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美孝心少年心得
世上有許多孝心的“花朵”,他們陽光向上、奮發有為。他們的生活雖然困頓,但是他們的精神卻是非常的富有,這些經歷將銘記在他們內心深處,開出鮮艷的道德之花。
吳林香只有13歲,卻勇敢地扛起鋤頭撐起全家。她六歲時,她的父母離婚,外公右手殘疾,從此基本的生活均要人幫忙;后來外婆全身癱瘓。母親也緊接著查出肺癌晚期,吃藥、打針都得人伺候。為帶著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前行,也為賺錢給三位親人治病,一年前繼父外出打工。從此,她一人挑起了照顧家人的重擔。
她的故事使我感動,眼淚一次次不自覺地留下。他們所經歷的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什么,唯一讓他們牽掛的是親人,匆匆的腳步在努力地延長幸福的時光,走出了一個個感天動地的孝心事跡。
相比之下,好多的孩子生在陽光下,心中卻一片陰暗。他們只知道享受、不懂得珍惜,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只知道抱怨、不懂得感恩!他們處在優越的環境中,卻不能發奮圖強。他們只知道榮華、不懂得恥辱;只知道炫耀、不懂得淡定;只知道攀比、不懂得努力!
其實不需要過多的說明,孝道很簡單,就是那種從內心深處迸發的最為樸素最為純真的親情,并由之主導的行為就是孝道,從有孝心到有孝行,自然的流露,不加任何的雕飾,這就是孝道。大到救人,小到一句問候都是孝道的內容。不僅對自己的家人,還能推及他人,這也是孝道。讓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弘揚孝道!
2023最美孝心少年心得篇2
今天下午,我們班同學一起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看完后,我的感受頗深。內心就像是打翻了一個五味瓶
首先出現在熒幕上的是一個12歲左右的小女孩——高雨欣。從小和媽媽艱難的生活在一起,以賣燒烤維持生計,媽媽又被醫院檢查出患有重病,生活上的壓力大部分壓在了小雨欣的肩上。日子過得非常艱辛。可是,雨欣為了讓媽媽過得好些,頂住了壓力,忍受了一些同學的侮辱。夏天的夜晚蚊子漸漸多了起來,雨欣的腳上,被蚊子叮了一個又一個的紅包,癢痛難忍,可是他并沒有收攤,而是繼續和媽媽在學校門口前賣著燒烤。這并沒有讓她放棄繼續努力學習。考試成績出來了,雨欣以每門功課滿分的優異成績,考了全縣第一。當她拿到成績單時,她的心臟撲通撲通地跳著,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告訴母親這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到家后,雨欣與媽媽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我看到,她的母親眼中上說著激動的淚花。到了晚上,媽媽為了獎勵雨欣,給她親自烤了一根雨欣平常最舍不得吃的香噴噴的烤腸,在母親的再三勸說下,雨欣接過烤腸,親了媽媽一下后,幸福的吃了起來。這僅僅是一個吻和一根烤腸嗎?不,不是的。它們包含著母女之間最美麗、最真摯的愛!
后來,又出現了一位“奔跑女孩”。她的母親患了不可治愈的尿毒癥。她奔跑在家庭、學校與送票公司之間。她的母親原來是一位送票員,而現在。路玉婷為了讓母親和婆婆生活下去,只好繼續干媽媽的工作。送票的路上,只有一輛破舊的單車陪伴。但這時的她,正面臨著中考,只能從等票和等媽媽做透析的時間中看書、看模擬試卷。午飯只有白開水和面包。當她從公司跑到醫院等待母親做透析時,記者問滿頭大汗、氣喘吁吁,而正在看書的玉婷:“你不喝口水嗎?你為什么不喝口水呢?”她的這句話震撼了我。平時我們回到家,認為自己已經很充分利用時間了,而現在回想起來,和玉婷相比,真是該自嘆不如了。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邵帥。一個陽光帥氣的男孩子,但是又是如此的不幸。
幾年前,母親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當時的病情已經到了無法想象的地步,必須通過換骨髓才能保住性命,但他們家人從中華骨髓庫中,并沒有找到匹配的骨髓,就在這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僅僅歲的邵帥提出了要給媽媽捐獻骨髓。他說:“我要救活我的媽媽!”一句平凡的話卻包含了不平凡的愛。當主持人把他請上舞臺時,告訴我們,邵帥暈針、暈血,當主持人:“你又暈針又暈血,當你捐獻給你媽媽骨髓的時候,你是怎么克服的呢?”他聲音顫抖地說:“我只想著救活我的媽媽,其他的就什么都忘記了。”他再去醫院的路上,必須穿過一段很黑的小樹林,而他還很怕黑。為了克服,他還改編了一首小歌:“當我想著救我媽媽,就不怕不怕啦……”這時,我的滾燙的眼淚再也忍不住,從我的眼角慢慢滑下,這顆淚珠中,包含著感動,同樣,也包含著我的懊悔……
這些少年都是花一般的年紀,卻要遭受如此不幸……我們怎么能和他們比呢?
