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清明節掃墓活動心得體會8篇
最新清明節掃墓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1)
清明之際,踏青掃墓,是國人祭奠先輩的重要形式。任何傳統文化習俗,也都會與一定的形式緊相聯系,并成為其有機部分。但形式終歸服務于內容,透過形式感,真切地觸及到文化內核之精神,更應是我們必然而終極的追求——清明祭奠,亦應如此。進入當代文明社會,世移事易、歷史變遷之下,用更多適應當下價值理念的方式,來繼承像清明等傳統文化之內涵,就需于清明來臨之時,讓我們多一些發自內心的虔誠“心祭”。
清明之“心祭”,是適應當今現實之需。“過節回家”,是中國人節日文化的重要表現,這與我們千百年來所秉持的孝道與感恩文化息息相關。這種“落葉歸根”的思想,表現于清明祭掃的形式上,就是能回到先人所葬之處,燒些香火、燃些鞭炮和扎紙,以及鞠躬跪拜于先人墓前等。但這仍然是止于形式上,在我們祭掃時,事實上,最重要的是那種內心里深蘊的追思慎遠之情——這種無時不在的“心祭”,才是清明文化中最高的精神境界。
高速發展的當代社會,正是一個人口大流動的時代。現實卻是,大多數外出的人,很難于清明時節回到故里祭掃先輩。但沒了這種形式感上的祭奠,我們仍能時刻保持讓“心祭”無所不在。因此,離家在外的人們,于清明之際,都可瞑目追念先輩,用心祭奠逝去的親人。
清明之“心祭”,是應文明殯葬之需。現在,文明生態葬越來越為國人所接受,其所達致的文明效應,自是不言而喻。花葬、樹葬、河葬、海葬等現代文明殯葬形式,越來越大行其道,其與傳統清明祭奠形式,并非完全脫離與相悖。因為,只要有虔誠的“心祭”在,無論哪種殯葬形式下,我們都能于清明時,在任一處閉目肅穆追思,讓祭奠懷念之情涌上心頭,讓孝與愛回蕩于靈魂深處,它同樣可達到清明祭奠的意義。
清明之“心祭”,理應無所不在。回望人類歷史,人之短短生命過后,都終歸于泥土;但時光也終會抹去更多歷史的塵痕,像先人之墳之碑,于恒河沙數中,也絕大多數湮滅在時光的蹉跎中。但先輩墳塋之不存,并不會消減我們于清明時的追憶與紀念深情。清明文化氛圍中,當我們閉目靜心,在民族傳統文化濃郁的深思里,人人皆可對逝去經年的先祖、前輩、親人表達內心的祈禱、追思與祭奠,讓感恩與孝愛精神,沿心與心傳送至一代又一代。
清明之“心祭”,應成為全民族內心相約的一種“公祭”。對逝去親人及先輩的祭奠,是清明節時人們共有的傳統。但我們不應將清明祭奠的內涵僅止于此。像對民族共同先祖——軒轅黃帝的祭奠;像對千百年來中華民族英雄先烈的追思;像對曾為人民與國家做出突出貢獻之仙逝者的紀念等,這些都應成為以家庭名義祭奠之外,我們應共同以心相約的“清明公祭”——當然,我們既可以組織一些儀式感強的清明公祭,也更適宜于全民在清明時,用內化于里的“心祭”,做出最有意義的精神祭奠。
因此,每當清明節來臨之際,讓我們所有人都有閉目靜思、肅然追念的一刻:讓我們的心,于此時,和先人輩輩傳承之精神同在;讓我們家國同心,走過前輩的足跡,走向更加清明的未來。
最新清明節掃墓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2)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我校根據縣精神文明辦公室<關于組織全縣未成年人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的通知>安排,積極制定活動方案,以“網上祭英烈”為教育主題,并結合我校實際,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具體活動匯報如下:
1、學校成立了“網上祭英烈”宣傳發動小組,一是利用升旗儀式,以國旗下講話的形式對學生介紹了關于清明節的來歷、有關先烈的事跡介紹等,號召大家向先烈們學習。通過講話學生知道了革命先烈們的感人事跡,紛紛表示要繼承先烈遺志,奮發學習,立志成才,愛國愛鄉,學好本領。二是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班會等認真組織、積極宣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利用課余時間對全校師生如何進行網上祭掃進行專項培訓。為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技術性的支持。組織全校師生到學校微機室,行網上獻花、網上獻歌、網上點燭、網上上香、網上留言、瀏覽革命紀念館和革命人物先進事跡等活動。以“網上祭英烈”互動平臺,進行發表祭奠感言、開展網絡訪談。參與學生達1413人次,評選出優秀感言50條。活動倡導了網絡祭祀、文明祭祀的新理念。
3、搜集有關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事跡材料,舉行追憶歷史、緬懷先烈、講述我最尊敬的英雄人物的故事為主要內容的主題班會。通過革命故事搜集及主題班會弘揚了民族精神,激勵了廣大學生,珍惜當前,奮發圖強的斗志。
4、閱讀中國革命歷史及英烈事跡的書籍,記好讀書筆記,寫好心得體會。
5、結合感恩教育,積極組織的“學習革命英烈”征文比賽活動。通過追思先人的養育恩情、弘揚先賢的精神品質、謳歌先烈的豐功偉績和崇高精神,表達對先人、先賢、先烈的深切懷念和無限哀思,在學校中開展了祭文征集活動。此次活動,極大地增強了學生進取心,進一步規范了學生養成習慣教育。
最新清明節掃墓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3)
這個星期五上午,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去李偉強職業技術學校學習。來到門口,已經有一位老師帶著兩個中學生在門口迎接我們了。
我們跟著領路的老師和同學,來到五樓的展廳。展廳每到一個區域,就會有不同的解說員為我們講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墻上的二十幾個圓板,一按它,這幾個圓板就會轉過來,上面寫著一些法律知識,如一歲就是一出生就會受到法律的保護。我今年剛好十一歲,我就特意看了一下。我發現十一歲是容易犯錯的年齡,平時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
在介紹的視頻上,我們親眼看到很多人經受不了的誘惑,吸食了人工后,出現幻覺造成慘劇。一個吸食的人在產生幻覺后,殘忍地把自己的親生父母都殺了,的人沒有人性啊!可見是萬萬沾不得的。
看完展廳,我們就去了禮堂,去聽青年檢察官的講座。他教育我們如何做人才不會犯罪,如何去利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我們還學了一句新口號:“不要打架,打輸住院,打贏坐牢!”這句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會記一輩子。
在這次學習中,我學會了法律知識,我們不能去碰社會上邪惡的,那會引火燒身上還要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讓自己更安全。
