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伙人心得
中國合伙人心得篇1
有人懷疑蘇梅與成東青間的愛情,認為蘇梅一直在有意無意的利用“東子”這只癩蛤蟆。其實,事實并非如此。成東青因追求蘇梅而患上肺結核,在他休學期間蘇梅對成東青的關懷,足以說明她已經接受了成東青。蘇梅去美國前的最后一個晚上“睡了”成東青,并非對二人愛情的結算或對成東青的報答,是因為她認為完成美國學業后有回國的與成東青修正果的可能性,畢竟本分的女性輕易不會拿性作交易。蘇梅后來為了留在美國接受了其他男人,并向成東青宣告“分手”,這也進一步說明蘇梅承認和成東青曾經牽過手,否則何來“分手”。應該說成東青在追求蘇梅這件事上是成功的。
有人認為自蘇梅為留在美國而拋棄成東青那時起,他們倆的愛情已經結束。其實不然,他們間真正的故事此時才剛剛開始,不一樣之處僅在于之前的主角是蘇梅與成東青,而之后成了成東青一個人的獨角戲罷了。成東青在學生面前調侃他的愛情,并不是對蘇梅的忘卻,而是其對成功的渴求。所以,在我看來,《中國合伙人》與其說是關于成東青、孟曉駿、王陽三兄弟的創業故事,不如說是成東青獨自演繹的他與蘇梅的愛情悲劇。
蘇梅單方面終止與成東青的戀情后,成東青一直在設想與蘇梅的重逢,希望蘇梅能夠對他說“我為你的成功感到驕傲”。為什么會他有這樣的幻覺呢?我想成東青一定是欲通過自己的成功來證明蘇梅的選擇錯誤,讓蘇梅后悔,甚至再讓他們死去的青春復活,這成了成東青努力創業的原動力。也正是如此,在新夢想成功自己成為留學“教父”后,他才總是強調自己在新夢想的領導地位、大股東地位,而極力反對新夢想的股改和上市,因為只有這樣成東青才能成為新夢想真正的所有人,才能證明新夢想的成功就是他的成功。而一旦新夢想股改上市,被社會化了,成東青擔心新夢想不再由他一個人獨有和控制,如此的話“新夢想的成功就是成東青的成功”將難有說服力,這顯然違背了成東青的人生目標。
然而在成東青與蘇梅真的重逢時,并沒有上演成東青用盡氣力導演的那一幕,此刻他終于意識到并接受了他和蘇梅間的青春早已死去,永遠不能復生的現實。從那兒以后,成東青才真正、徹底放棄了蘇梅,不再幻想用新夢想作為征服蘇梅的工具。可以說,他對新夢想的控制欲與對蘇梅的單相思同時終結。去除了此心魔后,成東青才能真正正視王陽和孟曉駿的存在,放手推動新夢想的上市,將新夢想獻給社會。
看來蘇梅的閃現改變了成東青的一生,也成就了成東青在《中國合伙人》中的系列悲劇。
中國合伙人心得篇2
調成泛黃色調,溫火熱煮青蔥歲月,《中國合伙人》里有舊時代熱血青春;三個青年從一無所有到身家萬貫,這是一部勵志大片;橫跨幾個年代,里面有時代的斷截面;還有始亂終棄的愛情,有始至終的友情??陳可辛想說的東西很多,但什么都沒講徹底。或許,其實是這樣,他并不想說這么多,他只是覺得要堆砌這么多,因為這些對票房可能有益。經過《武俠》和《血滴子》(監制)或小或大的失敗教訓,他對失敗產生前所未有的恐懼,迫不及待想找個機會消除挫敗感。
陳可辛擅長刻畫情感,收集整理以及更大一點的群體情懷,他所有的電影都在圍著情感打轉,即便在嘗試拍攝中國式大片時,類型電影的框架也壓制不住他對情感的突出關注。這是陳可辛最大的優點,他懂得人性的復雜,情感的美好與哀愁。可惜在《中國合伙人》里,他并沒發揮出上好狀態,成冬青、孟曉駿和王陽三人的性格和關系變化,包括他們各自的愛情,除了偶現的動人妙筆,幾乎全靠旁白幫忙。在講述方式上,我沒見過這么笨、這么匆忙的陳可辛,旁白多得令人厭煩,簡直退化到早期作品《雙城故事》的地步,旁白甚至比之更泛濫。設想一下,假如抽掉三人相互交叉的旁白,僅借助于畫面和情節,他們三人的性格和情誼差不多會坍塌。過于依賴旁白,就像強行灌輸的評述,生硬地為觀者構建對主角們的印象。