就在前幾天,我和父母發生了一場爭執,就為此,媽媽狠狠地扇了我一下,并大聲呵斥著:“哭什么哭,這次沒有考好的原因你不找找,你還在這哭!”我哭的越發厲害了,媽媽這一扇,扇碎了我的心。當時想: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我偷偷地望了一眼媽媽,發現她滿面愁容地坐在沙發上,時光在她的額頭上刻了幾條深深的皺紋,額頭上的原來幾根青絲也被染成了八法,包含著媽媽生我養我的艱辛。我走到媽媽面前,跟媽媽道了歉,我確實不該跟她頂嘴。媽媽摸著我的頭說:“不要怪媽媽太狠,你知道你缺少的是什么嗎?是堅持,是戰勝挫折勇敢頑強的心!”到今天我才徹底明白了媽媽的用意。相比那些“最美少年”,我遜色許多。這個“最美”并不是指的容貌,而是指的一顆最美的心!
不管面對多大的挫折,都要有一顆戰勝挫折頑強的心。
父母打你、罵你固然是他們的不對,但不要懷疑他們一顆愛子女的心,我們要用真摯的愛來回報父母對自己傾注的一片心血!!
2023最美孝心少年心得篇3
流著眼淚看完2019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晚會,一曲《慈孝若晴天》旋律依然在耳畔回響,孝心少年們的每一個小故事都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些最美孝心少年,最大的14歲,最小的僅僅9歲,是和我差不多的年齡。
他們是非常不幸的,生活非常艱苦。有的孩子父母都不在了,和體弱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有的孩子父母眼睛完全失明,甚至看不清自己的孩子長什么模樣;有的孩子本身患有很嚴重的疾病,從小和病魔做斗爭,還有一些留守兒童,想看一眼自己的父母都非常不容易,命運的坎坷讓花季的他們過早地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的艱辛。
可是,他們又是非常堅強的,面對困難,面對厄運,都沒有低頭,沒有氣餒,他們用自己稚嫩的雙肩勇敢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做飯,砍柴,打工賺錢。。。。。。更為難得的是,他們從沒有放棄自己的學習,也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他們甚至拒絕了別人的捐款,而是堅持通過自己的雙手為自己為父母撐起一片天空。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是他們臉上那堅毅的、樂觀的、最美的笑容,盡管很苦,他們卻能夠微笑著安慰父母,從來不讓父母看到自己哭的樣子;盡管很累,他們也沒有忘記回家之后給爸媽洗洗腳,講講笑話,讓父母開心。愛,可以沖破一切障礙。
我一次次地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再想想我自己,衣食無憂,生活在蜜罐里,隨時都可以依偎在爸媽的懷里撒嬌,卻從來沒有體會過父母的辛苦,還時不時惹他們生氣;天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有最優秀的老師,有最豐富的課外閱讀書,卻還經常報怨學習太累;遇到一點點小困難動不動就哭鼻子。和他們比起來,我實在太慚愧了!
