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反思及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育反思及心得體會篇1
一、設計思路:
為了開拓幼兒的視野,增長知識、親近自然、感受生活,讓幼兒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感受春天的季節特征、感受植物的成長過程,走進田野感受農家的樂趣。我班組織一次“相約春天、走進自然”的摘草莓社會實踐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__年4月23日(星期六)上午9:00
三、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感受春天的季節特征、感受植物的成長過程。
2、培養幼兒積極動手、相互協調的能力。
3、通過活動增強親子、同伴間的交流,充分體驗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喜悅心情。
四、活動地點:
通富北路草莓園
五、參加人員:
報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幼兒和家長
六、活動流程:
1、全體集合,教師談話交代一些安全事項。
師;整個活動過程請大家首先要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已的孩子,并服從集體安排,不得中途單獨行動。
2、摘草莓活動開始
家長向幼兒介紹草莓的知識,指導幼兒采摘熟透的草莓。
3、送草莓
寶寶請爸爸媽媽吃自己采摘的草莓,增進親子感情。
4、集合返回,全程結束。
幼兒園教育反思及心得體會篇2
培訓過程中,老師們扎實的話語基礎令我欽佩,這些與讀書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要讀書,特別是一些經典書籍,還有學前教育的文章,寫好讀書筆記、,從而也能進步自己的寫作水平。
一、教育教學工作
既然自己選擇了這份工作,那么我就會專心往做好它。現在的幼兒會提出各種奇希奇怪的題目,有時候教師還不一定能逐一解決,所以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幾點:新學期我將繼續抓好幼兒日常活動常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衛生習慣。形成有序的生活,學習,游戲的氛圍。
1、培養幼兒講禮貌的習慣,與人交談時說普通話。
2、開展有趣的主題活動,讓幼兒多動腦,探索題目,發現積累有用經驗,培養幼兒保護環境、愛護動、植物的情感。
3、多開展一些游藝活動,營造一個幼兒大膽表達、展示自己的空間。依據《綱要》的精神,本學期開展主題和學科相結合的方法,同時利用本園的場地上風,開展好體育活動和戶外組織活動。抓晨間鍛煉,充分調動幼兒按時來園的積極性,對個別經常遲到的幼兒,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獲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4、繼續抓好戶外活動,進步逐日兩小時戶外體育活動的質量。在充分保證天天戶外活動的同時,進步活動質量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增強體質。結合主題教育為幼兒創設與教育活動相適應的生活環境,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
5、認真分析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力爭使每位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獲得較大的進步。
6、時時刻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結合安全教育開展相關活動,讓幼兒受到教育。
二、幼兒衛生保健工作
1、在進餐、上廁所、做早操時,讓幼兒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并能有秩序地進行,不打不鬧;搞好班級衛生工作,做到“時時透風,日日消毒”,為幼兒創設一個衛生,整潔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2、在穿服、晝寢時,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進步自理能力;
3、不帶危險物品進園,與其他小朋友能友愛、和睦相處;
4、組織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活動,讓幼兒懂得基本的衛生常識,鍛煉身體、健康成長。教育幼兒愛清潔,勤洗手,做好流行病的預防,提醒幼兒少到人多的地方。配合醫生給幼兒測查身高,體重和護齒的工作。保證進餐晝寢質量,抓好生活護理,平時多留意提醒幼兒喝水,進步出勤率。知道出汗了就要及時更換衣服或隔汗。留意季節性疾病的預防,做好班上清潔衛生工作,保證室內空氣流通。
