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心得400字
早晨,從枝頭掉落的還帶著幾分露珠的花,在夕陽時分迎著暮色撿拾起來,聞著那殘余的留香,心中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
《朝花夕拾》這本書是魯迅先生人到中年時期,在看遍了人間的溫情冷暖,親歷了國家的興盛榮辱后鄭重的回憶起自己少年時光后所作。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真摯感人,其中《藤野先生》這篇令我印象頗深。
甲午戰爭自從中國慘敗后,大多日本人都普遍瞧不起中國人,他們認為中國是一個弱國,中國人也都是低能兒,什么用都沒有,因此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期間,不知遭受了多少次的侮辱,但只有他的醫學教師藤野先生例外藤野先生是一位從學術到人格任何方面都令人肅然起敬的醫學教授,他不但沒有譏諷魯迅,反而十分關心他的學業,給予他任何幫助與支持以及精神上的撫慰,希望可以將先進的醫術傳入中國,為中國人民帶去溫暖,送去希望,他樸素而偉大的品格令人佩服和崇敬。
《朝花夕拾》之中即有對師長親友的懷念,也有對舊社會的種種抨擊,孤苦終老的長媽媽絕望投湖的范愛農,都是黑暗腐朽的中國造成了他們的不幸。歷史在不斷前進,社會也在不斷革新,一個健康的國家也要不斷的更新血液作為新時代的我們也應該為建設美好中國而努力奮斗!
《朝花夕拾》心得400字篇2
《朝花夕拾》所收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的文章,比較完整的記錄了魯迅幼年到年輕時期三十年道路和經歷。
生動描繪了他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的各種生活畫面和人物場景,生動描繪未民初時期的社會現象。
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讓我讀來十分地感動,讓我懂得了知識是沒有國界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學醫學時的老師,對作者非常關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講究,但為人卻誠懇、公正,對學生誨人不倦,對研究一絲不茍。他一一糾正作者筆記上的錯誤,“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到他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在知道中國人很敬重鬼時,還擔心作者不肯解剖尸體。藤野先生真摯的愛給了在異國的魯迅極大的鼓舞,是十分無私和偉大。
讀了這本書,我讀懂了魯迅的童年生活,也思考著自己的童年生活。
《朝花夕拾》心得400字篇3
我看了《朝花夕拾》這一本書。這是魯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里面講了魯迅小時候的故事,讀著這些故事,使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字里行間洋溢著真實的情感。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魯迅的爺爺——周福清是皇帝點中的翰林,全家都以此為榮。但是后來他的爺爺犯了罪,被抓到了京城,判了個死刑。從此,周家敗落了,魯迅父親的病也就因此越來越嚴重。魯迅從此在家、三味書屋、當鋪之間來回跑。在這期間,魯迅也曾想過從此不讀書,因為他想到了他的爺爺、父親、三味書屋的壽先生都讀了一輩子的書,結果到頭來什么也沒有。但是,魯迅的父親就希望他們三兄弟能讀好書,將來好給周家增光。結果真的給他盼到了,魯迅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成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朝花夕拾》心得400字篇4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巨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里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艷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中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嘗一道佳肴,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里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仿佛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鉆進百草園。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朝花夕拾》心得400字篇5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著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面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這些對童年歸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瞅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鉆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
全部感觸全部是那么天真爛漫,令人歸味,也學便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才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瞅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布滿激情。
我家屬于郊區,附近有一大片的田野,小時侯,總往那里享受著和煦的陽光,秋日里的習習微風,把那里的油菜花摘得一朵全部不剩,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我和伙伴全部在為自己的前程努力著,努力得讀書,因此,也不能在沉醉在兒時的天真散漫中了,少了幾分親切,少了幾分自由,也少了幾分對大自然的熱愛。
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那些瑣碎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以下那個不同的年代的童年之夢,體驗一下當時魯迅的美好童年。
《朝花夕拾》心得400字篇6
說實在的,《朝花夕拾》這本書,有點難讀,其一,語言令人難懂。如果不靜下心來看的話,是一點兒也看不懂。
朝花夕拾這名字十分美,帶有詩意。可是書中文章可是十分的令人難以讀懂。
書中有些文章好像是一個人蒙了紗一樣,看不清面目。
書中最令我難忘的是“藤野先生”這一篇。魯迅以前在日本學醫,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的教師。藤野先生全名藤野嚴九郎。文中寫道,中國人要被日軍槍斃的情景。圍觀的中國人都喊起來:“萬歲!”這聲萬歲不明白他們是怎樣喊出來的。他們竟然不明白恥辱!魯迅寫道,這聲歡呼是每一次槍斃都有的,可是在他聽來,卻異常刺耳。
文中還寫道,“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的便不是自我的本事了……”此話讓人十分憤怒。想到以前的中國是出于底層,我就感到即悲傷,又氣憤!
