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心得體會
學習了地震方面的知識,我知道了地震的類型,地震分為構造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和人工地震。其中構造地震的破壞力最強,約占世界地震總數的90%,__地震屬構造地震。
我還知道了地球為什么會地震?地震是由于地球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石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它同臺風、暴雨、洪水、雷電一樣是可以認知的。
我還學習了怎樣避震呢!如果你在家里,突然地震了來不及跑,可以躲避在堅固的桌子、床等家具的下面、旁邊或墻角、炕沿、衛生間、儲藏室等管到多開間小的地方,因為小開間在房屋倒塌時能獲得相對的支撐。
如果在學校里發生地震教室是樓房我們應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旁邊,用書包擋在自己的頭部,千萬不要慌亂擁擠外逃,更不要跳樓,帶地震過去后,再由老師組織迅速撤離教室,疏散到空曠場地。
如果在街上發生了地震時,我們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沒有物品時也可以用手護在頭上,防止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虹燈架等掉下傷人。
如果在影劇院或體育館里發生地震,我們可以躲在排椅下,墻角也是合適的避震處。
我今后一定讀更多的課外書,了解更多的知識。
防災減災心得體會篇2
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仍是個難題的情況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為了提高自救能力,在校領導的組織下,6月12日,我校組織全體師生進行了一次地震逃生演習。
上午九點,演習正式開始。當警報突然響起,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拿著書或者是書包,來保護自己的頭部,蹲在桌子底下。靠近門口的同學,將教室門打開后,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品。整個動作要一步到位。嘈雜聲過后,師生們按照事先計劃的秩序有序的從教學樓逃離。這次的演習很成功,大家表現的都很不錯。
通過這次地震演習的親身體驗,真的是很受益匪淺。面對地震災害我們無法阻止它的到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認識逃生技能來保衛自己的安全。通過這次演習,能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可以把災難控制到最低,而不再是什么都不懂,這個演習真的是很有必要。
防災減災心得體會篇3
5月12日是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為“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為著力加強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嶗山區于5月9日—15日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
嶗山區將圍繞今年防災減災日主題,舉辦應急演練、開展地震科普宣傳等活動。為進一步提高居民防災減災意識,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嶗山區將舉辦應急演練,圍繞“512”防災減災日活動主題,5月9日,區應急管理局舉辦了嶗山區2020年“512防震減災綜合演練”暨《嶗山區地震應急預案》桌面推演現場會,在現場模擬嶗山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及各成員單位按照《嶗山區地震應急預案》響應程序進行應急處置,檢驗了《嶗山區地震應急預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成員單位熟悉預案內容、掌握應急流程、磨合工作機制和震時信息研判、決策、指揮的能力。
同時,區應急管理局、區人防辦、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等單位,聯合溫馨巴士有限公司將于5月11日在長途汽車東站嶗山場站舉行地震知識科普宣傳活動,向居民免費發放《地震知識手冊》《城鎮居民防震避震知識傳手冊》等科普讀物。5月12上午還將開展以“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為主題的.防災減災綜合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將邀請群眾參與拍攝“512”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抖音視頻。
防災減災心得體會篇4
地殼運動過程中,地下的巖層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當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巖層構造比較脆弱的地方或原有斷層處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巖層斷裂之處就是震源,巖層斷裂所產生的振動就是地震。
在家地震時要躲在比較堅固的家具下或者躲在衛生間、火房里,用靠背捂在頭上。在學校時,應用較厚的書本護住頭,躲在課桌下,等地震小了再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地撤離教室。在戶外,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場地選擇開闊、穩定地方就地避震;河邊、湖邊、海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上游水庫坍塌而漲水,或出現海嘯;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變壓器、高壓線下,以防觸電。
地震發生在地下,地下水埋藏于地層之中,地震前應力的變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井水翻花、發渾或引起化學成份的變化等,都是地下水震前的異常現象;臨震的氣象異常種類繁多,形式多變,主要包括震前風、氣壓、地溫、氣溫等等,是非常豐富的。震前出現灰塵滿天,霧氣騰騰,地裂氣升,臭氣難聞等現象十分普遍。這些異?,F象一般在震前幾分鐘甚至幾天多為出現;動物震前異常比較普遍,表現行為有:煩躁、驚慌、活動反常、不進圈。動物異常出現的時間多集中在震前幾分鐘至兩三天,以震前一天反應居多,震中區最為集中;震前植物異常現象與氣溫、地溫變化有一定的關系。表現為在冬季果樹開花、重果,竹子開花,樹干裂縫。在夏季,如成熟南瓜重新開花,含羞草、榕花樹葉子開合時間反常······發現這種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做好防震準備。
其實,不光是地震有強大的破壞力,比如:火災、泥石流、洪水、海嘯······我們應該在戶外也注意一下,以免碰到其他災害。應該定期組織家庭和學校做防災演習,這樣可以減少受害人民。
大家一起動起來!我們一起保衛家園!讓自然災害變得更少!
防災減災心得體會篇5
20_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近日,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發出通知,安排部署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
通知指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關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以及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于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安排部署。
通知強調,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采取有效舉措提醒社會公眾,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風險意識不強,災害防治不力,就會威脅生命安全。必須牢固樹立風險管理和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堅守安全紅線,關口前移,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不斷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持續構筑生命安全防線。
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創新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形式,進一步普及各類災害事故的知識和防范應對基本技能,提升宣傳教育的實際效果。要加強災害事故風險防范,深入開展災害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盡最大可能減輕災害事故風險。要修訂完善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因地制宜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救災演練,提高災害事故發生后的轉移避險能力,以及災害事故救援中的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
通知強調,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是保障群眾迅速安全疏散和火災現場救援的生命通道,必須確保暢通無阻。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廣泛發動,在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中突出重點,開展生命通道專項宣傳教育和整治,提高社會對生命通道重要性的認識。要針對大型商業綜合體、高層建筑、醫院、學校、賓館飯店、商場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重點檢查各類影響應急疏散和救援的突出問題,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分清責任,第一時間督促整改,確保應急疏散和救援通道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