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心得體會及感悟
11月9日晚CCTV-1觀看了《榜樣3》,觀看中幾次感動落淚,沉甸甸的榜樣及事跡讓我感慨和思緒萬千,《榜樣3》的優秀共產黨員楷模,先進典型事跡激勵著我,怎樣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爭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和干部。
《榜樣3》是一部學習先進主義精神的教育片,為我們講述了幾位真心為民,踐行理想初心的共產黨員的事跡,讓我們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就像片里的一句話“榜樣照亮了時代,照亮了我們要走的路”它給予了我無法忘記的力量。里面每一個人物身上所傳達出來的那種堅毅,讓人體會到什么才是堅持初心的精神,什么才是對使命如同對待生命般重要。他們是普通人當中的不凡者,照亮我們要前進的方向,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那種堅持初衷的意義在他們的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節目里有90高齡的老黨員宋書聲,一輩子從事馬列主義著作的翻譯工作,所譯的《共產黨宣言》一直沿用至今;有帶領村民致富的村書記杰米拉,有致力于北斗衛星技術的專家王淑芳,有衛國戍邊的邊防緝毒指戰員印春榮......尤其讓我感動的是那個摩托醫生,山西臨汾的賀星龍,村民籌錢上的衛校,就是想學成歸來服務村民,20個村,服務4600民眾,12年磨破了8個大帆布背包,村民賒賬10多萬,他把賬本付之一炬,多么樸素的情懷啊。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奉獻自己和不怕任何艱難險阻的精神。
捫心自問,作為一名教師,他們的奉獻精神、身上的淳樸和忠于自己內心的高度責任感,他們把困難當作人生路上的一塊石子,一切為了人民服務的本心這是我所缺乏的。要鑄就教師的人生品格,修煉先進的共產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教育崗位上,時時刻刻都要對自己所從 事的工作以檢查和總結。同時也要加緊業務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以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
總之,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神圣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榜樣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2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飄進人的心里,凈化人的心靈。不信?聽我講個身邊真實的故事。
一天傍晚,我佇立在窗前,注視著美麗的晚霞景色。眼看著鋪蓋在每一個小城角落的金沙剛要消失,我向離家不遠的小橋處瞥了一眼,我的目光就被那位拉車的老伯吸引住了。那位老伯黑黝黝的體膚,瘦得皮包骨。看著他拉著后面的“超級重型三輪車”,他該怎樣對會他身后的大怪物啊!突然,有一個穿著時髦的婦人向橋頭走去,我卻在想:這會與電影中的一樣嗎?一個美貌女子在經過乞丐一個面前時,并對他大吼一聲:“嘿,乞丐那么多錢有什么用?全給我吧!”當小婦人逐漸地靠近那個老伯,出乎我意料的是,那位小婦人悄悄地在后面幫著那位老人推車!我看到:那位老伯的衣衫濕透了,那位小婦人的衣衫也濕透了。可是,她全然不顧.幫著老伯推車,形成一道很美的風景線。過了一會兒,他們終于都到達了橋頂。正當小婦人悄悄地離開時,那位老伯轉了過頭,微笑地說:“我就知道是你在后面幫我了,換了平時,我才不會這么快就到達橋頂呢。你是一個好人。”“我是很樂意的。”那位婦人說完轉身就走了。在風中,她那被掛破了口的小裙在自豪地搖曳著。
原來,榜樣,其實就在我身邊。只要本著一顆明亮的心,我們將會發現更多身邊的榜樣……
榜樣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3
總是聽到有些同學抱怨學習生活沒有方向、沒有動力,我覺得那是因為大家心里沒有了榜樣。榜樣,就在我身邊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現代浮躁的生活像沙塵暴一樣刮過,埋沒了我們的身影,也使我們失去了方向。其實,如果我們本著一顆明亮的心,你就會發覺:其實,榜樣,就在你我身邊。
