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工作反思心得體會
請讓我們環保!至今,河邊或路邊隨便可以看見大堆小堆的塑料袋、一次性飯盒、堆成一座座大山,壓著早已疲憊不堪的大地;河水也不能擺脫了這種沉重負擔,可恨的工廠排出源源不斷的廢水污染了清潔河水,不但如此,空氣也被“大煙斗”排出的滾滾濃煙弄得灰一塊、黑一塊的;這還是過去的地球的嗎?難道我們要生活在這種污染里嗎?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人們想在太陽系中尋找“新大陸”。可是人們的所作所為,是不可能辦到的。
現在,大街上隨便可以見“痰”這個怪物。它四處橫行霸道,它的同伴還有包裝紙、泡沫塑料盒等。人們一邊走,一邊吃,一邊把剩下的果皮、紙、渣,隨處亂丟。盡管清潔工人一遍又一遍的掃,還是控制不了亂丟垃圾的污染。另外,排放廢氣的不只是工廠,還有逐漸的增加汽車。它們冒出的黑煙,黑乎乎地一團團,像惡狼一般蝕著清潔的空氣,人們捂住口鼻,我想路過的人都捂住口鼻,那住在工廠旁邊的人怎么辦呢?想與“黑氣”隔絕,可誰知道,我們自己都是環保的污染者之一呢?這些,終究害的是自己啊!如果臭氧層被破壞,使紫外線強烈照射人們的皮膚,導致皮膚病等疾病下,也使自己受到傷害嗎?
環保工作反思心得體會篇2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是地球上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可是地球上的人,一直忽略了一點,保護自然環境,人們一直濫用科技,破壞生態平衡,可是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當人們意識過來已經遲了。
聽說近幾年來某些地區在春天還有巨大的沙塵暴,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那些地區會在春天出現沙塵暴呢?春天不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嗎?春天不是鳥語花香、百花齊放,使人感到心曠神怡的嗎?他們問這些問題是很正常的,因為在春天里所有的動植物都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
為什么某些地區會出現沙塵暴呢?那是因為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問題還不夠深入,由于人類不懂得自然環境對于人類的生存重要性。而且還由于某些地區亂砍亂伐、濫用、過度捕撈動物……造成了泥土疏松,沒有樹的支撐,風一吹,泥土便四面八方的跑步而走,就造成了沙塵暴。
還有現在的天氣越來越暖和,而且海水不斷上升,還可能把整個世界都淹沒了,最后人們只能生活在海上,人們見到泥土就像見到珍珠項鏈一樣,因為人們沒有泥土只有水,所以人們很珍惜泥土。
我們還破壞生態平衡,一直忽略了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大量的捕殺動物,砍伐植物,破壞森林,污染河水,導致許多動植物死亡,人們也得了各種疾病。
保護地球,等于保護我們美好的家園,如果我們傷害地球,地球也會報復我們的。所以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美麗的地球,不讓它受到傷害。
地球你還在喘氣嗎,你還在呻吟嗎,你還在為人類惡行而苦惱嗎?但你可知一群懵懂的少年在為明天的天將會更藍而努力,為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而努力。
我相信只要大家攜起手,保護我們的家園。明天的天會更藍,地會更綠,水會更清,能源將不竭。地球也將跟我們一起微笑。
環保工作反思心得體會篇3
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一切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破壞大自然,就等于破換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目前,生態環境日益惡劣,人類賴以生存的水資源、空氣和食品等都受到了污染。
在現實生活中,一條條清澈的小溪被污染,變成了臭氣熏天的水溝;一株株美麗的花草樹木被污染,變得黑黑的就要凋謝;一棵棵高大的大樹在一陣隆隆的機器聲中倒下……這些都是人類可惡的“杰作”!
現在,人類破壞環境越來越嚴重。就說我們周圍的河流吧,那里原來的水清澈見底,平靜得像面鏡子,但由于幾年來亂丟垃圾,排放污水,以至于現在的部分河流變成了臭水溝。每當人們路過時,總要捂著鼻子走過,河里的水黑糊糊的,河岸邊還有許多生活垃圾,影響市客,破壞環境衛生。
雖然有些河流正在施工,清理污水,但是,如果人們不足夠重視水污染問題,就算這些河流治理多少次也是無濟于事的。而且,破壞環境對我們造成的危害極大。它會帶來一系列的災難,如沙塵暴、大雨、山洪、海嘯等自然災害。其實,保護環境并不難做到:當看到洗手間的水龍頭在滴水,是不是能夠關上呢?當電池用完后能否分類收藏處理,而不是隨手扔掉呢?購物時是否能自覺不使用塑料袋呢?拒絕使用塑料袋等一次性物品,減少白色垃圾的產生;不亂對垃圾;按相關要求分類存放;不要向水中丟棄污染物;節約用電、水、煤等資源……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那么我們生活的環境將有很大的改善。大自然也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為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清新空氣、優美環境而努力奮斗吧!