慈孝感天,而我們俗語里也經常說羊羔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今天這些最美少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孝心給我們上了最生動最深刻的一課,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而他們那堅強勇敢、積極樂觀、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和生活態度也將永遠激勵著我!從這一刻開始,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用愛心溫暖世界,用行動孝敬父母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對我們的愛向來如絲絲清泉,在我們心間流淌。它發生的悄無聲息,包含在生活的點滴,卻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溫暖和愛。為了讓每一個少先隊員都能體會到這份愛,并且也把自己心中的愛表達出來,三年級級部積極響應少先隊大隊的號召,組織學生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晚會。他們被“最美少年”的孝心深深感染,懂得感恩愛、如何表達愛一時成了同學們的話題。還把自己的感受和行動寫了出來,繼續傳播這份感動、點燃子女的孝心。
2023最美孝心少年心得篇4
李艷蕁出生于道縣一個偏遠山區的小村,地理環境惡劣,交通不便,家里條件更是十分貧困。2011年,由于奶奶患肝癌,不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還欠下了二十多萬元的債務。2018年奶奶不幸去世,父母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還債,留下爺爺和她相依為命。面對生活的磨難,12歲的李艷蕁樂觀堅強,成為了家中的小小“棟梁柱”。家門口的長沙四大名校—永州日升學校今天帶您認識道縣的李艷蕁。
奶奶去世后,爺爺的身體也漸漸變得不好,閑不住的爺爺隔三岔五都會趁李艷蕁不注意一個人出門,每到這時李艷蕁心里都忐忑不安。將爺爺帶回家后,李艷蕁匆忙趕往學校上課。雖然整日奔波,但李艷蕁的成績卻十分優異。
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在多數人眼中,命運多舛的家庭大概率會孕育出一個內向的孩子,但是生活在這個窘迫的家庭中的李艷蕁,依然看得見美好,把“孝順”這個美好品質融進日常生活。做飯、刷碗、洗衣、干農活已經成為小艷蕁的必修課。雖然個子小,力氣不夠用,但他還是靠著一股子韌勁堅持著,包攬了家里的各種家務事。爺爺的飲食喜好,李艷蕁也記得很清楚。
家里每月給的零花錢李艷蕁從不亂用,除了買喜歡的書籍外,剩下的錢都在過年父母回家時交給父母。她覺得父母在外面打工很辛苦,掙錢很不容易,不應該亂花錢。
當同齡人還在父母懷里撒嬌的時候,生活的磨難讓李艷蕁早早的懂得了責任與擔當,用他稚嫩的肩膀挺起家庭的重擔,而說起自己的夢想,小艷蕁眼里充滿了向往。“長大后我要當一名醫生,把爺爺的病治好!”
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溫柔以待。如果時光不語,那就請靜待花開。
2023最美孝心少年心得篇5
在學校的號召下,我和媽媽觀看了央視的《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晚會在歌舞“眾里尋你”中拉開帷幕。20_年最美孝心少年共選出十位,他們中的每一位都經受過苦難,卻始終自強不息、陽光向上。來自我們包頭的孝心少年趙文龍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趙文龍八歲時,身患脊椎病的母親又得了尿毒癥,父親不堪生活的重負,與母親離婚。原本判給父親的趙文龍,明白母親病重,需要人照顧,就又回到母親身邊。當我們還在母親懷里撒嬌時,趙文龍卻還得獨自上街買菜做飯。想想九歲的我會做些什么呢,每一天有爸爸媽媽替我打理好了一切,除了上學,就是歡樂地玩,根本不用擔心買菜做飯,更甭說照顧別人了。趙文龍無意之中聽醫生說,蔬菜里的鉀、鈉對尿毒癥患者不利,他就提前兩小時把蔬菜泡好,消除有害物質。媽媽不能吃西瓜,他就盡量少吃。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炎熱的夏天,涼爽的西瓜的誘惑力該是多大啊,可是趙文龍愛他的媽媽,他能忍受。