我的榜樣就是__教授,__教授是我國著名的超級稻育種家,他以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專注的探索精神締造了北方水稻超高產理論,沿著前人開創的“秈粳稻雜交、理想株型和超高產育種”技術路線潛心研究,最終創立了較為系統、完整的超級稻育種理論與技術體系,并選育出一系列超高產新品種,在大面積推廣應用中畝產均突破800公斤,尤為重要的是,還較好地解決了各國水稻專家都在苦苦求索的"超高產與優質相矛盾"的世界性難題,基礎研究之樹結出豐碩應用之果。
第一次知道陳老師是在研究生入學教育的講堂上,每年新生入學第一課,__不論多忙都回校主講。他告誡學生,要“先修德、次修身、再修業”。所謂修德,就是要懂得知足、感恩和禮讓。他堅信好行為是“修”出來的,告訴學生要時刻注意小節,隨手關燈、節約用水,做完實驗用具要收拾整潔,“拖鞋不進實驗室,高跟鞋不進試驗田”。久而久之,這些都成了讓學生們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__老師從學生時代起就立志獻身農業科學,他把個人理想與祖國需要、人民期盼緊密連結在一起,始終不渝地把農業科技作為報效祖國的舞臺。他熱愛農業、關注農村、牽掛農民,始終不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讓農民多幾分收成,讓百姓吃上更香的米飯”是他的忠誠信念。他高度關注糧食安全、農民增收等國計民生大課題,積極為國家制定糧食生產政策、防止出現“谷賤傷農”等問題獻計獻策,使億萬農民從中受益。學習師,就是要像他一樣把國家和人民的需要作為畢生追求,以報效祖國為神圣職責,把強烈的愛國情懷和對事業的無比忠誠落實到行動中,在本職崗位上忠于職守、盡職盡責。
__老師說他喜歡秋天,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每當看到即將開鐮的金黃金黃的稻田,他總是抑制不住興奮,走上田埂,摸摸稻穗,捏捏穗粒,收獲的喜悅頓時消融了他播種、耕耘的全部苦累和汗水。前輩們是用心血和智慧栽培下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理論之樹,__和他的團隊則是用心血和智慧在澆灌這棵大樹,使它結出豐碩的應用之果。。
作為__農業大學的一名研究生,我們應該以陳老師為榜樣,向他學習,學習陳老師的勇于創新、無私奉獻,刻苦專研的精神。
榜樣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4
《榜樣》中的他們是典型,亦是榜樣,更是指引我們在新長征路上繼續前進的精神力量。《榜樣》專題節目獨具匠心地用“按手印”的形式來記錄各位黨員的故事,拿鋤頭的手、攥粉筆的手、握焊槍的手、擎黨旗的手、把方向的手、開拓創新的手、撐起平安的手……就是這樣一雙雙不同的手,握住了奉獻,又攥住了信念,書寫著平凡中的非凡。節目中,每一個誓言都能看到一個初心,每一道掌紋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
信念的手印——羅官章
他是探索高山致富新路子的“退休縣官”、引領村民致富的老支書,他用信念訴說著“壯志未酬誓不休”。羅官章是一名基層老黨員,退休后做了普通的農民,回鄉扎根深山老林20__年,用辛勤和汗水帶領和幫助鄉親們發家致富。他在牛莊大山里進行的天麻有性繁殖試驗,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在付出鮮血和傷痛的代價后,收獲了沉甸甸的果實。第一批跟著他種天麻的10多個貧困戶,每戶增收超過10萬元,成為轟動土家山寨的特大新聞。“對黨的事業我負了責任,沒有辜負黨對我的信任”,羅官章不完整的雙手布滿了厚厚的“老繭”,但是正是這雙長滿老繭的手,幫助鄉親們走出貧困、發家致富,實實在在展現了共產黨員堅定的理想信念。
奉獻的手印——支月英
她是一名山村教師,在偏遠山村扎根了36年,為山里孩子守望一生,用“舍小我、成大我”的奉獻,展現出“不愧蒼天不負民”的先進本色。有人說她是傻子,她說山里需要我這樣的傻子;學生說“老師對我們來說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女兒說“你是一個好老師,但你不是我的好媽媽”;她說“我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了才有希望”,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堅守,看到山里孩子的成長,讓他們學有所成。從“支姐姐”到“支媽媽”,再到“支奶奶”,36年的風風雨雨,支月英已經習慣了把孩子們一個個送到家、習慣了留守孩子們把她當姐姐、當媽媽一樣聊天、撒嬌。36載,一茬又一茬的孩子畢業了;36載,支月英整整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她36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已經沉淀為大山深處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的種子在霜林盡染處發芽,托起大山村里充滿生機的未來。