環保工作反思心得體會篇4
拉開窗簾,看見塵灰漫天飛舞,一粒粒沙塵打的窗戶“啪,啪”響,白色垃圾費的滿天都是,好似要吞噬整個世界,天空變成了灰暗色,無任何生機……
溪流旁,工廠不斷地排放污水,廢氣;樹林里,工人們無休無止地砍伐著樹木;,汽車不斷地排放尾氣……
難道我們就應該這樣對待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嗎?不,保護環境,應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可現在很多人來卻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的行為。
例如:出門時不知道隨手關燈;吸收式,用水太多,放音樂時聲音太大;經常用一次性的東西;破壞樹木……節約,是中華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節約用水、用電;節約用塑料袋;不用泡沫紙做的飯盒;不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勺子等。保護環境,是人人都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多植樹,不破壞樹木;少用塑料袋,盡量將環保袋代替塑料袋;拒絕噪音污染;不隨手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垃圾應該分類安置;廢棄的電池不要隨點亂扔;不要踐踏草坪;不隨便摘花等。
人類呀!快點醒悟吧!試想,如果沒有了樹木,那么會帶來泥石流、旱災、洪水等自然災害,灰塵就會占據天空,許多人就會流離失所;是想,如果不斷的排放廢氣,臭氧層的洞就會擴大,紫外線就會灼傷人類的皮膚,不僅會曬死山上的樹木,還會是鳥兒沒有了家,害蟲沒有了天敵,它們會吃掉農夫的莊稼,人類沒有了糧食就會滅亡;試想,如果總是隨地亂扔垃圾,那我們的城市就會成為一個垃圾堆,我們的生活也就不會這么舒適;試想,如果不節約用塑料袋,那么現在天空上就會飛舞著很多白色垃圾,我們的城市,會成為什么樣的景象?
我想要呼吁大家,愛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環保工作反思心得體會篇5
地球是生命的搖籃,是我們共有的家園。地球有水,空氣和適宜的溫度,有各種生物,成為適應人類生存和繁衍的環境。森林和自然界其他綠色植物,都是二氧氣碳的消耗者生產者。通常一公頃闊葉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出730千克的氧化。這對于保護空氣的清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當雨季來臨時,大雨傾盆。
有樹木的地方,雨水首先落到樹葉上,不會直接落到地面。樹葉和枝條能夠截住25%的雨水,使這部分雨水慢慢滴到地上。沒有被樹葉和枝條留住雨水,落到了森林中的枯枝葉上,這些枝葉像一層海綿鋪在地面上,吸收了15%的雨水,還有35%的水滲到了土壤里,只有25%的水流出森林。地面上有森林,大雨時,就削減了水災,我國一九九八年特大洪災的原因是什么呢?森林減少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
水災不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另一方面,它也造成了水土的流失,有人做過試驗,得到一組數據,暴雨直接打在裸露的地面上,每公頃土地每年濺起的土壤是200噸;如果種上莊稼,則只能測起20噸;如果是草地,那就少得多,只能測起0。1噸,幾乎濺不起土壤。從200噸減到0。1噸,這是多么大的差別。這組數據生動地表明了,土壤需要保護,而最好的保護傘是森林。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用完就扔的習慣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扔,扔,扔,于是被扔掉的東西成了垃圾。把各種垃圾集中起來,其數量之大是令人難以想像的。
我國第一大城市上海,每日產生生活垃圾8000噸,建筑垃圾3000噸,工作廢物22000噸。一年的垃圾堆積起來,按體積算,相當于360幢12層的高樓。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日益惡化,大氣、水、土壤被嚴重污染,自然界和生態平衡受到嚴重影響,自然資源也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失。環境的這些變化,都無一例外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人類應該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愛環保,一起來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
環保工作反思心得體會篇6
4月24日,歷經4次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經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將從20__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 《環境保護法》是我國現行法律中最嚴格的一部專業領域行政法,表明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同時,也表明環境保護工作迎來了新的春天。新的《環境保護法》對原法進行了較大的 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一是立法理念有創新,二是基礎手段有加強,三是監管模式有轉型,四是監管手段出硬招,五是監督參與顯民主,六是法律責任求嚴厲。本人通過學習,淺談自己的感受。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彰顯了勇于擔當的精神,對政府、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企業、公民的權利義務作出界定,并對決策機構、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推動解決了原《環境保護法》存在的職責不清、權限模糊等問題,實現了權責匹配,有利于從根本上提高環境法的有效性和權威性。 此次修法彌補了地方政府環保責任虛化的弊端。強調了各級政府履行改善環境質量的責任,要求各級政府把確保生態環境安全和基本環境質量作為重要公共服務職責。片面注重管理權力,忽略責任履行和追究,對上下級政府之間責任劃分和監督考核機制規定籠統,必然導致地方政府責任虛化,出現不作為、亂作為等現象。因此,必須在立法上首先確立“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的理念,厘清權利義務的邊界,規范和約束地方政府環境行為。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有力強化了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護責任,從環境信息公開、完善環境監測制度、建立環境污染公共預警機制,到政府環保履職考核,再到建立引咎辭職機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化權責邊界,推進形成完備的環境保護社會治理結構。此次修法扭轉了環保部門環境監管措施弱化的局面。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賦予環保部門一定的行政強制權,同時也進一步嚴格了環境監管部門的責任。長期以來,環保部門的執法方法太少、手段單一、權力偏弱,監管和執法力度有限,導致監督管理職能往往難以有效履行。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明確了環境監察機構的法律地位,賦予環境監察機構及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管職責的部門現場檢查權,賦予環保部門查封、扣押權,有利于樹立環保部門執法權威,為環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時,通過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建立社會誠信檔案,公布違法“黑名單”等制度,使環保部門擁有更多的管理手段,進一步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以期解決違法成本低的問題。