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大張旗鼓,只要能將作為教師的美德繼續下往,在不斷的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幼兒園教育反思及心得體會篇3
為期五天的學前教育培訓,在激烈、緊張和不安中如期落下帷幕。這次培訓從開班典禮、學習計算機基本常識到復雜系統管理、學習幼兒體操、一直到教學活動競賽的開始、結束,我的心情仍然難以平靜。回想五天的過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從新鮮、好奇、學習計算機的無奈到聽課、授課、從震驚、震撼、感慨中結束了。這可以說是一次我平生遇到的最大的一次教學活動,也是我人生中最難得的一次機會、一次學習的機會、一次成長的教訓。在開班典禮會上、我認識李忠仙園長,徐艷聲老師她們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和希望,從中了解她們對這份教育的熱愛,在五天的學習活動過程中,我看到更多的是不管是對幼兒、還是教師,她們始終如一、兢兢業業、每天都面帶微笑的組織好這次教學活動,一直到活動結束,她們對我們的希望、歷歷在目、讓我終生難忘。
一、取得經驗
通過五天的學習,我感悟最深的是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否則我們真的被時代淘汰,不是別人淘汰自己,而是自己淘汰自己,我真的需要好好學習。星期二下午開始進行教學活動競賽。從聽第一節可開始到我授課至競賽結束,我知道我與其他老師之間的差距;年輕教師方法新穎、獨特,教態大方、端莊自然,活動過程中語言有詩情、有畫意,創出優美輕松的學習環境,切和孩子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習。
這次活動競賽有藝術、語言、社會科學、手工制作等多種學科的課堂競賽。在觀摩17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后,我從她們的身上學到了非常多的知識與技能,比如:《語言》“我喜歡的顏色”一課的教學,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讓孩子通過觀察圖片、找到自己喜歡的顏色,加以語言鏈接;再如手工制作課《孔雀開屏》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的“孔雀”圖案栩栩如生,我自嘆不如。為了上好這節課,教師肯定花費了不少的時間,而我雖然也緊張的準備了20多天,在丈夫及各位老師的幫助下,改了又改,課件試了又試,才在戰戰兢兢中完成了競賽,雖然有了榮譽,但我并不開心,說真的,這份榮譽里有太多的付出。
二、存在問題
由于我從來沒有參加過這種大型的活動,上臺膽怯,膽子小,怕這怕那,不自信,所以在活動過程中沒有跟孩子交代清楚,在與孩子交流中缺乏耐心,不相信孩子,老是犯一個毛病,怕孩子回答不出來,給他們提示,整過活動中我唱主角,孩子們參與。問題提出后,沒有讓孩子有思考的余地,焦急、煩躁是我最大的弱點。
三、努力方向
通過這次培訓競賽,我深深體會到,一個幼兒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扎實的基本功,還要有超強的應變能力,平和的心態。我要從老教師們的身上學習他們對這份職業的熱愛、對孩子滿滿的愛、對培訓教師無微不至的關心,他們是最優秀的幼兒教師,孩子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感謝您們,李園長、徐副局長,是您們的關心了解,使我有了這份自信,是您們的理解和幫助讓我成長。我知道,一個教師只有終身學習,不斷完善、提高自己,才能勝任教師這一重任。
活動結束了,我的耳旁、腦海中時時響起李忠仙老師、徐艷聲老師的話語:“老師要終身學習、加強自身的學習。我希望自己如此,其他老師也如此:好好學習、終身學習、愛孩子、更愛自己的職業。”
幼兒園教育反思及心得體會篇4
一、活動目的
為了讓幼兒開闊眼界、更新對學習的新觀念,了解可樂工廠的發展和全自動安全工作程序。促進學生主動與老師交流,感受工廠的先進技術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我園特組織大班幼兒參觀陜西太古可口可樂有限公司。為確保實踐活動平安,確保師生人身安全,維護學校和社會的穩定,有效處理活動突發安全事故,特制訂實踐活動安全預案如下:
二、活動時間:20__年5月8日
上午8:40幼兒園門口集合,9:00按秩序上車,聽從后勤負責老師指揮中午12:00集合上車返園
三、活動地點:鳳城二路陜西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
四、人員安排:
1、學校社會實踐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張x
副組長:左x
成員:李x、楊x、孫x、賈__、劉x
2、活動當天人員安排
總指揮:張x
總協調:左x
五、活動要求及安全措施
1、在實踐活動前一天各班組織一次安全教育活動,使全體教師和學生時刻將安全記在心中。實踐活動當天,學生到校后各年級以班級為單位進一步加強關于實踐活動安全知識教育及再次強調實踐活動注意事項。
2、做到人員保證,帶隊教師負責組織參與學生的一切活動。同時要強調行動紀律,要求學生服從大局,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團結協作,互相幫助。