堅守的手印——李萬君
他是一個普通的電焊工,用焊槍詮釋著“工匠精神”,同時他也是一個能提速中國夢的工人院士。他說焊接工作不僅是一門技術,更像是一門藝術,一門功夫,焊接工作又苦又累,他用20多年時間,用手上的焊槍證明了自己的堅守。多年的勤學苦練下來,李萬君把焊槍使得出神入化,兩根直徑僅有3.2毫米的不銹鋼焊條,可以被分毫不差地對焊在一起而不留一絲痕跡;在20米外之處,只要聽到焊接聲,李萬君就能精準地判斷出電流地大小、電壓的高低。在傳授技能這件事情上,李萬君也毫不含糊,他希望徒弟技能不斷提高,在生產中不斷創新,都能成為大工匠。有一次,一位國外企業的老板開出了比現在高10倍的價錢挖他去國外工作,被他拒絕了,他說“做人要知恩圖報,我的技能和榮譽是企業、是黨給的,尤其我作為一名黨員更要在自己的崗位干出個樣來”,這就是獨具匠心的大國工匠的堅守,就是對職業的認同感、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
作為的手印——苗振水
“讓流動黨員有個溫暖的“家”,給流動黨員過政治生日,給特困黨員組織捐款,使流動的黨旗撐起一面旗幟,給農民工撐起一片精神的家園”——這是面對這個新崗位,長期從事黨務工作的苗振水做出的。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在農民工這一新的社會群體中建立和完善黨組織,通過發揮黨組織的功能加強對農民工的服務、教育和管理,對于維護首都的和諧穩定,對于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他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流動黨員黨建工作中來,使固始縣在京農民工黨支部從第一批的8個發展到現在的29個,充分發揮了教育管理黨員、凝聚服務群眾的作用。
擔當的手印——李貝
她是匡扶正義,奮戰在公安實戰第一線的巾幗英雄,她 用“救過人、臥過底、斃過匪”這九個字詮釋著她的擔當。“李干部,你是我在這個城市最恨的人,但也是唯一值得我信賴的人。交給你,我放心”,這是一個死刑犯臨刑前的遺言,她將所有的身后事全部委托給了李貝。李貝沒有想到,第一次給她交待遺言的,不是她的親人,也不是她的朋友,而是一名被她抓回的犯人。面對生死和壓力,對親人虧欠很多,這份職業異常忙碌,但她說要在這條路上堅持下去。李貝,一個看似柔弱的女子,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公安事業,用行動詮釋了一名人民警察真誠為民的公仆本色,在最平凡的崗位上靜靜綻放著耀眼的光芒。
創新的手印——王恩東
他是在壟斷領域不斷為國家開疆僻壤的先驅者,他“累了睡一會、醒了繼續做”的忘我精神、勇于開拓、善于創新的進取精神,引領著新時代的新風尚。王恩東及他率領的研發團隊成功研制了中國第一臺關鍵應用主機天梭K1系統,并成功實現產業化,使我國成為美、日之后第三個掌握最新32路緊耦合服務器系統的國家,為我國IT基礎設施安全可靠、自主可控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為國家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研制之初,很多專家認為研發32路關鍵應用主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方面西方國家將主機相關技術作為國防戰略技術,禁止對我國出口,難以獲得相關技術支持,另一方面關鍵應用主機的技術復雜度遠高于一般的PC和服務器,耗資大,風險大。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王恩東帶領400多位研發人員經過4年多的技術攻關,在體系結構、處理器高速互聯、高可靠硬件系統、容錯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領域實現了突破,從無到有建立了我國高端服務器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責任的手印——“瓊沙3號”黨支部
“瓊沙3號”船是連接著海南和西沙的一條臍帶,人們稱為“生命之船”,承擔著給島上軍民補給淡水和生活物資以及人員上下島的重任。長年行駛在大海中的“瓊沙3號”黨員們,風里來浪里行,需要的不僅是過硬的技術,更需要過硬的思想作風。從文昌清瀾港至三沙永興島正常航路為180海里,航時需要15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完成一次出航,前后準備和航行時間需要5-6天。盡管面對如此高強度的工作,輪政委、黨支部書記劉學軍自“瓊沙3號”下水以來,他沒有請過一次假;輪大副、黨支部紀檢委員林明昌妻子懷有身孕,但他每次航行都是堅守崗位,從不提出請假陪妻子,“船上的工作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我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影響工作,而且妻子也理解我,她知道我這工作的特殊性,也明白我對這條船的感情”林明昌說。正是在黨員的帶頭作用下,許多船員也自愿放棄休息,積極參與到增航中來,船上的6名黨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船員們挑起肩頭沉甸甸的責任。