此次修法根治了過去企業污染防治責任軟化的痼疾。原《環境保護法》中盡管有80%的法律條款針對企業,但是受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嚴密、手段不強硬等因素的影響,企業污染防治責任落實情況堪憂。加大處罰力度,讓污染者切實承擔環境污染成本,是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的一大亮點。企業生產和發展的權利需要保護,但治理污染的責任也決不能偏廢。查漏補缺,進一步明確排污企業污染防治和突發事件的應對責任,是今后一段時期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增加了按日計罰、暗管滲坑排污可行政拘留等處罰措施,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法律制裁力度,其目的就是要將污染責任一追到底。
此次修法改變了社會公眾參與環保要求泛化的狀態。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賦予了公眾更多的參與權利。每個公民都有參與環境保護的義務。但過去對公眾等第三方主體在環境問題上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缺乏充分保障,影響了公眾參與的積極性。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對環境公益訴訟主體資格、舉報人保護專門作出規定,并強調了公眾保護環境的責任,明確了公民環境權利和義務,有利于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形成全民參與環保的良好局面。 權責對等,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各主體的作用。環境保護具有綜合性的特征,必須明晰全社會的權利和責任,營造統籌推進的大格局。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為構筑多元共治、社會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提供了良好契機。
此次《環境保護法》修訂,不僅提出生態文明的理念,而且規定了相關的法律制度、機制和責任,以及保障生態文明理念的具體實施。毋庸置疑,法律的強制性在于其嚴厲性。我國的環境污染形勢之所以如此嚴峻,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法律責任不嚴厲。此次《環境保護法》的修訂,讓《環境保護法》長出了能夠制裁違法行為的“爪”與“牙”:其一,對4種情況規定了行政拘留措施。如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就擅自開工建設的污染項目,對其負責人予以行政拘留;對于偷排、暗排的企業,對其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予以行政拘留;對于隱報、瞞報或篡改排污數據的企業責任人予以行政拘留;對于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相關人員亦可予以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措施的采用具有極大的威懾力,將對推卸責任的企業起到有效的威懾作用。其二,針對發生重大環境違法事件的地方政府分管領導及環境監管機關的主要負責人,設立了引咎辭職制度。即對于那些因監管缺位、越位、不到位,以及其他一些環境行政違法行為而造成重大影響,或者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地方政府或環境監管機關的相關領導,責令其引咎辭職,從而通過與其政治前途掛鉤的做法促使其忠實地履行法律規定的職責。其三,對企業規定了按日計罰的措施,即對于那些責令其限期整改卻屢教不改的企業,從責令之日起按日計算罰款,并且鼓勵各地方按照地方實際設定罰款的數額,可見罰款上不封頂。這種嚴厲的制裁措施有利于遏制那些心存僥幸的企業的僥幸心理,并解決違法成本低而守法成本高的問題,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效結合。
環保工作反思心得體會篇7
低碳生活是一種非常環保、文明的生活方式。節水、節電、節油、節氣,可以幫助我們將低碳生活變為現實。
現在我們國家對全世界公開承諾減排指標,決定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時代已經如約而至,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低碳”就在我們身邊。夏天,我們在家用空調時,不要長時間開著,用了幾個小時后,就關掉,再開電風扇。這樣就能省50%的電;在冰箱內放食物時,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用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更節電;用微波爐加工食品時,最好在食品上加層無毒塑料膜或蓋上蓋子,這樣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發,食品味道好又省電;開車時盡量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檔位,避免低檔跑高速,定期更換機油,輪胎氣壓要適當和少開空調。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盤、軟盤、光盤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
平時我們勤動手動腦,也可以實現“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儲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頭瓶、酸奶瓶制作一盞漂亮的臺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
另外,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你看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
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總之,低碳生活,既是保護環境,也是拯救自己。”
那么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還有其它降耗低碳的好方法嗎?來看看我的建議吧。
紙張的.雙面使用,節約用紙;
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飯盒;
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
減少糧食的浪費;
我們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來愛護,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環保工作反思心得體會篇8
夕陽西下,五彩的晚霞潑灑在干凈的校園,多美啊!今天,偌大的校園只有我一個站在校門口等媽媽來接我回家。
突然,從遠處“沙沙”地滾來一個白色的“幽靈”,在我的腳邊停了下來。我正想彎腰去撿,可轉念一想:這又不是我的責任,要是被別人看見還以為是我丟的呢,到時候就算我跳進黃河里也洗不清了!“滾開”!我抬起腳來踢了它一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這時,那張臟兮兮的家伙,隨著風“嘩嘩嘩”跳起了舞來,還跳到了我們四年級的包干場地。要知道這場地是我們值日生辛辛苦苦掃干凈的。頓時,我的心里燃起了一團莫名之火,我氣喘吁吁地跑過去,一把抓起地上的那張紙,又匆匆地跑向垃圾箱,狠狠地把紙頭丟進了垃圾箱里———“看你還敢不敢再猖狂!”
