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讀書心得
摘要:《士兵突擊》戰友感情刻畫的成功之處,就是這些平實的、當兵人身邊的話語與事件。指導員要帶新兵許三多這個“呆兵”要離開駐守草原的五班,許三多偷偷跑出去躲了一夜,第二天回來時被班里戰友“收拾”,初時大笑,后來嚎淘大哭。
應該感慨,好久沒看到這么優秀的軍旅電視劇了,一直以來,看到電視里穿軍裝的,就換臺走人。可是我看到《士兵突擊》的第一個鏡頭,就轉不動眼睛,瘋狂地在網絡上搜索,終于BT下完整的、還算清晰的全部28集。兩天一夜看完,數次淚流滿面,看完意猶未盡,心潮難平,于是,又把原著小說看了一遍。回味了一天有余,感覺,如果不寫點什么,就對不起自己這幾天的激動與淚水。
感情,是一切文藝作品的生命之源。很難想像一部毫無感情投入的作品,會因其它因素而深入人心。《士兵突擊》,就是以戰友之情貫穿始終,以極純樸的語言、極平淡的細節一一刻畫出士兵之間那股血濃于水的戰友深情。當然,感情也是多樣化的,但再多樣化的感情,如果離開了樸實的生活根基,即使能讓人感動一時,卻絕不會有讓人持久不忘的生命力。
戰友之情,不是誰都能理解的。就象現今衣食豐足的人們無法理解祖父輩們在那個人禍大于天災的歲月對一粒糧食的珍惜,就象一個無信仰的人無法理解藏傳佛教信徒磕長頭去朝圣的虔誠。一個從未當過兵,從來沒有與士兵一起生活過的人,也無從理解當兵人之間的感情,無法理解諸如“一個車皮拉來的”“他是我同年兵”“他是我的兵”“他是我班長”“他是我老班長”之類隨口而出的詞句中,蘊含的豐富內容。
《士兵突擊》戰友感情刻畫的成功之處,就是這些平實的、當兵人身邊的話語與事件。指導員要帶新兵許三多這個“呆兵”要離開駐守草原的五班,許三多偷偷跑出去躲了一夜,第二天回來時被班里戰友“收拾”,初時大笑,后來嚎淘大哭,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走!我離開過家,我不想再離開家!”此語一出,就讓我與銀屏上的兵們一樣熱淚滿眶。這一句話,有千言萬語在內:五班,已經被這個離家的孩子當成第二個家,五班戰友,已經被這個木納新兵當成了親人,這次離別,跟當初離開家鄉離開父親哥哥這些親人的感覺一樣,卻因為這重復的別離情緒而更加傷心……我至今記得,我把一個新兵送到靶場看護班時,一路上那戰士興奮得又說又笑,但在我說“你在這兒跟著班長們好好干,我要回去了”時,他放聲大哭:排長,我跟你回去!聲嘶力竭地哭喊,讓他回復成一個十八歲的孩子。他不是想抗命,我知道,他就是離不開三個月一起風雨共度、摸爬滾打的戰友。離開新兵班,還有我在身邊,但離開了我,他就再也沒有那段日子生死與共的人了……
劇中這些情節,俯首皆是。五班長老馬要復員了,卻一直惦念著許三多,好不容易找到演習場,四處問“許三多來了沒有?”而許三多因為剛剛暴露偽裝、讓七連一個星期的偽裝訓練成果付之東流而郁悶不已,本來只是郁悶,只是傷感,但他在裝甲車內一聽到老班長的聲音,馬上就淚如泉涌……為什么會這樣?因為老馬是他第一任班長,是親人。在別人面前可以掩傷而笑,但在親人面前,我們卻永遠只會流淚療傷。雖然,許三多最終沒有走出裝甲車與班長見面,可是,那種靈魂之上的牽掛與依戀,信任與親情,已經見不見面都無所謂了。