榜樣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5
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聆聽劉家明的先進事跡報告會,筆者熱淚止不住留下來。劉家明用生命書寫輝煌,折射出一種精神令人動容。他用生命告訴我們什么是愛崗敬業,什么是腳踏實地的工作。
劉家明的同事、女兒為我們講述劉家明矢志創新、追求卓越的經歷,嚴細認真、精益求精的作風,清正廉潔、淡泊名利的可貴品質,心系群眾、關愛員工的熾熱情懷。他把“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作為工作的座右銘,傳授給年輕人。工作是一種人生方式,既然選擇了石化就要把人生的豪邁鐫刻在這里。劉家明的身影總會在項目最困難的時候,工程最危險的地方出現。工作是他最大的追求,把工作做得細一點是他對別人的要求,也是他多年來的工作方式。
在記者的眼里劉家明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他具有超常的眼光,超前的氣魄。在女兒眼里父親劉家明是一個簡單執著的人,在他生命的盡頭,劉家明還是掛念著工作。與女兒別離之際,劉家明囑咐女兒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轉告同事們做事不要急功近利。他輕輕地走了,他留下事業和奮斗;他輕輕地走了,他帶走了所有的祝愿和思念;他輕輕的走了,他留下無私,低調、頑強;他輕輕地走了,留下未盡的事業和曾經的夢想,將激勵后人繼續前行。
作為生產一線的員工,學習劉家明愛崗敬業的精神,就要腳踏實地的工作,把工作當做一種責任,一種追求,甘于奉獻,自我加壓,自我從嚴,為企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有感而發的是:仰望星空志滿懷,腳踏實地灑熱血,矢志報國信念強,續寫輝煌后來人,春蠶到死絲方盡,脊梁精神思家明。
榜樣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6
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榜樣的形象最直觀,讓人看得見、摸得著;榜樣的力量最強大,感人肺腑、懾人心魄;榜樣的影響最恒久,能夠穿越歲月、光照未來。革命戰爭年代,黨組織發展黨員的一個重要考察條件就是“黨員的模范作用”。那時因為斗爭的需要,許多共產黨員并沒有公開政治身份。但身邊的人通過他的行為也能猜個不離十。那些在隱蔽戰線工作的地下黨員,因為不貪污受賄、不腐化墮落,往往容易被敵人列為懷疑對象。那些在槍林彈雨中戰斗的黨員因為吃苦在前、沖鋒在前,行軍幫助別人背槍、背行李,到了宿營地主動燒開水、燒洗腳水,還主動做群眾工作的人,被其他人認定是共產黨員。
這就是黨員的樣子:平常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這種樣子,不僅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了中國共產黨,而且毅然選擇了同他們心目中的共產黨員一樣的人生道路。這就是我們黨為什么能夠得到人民群眾衷心擁護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們黨為什么能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東方密碼”。
被譽為“時人未識將軍面,樸素和藹農家翁”的朱德總司令曾說:“我別無他求,只求做一個自自然然的共產黨員。”黨員的樣子不是喊出來的,更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在日常行為中自自然然做出來的。像沈浩那樣6年扎根小崗村,多次贏得村民信任的紅手印;像菊美多吉那樣三個厚厚的筆記本,滿滿地記錄著與群眾的魚水深情;像龔全珍那樣時刻用黨員標準檢視自己,用余溫余熱溫暖更多人的心……在他們最美的形象里,是黨性釋放的強勁驅動,是團結和帶領群眾共同前進的巨大凝聚力。
哲人有言:改變世界不需要魔法,只需要我們發揮出內在的力量。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黨員放松要求,降低標準,不大像黨員樣子了,群眾看在眼里、憂在心頭;少數黨員以權謀私、腐化墮落,嚴重影響了黨的形象和黨群關系。要消除這些負面影響,讓群眾從心底里信任黨、熱愛黨、跟黨走,唯有全體黨員尊崇黨章,遵守黨紀,把合格黨員的樣子做出來,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形象樹起來。“但立直標,終無曲影”。只要黨員形象正了,先鋒模范作用好了,讓黨群、干群關系像戰爭年代那樣親密無間、水乳交融,那么,我們還有什么攻不下的“臘子口”、過不去的“火焰山”呢?