每周有三天,趙文龍都要推著輪椅,陪媽媽去做透析,往返六公里的路,三年來走了八千多公里,磨破了無數雙鞋。可是在趙文龍稚嫩的臉上卻看不出半點對生活磨難的抱怨。每次我去倒垃圾都得媽媽三番五次地催促,回來還得討價還價地要報酬。我生活在蜜罐里,媽媽接送我上、下學,我已經養成了習慣,完全看不到媽媽的辛苦,我是多么的不應當呀。趙文龍像一面鏡子,讓我看清我自我,我有父母的疼愛,我是多么幸福,我要好好地愛我的父母,愛周圍的人。
趙文龍為了給媽媽補充肉類營養,就撿了些塑料瓶去賣,買了二兩半肉做成肉丸給媽媽吃,母子倆你推我讓,都想讓對方多吃點,這是多溫馨的畫面呀,我真想讓趙文龍的生活停留在這一瞬,讓他少吃點苦,少受點磨難。
趙文龍、黃鳳、吳林香……他們這些新時代的孝心少年感動著無數的人,他們踐行著我們中華傳統孝道美德,他們是我們每個人的榜樣。
2023最美孝心少年心得篇6
據介紹,“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以總臺機構融合、媒體融合為契機,充分利用央視頻、央視新聞新媒體、央視網及小喇叭等自主傳播平臺的優勢,在新媒體端發力。在前期尋訪過程中,活動通過移動端新媒體直播的形式,充分展示記者走基層拍攝孝心少年的真實過程的同時,深度開掘短視頻產品矩陣和關聯話題,力求真正實現大小屏與廣播之間的有機聯動。
作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的主要環節,本屆頒獎典禮邀請的頒獎嘉賓也涉及各個領域,既有航天英雄楊利偉、藍圖公益基金會創辦人龍永圖、著名表演藝術家呂中、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著名詞作家任衛新,也有奧運冠軍楊揚、本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形象大使、主持人于嘉和“月亮姐姐”等觀眾熟識的知名人士。同時,節目組特意邀請到了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風濕免疫學組組長、首都兒科研究所風濕免疫科主任吳鳳岐教授來到現場,后期她將為“最美孝心少年”楊峻熙提供切實醫療幫助。
在文藝呈現方面,《眾里尋你——20_“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中不僅有總臺央視少兒頻道主持人小鹿姐姐和月亮姐姐帶來的開場主題曲《眾里尋你》,還有土豆王國小樂隊表演歌舞《加油!同學》,并且邀請曾頗受關注的《聽我說謝謝你》的歌曲原唱者李昕融現場演繹這段原創手勢舞。文藝元素與事跡短片、現場采訪、頒獎相融,著力展現青少年天真爛漫與陽光勵志,讓觀眾有笑有淚,營造溫暖的頒獎氛圍。
節目形式上,《眾里尋你——20_“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更強調儀式感。據悉,現場的每位“最美孝心少年”出場均由6位小演員簇擁而來,在同伴的陪同下,站到舞臺上講述自己的孝親故事。除此之外,今年頒獎典禮舞臺還進行了創新式設計,環繞式大屏幕如何讓觀眾在觀看典禮時沉浸其中,更真切地感受“孝心少年”以及嘉賓們的真情實感值得期待。
從“孝心少年”人物事跡短片到頒獎嘉賓頒獎,從“孝心少年”現場采訪到文藝歌舞演出,20_“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從媒體傳播的視點出發,以少年兒童為表現主體,通過繼承和揚棄,為傳統孝親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為構建文明和諧的現代社會貢獻新的價值。
2023最美孝心少年心得篇7
孝,我們可能做不到臥冰求鯉及哭竹生筍等孝感天地之事。但是,我認為孝可以是很多方式,在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對孝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
孝,可以是影片中孩子對家庭與家人的付出。對于突如其來的家庭災難與打擊,那些孩子們無一不孝,也無一松懈。盡管家中有因意外而喪失行動力或意識的家人,又或是年事已高的祖父母,但是他們并沒有因此而失掉信心,而一躍成為家人們的希望。在那些孩子的內心深處,他們缺乏父母親的關愛,就如花草失了水,但他們又如仙人掌般堅強,承受著這一切又一切痛苦。我想,他們渴望,也曾絕望,但是卻不曾表現出來,這可能也已經足夠孝感天地了。