這本書寫了魯迅那個年代所發生的一些趣味、悲傷、氣憤的一些事。十分的真實。
文中有些外國語言,我想,因該是一些專業術語喝一些人的名字。
在書的導讀部分最終一句寫道:作品的語言清新、樸實,親切感人,是現代回憶散文的典范之作!
沒錯,這本作品的確是現代回憶散文的典范之作!
《朝花夕拾》心得400字篇7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魯迅先生回憶了許多往事,有快樂的,有難過的,有委屈的……
剛得到那木刻的《山海經》時,是開心的;被父親留在家背書時,是難過的;屢次被那“大”字擠到床腳時,是委屈的……
魯迅先生很善于說反話。“衍太太是一個精通禮節的婦人,她對自己的兒子雖然狠,對別家的孩子卻好的。”這是魯迅筆下的衍太太,是小魯迅眼中的衍太太。衍太太表面上對魯迅他們很好,至少小魯迅是這么覺得。但從“慫恿小魯迅和他的朋友吃冰”“教唆小魯迅去偷母親的首飾、珠寶”“傳播小魯迅偷家里的東西去變賣的流言”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衍太太在心里是自己打著小算盤的。
第一次讀時,我和小魯迅一樣,覺得衍太太是好的;當我第二次再看時,我開始困惑衍太太是好還是壞,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直到老師提示“說反話”,我才了解原來衍太太是一個自私自利,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因此,我很討厭衍太太,反倒喜歡像長媽媽那樣雖然有點迷信,但很樸實的人。
閱讀完《朝花夕拾》,我最大的收獲就是了解并學習了魯迅先生的語言藝術——說反話。
魯迅先生的語言樸素,但很容易就把我拉進了他的回憶,使我讀完后感到回味無窮,久久不能忘懷。
《朝花夕拾》心得400字篇8
比如范愛農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總像在渺視。有比如“卻仍然看見滿床擺著一個“大”字”。這就是魯迅在描寫人外貌特征和習性時的特別手法。他可以生動地表現出一個人的特點,又增加了幽默感。
魯迅不管是對他人的贊揚或批評以及對那人的各種看法,都豪不掩飾地寫出來。因此,我比較喜歡他的文章。例如〈阿長與山海經〉。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長媽媽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討厭她,特別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極不好,但她也懂得許多有趣的禮節,是我不耐煩的。之后,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他偉大的神力讓我敬佩。然后,在我極度渴望〈山海經〉時,阿長為我買來了。我又一次對她敬佩。最后,她辭了人世,我默默為她祈禱。本文由我一次一次對她態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朝花夕拾》心得400字篇9
郁達夫是這樣形容魯迅的文字的:“魯迅的文體簡練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鐵殺人,一刀見血,重要之點,抓住之后,只消三言兩語就可以把主題道破。”是的,這個特點在《二十四孝圖》這篇文章中表現得一覽無遺。一開頭,便以“尋咒”從側面點出中心,接下來便訴說了一段他童年的一段故事。其實,魯迅先生是話中有話啊,他借著說童年看《二十四孝圖》的事情,其實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即對兒童的不重視。兒童都讀不到他們應該讀的書,而人們卻熟視無睹,這難道不該引起我們的反思嗎?然而我又想到了現在,現在的孩子們別說愛讀書,他們連根本不想讀書,不思學習。再看看那時侯的孩子們,他們渴望讀書卻沒有書讀,而現在我們有書讀卻不愿讀,這難道不是一個令人悲哀的現象嗎?
《朝花夕拾》心得400字篇10
《朝花夕拾》作者是魯迅,在上個學期中我們深度了解了他。《朝花夕拾》并沒有滿篇的好詞佳句,卻能吸引讀者繼續讀下去。
一個以筆為武器,魯迅以筆為武器,戰斗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魯迅筆下寫出了一個個生動趣味的故事,一個個鮮活形象的人物形象,魯迅用不一樣方式寫出了人物的性格。
讀《朝花夕拾》,我也真正領悟到,兒時的魯迅擁有一顆豐富并且向往完美的心靈正而沒有因歲月的流逝讓故事變得僵硬。以致與許多年后當魯迅回憶起童年在故鄉的趣味的事和童年玩耍的地方,哪怕是其中的一件不起眼的小樹,不起眼的小草,或是一顆不起眼的樹,都在魯迅的童年中依舊充滿了深深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