作為北上拍片的港區導演,對于影片營造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代質感,當給予一些表揚,這也是陳可辛從不失手的地方。不像別的香港導演到了內地,港味與陸味倉促雜交,如蹩腳的國語配音一樣令人難受,陳可辛的《如果·愛》、《武俠》,包括這部《中國合伙人》,并沒出現不自然的怪異問題。當表面功夫做足,就要深入內核精神。王陽是個文青,留著長發,有觀眾向陳可辛提問,王陽是否有海子的影子,他坦承,不知道詩人海子是誰。這個無關緊要的事實,泄露了很多秘密,可解釋三個人物沒有人格(不一定是高尚的)魅力的原因。陳可辛終究對人物的外在和內在設定有距離感,他做了功課,但視野和經驗不夠。王陽的文青范,孟曉駿的世家子弟樣貌,成冬青艱難求學的漫畫式描述,均流于類型片的套路化,盡管他們的形象借鑒了現實人物。
校園、創業、泡妞、決裂,自從預告片曝光,就可推斷《中國合伙人》可能和大衛·芬奇講述Facebook創始人故事的《社交網絡》有關聯。出來的成品,果然證實了這個猜測,《中國合伙人》偷了《社交網絡》不少東西,這真令人尷尬。成冬青三人和美方律師對峙的戲及對整個電影的牽引作用,和《社交網絡》如出一轍。甚至可以再一步推斷,《中國合伙人》的誕生,就是《社交網絡》催生的產品。主創照著《社交網絡》的樣子,找適合的故事,左轉右拐到了新東方俞敏洪他們的頭上。
中國合伙人心得篇3
夢想是什么?
這似乎是一個不老的問題,從小到大不知聽過多少遍了,從最初的懵懂孩童到如今的青澀少年,夢想隨著時間而改變,童年時代的高瞻遠矚被歲月寸寸消磨,不是因為斗志消沉,動力低弱,僅僅只是因為,我們變得現實了。媽媽曾不止一次對我說:“總有一天,你會被世界磨平棱角,對著你討厭的人微笑,沒有人是獨立的存在,他們都必須融入集體,物競天擇,環境不會遷就你,只有你學著融入環境?!笔堑模澜缣?,也許終有一天,我同樣也會掛上那一成不變的厭惡微笑,夢想是什么?那時怕是已經忘記了吧。虛無縹緲的夢想,于我而言,不過是幾個熟悉的名詞,甚至只是兩個稍微熟悉些的字眼。
下午因為實在閑的無趣,在網上隨便點了一個以前聽過,卻沒時間看的電影來打發時間,然而一個多小時過去后,眼睛莫名的有些酸澀,不是撕心裂肺的悲傷與熱淚盈眶的感動,只是有一種微妙的震撼,在不經意中擊中了我的心房。
一個默默無聞的土鱉,一個年輕氣盛的知識分子,一個浪漫的憤青,三個性格迥然不同的陌生人,被命運的網交織在了一起。在時代激流中,成東青和王陽的美國夢被無情的現實破碎,孟曉俊在美國受盡欺辱,輾轉數年僅換來美國夢的破碎,齊力創辦英語培訓學校的新夢想,將三人僅僅的綁在了一起,本以為苦盡甘來,卻又是一番苦難。以前便看過許多以青春,夢想為主題的電影,《致青春》,《匆匆那年》……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前,我一向將電影定位于娛樂消遣,偶爾從其中領悟一些道理,然而卻沒有一部關于夢想的電影能讓我對夢想產生新的認識。
記得電影里有句話:“夢想是什么?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真正能將夢想堅持到最后人很少很少,我也從未如此理解這個問題,小學到初中的素質報告冊上,夢想一欄永遠填著一些顯而易見,但人們頗為贊譽的職業,不高不低,中庸到遣散了我對夢想最后的熱情。很多人皆是如此,太過艱難的夢想接觸不到,索性放棄,但其實根本不是觸碰不著,只是擔心同學會笑自己好高騖遠;而太過低俗的夢想又不想觸碰,害怕大家對自己夢想的否定甚至鄙夷,久而久之,他們在蒼茫世間沉沉浮浮,早已忘記了幼時最珍貴,最誠實的夢想。
