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竹筍的歇后語
據了解,竹筍主要是在清明前后比較的多。躲在底下的筍好似被一夜春雨催出土來,就像出殼的小雞一樣全都探出了腦袋,急切地張望著這個世界。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有關竹筍的歇后語的內容,歡迎閱讀,內容僅供參考!
竹筍的歇后語
毛筍脫殼——節節高;節節上升
狼頭上插竹筍——裝樣(羊)
三畝竹園出棵筍——獨一無二;物以稀為貴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山里的竹筍——鉆勁大;有股鉆勁
拔節的竹筍——天天向上
破土的春筍——拔尖(.)
牛吃筍子——胸有成竹
苦竹子根出苦筍——輩輩苦
萵筍炒蒜苗——親(青)上加親(青)
今年竹子來年筍——無窮無盡
小孩掰竹筍——拔尖
黃連水里泡竹筍——苦透了
出了土的筍子——冒尖
出土的竹筍——捂不住
出土筍子逢春雨——節節高
春筍破土——節節高;天天向上
春天的竹筍——節節向上;無依
竹筍的起源
原產中國。《本草綱目》(1551-1578)已有記載。類型眾多,適應性強,分布極廣。全世界計有30個屬550種。盛產于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亞洲東部種類最多,達320種,其中印度136種,緬甸39種,菲律賓30種,新幾內亞8種,朝鮮也有。美洲有179種。南非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有個別種類,亞洲西部歐洲幾乎沒有發現野生種,非洲極少。中國是世界上產竹最多的國家之一,共有22屬、200多種,分布全國各地,以珠江和長江流域最多,秦嶺以北雨量少、氣溫低,僅有少數矮小竹類生長。
竹筍栽培技術
以營養繁殖為主,如母竹移植、竹蔸移植、移鞭、移筍、竹竿壓條、竹竿扦插等。母竹移植法應用最多,其優點是成活率高、新竹發展快、成林早,但每殖系數小、母株體積大搬運不便。早竹類宜選基部直徑為2-3cm的二年生竹作種。竹枝扦插宜選壯健的1-2年生的嫩竹上的側枝。一般竹節上生3條側枝,居中者根原基少、發根難,應選左、右兩邊的側枝扦插。長江流域毛竹的適宜栽植時期為11月至翌年2月,以年前為好;冬季寒冷地區宜春季進行;珠江流域母株移植為4月至5月。側枝扦插材料用7月間側枝基部剛生出氣根者為宜。毛竹母株移植每畝20-35株、移竹蔸或竹鞭每畝40-55株;早竹、淡竹、石竹、白哺雞竹等中小型筍用竹,移竹每畝50-75株,移鞭每畝60-90株;叢生類型的麻竹每畝40株左右,綠竹70株左右;大頭曲竹每畝約60穴,每穴2株。栽植后將土壓緊和灌水。按氮、磷、鉀為5:1:2的比例施肥。及時除草松土、埋鞭或覆土蓋鞭。散生型新竹出筍后,每隔3m左右選留一株長勢健壯的成竹。筍用毛竹林每畝留母竹60-70株,7年以上的老竹一般于冬季砍伐,留養同等數量的新竹代替,以保持合理密度。叢生型一般在9月選留母竹,選留位置應宜于挖筍。3年以上的老竹于冬季砍伐。每隔3-4年清理一次老竹頭,進行培土,使竹叢不斷更新。
竹筍的營養價值分析
1. 開胃健脾:
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癥;
2. 寬胸利膈、通腸排便:
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于治療便秘,預防腸癌;
3. 開膈消痰: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癥,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4. 增強機體免疫力:
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適合吃竹筍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竹筍。
1. 肥胖和習慣性便秘的人尤為適合食用竹筍;
2. 患有胃潰瘍、胃出血、腎炎、肝硬化、腸炎者、尿路結石者、低鈣、骨質疏松、佝僂病人不宜多吃竹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