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危險會避險安全心得
知危險會避險安全心得篇1
這個星期六的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準備去杭二中對面參加杭州網小記者活動。
因為我太喜歡這次活動了,所以我和媽媽早早地出發了。到了那里,我們才發現太早了!于是,我和媽媽只好呆呆地等待活動的開始。
活動開始了,活動的主題是兩個很常見的`字:交通。這次活動的人數有9個,我們先分組,每組兩個人,其中一個組有3個人。這次活動分為三大塊,第一個是發關于交通安全卡片,第二個是詢問路人,第三個是詢問交警。每個組有大約30張的卡片。我是和胡雪露一組的。發卡片時,我們遇到了好幾類的人:第一類:我們在介紹時,話都沒說完,他們就搶一張走了;第二類:我們都還沒說,就擺擺手走了;第三類:就算再怎么忙,也會停下腳步認真聽我們說,我們說完了,他(她)才拿卡片……我們組發卡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發完了,沒想到我們組還是發得最快的哩。于是,我們就先去想問路人什么問題了。因為我們最快完成第一個“任務”,所以第二個“任務”和第三個“任務”也先開始做了。”于是我們就去問交警叔叔了。“交警叔叔,黃燈是用來干什么的?我問。交警叔叔回答說:“我都工作二十年了,都沒有人問過這樣的問題……(就回答起來了)”。
這次活動牢牢在我心中刻著,牢記在我心中……
知危險會避險安全心得篇2
關于交通規則大家大概都知道,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還是有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因不知中交通規則而發生交通事故,給每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帶來痛苦和悲傷,所以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
記得有一次去醫院看望我的伯伯,在伯伯旁邊躺著一位少年,是我姐姐的同學,便問了問事情的經過。原來他和媽媽因為急著去親戚家,干脆燈沒亮就闖過去,倆邊連看都沒看,恰巧一輛汽車急速行駛過來,一下子就把母子倆撞進了花壇,母親為了保護兒子,緊緊抱住他,因此傷勢更慘重,血管斷了不少,正在極力搶救。一邊感嘆母愛的偉大,一邊指責他們為什么不遵守交通規矩。如果遵守了,豈不就沒有了這些悲劇了嗎,就可以平安無事了其次正是酒后駕駛,我在網上看見一個叔叔喝的醉醺醺的,搖搖擺擺的上了車,在馬路上橫飛直撞的,場面真是提心吊膽的,警察怎么攔也攔不住。突然,這輛車把一輛寶馬給撞了,在視屏里看出來里面的三個人傷勢不輕,這個叔叔有連拉帶拖得把三個人從車里拉出來,又打又踢的。看到這場面我生氣極了,真想拿鞭子抽這個叔叔。緊追其后的警察馬上跑過來,一拳把他打暈,銬起來送往派出所。三個人也被送往醫院搶救,可惜搶救無效;叔叔清醒以后,知道自己所作所為以后,哭得不成樣子,還想用自己的生命換去他們的生命。可一切都不可能了,誰喝了太多酒,就會處于昏迷狀態,連自己做什么也不知道,所以會干出出人意料的事情。可想而知,酒后駕駛是那么可怕,這使多少無辜生命喪失。
遵章守紀,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當我們能做到這一切的時候,我們的社會就像文明的彼岸考進了一步。重視交通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更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呵護這文明之花,讓我們遠離傷痛,珍愛彼此的生命吧!
