般。在大街上,還有許多商販在賣東西,有賣煙花、爆竹的;有賣糖葫蘆、燒烤的;還有賣各種款式燈籠的,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人們都聚在一起,臉上都綻放著笑容。
看完燈之后,人們都回家了。在家里看元宵晚會,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晚會,一家人子啊一起討論著哪個節目好,哪個節目不好,還在一起聊天,有愉快地不愉快地,全都說出來,其樂融融。
元宵節之夜是那么地美好,那么地愉快,那么地其樂融融,全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地都快樂啊!
元宵節日記初中篇6
一大早,我被“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驚醒,我仔細一想,今天是正月十五,我想中午街上肯定很熱鬧,趕緊起床。
吃完早飯后,我便非要爸爸媽媽陪著我上街,我一高興便跑到窗戶邊玩,正玩著我無意間看見了外邊正在下小雨,便非常沮喪,媽媽安慰我說:“下雨怎么了,我們照樣能出去玩。”我想想也是呀!便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了。
一到河陽廣場的東口處,我便看見了一個“喜洋洋與灰太狼”的花燈,喜洋洋好像在羊村的門口值班,只見喜洋洋手里拿著一個望遠鏡,而村長和其他小羊們都在羊村里快樂的玩耍,可是灰太狼和紅太狼卻來到羊村門口,只見灰太狼,叉著腰,皺著眉頭,好像又沒有抓到羊,非常生氣的樣子,而紅太狼拿著她的秘密武器——平底鍋好像要和喜洋洋他們決一死戰,這個花燈真是栩栩如生,別有一番趣味。
接下來,我們又來到廣場的西北方,那里有一只即可愛又兇猛的大老虎,他好像還沖著我笑呢!再向西走幾步,又看到有兩只老虎,經過我仔細觀察,他們好像父子,小老虎好像剛學會走路,正向前方邁著腳步,大老虎雖然很兇猛可是在小老虎面前是那樣溫柔可親,他們真是一對快樂的父子。
在廣場周圍還有很多花燈,如開屏的孔雀,騎著黃牛的牧童,火紅的大燈籠……它們真是五顏六色,各式各樣。
今天雖然下著淅淅瀝瀝的春雨,但是春雨洗去了世界上的塵埃,讓我看到了新的萬象!
元宵節日記初中篇7
今天是元宵節,媽媽剛好買回了一些元宵,我便爭著要去煮,在我的“三寸不爛之舌”的軟磨之下,媽媽終于答應了。
說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揭開鍋,放好水,合上電閘,等待水燒開,我隔三差五地掀開鍋蓋看,可那水偏和我做對,就是不開,“不要心急,熱氣都被你放掉了,水當然開不了”。媽媽探進頭來提醒我。“哦,原來如此”。我便去看書了。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哎呀,我的水!”,等我沖到廚房,鍋里的水都快燒干了,沒辦法,我只好又加了點水,繼續燒。這回我不敢離開鍋,只好在鍋旁邊耐心地等待。等了好久,水燒開了。我把元宵“嘩”地全部倒下去,才想起書上寫的要輕輕地放下去。我頓時泄氣了。不過,那些元宵倒挺結實的,只破了幾個。“沒辦法,聽天由命吧”。我嘆了口氣,按照書上所說的用勺子輕輕地把元宵推開,可是那些不爭氣的元宵卻一個個“列開”了肚皮。
水開了,我把火調小,又加了些冷水。元宵里的餡全露了出來,成了一鍋黑水。沒辦法,干脆將就著煮吧,待水一開,我便大功告成了。
“媽媽,開飯了”。媽媽看見我的“杰作”,笑得前俯后仰,而我卻覺得它們有獨特的味道。
通過這次煮元宵,我認識到我的動手能力太差,“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只要我繼續努力,就一定能煮出好吃的元宵。
元宵節日記初中篇8
今天是元宵節,下午我看見媽媽在包餃子便央求媽媽讓我也參加包餃子,媽媽同意了。
我洗干凈手后,便拿起餃子皮,另一只手則拿著勺子在盆里挖出餡,放在餃子皮上,然后把餃子皮對折,用力一捏,再把其余部分的皮重復在一起捏好,這們一個最容易、最普通的餃子就誕生了。
我連包了幾個容易的,發現媽媽包的餃子中間有一些突出的褶皺,十分美觀。于是我又學起媽媽的包的餃子來。我先在最中間捏一個長長的而又突出的褶皺,再旁邊又多捏四五個褶皺,這樣一個有五角星的尖兒,又有太陽的半個身體的餃子真是個“二不像”的餃子。
接下下來,媽媽又教我來包,像她的餃子一樣挺著腰身上刻滿十多條褶皺。步驟是先將餃子皮從中間捏合,再分別從左右兩邊捏褶皺,每邊都捏上四五個褶皺,這樣一個餃子上就有八到十個褶皺,看起來虎背熊腰的,雄赳赳的。但一輪到自己做時,卻不像媽媽做起來那樣的簡單,卻像打敗仗的將軍,喪氣消失了,幾個餃皮我是勉強過關了,但媽媽看出我有些泄氣的樣子,鼓勵我說:“別灰心,多練習就熟練了,我像你這樣大的時候根本不會包餃子了”。
媽媽夸獎我說:“今天你第一次包餃子就學會了兩種包法,真不簡單”。
元宵節日記初中篇9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邊吃著香甜的湯圓,一邊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呢?
我們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街上看花燈。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里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游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群里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眾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絕不亞于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吃完湯圓,我們又來到廣場觀看禮花。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得離開了。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我相信,隨著我們祖國的日益發達,今后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令人們期盼!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
元宵節日記初中篇10
正月十五 到了,我和家人一起去看花燈。
街上可熱鬧了,人山人海的。七點十分到了,開始放煙花了,“砰……”的聲音響起來,煙花有綠的、紅的、黃的、紫的,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看,一個“超大號”的煙花飛上了天,緊接著隨著一聲轟鳴,又綻放出了一個個小一號煙花布滿了天空,有的像紫荊花、有的像菊花。有的鄉市迎春花……又“砰!砰”的響了幾聲,有的煙花里面包著小蜜蜂,炸開以后,發射出螢火蟲一樣的光。五顏六色的彩花籠罩了整個利津縣城。看黃金瀑布流淌下來了,每一根金絲落下來,閃閃的金花鋪滿了大地。正如唐代詩人李白所云:“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看完煙花,我們又去看花燈,我們看見了十二生肖,它們好像在向我們揮手,鼠、牛、虎、兔、龍、蛇、馬……在向游人表示新春的祝福。再往前走,我們看見了迪士尼樂園,里面的米老鼠、唐老鴨等“主人”,它們演奏著各種樂器,真是歌舞升平,恭賀新歲啊!我們還看見了“三國演義”燈,有張飛、關羽、劉備三人,他們在桃園結拜兄弟,我仿佛聽見了他們在說:“我們雖不能同年同日生,但愿我們同年同日死。“還有敲鼓的,打鑼的,那聲音的`確美妙動聽。
今天我過得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