最新清明節掃墓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4)
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徒步幾公里后來到九龍山乍浦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乍浦籍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紀念碑前,安靜有序地依次列隊。首先全體齊唱國歌和少先隊隊歌,然后由輔導員帶我們向革命先烈默哀3分鐘。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學校黨支部潘書記向我們介紹了長眠于此的烈士事跡,他們都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犧牲的英雄,聽著聽著,很多同學的眼眶中浸滿了淚水。
緊接著,新團員在烈士紀念碑前舉行了入團宣誓儀式,平湖市團委領導、港區社發局領導和我校肖理事長為新團員佩戴了團徽,宣誓結束后新團員和在場的同學一起唱起了團歌。
最后,領導、老師和學生代表向烈士們敬獻了鮮花和花圈。我拾級而上,雙手把白花獻給了烈士,就在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說:“安息吧,先烈們。祖國和人民永遠懷念你。”
“我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你們看見了,會欣慰的說: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是啊,在漫長的革命斗爭歲月中,有多少個像黃繼光、董存瑞、江竹筠、劉胡蘭這樣的乍浦英雄兒女,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 奮斗 終生。他們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后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歷史定格,英雄長眠。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觸摸到先烈們跳動的脈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們呼吸的頻率。正是因為他們的精神激勵著我們,中國巨龍才能飛騰于九霄之外,華夏巨人才能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一個古老民族書寫下一篇新的樂章,一個泱泱大國崛起于世界的東方!
牢記使命,不忘歷史,我們才能奮發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嘉興革命圣地,九龍山的腳下,紅旗依然迎風飄揚,振奮人心的歌聲此起彼伏,歌唱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
最新清明節掃墓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5)
清明節然而一個踏青的節日,春天已經完全的來到身邊了,清明節也然而一個緬懷先輩的節日,先輩已逝,年華正流。人生能有幾回夢?在光與影的交織中,我已無力去憧憬。在鱗次櫛比中遨游,我已無心迷戀。又然而一年清明時,燃燭,仰拜,在香燭的淡淡香氣中,我感覺我已悟到了什么。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那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然而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然而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然而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此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然而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那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此時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最新清明節掃墓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6)
縷縷春風,綿綿細雨,說不及對革命烈士的無限深情,道不盡對烈士英魂的無盡哀思。清明節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傳統節日,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來臨之際,我校團委組織優秀團員代表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祭掃向警予烈士墓活動,號召同學們時刻銘記烈士們為解放國家和民族而不惜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這一活動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社會主義榮辱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同學們熱情謳歌英烈們忠于黨的事業,不怕犧牲、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全面展現英烈們堅持真理、艱苦創業、公而忘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操,使同學們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遠大的革命理想。
通過這次活動,不僅讓學生們了解了革命先烈的偉大,而且也讓學生們明白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來得多么不易,他們表示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忘我精神,為今天和明天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斗。
此次祭掃活動本著號召同學們時刻銘記烈士們為解放國家和民族而不惜犧牲生命的大無畏的英勇事跡,向烈士們學習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精神;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嚴謹治學的態度,發奮學習的精神,大膽創新的意識,使學生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的宗旨展開。清明前一周,申志英校長及負責政工工作的李偉校長即召開相關會議安排部署活動事宜,制定活動方案。