知危險會避險安全心得篇3
今天,我觀看了關于中小學生安全警示教育的系列節目之交通安全篇。
這個節目主要演示了幾種中小學生多發的交通事故:第一種,是兩個行人在路中間爭執,一輛自行車迎面而來,騎車的人大喊著:“讓開!讓開!”我想,這回肯定是自行車撞上行人了。但行人待了大概幾秒鐘之后讓開了,而就在這個時候,一輛汽車闖進了畫面里,自行車來不及閃躲被撞飛了。以前我只在科幻片中才看到這種慘烈的場景。第二種,一輛摩托車正經過路口,此時,一輛大卡車隱約出現在畫面左邊路口的盡頭,摩托車正常行駛。到了大卡車亮燈準備右拐時,摩托車竟然毫不在意。我想:“難道摩托車真的是安全的'嗎?”畫面中繼續播放,當大卡車的前輪和中部右轉完成的時候,摩托車突然被大卡車的后輪絆倒了。接著,實驗道具換成了汽車和自行車,出現了和剛才同樣的情況。節目后來用科學模型演示了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是“內輪差”和“盲區”。我雖然對這些專業術語不是太明白,但知道了要分道行駛的重要,以及在騎車時要盡量躲避大車,不要靠近它們。
接下來,節目中又演示了中小學生上學、放學路上的種.種安全漏洞并展示了其存在的危險,提醒同學們注意。
最后,節目中又教給我們如果遇到交通事故時該怎么辦等諸如此類的知識,然后又用平常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問題舉例說明這些行為將會為交通事故埋下伏筆……
看完這個節目,對我觸動很大,交通安全真是不能大意啊!
知危險會避險安全心得篇4
文明是世界通行的語言,這一切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友人感受到寧波人的文明和友善。寧波市以迎接G20峰會為契機,大力實施“文明有禮整潔有序——做文明有禮寧波人”公民文明素質提升工程,深入開展文明出行、文明服務、文明禮儀、文明旅游、文明施工等系列活動,特別是從市民日常行為習慣入手,突出抓好“禮讓斑馬線、文明過馬路、排隊守秩序、禮儀待賓客”,加快建設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同時,還結合《寧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立法調研,廣泛開展“不文明行為”新聞調查活動,網上網下20多萬人次參與,倡導文明有禮,告別不文明行為,以更加良好的社會風尚迎接G20峰會。
“文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最近,記者走上街頭,觀察甬城的24小時,記錄普通的寧波人如何將每一個細節真正融入行為習慣,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展示著一個令人贊美、使人驚嘆的文明寧波、禮儀寧波。
知危險會避險安全心得篇5
“嘟嘟,嘟嘟,嘟嘟……”又是一聲觸目驚心的救護車聲,路上又是一片血跡:躺在地上的當事人痛苦呻吟,呻吟中夾雜著無限的悔恨。施暴者無奈的看著流血的一方,深深的嘆了口氣。
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平均每秒發生兩起車禍,每年有2萬人死于車禍。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沉重地打擊著人們稚嫩的心靈。
交通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交通安全不僅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也與人民的生命財產息息相關。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人民必要的生命財產和其他經濟損失,國家專門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讓每個公民都能依法把交通安全放在心里。
道路作為交通的載體,傷害了無數人的生命。它離不開它,但有了它,就有了無盡的流血。車禍前,人剎車一步停一步就不流血了。流血不止是痛苦,更是靈魂的沖擊,導致人的生命被毀滅。那么這樣的車禍應該不會出來。這種犧牲有什么好處?血是可以止住的,但是缺一只腳或者一只手,就會變成殘廢。
如果人們不注意安全,事故就會像非典一樣蔓延。也許受害者不是你,是他,但也許明天會是你。因為你不遵守交通規則,會造成財產損失。值得嗎?為什么我們不能遵守交通規則?
我仍然記得去年發生在我家門口的交通事故。這是一個十字路口。一輛來自珠江花園的摩托車正駛向顏地廣場。一輛從泰山路開往譚家山的卡車與之相撞。他們都想比對方先過十字路口。結果他們相撞了。摩托車司機被摩托車壓得動彈不得。卡車上的木頭散落一地地,擋風玻璃如同蜘蛛網一般,碎了一半,司機頭部流血不止。疾駛而來的救護車將他們接走了……
如果他倆都慢一步,肯定不會這樣。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呀!難道就為了自我的私人利益而流血嗎?這讓人覺的馬路不是一片安寧的地方,更像是一片“戰場”,司機們就是一位位“戰士”,但馬路不是戰場,他們也不是戰士,真正的戰士是為國捐軀,而他們卻是為的私人利益。
難道大家愿意聽到慘烈的叫聲,撞車的轟隆聲,都愿意自我家破人亡?讓交通安全在我們心中時時出現,讓那使人心靈震撼的聲音不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