我認為,我們的孝心就如同那條微不足道的支流,在不斷回報著如奔涌、澎湃的大江一般的父母的愛;孝心就如一絲絲細雨,輕柔地滋潤著曾給我們水分的大地;孝心也如一片綠葉,在落下時又化作微乎其微的“春泥”……總之,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難以報答的。
從另一方面,報答父母的恩情是較為容易的,但是這又不是相當容易的。父母之恩,深到馬里亞納海溝也是不可比擬的,深厚得望不到底。我們也是可以通過一些小行為來表示孝心的。在生活中,我也曾用不小行為表達過“孝心”,而我留下的卻是遺憾與后悔。
那一次是我被動完成的,要不是因為老師的提醒,我甚至會忘記了這個日子對母親的重要性了。那是母親節,陰云籠罩著天空,我在家中,同往常一樣,沒怎么與母親溝通,從來都是這樣,可能是習慣了吧。這時,如電光一閃一般閃過一個念頭:老師叮囑過,在這星期給母親洗腳。我猛然跳了起來,如觸電一般,又不合時宜地說:“媽,我要給您洗腳。”母親大吃一驚,詫異地看著我。我沒注意到這一切,如機械一般,真是不在意,但只是過了個步驟一般,好像沒有任何感情地摻雜一般。那一刻,我感到我如冰冷的心終于振擅了一下,被什么不經意的舉動所觸動了,摸到了母親腳上的老繭。這一刻,時間停滯了,然而一貫冷淡的我感受到了母親的勞累。周末時光,我也就變得乖巧了,這也訓是不同尋常的一個周末了,我也就因此感受到了什么。那個星期一,和煦的陽光灑進窗臺,看著熟睡的勞累的母親,我留下了紙條:我去上學了,拿上久不肯用的零用錢,走了。我想,母親在此時,也會會心一笑吧。這,也便是孝了。
孝心讓親人久旱的心靈逢上幾滴甘雨,使親人能夠有前進的動力,反之也使我們有前進的動力,所以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果然是百善之先。所以,有了孝,也使我們有所收獲,孝,也需要傳承下去。
2023最美孝心少年心得篇8
今日,我們在五樓報告廳舉行了“孝心是一種美德”主題隊會。中途,我們還看了20_年的最美孝心少年。
一共播放了四位最美孝心少年。我最喜歡的就是第四位最美孝心少年,我最欣賞一位最美孝心少年李家幫。
他很是孝敬他的爸爸和奶奶。他的爸爸僅有拄著拐杖才能走路,他的奶奶眼睛看不見,他們一家主要靠的就是他。李家幫每一天都會去深山里撿木頭,因為那里的樹木不讓砍,在短短的兩個小時里,李家幫就能夠撿一車的木頭。
李家幫還要上學,上十天,放四天。因為,他的爸爸和奶奶行動不方便,所以,每次他放假都會為他的爸爸和奶奶準備好它上學十天的柴火和菜。
我最喜歡他的一點是,他是被領養的,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可是,他還是孝順他們,所以,我很欣賞他。
2023最美孝心少年心得篇9
本屆頒獎典禮由孝心少年人物事跡短片、頒獎嘉賓頒獎、現場采訪、文藝元素等部分組成。徐佳琦徐圣杰姐弟、邱小華邱萍萍兄妹、楊峻熙等10名(組)少年獲得“最美孝心少年”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20_“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緊扣精準扶貧、全面小康主題主線,全面提升品牌站位,在著力表現新時代孝心少年向上向善、自立自強精神風貌的同時,充分展現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對孝心少年本人及其家庭的切實關愛與扶助,生動體現近年來黨和國家在精準扶貧、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果。激勵青少年奮發圖強、孝老愛親,踐行中國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本屆活動通過各地文明辦推薦、欄目記者走基層等多種方式征集孝親故事。據了解,入選的“最美孝心少年”較往屆更具豐富性、多樣性,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孝心孝行故事也頗具時代感,既有抗疫家庭的感人事跡,也有脫貧攻堅家庭的溫馨故事。經推委會推選,最終10名(組)少年脫穎而出,獲得“最美孝心少年”稱號。他們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7歲,年齡最大的16歲。他們是:
來自內蒙古包頭的 徐佳琦、徐圣杰姐弟8年如一日照顧患病母親;
四川涼山的彝族兄妹邱小華和邱萍萍,用稚嫩的雙手為家庭奔小康貢獻力量;
身殘志堅的7歲女孩 楊峻熙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為一家人帶來歡樂;