3、來去要求路隊整齊,一律按兩路縱隊的方式行進;路途中要求學生不喧嘩、吵鬧,不掉隊,注意車輛,安全行走;主要路口要求有教師事先在路口攔截車輛,確保交通安全。教師、學生乘坐車輛由學校統一安排,單人單座,車輛上不允許人員站立,跟車教師負責學生路途的安全。
4、要注意飲食安全,不要讓學生喝生水和食用不衛生的食品等。
5、注意活動安全,不玩水上項目,教育學生不要靠近水池等不安全區域,防止學生摔傷和落水。另外備帶必需的藥品,以防學生身體不適。
6、要及時清點學生人數,防止丟失學生。
六、其他
1、為保證早上出發前的安全與紀律,班主任做好出發前的組織工作。
2、建議學生穿旅游鞋或運動鞋,自帶飲用水,注意節儉;不帶相機等貴重物品。
3、每班自帶1―2個塑料袋,以便裝垃圾,做好環保工作。
幼兒園教育反思及心得體會篇5
20__年11月14日星期六,我滿懷期望的來到澄邁縣思源中學高中部的報告廳參加這一次的培訓活動,活動分為兩個部分進行,上午是郭敏老師的藝術表現力培訓,下午是何卓老師的衛生保健培訓,我很容幸地聆聽了兩位老師的講座。
在講座中,郭老師從幼兒舞蹈的種類、教學內容、各年齡段舞蹈的具體要求、實用歌唱技能與方法給我們進行了講座。郭老師不僅給我們講了理論知識,同時還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以及自己親身示范動作,讓我們參與到實踐中來。特別是講到音樂律動、詞譜對唱時,老師們的積極性都被調動了起來,情不自禁的參與到活動中去,那種濃厚的學習氣氛同時也深深地影響了我。說實在話,一直以來,音樂對我來說,真的很難。今天,通過郭老師的現場展現,一步步引導,讓我感覺到,幼兒的舞蹈原來就是這么簡單的動作,只要你能放開,能大膽的嘗試,沒有什么不可能的。這一次的學習讓我這個音樂文盲學到了很多幼兒舞蹈步伐以及打節拍的基本技能。
最后,郭老師以兩首律動來結束我們本次的活動,活動中讓我們在聽和做動作的過程中找到歌曲的節奏并且嘗試改編動作表現歌曲。老師們都能夠積極地配合,并積極參與改編舞蹈動作。郭老師還請了個別老師上來分享自己的改編動作成果,老師們的想象力真的很豐富,把歌曲的動作改編得非常地形象,特別是那些男老師們,我為你們的勇氣和想象力,點個贊,你們真是讓我刮目相看啊。
如果說郭老師的講座是激發我對幼兒音樂興趣的話,那么和何卓老師的保健知識培訓講座則是對我們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對小事件發生的麻痹心態敲響了警鐘。
何卓老師重點給我們講了他在遇到幼兒常見疾病時的處理方法以及他的個人經驗分享。聽過以后,我覺得何老師講的這恰恰是我們老師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在幼兒園,孩子基本上都是好動的,而好動所引發的結果往往是磕著,碰著或者是摔著,這些在我們眼里是最正常不過的東西。有時候只要不流血,一轉眼我們老師就忘了,期間也沒有注意觀察孩子,最后離園也沒有向家長反映,萬一出現的是內傷,回家出現了狀況,由于老師的不告知,最后導致病情的延誤,此情況后可能會產生的嚴重后果,以及更深一步教育工作的態度問題。因此,何老師的講座不僅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更讓我們老師知道了態度最重要,從小事做起,做一個細心的老師。
總之,在經過此次的培訓后,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工作方向,相信經過不斷的努力學習,我能更好地做好這份工作。
幼兒園教育反思及心得體會篇6
幼兒年紀還小,尤其小班的孩子,年齡都在3—4歲之間。他們還沒有具備辨明是非的能力,他們的性格是天然的,他們做事情只會有一個標準,那就是“自己喜歡不喜歡”。如果喜歡,他們就會去做,不喜歡當然不會去做了。這種天然的本性有些是正確的,有些是錯誤的。正確的行為要給予表揚并延續,錯誤的行為卻不能聽之任之,要及時地去組織,給他們正確的引導,并且幫助他們及時地改正錯誤。我相信這才是培養孩子正確的方法。
我班王宜煊小朋友是一位很棒的小朋友,熱心、愛幫助他人、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總體來說很不錯。但是宜煊有時變得頑皮,任老師怎么叫他,他都像沒聽見一樣。那天中午吃完飯,老師要求小朋友去穿衣服。大多數小朋友都去穿衣服了,有幾個小朋友不僅不去穿衣服,還蹬著食堂的石梯趴到玻璃上。等我回頭看的時候,他們幾個正趴在玻璃上咯咯地笑。當時其他小朋友老師說一遍就回來穿衣服了,可唯獨宜煊像沒聽到似的。我帶著宜煊去到了教室,單獨問了問他,“你那樣做對不對?”“不對”“那怎么樣做才對呢?”“好好去做,好好穿衣服,好好站隊”“宜煊,你是不是好孩子呢?”“是”“那你知道那樣做不對還是去做了,那就不是好孩子了啊”“宜煊要做好孩子呢,做事就要認認真真的,聽老師的話”“嗯”“你答應了老師,那我以后就看你表現了啊,好好表現,老師就跟所有小朋友表揚你,給你發小明星,好不好?”“知道錯誤就改正過來,我們宜煊就還是好孩子!”一席談話下來,對不同的孩子起到的成效因人而異。但是每次談話都會有價值,并且以后這種談話堅持不懈下去(只要孩子一犯錯誤,就馬上給予提醒制止,告訴他這樣做不對,怎樣做才對),相信長此以往的堅持,孩子一定會變得越來越棒的!
前段時間偶然間在一部電視劇聽到了這么一句話:“你要快快長大,每一天都要在長,但是哪一天也不能長歪了!”當時頗有感觸,愿這句話能與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