4月4日早5:20分,高一學年各班學生干部代表共計120人在金京大廈門前出發,列隊步行前往烈士陵園,在前往過程中,每一名同學都嚴守紀律、迅速集合,隊伍井然有序,6點準時開始了祭掃活動。本次活動由高一17班王婷同學主持,學生代表向烈士們敬獻了花圈,全體同學默哀一分鐘,在默哀過程,同學們保持安靜,神色肅穆,充分體現了我校學生的優良素質。隨后,學生代表在烈士墓前介紹了何延川同志的事跡,并僅進行演講以示對英烈的悼念,鼓勵同學們繼承先烈的遺志,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提高自身素質做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奉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最后所有學生還在烈士墓前莊嚴宣誓“人民為先,祖國至上,誠實勇敢,自律自強;奮發有為,誓作棟梁,振興中華,再造輝煌。
通過此次掃墓活動,同學們受到很大的教育,同學們都感受到和烈士相比我們是幸福的一代,生活在父母的關愛下,有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同學們也認識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英雄兒女用生命換來的,今后我們將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學習他們的優秀品德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明確自己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所需要肩負的歷史使命,將來為建設強大的國家而努力。
最新清明節掃墓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7)
今天是4月4日一個特殊的一天,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在家中舉行網絡祭祀活動。溫暖的陽光灑在我的身上,但我的心情卻是無比的沉重。
此時我輕閉雙眼,我仿佛聽到了那激昂的沖鋒號角仿佛又看到了那手著刺刀的革命英雄們,兩萬五千里長征是在他們的腳下走出來的。對待敵人,他們恨之入骨,但對待國家和人民,他們卻又是至死不渝,柔情滿懷。
他們"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他們是"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他們把對國家和人民的愛化作與敵人抗爭的力量,他們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用自己的血肉成就了新中國。
沒有你們的英勇獻身,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你們的英名永垂不朽,你們的精神萬古長青!向你們致敬!向你們學習!是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他們是為了我們今日的幸福而獻出他們寶貴的生命,我們又怎能不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呢?
今日十時,樓外又響起了鳴笛聲,全國人民共同默哀,悼念在抗擊疫情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是呀!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歲月,正是這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志士保疆衛國,守護我們的幸福生活!
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一定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報效祖國,為國家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新清明節掃墓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8)
清明節我毫不猶豫的報名加入了下鄉宣傳的隊伍,主要原因是因為我覺得以下鄉的方式過清明節比待在寢室看電視、上網以及上自習等更有意義。我覺得下鄉宣傳能夠鍛煉很多能力,我們在大學里面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許在活動中我們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和啟發。
下鄉那天我和羅海林分到了一組,我們兩個負責的那個片區相比之下還算比較小的了,沒多大工夫就走訪完了,然后我們就走上面去搶別的組的同學的“生意”,又宣傳了好幾家。總共算起來,差不多我們兩個人走訪了近10家,只是有些談得來的我們就擺談的時間長一點,有些村民我們就隨便搭訕了幾句就完了。總的來說,我跟羅海林都還是在認真地對待這件事,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但是,我和羅海林還是有一點做得不夠好,我們所交談的對象有年輕婦女、中年婦女、老婆婆,但是沒有和小孩子以及大伯、大叔們聊一聊,我覺得這是這次下鄉的失敗之處。其實在宣傳的過程中我們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當看到那些小孩以及大叔大伯的時候,總覺得他們好像很忙或者就是好像不愿意搭理我們一樣。我覺得這方面我和羅海林做的還不行。
至于說這次下鄉到底收獲了什么,我覺得收獲還是挺多的。首先,我覺得鍛煉了自己的膽量,我一直覺得我膽量不夠大,平時上個臺呀什么的容易緊張。其實這次下鄉宣傳也是,剛開始的時候膽量不夠大,有些緊張。最初我不知道該從哪一家開始宣傳好,怕被他們拒絕,去時候,傾聽比較重要,他們說話的時候我們要認真傾聽,這樣他們才會感覺越說越有勁,我們之間的距離才會縮短。
最后,我覺得我從師兄、師姐們身上還學到了一些東西。比如,下鄉該注意的安全問題、行程問題、交通問題、人員分配問題等等。
我一直覺得不論干什么事情都會有所收獲,只是收獲什么和收獲大與小的問題。參加下鄉這樣的活動能夠讓我們走出校園,去了解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很有意義。如果今后還有下鄉的機會,我還是會積極參加的。
實在是很抱歉,最近因為事情比較多,所以心得一直拖到現在才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