許三多成為鋼七連的尖子兵到師部示范射擊歸來,發現班長史今要復員馬上要走,就搶包撲到床板上壓在身下死不松手,堅決不放班長走。網上不少評論說,這情節有些失實,有些過頭,包括許多當過兵的人也這么說。那么,我只能說,他們看這個電視劇是走馬觀花,或是,細看了卻未能理解其中的感情線索。許三多從一個“呆兵”成長為一個訓練尖子,成為標兵專業戶,成為連里的NO.1,離不開史今這個“軍中之母”——一個好班長的教導與關愛,許三多能成為一個好兵的最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班長一句話:只要你進步了,班長就進步了,班長進步了,就不用退伍了。于是,他才玩了命的訓練,把自己所有能拿回來的名次全部拿了回來。史今,作為一個班長,確實也值得許三多為他如此痛哭失聲以至于敢抗命不遵。那種細心,那種處處為許三多著想的一樁樁一件件小事,無一不體現著他做為一個班長、一個兄長、一個戰友的偉大。
鋼七連,這個連散人走、在軍隊編制體制改革中被打散的優秀連隊,被編劇與演員們抓住了魂,所以演出的一場場男人之間的感情戲無不讓人動容。尤其是連長高成這個角色,個性,熱情,豪爽,有能力有魅力更有朝氣還有點孩子氣,即富有本劇的特色,又是一個在任何軍營中都能找到其原型的基層軍官形象。只要他訂的標準你達到了,你就是他眼里的紅人,你就可以跟他沒大沒小甚至可以踢他屁股,但如果你達不到訓練標準,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他對你也視若不見。他不是那種可以“電臺有聲、電視有影、報紙有形”的高大全的模范、標兵之類的形象,一喜一怒全是生活化的、個性化的,一言一行那樣的可親可信。所以,由他而始,鋼七連形散魂在,戰友之情無時無刻不把那個散在各處的兵們緊緊維系在一起。
至于后半部分,許三多成了老A,戰友之情又有了哲學意義上的升華,由簡單的認同感、親切感,逐漸上升成生死相依、生命相托的戰斗情誼,“不拋棄,不放棄”,是此劇全部靈魂的概括,也是它所描述的戰友情深的根源所在。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這不僅是一首歌,一句口號,這是千百年來所有當兵人用鮮血與生命鑄成見證的戰友深情。
《士兵突擊》的編劇蘭小龍本身就是軍人。“每個士兵身上都有‘許三多’的影子”,他這樣說。
“許三多”的身上,體現了這個時代所匱乏的精神:堅韌、堅持、堅守!
七連沒了,只留下他和連長面面相覷,連長頹廢了,但“許三多”一如既往:一個人說話、一個人訓練,一個人一遍遍地重復著加入鋼七連的宣誓,然后在去老A之前的離別之夜,又一次淚流滿面……
“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一句看似啰唆的話,隱喻了淡定卻有力的做人信念。這句話,已經深深植入“許三多”的血液里,讓他認真甚至執拗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就像連長在一夜之間頓悟的:“我從沒見過一個人,對待每個任務都像抓著救命稻草,直到有一天,我才發現他所抱住的,是一棵參天大樹。”
任何人都有過困惑與迷失,“許三多”也一樣。“當兵就是為了殺人嗎?”他曾茫然地質問“袁朗”。但當他找到軍人的意義后,迷失的“兵王”又回來了,一如既往地堅韌、質樸。
你丟失過你自己嗎?每一個看過《士兵突擊》的人都應該這樣來問自己。
“‘許三多’是這個浮躁社會的清醒劑。他執著、本真,恪守著鋼七連的連訓,也恪守著做人的信念,而這正是好高騖遠的當代人所缺乏的。每一個在功利社會迷失的人,都應該從‘許三多’身上找回自己。”有網友這樣評論。
“許三多”給了你什么?或許正如王寶強所說,是給了你一朵心中的花——永遠不抱怨生活,永遠對生活充滿信心。