榜樣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7
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制的“兩優一先”“兩學一做”特別節目《榜樣》一經播出,就收獲了廣泛好評。節目邀請10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干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
《論語·里仁》有言:“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榜樣》在反腐紀錄片《永遠在路上》結束后迅速播出,看起來是巧合,實則不然。這兩部“活教材”,從正反兩方面形成鮮明對比,給人以強烈震撼。
毛澤東同志說過:“典型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力量。”“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如果只是停留于會議上動員、口頭上說教,“正確的大道理”凌空蹈虛,如何讓黨員干部感同身受?《榜樣》中的很多人都是普通黨員,他們就生活在你我身邊。
透過身邊事觀“標桿片”“反腐片”,不得不承認,當下依然有部分黨員干部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見“賢”卻不思“齊”,口上喊著“向榜樣學習”,但私底下依然我行我素;也有部分黨員干部仍見“權”思齊、見“名”思齊,全然淡忘了何為“四講四有”標準,淡忘了爭做合格黨員的初心。
《榜樣》中的黨員來自基層,來自平凡崗位,能讓眾多黨員可對比、可學習:作為公職人員,就應以婁底“警界之花”李貝為標桿,思清正廉潔、一心為民之齊;作為工人,就應以“工人院士”李萬君為標桿,思兢兢業業、踏實肯干之齊;作為基層黨組織,就應以海南省三沙市瓊沙3號輪黨支部為標桿,思創先爭優之齊……與榜樣越近,心靈共鳴越響亮;對照楷模越多,行事作風越正派。
“春秋有序人民不虧時彥,宇宙無極偉業尚待后賢。”這是寫在開封包公祠大門上的一副對聯。鑒古照今,偉大的事業,呼喚榜樣輩出。從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到盡心竭力踐行黨的優良作風,再到困難和考驗面前的躬身擔當、堅守本色,只有真正把黨擺在心頭正中的位置,時時處處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共產黨員才能成為標桿、榜樣。
榜樣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8
“帶著泥土的芬芳,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近日,通過共產黨員網觀看了《踐行群眾路線的好榜樣——100部優秀黨員教育電視片》,片中每一個好榜樣的先進事跡都感人至深、發人深思、催人奮進。這百名優秀黨員涵蓋了農村、街道社區、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學校、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領域和方面,是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先進典型和榜樣的生動教材。 黨的以來,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緊密結合新形勢新任務,對做實做深做細做透群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收到了卓有成效的效果,其中“踐行群眾路線的好榜樣” 分別用各自的方式充分詮釋了“黨的群眾路線”的內涵,起到了廣泛的教育模范作用。