一紙素箋,一筆淡墨,將夢想寫在光陰盡頭,任時間流逝,看夢想在流年中綻放成花。
中國合伙人心得篇4
致完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該致我們永不逝去的夢想了。
男人一生有兩大夢想:征服世界,征服女人。換一種文雅的說法,前者叫事業,后者叫愛情。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可以肯定,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平庸之輩,這一生注定寂寂無名,一事無成,無論多么辛苦和努力。許多人稀里糊涂來到這個世界,稀里糊涂活了幾十年,最后稀里糊涂地死去,沒有經歷過什么,也沒有享受過什么,不過到人間打了一回醬油。他們生命的絕大部分時光就是重復或模仿別人的生活,要么看別人活。他們沒有獨特的個性,也干不出新奇的事情,生活平淡得如同白開水。這種單調無趣的生活難免使人傷心和郁悶。那么,如何才能熬過這漫長而苦累的一生呢?
有一個段子是這么說的:哄上級開心就做做假,哄下級開心就做做秀,哄朋友開心就做做東,哄女人開心就做 ,哄自己開心就做做夢。
“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和幸福的東西?!眽粝?,就是哄自己,騙他人!所以,“中國夢”鋪天蓋地。
曾經說要“依法治國”,結果法律成了廢紙;后來又說“以德治國”,結果社會道德全面淪喪;于是要建設“和諧社會”,不料社會越來越不和諧;現在,只能靠“中國夢”自娛自樂了。
你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找不到工作,娶不到老婆,房子被拆, 天天吃鉻大米,女兒被校長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怎么辦呢?——做夢唄! 夢夢就公平了,夢夢就和諧了,夢夢就幸福了……一夢解千愁也! 陳可辛的電影是我很喜歡的,他之前的兩部作品《投名狀》和《十月圍城》都在我最喜歡的國產片名單中。陳可辛善于講述兄弟情,是展現鐵漢柔情的高手。在《投名狀》中,三兄弟因為處置戰俘而決裂,一個要殺,一個要放,一個拼命調和,都有道理,都沒退路,三個鐵血男兒淚流滿面的一幕令人無比動容?!妒聡恰防?,甄子丹哭著跟在女兒馬車后拼命追趕的場景更是令人忍不住淚下。
《中國合伙人》以新東方的俞敏洪、王強、徐平三人的故事為原型,講述的是夢想、是創業、是兄弟情。成冬青、 、孟曉駿三兄弟,大學時一起辛苦地追女孩,畢業后為生計所迫艱難地創業,最后功成名就之日,也到了兄弟反目之時。在 的婚宴上,也許是酒后吐真言,也許實在是太累不想玩了,也許是再也維持不下去不得不攤牌了,三兄弟之間長期積聚的矛盾終于全面爆發,都是英雄,都 ,誰都沒錯,他們已不再是當年患難與共的兄弟,昔日并肩戰斗的情誼和激情都永遠留在了記憶中。結局不可避免,三個男人在地上撕打成一團,最后留下孤獨的成冬青,哭得撕心裂肺。
人人都有柔弱之處,傷懷之時。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盛宴之后,淚流滿面。越是鐵血男兒,越是英雄豪杰,情感越是濃烈,只不過他們比常人更能克制,隱藏得更深而已,
中國合伙人心得篇5