應該像“許三多”一樣,好好活,做有意義的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任何困境中,都永不拋棄,不放棄。
士兵突擊讀書心得篇2
許三多從一個稚氣未脫的天真男孩成長為一名堅毅剛強的兵營戰士,他的改變,無疑讓人刻骨銘心。他的出現,正為中國影視的柔風細雨添了一道閃電,有力的敲響春的鐘鈴。
許三多,他勇敢,卻又自卑;他堅定,卻又無知。他不懂得什么是人生的意義,卻在一步一個腳印的執著中最完整地升起充滿意義的人生。相比之下,聰明的成才也只是他的影子,被許三多的單純掩去了光芒。不過,這樣也好。人生歷練本該如此。
成才?這個名字里蘊涵著天下父母的期盼,也是莘莘學子的夙愿,但埋頭于應試教育的我們可曾想過,當自己果真成為一名開口成章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生時,自己就成才了嗎?不,不是,中國需要的并不是一群群動作單一,思維遲鈍,怕苦怕累,柔弱無力的文學傀儡。中國的人口多,文盲多,下崗職工多也是三多,但那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美德在哪兒呢?面對外敵進犯時,奔騰熱血的勇敢在哪兒?披星戴月,增刪十載的耐心在哪兒?幻想月亮是一只白玉盤的天真在哪兒?
成才,也許真的不如許三
回想指縫中流沙一般的時光,我猛然醒覺,童年時代常做的美夢連同怪夢一同消失了。再也沒有會走在水面上的我,再也沒有龐大可怖的食肉恐龍,再也沒有找我一同辦案、穿梭于黑夜的柯南,再也沒有會跑來跑去的月亮,有的只是枕頭下尚未完成的作業,白雪般飛舞的試卷和血一樣紅的分數。我發現,自己不會為能夠跳一下午的橡皮筋而將喜悅顯顏,不會再抱著大堆的零食看畫工不優的漫畫,不會再拿著網兜捧著鐵罐去捉螞蚱網蝴蝶。我剛剛才明白,也才糊涂,這樣的我,是自主的,還是被動的?
成才,指的不僅僅是學識的淵博,更是能力上的豐富。不僅是學習能力,更是生活能力。如果生活失去了樂趣,失去了堅持,那又有什么創造,又何來時代的進步。保留自己的那份勇敢與天真吧,那將是我們畢生的寶藏!
士兵突擊讀書心得篇3
光榮,始于平淡;艱巨,在于漫長。正如長篇小說《士兵突擊》封面上赫然入目的一句話:“步兵就是一步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兵!”許三多的堅持讓我們感動。
咬著牙做333個腹部繞杠,是堅持;獨守營房半年,讓僅有一個兵的連隊成為全團衛生標兵,是堅持;自己修成了一條幾代老兵都沒能修成的路,是堅持。他不會顧及任何“潛規則”,不會因為別人的臉色不好而放棄自己的看法,不會因身邊環境的好壞而“隨大流”,盡管連隊只剩下他一個兵,他照樣一絲不茍地堅持出早操,堅持在飯前吼出響徹云霄的歌聲。他是古希臘神話中永不言敗的滾石英雄,讓我們在感受悲壯的同時,更感受到一名真正軍人的堅強,感受一名士兵虎倒不散架的雄風。連最初對他反感透頂的連長也肅然起敬:“我從沒見過一個人對待每個任務都像抓著救命稻草一樣。”老子曰,慎始如初,即無敗事。許三多靠信念和堅持,一次一次戰勝了自己,最后成為名副其實的士兵。堅持使許三多積聚起力量,有了軍人的血性,被激怒后敢在訓練場上嗷嗷叫著和老兵伍六一“血拼”到底。他腦子里只有“一根筋”——堅持“做有意義的事”。因為堅持,盡管許三多看起來有點“傻”,可骨子里卻讓你佩服,令你回味。因為他的認真,讓全連為之感動;因為他的執著,讓戰友為之驕傲。許三多之所以如此堅韌,因為他身上延續著鋼七連從革命戰爭歲月中保留下的血脈:“從尸山血海里爬起來,默默地掩埋好戰友的尸體后跟自己說我又活下來了,還得打下去!”