“陳艷,你在跟誰說話?”
“媽媽,你來了!”我轉過身,看見媽媽來了,高興地跑上了媽媽的汽車,把剛才撿垃圾的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夸我做得對,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聽了媽媽的話,我的臉上反而感覺到火辣辣的。
環保工作反思心得體會篇9
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周末,我當了一回“環保小達人”。
早晨,陽光明媚,正是洗衣服的好時間,媽媽把臟衣服扔進了洗衣機,放了清涼的水和清香的洗衣粉,洗衣機開始工作了,我瞪著大眼睛好奇地看著,過了一會兒,洗衣機“發怒”了,左右搖動著她那肥大的腰,不斷發出低沉的“叫聲”,“嗡嗡嗡——”,好像在生氣地說:“衣服太多啦!衣服太多啦!”好不有趣!我繼續興致勃勃地看著。
時間像飛鳥般過去了,洗衣機平靜下來,“嘩嘩”我聽到了一股水流淌的聲音,頃刻間,洗衣機“吐”了!就像噴泉噴出的水柱,洗衣機的水潺潺流出,我們剛學了《綠色記事本》,我著急地想,怎么辦?不能讓水資源白白流走。突然,我急中生智想到了辦法,匆匆跑到衛生間,費力地端出一個比我還大的盆,放在洗衣機旁,把水管放進水盆里,“哈哈”,我歡呼雀躍,“水沒流走!”“嘩嘩嘩—”,這時流水聲是那樣歡快,“謝謝你!沒讓我們浪費掉!”我仿佛聽到了水花們清脆的聲音,我高興地笑了。
后來,我又用這些水拖地、抹桌子、澆花……大人們都夸我是“環保小能手”呢!
水是寶貴的,世界上還有好多喝水困難的人,讓我們珍惜每一滴水。
環保工作反思心得體會篇10
近年來,一直被我們視為“世外桃源”的農村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農村環保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重大問題。且不說農村環境涉及到的面積廣,單是農村環境牽涉到的人員眾多就是促使我們關心質疑問題的重要原因,更別提其對于整體地球環境以及整個國民生活幸福指數的影響。
當前,農村生態環境惡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農村生活生產垃圾數量急劇攀升;第二,農村垃圾結構與城市的垃圾結構有著十分驚人的相似之處。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農村人口環保意識淡薄,處理垃圾的方式過于簡單化,隨地丟棄生活垃圾,或者是焚化垃圾造成二次污染。其次,農村關于環保的管理體制嚴重缺失,農村環保工作無人管,放任自流自然造成環境惡化。再次,近些年農村經濟的增長多以鄉鎮企業拉動,而有些鄉鎮企業的發展是以危害環境為代價的,生產廢水、廢棄的肆意排放,嚴重侵蝕著農村原本較好的生態環境。最后,當今,農村生態游、鄉村休閑游廣為城里人喜愛,農村旅游業發展迅猛。但很多人在旅游過程中不注重環境保護,肆意破壞,導致城市垃圾流向農村。
鑒于上述情況,我認為,農村環保工作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增強農民環保意識,大力普及環保工作,從根本上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第二,大力發展高新科技,應用最新環保科技,回收利用不同類別的垃圾,減少固體垃圾的占地空間。第三,國家加快農村環保的相關立法工作,以法律手段保護農村環境。第四,政府要指導協調做好農村環保的管理工作,包農村環境的保護納入到有效的管理體制中來。第五,在開發農村旅游時注意環境保護,切忌過度開發,為了短期經濟利益損害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