被拒簽了無數次以后,成冬青在使館門口猙獰的哭喊"美國需要我!"我知道這個絕不是搞笑的橋段,那個年代,中國的大學生都是狂妄的一代人,他們有夢想有抱負,也堅定的覺得這個世界需要他們,需要他們來大刀闊斧。也因為有這樣的胸懷,他們那一代人確實改變了中國,不能說他們改變了美國,可至少現在的美國確實還 就需要中國,無論是精英還 是吊絲,無論是拒簽還 是歡迎,美國都需要那一代中國人,需要那一代人手里的大把的鈔票。就剛剛好是那一代人,而再早或再晚輩的中國人的錢也都是那一代人提供的。
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是一個肥沃的年代,如狄更斯說的"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個年代是野蠻的中國經濟的搖籃。它肥沃到可以容納任何類型的企業家,可以孕育任何尺寸的夢想和野心。只會用麻袋裝錢的土鱉保守派也好,見過外面的世界因此變的清高而不安分的改革派也好,還 是拒絕激進的中庸型投機派也好,都可以在那個時代里分到一杯羹。
電影里有一句臺詞引人深思,"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敗。那個時代給了他們足夠寬敞的走彎路的空間,比如孟小俊在美國混的不好可以回來闖天下,還 依舊能跟得上趟兒。如果換了現在,他還 敢回來么?
當王?和成冬青成功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時,用最暴發戶的方式把一把綠色的鈔票灑向空中。那觸目驚心的綠色在無聲的提醒我們,那個可以一起瘋狂追夢的年代不是我們的年代?,F在,即使用紅色的鈔票給自己堆一個金字塔,大部分情況下也都與親爹或干爹有關,與夢想無關。而當飄飄灑灑的綠鈔票最終糾纏在破舊的漁網上安靜下來時,你也會忽然明白,一切的浮華和轟轟烈烈也終會在瑣碎的生活中歸于平靜,榮耀也會悄無聲息的消盡。然后王?娶了李平,一個人如其名的做飯好吃的小內勤。
最后那句"他用演講代替了性生活,在公共場合基本不說人話。"有影射俞敏洪的重大嫌疑。怪不得他會發微博表不爽。
而影片中出現的音樂雖然多處生硬的堆砌后顯的比較突兀,但都還 是好歌?!秶H歌》、《花房姑娘》、《外面的世界》、《一樣的月光》、《海闊天空》、《光?的故事》,還 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英文歌。有一些說不清道不盡的小心情怎么演都會是做作的,怎么訴說都是蒼白的,于是需要那些陳年的旋律和矯情的歌詞來渲泄。
影片的最后,羅列了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個年代的企業家們。包括老干媽和馬云。而俞敏洪、徐_和王強的合影難免讓人對號入座。
那個年代已經過去,從國企廢棄工廠舊址起家,一路摸著黑闖進了紐交所,雖然中國式的野蠻經濟的模式依然沒有蛻盡,雖然各種見不得光的操作依然一路高歌,但是那個年代賦予了它的年輕人敢做夢敢追夢的勇氣和機會。他們的夢做的太綿長,追的也太瘋狂,于是我們的時代是?痿的時代。我們避免了太多的艱辛,浮躁的夜晚燈火輝煌如白晝,于是很多人也都不做夢了。喧嘩的街頭太擁擠,于是很多人也都不追夢了。
但是任何時代都會造就它的英雄。只是有時候批量生產,有時候限量發行而已。
末了,插個題外話。人做什么事兒都該有個品。比如觀棋不語。那么看電影時接吻不要biaji出聲音是不是也應該是個基本原則呢。而且,而且,我實在不懂熒幕上長的也不算太帥的三個男人愁眉苦臉的討論打官司的事兒怎么就也能刺激這雙人兒的荷爾蒙分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