從這個意義上說,《士兵突擊》不僅僅是一部小說,它還是哲學,是士兵的成長史,是那些沖鋒在前,不怕流血犧牲的戰士們的心靈史。
軍人自古重感情。《士兵突擊》正是以軍人的獨特情感感動成千上萬的讀者。這里沒有矯揉造作的情感糾葛,表現的是一幫軍中“純爺們兒”的情感生活。而在軍營的情感生活中,最深最真的莫過于戰友之情。這種情不是誰都能理解的。就像現今豐衣足食的孩子無法理解祖輩們對一粒糧食的珍惜一樣。沒有當過兵的人,很難理解諸如“一個車皮拉來的”、“他是我的老鄉”、“他是我的同年兵”、“他是我的老班長”之類詞句表達的充沛情感。許三多成為好兵最先的動力正來源于戰友之情,來源于班長的一句話:只要你進步了,班長就進步了;班長進步了,就不用退伍了。讓班長不走,是他玩命訓練、奪獎的重要動因。五班長老馬要復員了,卻一直惦念著許三多并找到演習場,許三多卻因為剛剛犯了錯誤躲在裝甲車內不敢見他。但他一聽到老班長的聲音,就禁不住淚如泉涌,如別親人。同樣許三多發現班長史今要復員,就把包壓在身下死死不放,乃至號啕大哭。他認為在別人面前我們只能掩傷而笑,但在親人面前,我們卻可以大膽以淚療傷。他把班長當家長,把五班當成他的家。當指導員要帶許三多這個“呆兵”離開駐守草原的五班,許三多近乎絕望地哭喊:“我不走!我離開過家,我不想再離開家!”這種親情在書中比比皆是。當我讀到連長高成一巴掌落到倔犟的伍六一臉上,卻又一把扳過他抱住大放悲聲,我的淚水禁不住落入這滾燙的戰友情中。尤其令我難忘的是班長史今退伍時,連長默默給他打開車門,塞過去一顆大白兔奶糖,最后把班長抱在懷里孩子般流淚,這可是鐵骨錚錚的硬漢連長啊!
可以說,正是鋼七連“不拋棄,不放棄”的宗旨成就了許三多,也是他最令我們感動的地方。這句話是對軍人情感特質最經典的提煉。不拋棄什么?不拋棄親情、友情、戰友情;不放棄什么?不放棄信念、理想、原則。許三多沒有拋棄馬班長、史班長給予他的關懷,沒有拋棄團長和隊長對他的賞識,沒有拋棄他的戰友,沒有拋棄他的家庭,也從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并為之矢志奮斗。在他的身上體現了屬于中國當代軍人的情感和節操。
《士兵突擊》還為我們塑造了一組當代軍人的群像。許三多的韌、成才的傲、伍六一的剛、史今的犟,還有軍官群體里袁朗的瀟灑、高成的率真、吳哲的聰明、團長的厚實……他們雖然各具特色,但是骨子里都滲透著一樣的中國軍人的血液。書中有一句話發人深省:“飛機終將被擊落,戰艦最終也會被擊沉。一場真正殘酷的戰爭,到最后,任何高精尖的武器都會耗盡,戰爭的根本,還是人和人的對抗,人和人的戰爭。”
士兵突擊讀書心得篇4
看了好幾遍,在這物欲橫流,日新月異,人人都戴著面具生活的時代,能感動人,溫暖人的,不管行為、作品,都不多見了。引發很多很多感觸,你們是怎么樣的人?演的是怎么樣的人?我又是怎么樣的人?看了自己從前的博客,驚詫、羞愧,留下的都是懷疑、憤怒、生氣、冷漠。這怎么可以?該刪的,都刪了。