年僅16歲卻擁有10年采茶經驗的茶園少女 王夢佳面對破碎的家庭,毅然選擇留下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
重慶的“棒棒男孩” 冉俊超與父親一起扛起家庭,用自己的雙手改善生活;
河南南陽的 王森洋跟隨失明父親和年邁奶奶一同生活,成為這個窘迫家庭的“開心果”;
11歲的甘肅男孩 石培昊,用并不寬大的肩膀為爺爺奶奶扛起打理瓜田的重擔;
“棉花女孩” 任立春從5歲開始就和爺爺奶奶一起,照顧雙下肢癱瘓的父親;
成績名列前茅的上海女孩 姚沁雯不僅和媽媽一起照顧年邁的奶奶和患有腦瘤的父親,還將大愛送給社會,關愛養老院的老人;
廣東佛山的 黃詩桓在疫情期間父親參加援鄂醫療隊時,主動擔負起照顧家庭的重擔,爸爸“守護大家”她“守護好自己的小家”。
這些不畏艱難踐行孝心、以樂觀的心態和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希望的感人事跡,不光對孩子,對成年人也有很好的教育意義,他們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榜樣力量。
作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的重頭戲,本屆頒獎典禮請到的頒獎嘉賓涉及各個領域,既有航天英雄楊利偉、藍圖公益基金會創辦人龍永圖、著名表演藝術家呂中、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著名詞作家任衛新,也有奧運冠軍楊揚,本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形象大使、主持人于嘉和“月亮姐姐”等廣大觀眾熟悉的知名人士。值得欣喜的是,節目組特意邀請到了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風濕免疫學組組長、首都兒科研究所風濕免疫科主任吳鳳岐教授來到現場,后期她還將為“最美孝心少年”楊峻熙提供切實醫療幫助。
2023最美孝心少年心得篇10
今天,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非常感動。“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字上面是一個老,下面是一個子。這意味著孩子要孝順長輩。古人不但創造了字,還創造了中華的傳統美德。
最美孝心少年有許多,來自吉林的王丹、來自河南的張俊兄弟、來自內蒙古的梁蓉、來自甘肅的梁維月、來自天津的許卓婧、來自遼寧的鐘岳峰、來自湖南的游柘楠、來自安徽的袁德旗、來自湖南的向娜、來自黑龍江的吳金棋。
最令我感動的是梁榮。他出生6個月時被診斷出先天性血管瘤,兩歲多時,媽媽又突發腦溢血導致左半身偏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久后爸爸離家出走,小梁榮就承擔起了照顧媽媽的責任。梁榮和媽媽生活在只有10多平米的出租屋里。以前,梁榮的頭上有一個雞蛋大小的血管瘤,去年在當地政府和一些愛心人士的資助下通過手術切除了,后來,小梁榮又在大家的幫助下上了幼兒園,媽媽謝清麗識字不多,得病后記憶力也不大好,經常把藥記錯。小梁榮在幼兒園學了漢語拼音后,就用字母幫媽媽做標記。2015關于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600字3篇2015關于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600字3篇。懂事的小梁榮總是把媽媽給她買零食的錢用來買一些生活用品。偶爾買了一塊口香糖,也要分著吃上好幾天。一個雞蛋,母女倆一人一口,要吃十幾口才能吃完。有時候媽媽的手用不上勁常常在剝土豆皮時,把土豆掉在了地上梁榮會搶著吃掉在地上的土豆。
看到了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家里,我不是吵著買這個買那個,就是偷懶。在他們面前,我突然感覺自己很渺小。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幫助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好好學習。
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感動著所有人,祝愿他們的生活越來越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