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聽課心得體會600字
心得的目的是分享個人在特定活動、經歷或學習中的體驗和感悟,以便回顧、反思和總結。它有助于個人成長和提升,也可以為他人提供參考和啟示。怎么寫好語文聽課心得體會600字?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語文聽課心得體會600字,方便大家學習。
這次送教下鄉活動是我校的吳顏老師上的一節《棗核》,聽了吳顏老師的課,我收獲良多。以下談談我對這節課的一些看法。
從吳顏老師的課堂教學來說,目標定位正確,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良好。但是文章的寫作上的兩個特點沒有講解到:①設置懸念的巧妙構思;②以小見大的寫法。
吳老師首先展示PPT圖片介紹作者蕭乾,接著請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問題:①文章寫什么?②你有什么疑問?以此來梳文章的內容和學生遇到的問題;繼而介紹寫作的時代背景,用大部分時間讓學生品味飽含深情的語言,解主題的深刻性。可以說,教學過程極其流暢,完全可以看出她深厚的教學功底。
談談課堂教學中的幾個亮點。
①教師的“導”比較到位,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得比較好。
②是教學上用了朗讀法、研讀法、討論法、質疑法,合適而且恰當。
③是學生包含深情,節奏感明顯的朗讀,為課堂添姿添彩。
④是板書簡潔、清晰,特別能體現出層次。
⑤是扎實的`基本功。教態穩重,語言流暢,秩序井然;制作的課件實用,操作熟練。
⑥是課外延伸,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題,有利于學生積累課外古詩詞。
吳顏老師的公開課是一堂真實的常態課,也是一堂有些缺憾的課。但它的這些些缺陷并不影響課堂的美和教學的成功。在追求扎實、真實的過程中,吳老師的教學水平蒸蒸日上,得到了專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評。作為一個教師真正體會到了“教學作為一個創造過程的全部歡樂和智慧體驗”。
金秋十月,諸葛故里迎來了一縷金色陽光,教學精英齊聚沂南,星期三下午我有幸聆聽了三位老師的精彩教學,收獲頗豐,既使我感受到了老師們深厚的語文教學功底,更為我以后的語文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現簡單談一下收獲:
一、注重課前搜集資料并運用到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教師應怎樣創造性地解和使用教材,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空間呢?指導學生收集資料就是有效的途徑之一。《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老師要求學生搜集較多的資料。從課堂上的表現來看,在老師的≈39;布置下,學生完成的很好,準備的很充分。在交流詞語和圓明園的景點時,學生展示了許許多多課文中所講到的圓明園里有的東西,可謂資料齊全。高老師采用讓學生課前查閱資料、課上交流資料的形式進行教學,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資源,開辟了語文學習的新課堂。
二、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
三位老師都在合適的時機有效的使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圓明園被毀滅這段,高老師恰當地運用了電影畫面,以特定的聲音、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播放了一個圓明園被毀滅的大致經過的錄象,有效地創設了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雖然文中具體描寫了被毀滅的經過,但究竟是怎樣一個場面,于學生沒有親眼所見,對課文的解只停留在表象,而高老師通過,圖、文、聲并茂的活動影像,渲染了課堂氣氛,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感情。《紙船和風箏》運用動畫演示紙船漂呀漂,風箏飄呀飄,形象生動,易于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