只是我不明白,為什么富裕的人越來越富,貧窮的人越來越窮?在有的孩子吃不起西紅柿炒蛋、上不了學的時候,有的孩子在隨意丟棄自己的所有?后門永遠存在,說愛的人在背叛,教孩子誠實的人在說謊,執法的人披著法律的外套帶頭違紀。太多太多的不公平。我不是剛出校門的人,從最開始的生氣、憤怒到習以為常甚至到現在的冷漠無視,回過頭來一瞧,怎么可以?可是怎樣?我們都被生活磨去了邊邊角角,在社會這熔爐中慢慢被化成清一色無頭無腦沒有自我沒有思想的人,這叫隨大流?一直堅信爺爺那里傳下來的善良、誠實、正直是做人的根本,可是在這波濤洶涌中,站得住腳的又有幾個?佛語說:不合污便是清,許三多,他如果付出了真心卻被人背叛,如果不斷被奚落被打擊,如果發現有的事情并不是只要想就能做得到,他會不會還一樣的堅持?可又得承受了多少外在的壓力、誘惑和自我斗爭?多么無力?
奶奶年紀大了,好大,老得已經自己走不動。一直以為,人所追求的,就是最缺失的、最想得到的。我最想得到的,是感情。親情、愛情、友情。《士兵突擊》里有那么多真誠、善良、的朋友,真是羨慕,哪個人都會希望有人,在他失意的時候有人安慰、得意的時候有人分享、失去信心的時候有人勸導甚至當頭一棒把他打醒。我太貪心了,是吧?容易滿足應該會比較快樂。
爸爸說:回來了?要吃什么菜?我去買?
奶奶說:天冷了多加件衣服。
媽媽說:我很好,有空到我這里來玩。
很好,真的很好,這就夠了。只是容易滿足的人,也容易患得患失,看著最在意的人,慢慢慢慢老去,如風中殘燭搖擺不定,無所作為,心揪的,說不出來。人再要強,再堅持,爭不過時間的洪流,爭不過生老病死,眼睜睜看著卻什么都做不了,做什么都沒用,再次無力。
千百年以后,歷史上還能查找得到我們每個人的名字嘛?甚至只是一個名字。也許,人類都不復存在,皆化做塵土空氣,還擺脫不了地球做著圍繞運動,一切的一切,我們跟所有的生物都一樣,一樣的地方來,去到同一個地方,意義在哪里?
在很多人善意或不善的注視下跌跌撞撞走到今天,還是不會看人臉色,不會在領導面前說話,會因為所謂的原則跟同事爭半天,吵架的時候反應慢半拍,等對方罵完了走人了才回過神。一直對自己說,回頭看的時候不說后悔,對得起自己,為自己過活。只是好累,我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不在意外人的說法,只是,有一種東西叫原罪。
刑佳棟說,所有的男人都是好男人!他可能不是好同事,但可以是個好丈夫;可能不是好朋友、好兄弟,但卻是個好兒子。可是當同一個人對你一邊好,一邊不好之的時候,卻是另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一些已經發生的事,在心里留下的傷口,另一種溫度,盡管能縫合傷口卻也會留下一個疤痕。我很想把自己當個局外人似的揮揮衣袖,可這是人最在意的人之一,我沒法置身事外,甚至沒法客觀評價,因為我是當事人,也因為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最在意的人,往往能傷人最深,也往往不能輕易釋懷和原諒。一世糾纏,擺脫不了。奶奶說,我是天生欠著某些人的債,要到這世來還。也許不是件壞事,背著點沉重的東西,能讓人腳踏實地?我知道,一個人的性格脾氣,都是身邊環境造就,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傷痕,都背著沉重的枷鎖。喜歡喝咖啡,黑咖啡,不加糖的那種,不敢喝太甜的,會蓋住原來的氣息,去掉甜味反而能體味原味,香醇、濃郁。也許我該相信,這世界有正就有反,有得必有失,在平衡中,社會才會進步?生活的意義,在于自我突破,自我克服,認認真真的過,好歹,我是正反天平中的一顆小法碼,再小,也是一種力量,對嘛?