向好榜樣看齊,就要做到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補足這個“鈣”就有了政治靈魂、政治定力。“泥腿書記”楊善洲甘于清貧,他一輩子忠于黨的事業、一輩子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最根本的是他有正確的理想信念,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和崇高追求。向楊善洲同志看齊,就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深入學習系列講話精神,提高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和政治定力,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向好榜樣看齊,就要做到為民務實清廉。為民務實清廉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是踐行群眾路線好榜樣的精神實質。“最美村官”裴春亮回村為報恩,把自己賺的辛苦錢拿出來為村民蓋別墅、修水渠、建溫棚。他不求名利,不圖報答,有一骨子里的愛民情懷。向裴春亮同志看齊,就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恪守公仆情懷,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躬身實踐,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把大事辦好,把小事辦實,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
向好榜樣看齊,就要敢于擔當負責。敢于擔當是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從肯本上考驗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和精神狀態。“拼命書記”文建明身患肝癌,先后19次手術,可他始終不忘關注農民疾苦,千方百計化解社會矛盾,忠實履行著一個黨的農村基層干部應盡的職責和擔當。向文建明同志看齊,在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要敢于迎頭而上;在面對改革難題時,要敢于涉險灘;在面對損害群眾利益事件時,要敢于斗爭。
“身教重于言傳,具體強于抽象”,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攝制的《踐行群眾路線的好榜樣——100部優秀黨員教育電視片》為發現先進典型、培育先進典型、宣傳先進典型樹立了示范帶動作用。讓這些好榜樣貼近群眾、可親可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對于抓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努力取得群眾滿意的更好實效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榜樣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9
“觀看《榜樣》學榜樣,先進傳遞正能量,對照先進找差距,立足財政要爭光。”這是10 月26日晚上8點多鐘,鐵爐財政所一位財政專管員觀看《榜樣》電視專題片后發出的感慨。
當天晚上,鐵爐財政所干部職工都在8點鐘之前,就齊聚在財政小會議室集中觀看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專題片《榜樣》。大家從堅守信念的羅官章、樂于奉獻的支月英、勇于擔當的李貝、開拓創新的王恩東等優秀共產黨員的身上,不僅看到了榜樣無窮的力量,還看到了他們用無私的行動,充分展示共產黨員的本色和詮釋為人民服務的內涵。讓財政干部職工一個個深受教育和鼓舞。大家紛紛表示,要向“榜樣”看齊,爭做合格黨員;干好本職工作,爭當財政標兵。
榜樣的心得體會及感悟篇10
相信許多人都吃過蘑菇但卻沒種過蘑菇吧。這個學期我們學校開展了種植菌類植的科普活動,由學生來親身體驗種植的樂趣和艱辛,我榮幸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種蘑菇可不是件易事,就拿稻草消毒來說吧。
那天我們來到菌類種植大棚,這時我們哪里知道接下來的工作有多累。
本以為拿漚好的稻草來消毒是小菜一碟。勞動開始了,我們把蓋稻草的塑料薄膜揭開時,四周立刻彌漫著一股股難聞的臭氣,大家都紛紛皺起眉頭,而我則捂著鼻子退得遠遠的,躲開了臭氣的攻擊。
甘老師帶領著高一年級的幾個同學,不怕臟不怕臭,堅持干活。他們拿著鐵鍬、耙子,一鏟一鏟的往麻袋里裝。拉著袋口的兩個同學所站的位置正好是臭氣熏天的地方,他們只戴了一次性口罩,怎么忍受得了呢?
我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看著稻草逐漸變少,我心中的內疚感也逐漸增多,我也是種植蘑菇小組的一員呀,怎能袖手旁觀呢?想到這兒我不知哪來的勇氣,沖了上去和他們一起干活,哪怕敞開的袋口里冒出陣陣熱氣,臭氣熏得我汗如雨下,可這次我并沒有退卻。
就這樣一袋兩袋三袋……漚好的稻草全部被我們裝進袋子,然后放進大鍋里消毒。
經過這件事我終于明白,我也可以成為一個不怕臟不怕臭勇敢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