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親子閱讀讀心得
幼兒園親子閱讀讀心得篇1
我們這個家庭是一個伴著濃濃書香的快樂之家,我們崇尚快樂讀書。我們的讀書口號是“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
這次寒假幼兒園開展親子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家長把幼兒園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家教方面的書籍。在親子閱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一是固定讀書時間。
我們把晚上八點半至九點作為親子閱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段里,孩子已完成當日的作業、預習完功課,家長做完了家里的雜務,關閉電視和電腦,全家一起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快樂。
二是選擇讀書姿勢。
我們采取了“依偎”的親子方式,在舒適的床上或沙發上,讓孩子依偎著家長,家長用手攬著孩子,不時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小臉蛋,營造具有濃郁親情的讀書氛圍。
三是注意讀書的語調。
我們在為孩子讀書時,避免平和的語調,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讀,放慢閱讀節奏,對書中的主要角色采用不同的聲音,有時和孩子一起分角色朗讀,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四是做好導讀準備。
對每晚的親子閱讀,我們家長提前進行預習,熟悉圖書內容,通過工具書和網絡查詢該書的寫作背景,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孩子的讀書水平,將全書劃分精讀、選讀、略讀的不同區域,重點為孩子閱讀書中的精華內容,因為閱讀時間不長,還要注意編排,閱讀時不妨找一個留有懸念的地方停下來。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讀書的趣味性。
五是充分利用插圖的直觀吸引力。
在親子閱讀的書目中,我們發現孩子們最喜歡色彩明快、文字簡單的繪本。于是我們在親子閱讀前經常進行插圖預演。比如,指著封面問孩子,“快看,丁丁這次到哪里去了?”然后隨意翻看書里的插圖,“瞧瞧,丁丁怎么被人打昏了?”等等。經過這樣的熱身,成功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對書里的故事充滿了好奇心。注意翻頁時慢一些,讓孩子多看看書中漂亮的插圖。因為孩子往往卻是從圖畫中讀出故事,在頭腦中形成故事畫面,可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六是注意閱讀的互動性。
在閱讀過程中,我們常常被孩子的提問打斷,這時我們會停下來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或反問孩子一些簡單的問題,啟發她們主動思考,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機會,與孩子一起共讀的目的不僅是分享快樂,同時也要分享困惑。孩子不懂的地方我們會談談自己的理解,或和孩子一起查資料,家長和孩子都在閱讀中增長了知識,訓練了思維能力。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就是和智者對話,讀書是心靈的旅行。我們在親子閱讀中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閱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良好的習慣。以后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們讀書、求索和創造的熱情,使孩子們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兒園親子閱讀讀心得篇2
在共同閱讀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與幼兒閱讀和思維特點有關的問題。首先面對要解決的就是孩子的興趣問題。對幾歲的孩童來說,初期的生字生詞較多,較長的文章很容易讓孩子厭煩,講大道理的方式更是適得其反,還總問你是什么意思或者什么含義,除了耐心講解之外。我們還摸索了一些辦法,比如:給孩子提一些有趣的問題,有些是明知他知道答案的,有些是開拓他的思維的。
模仿書、圖中的動物聲音和做一些滑稽動作,增加了一些互動性。其次,就是互相講述故事,我們發現孩子在這個階段是先認字后理解意思,而且擔心念錯,的確有很多字又是不認識的,因此停頓較多,詞句不連貫,如果讀錯就立即糾正的話會加劇這種現象。
于是,我們鼓勵他消除這種疑慮,大膽地用詞語或者圖片聯想地方式閱讀,孩子試后確實流利了很多,只是漏字和錯字多些,我們沒有再如以前一樣當時就打斷糾正,而是改成了讀后指正,效果反而不錯。然后就是背古詩,我們是先看圖培養他對古詩產生興趣,然后一句句的教他熟悉。開始是我背上半句、讓他背下半句,以此為引導教他熟記整首的古詩。另外我們意識到一定得選擇適合孩子所處年齡段的書籍,孩子在看書畫畫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多陪同或者以身作則的給他樹立一個好榜樣。
幼兒園親子閱讀讀心得篇3
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電視、網絡對孩子的誘惑很大,有時家長會感到束手無策,我們學校開展了親子共讀活動非常有意義,讓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調動了孩子和家長共同閱讀好書的積極性,從而也豐富了孩子的課余生活。
親子共讀——我認為這是一種父母與孩子互動讀書的方式,這種讀書的方式不是一種機械的行為,它應該是一種愛的表現形式,是一種情感紐帶。與孩子一起共讀不僅是分享快樂,同時也要分享困惑。孩子不懂的地方我會談談自己的理解,或和孩子一起查資料,家長和孩子都在閱讀中增長了知識,訓練了思維能力。
當我的孩子呀呀學語時,我就開始給他買各種適合他年齡段的書籍,每天晚上我都會堅持陪孩子看一會兒書,從簡單的看圖識物、小故事、兒歌、到寓言、童話、神話故事,一開始是我用手指著書一頁頁地教他認書里的人、物、圖形、顔色、書里的人或物在做什么。上了幼兒園后,我開始選擇一些睡前小故事讀給他聽。再大一些,每讀完一個故事,我會問他幾個簡單的問題,引導他邊讀書邊思考。上一年級后,隨著孩子識字量的加大,每天晚上我們便在家里的大書架上各自選擇自己自喜歡的書籍默讀,時而進行交流。正是這樣的親子共讀使我的孩子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自從孩子獨立閱讀,他的閱讀面不斷地擴大,從童話、神話故事到名人傳記、歷史、科學、軍事、海洋生物、探秘、偵察推理、中外名著等,他像個饑餓的孩子不斷地從書籍中汲取著各種營養,他對讀書的熱愛使他成為一個好學、懂事的孩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這些古訓都告訴我們要多讀書,只有多讀書才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知書達理,愛讀書不僅使我的孩子養成了許多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同時也使他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養成了他善良、孝順、開朗、樂觀、有責任心的好品質。學海無涯,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要讀的書也無數,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為他們開好頭、帶好路,引領孩子走向知識的殿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我們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成為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和孩子一起閱讀吧,讓孩子在親子共讀中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