我是七七,因為長久等待換來的相聚最令人珍惜,告訴自己要愛惜,身邊的人、事、物,和自己。24歲,卻好像已經活了數十年。這兩年是最平靜的時光,幸福時光。討厭自己偶爾流露出來的虛弱、軟弱,像個迷路找不到方向的孩子。不愿做被人照顧、心疼的貓,我寧愿是一條狗,讓身邊的人知道,不管發生什么,我一直都在。
我會在迷失中不斷試著找回自我,不該再抱怨,我有愛我的家人、朋友,今天過得比昨天好。《士兵突擊》真是部好片子。
這是心情平靜時候寫下來的話語,睡一覺,醒來仍然是那個會份小丑逗朋友笑的人來瘋。希望在激動時、傷心時、迷茫時、高興時、失意時,能找得到自我。
士兵突擊讀書心得篇5
《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已經看了很多遍了,但是每次看又會有不同的領悟,“許三多”雖然只是一個影視劇人物形象,但是從他身上凸顯出的很多精神卻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值得擁有的寶貴財富!
許三多,一個大山里走出來的年輕小伙子,經過新兵連再到草原五班,直到自發修了一條路而被團長所賞識,最終進入了團部精兵連隊“鋼七連”,臨下連隊前團長語重心長的對許三多說了一句話”想到和得到之間還有兩個字:做到”,當時許三多看似沒有明白其中的含義,但是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三個詞。
想到——在五班,許三多想到要修一條路;在鋼七連,許三多想到為了班長他要努力;在老A,許三多想到為了伍六一他要努力;就這樣他一直在思考中,也一直在向著那個目標努力中。相對而言,我們也有思想,也有想要達成的目標,生活中,我們想得到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工作中,我們想得到一個晉升的機會;情感中,我們想得到他人的疼愛呵護;然而,絕大多數也只是想想,最終結果就是這個想法太難了,我辦不到,又或者是外界環境干擾我做不到,毅然決然的放棄了最初的想法,想到之后變沒了下文。
做到——為了修路,許三多沒日沒夜的揀去石頭,期間還受到五班戰友的嘲諷和不理解,但是他依舊堅持著修完了整條路。為了班長,許三多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盡管連隊里太多人的白眼和不相信,雖然結果班長還是走了,但是許三多成功了。為了伍六一,許三多在老A考核期間努力完成各項指標,盡管自己僅是一個士官,但他做到了那些少校級也無法通過的考核。許三多的兵路很辛苦,但是他很努力去做,我們為達成目的的這段路也很辛苦也會有各種困難,我們解決的方式就是給自己一個放棄的理由,然后逢人就會哭訴自己的不易,失敗貌似是理所當然的。
得到——因為許三多修了一條路,所以他被提升到了連隊,因為許三多在連隊的努力,他被老A隊長選中參加了選拔,又因為許三多在老A的努力,所以最終成為了兵界望塵莫及的“兵王“,而我們卻因為各種的困難,拒絕了努力,最終結果就是得不到。
“想到、做到、得到“三個環節,我們往往起步于想到,也止步于此,”做到”關鍵環節也是最難的環節,需要我們傾注自己最大的能力,克服一切的困難,”立足本職,做好本職工作”踏實認真的完成工作,堅守崗位職責,最終結果必然會是得到!
士兵突擊讀書心得篇6
《士兵突擊》講述了許三多很多幽默搞笑的故事,而每個故事的背后都會給人一些啟發,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中。通過這部電視劇,我感受到了許三多身上很多的品質,對于我們怎樣做好一名員工也是很有教育的。
“什么叫做有意義?有意義,就是好好活著;那什么叫好好活著?好好活著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不要對沒有做過的事情說沒有意義”。現實中我們很多的人都在抱怨生活沒有意義、工作沒有意義,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會長久地處于一種平穩的環境中,以至于我們中的很多人對一切都感覺到了麻木。這樣也導致了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會一直處于不思進取的狀態。許三多的這兩句簡單易懂的話值得我們細細體味,那能讓我們真正理解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今天,屯河也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舞臺,只是在這里請不要沉寂和漠視,需要的是大家的積極和激情,如此,就一定能展示你的精彩。
“你現在混日子,小心將來日子混了你”。混日子你會感覺自己賺了,但是長久看來,混久了終究是把自己給混了。如果你沒有理解許三多上面兩句話的真正含義,那么許三多的這句話就點明了你現在的生存狀態,同時也讓你提前看到了結果:時間對你的酬勞是日子混了你。當你回過頭來后悔莫及時,一切已是徒然。
“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樣,到最后,你才發現,他抱住的已經是參天大樹了,”這才是細節決定成敗,才是真正的水滴石穿的道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世界的改變不是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在屯河,一個人做的事就像是一根稻草,所有屯河人做的事加在一起成就了屯河這顆參天大樹,讓她枝繁葉茂,永葆青春。屯河人需要的就是這種韌勁,明白這一點,我們每天就能認認真真做好自己份內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真正做到愛崗敬業。
許三多身上的品質之所以能給我們這么多的啟發,那是因為他的憨厚和真實,讓人感覺是那么的難得,尤其在當今社會;因為他的“傻”,給我們帶來許多的歡笑;因為他的執著與努力,卻又給人帶來深深的思考;因為他的每次堅實的付出,在改變自己的同時也改變了別人!這些都是我們員工應該學習的地方。要實現自我價值,要實現人生的理想,我們就應當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信仰,就應當具備敬業精神。一個好員工應該具有優秀的品德,對企業的忠誠,良好的執行力和團隊精神,工作勤奮努力有目標感,能夠與企業共榮辱同發展。
士兵突擊讀書心得篇7
“一聲霹靂一把劍,一群猛虎鋼七連;鋼鐵的意志鋼鐵漢,鐵血衛國保家園。殺聲嚇破敵人膽,百戰百勝美名傳。攻必克,守必堅,踏敵尸骨唱凱旋。”符號名字
《士兵突擊》是一部好電視劇,更是一本好書。蘭小龍用一部的完全沒有情愛的小說,打動了很多人,更打動了我。喜愛那里的每個人,正因每個人都讓我看到自己,看到身邊的人。愛那里的每一個主角,正因每一個主角都給我不一樣的感受。
它講述了許三多由一個孬兵變成一個兵王的故事。許三多由招兵進入軍隊。可從新兵連剛出去他就被送到孬兵的天堂—草原五班。那里沒人喜愛他的固守成規,沒人理解他的堅持。可他卻正因他的堅持完成了一條路的鋪設。于是他從那里走進了鋼七連。許三多是幸運的。他遇到了愿意招他想帶好他的史今,史今的職責心讓他覺得必須要帶好許三多,于是有了333個腹部繞崗。三多留下了,可正因成績,史今班長走了。三多成了兵王,可七連也散了。最后,最后無論他在哪,許三多還是許三多。
許三多是幸運的,他遇到了史今,遇到了老馬,他有成才這個老鄉,有袁朗的器重。可最重要的是,他有種精神。那是不拋棄不放下的精神,那是好好活有意的活的精神,那是認真對待每個人每件事的傻子精神。
喜愛三多的堅持,他也羨慕剛出新兵連就進了鋼七連的成才,,特也顧慮大家的感受,可他還是一個人完成了一條路,一條走出那里的路,雖然他不想走。
喜愛三多的倔強,為了他認定的朋友成才,他拼盡全力活捉了A大隊的隊長袁郎。這也為他到A大隊做了鋪路。
喜愛三多的承諾與職責,他永遠銘記是鋼七連的人,即使應對的是更強的老A;他也永遠不會把戰友丟在后面,正因他把他們當成兄弟。
喜愛三多的剛毅,在他得知家里發生變故時,他沒有躲閃,而是勇敢的承擔,喜愛他在電話里對袁朗說“我要還錢”。
喜愛伍六一“許三多,你說得對。我們不是朋友又是什么呢”;喜愛高成“信念這玩意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喜愛馬小帥“別以為我來鋼七連沒幾天,就長不出鋼七連的骨頭!”;喜愛成才“當兵的,窮,真窮。此刻想想,除了團隊,戰友,堅持,可能最后啥也剩不了。但是如果,如果,如果一個人這一輩子當一次兵。能明白那六個字,不拋棄,不放下”;喜愛吳哲“我做不了他,但他也代替不了我”……。
“有一個道理不用講,戰士就該上戰場!是虎就該山中走,是龍就該闖海洋;是鷹就該搏風雨,好鋼就該用在刀刃上!誰沒有爹?誰沒有娘?誰和誰的親人不牽腸?只要軍號一聲響,一切咱都放一旁!誰沒有愛?誰沒有情?誰沒有一串秘密心中藏?只因人民一聲喚,一切變得都平常!”
也許我們的更多時候還是成才,也許我們在人生路上沒有許三多的那么多貴人,還有很多也許,但是那有什么關聯呢,我們能夠成為下一個許三多,只要想成為。“世界上有能喝酒的人嗎?沒有!只有能扛的人”真心的期望有一天會有更多的許三多出現,也包括我。
士兵突擊讀書心得篇8
1-2:班長好帥啊!可是他的權力有那么大么?
3-5:真想也能有許三多的傻勁,我們就是想太多想走捷徑怕吃虧才讓生活沒有意義了。
6:喜歡許三多在大草原上的那段,那幾個懶散的家伙太貧太逗了。
7-9:其實班長一開始就喜歡上了許三多,所以才會那么關心他對他那么溫柔,副班和連長明顯吃醋了。華麗麗的4角基情戀啊~面壁思過去~
《士兵突擊》快看完了,發現原來成才也是主角,聽著好聽的成才之歌《前向きな乙女心》,說說我對他的一些看法.
其實一開始是不太喜歡成才的,他欺負三多,自命不凡愛炫耀,煙也是備三種分等級,就是一個跳梁小丑的樣。
后來,他在演習中失敗了,伴著這首好聽的吉他曲,他說:他能在一千米外打中一個煙盒么?我能!他能為等一個目標趴一天一夜不動么?我能!!他能為等一個目標拿老鼠當飯么?我能!!!這才知道了他多想成功有多努力。然后他跳槽了.拋棄了鋼七連,因此挨了巴掌被潑了酒。走的時候沒人送甚至沒人敬軍禮。誰都有選擇未來的權利,這些對于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來說未免殘忍了一些,面對虛無縹緲的未來和前進的眼前這樣的選擇并不過分。
袁朗說成才從來沒有對別人敞開過心,他原本和許三多就是2個完全不同的人。許三多沒有好的基礎,笨笨的,這樣很容易就使別人產生優越感和同情心,而且他又對人誠懇很努力,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幫助許三多,一路走來,有著許多的貴人,犧牲著自己去幫助他進步。
成才機靈得很,也很優秀。面對著一個即優秀又機靈的人又會有多少人愿意誠心相處給他幫助呢?正因為他的不需要誰而讓他不容易走進別人的心。并不是他故意要給自己包裹起來,說真的,誰不是將心比心呢?人在挫折之后學會長大,后來很難再看到成才驕傲地賣弄,得意地笑了,這之后才發現他以前的炫耀也沒那么討厭。
幸好,最后成才的結局也蠻好的。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