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1
在一個美麗的國度,在飯點的時候,有一種人群叫做“干飯人”。他們經常拿著碗在吃飯,十分開心。
到了第四節課了,我們班上的同學肯定都在想:“加油!這一節課過去后就可以去食堂吃飯了!”這一節課是美術課,大家基本上都是在心不在焉地上著課,畫著畫,等待著美好的“干飯”時光。連我也不耐煩地畫著畫。
到了!到了!到了爭位子的時間了,老師應該不知道這是什么吧!指的是大家后一節課下課后都會搶著去排隊。大家都把桌子上的東西放進抽屜,一些做清潔的同學十分無奈,只得認命,不過,他們還是對食堂的飯念念不舍,就讓好朋友們幫自己打一下飯。
同學們一個個都把腳伸出來,一個個像賽跑一樣,似乎一下子就會沖出教室。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教室的門口。仿佛這樣,就會減少這一段路程似的。李老師突然說道:“同學們,這一節課就上到這里了,下課!”我們齊喊一聲:“老師萬歲!”一會兒的功夫就沖出了教室。
到了食堂,大家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等我們回到了位置上后,大家都開始了“干飯”環節。這時,我們班上的“干飯”能手——___來了。“你們要土豆嗎?”要知道我們學生的土豆都是十分珍貴而美味的,所以我的朋友——___斬釘截鐵地說:“要!”我們知道,如果說“不要”的話,鐘佳學一定會搶走土豆的。
嘴巴一擦,美味!一天的中午就過去了。我愛干飯,干飯是我一生中的快樂。我也感到自豪,因為全世界有這么多吃不起飯的人,我們應該珍惜糧食。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2
食品安全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我在這門課上學到了很多。在我看來,這門課上有很多知識是生活中可以使用的常識,也是我以前不知道的一些非常有用的東西,這讓我發現了一些飲食和藥物問題,并及時糾正,以確保合理的生活。這是這門課給我最大的好處和幫助。
與此同時,我的知識也為我的家人和朋友提供了合理的建議。在肥胖飲食中,我專注于這門課。我認為這有利于減肥。老師建議減肥的.朋友應該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經常吃粗糧;限制主食的攝入。為了保證蛋白質的供應,可以吃瘦肉、雞、魚、蛋、乳制品和豆制品,控制脂肪等,并限制飲酒、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在朋友減肥的時候,我會和他們分享這些方面。
這門課教給了我很多,不能一夜之間完成,它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在我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讓我受益很多。我學會了如何過上更健康的生活,讓我周圍的人過上更健康的生活。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3
太陽出來了,小雞穿好衣服準備吃早飯。小雞端起飯碗,開始吃飯。可是,她把米飯撒了一桌子。雞媽媽端上來了蔬菜和雞蛋。小雞說:“我這些都不愛吃!我才不要吃呢!”
雞媽媽走過來對小雞說:“你不能挑食,也不能浪費糧食。這樣是不對的”小雞生氣地說:“媽媽,那些我都不愛吃,難道你硬逼著我吃嗎?”雞媽媽說:“我帶你出去走一圈,你就知道了。”
小雞跟著媽媽走出了家門。小雞好奇地想;“媽媽,她要帶我去干嘛呢?”小雞問媽媽:“媽媽,你要帶我去哪里呢?”雞媽媽說:你跟著我走吧,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雞媽媽走著走著忽然停了下來,小雞問:“媽媽,你怎么停下來了?”雞媽媽指著農民干活的地方說:“你到那邊去看看吧。”
小雞走到農民伯伯的旁邊,看見農民伯伯正在辛辛苦苦的干活。因為現在正是中午,農民伯伯頂著火辣辣的太陽,流著汗水,拿著鐵鎬正一下一下地鋤地。小雞心想;“農民伯伯那么辛苦的種出來的糧食,我真不應該浪費。”
小雞回到家以后,媽媽又給她盛了一碗新飯,小雞認認真真得吃飯。小雞發誓:我以后再也不挑食或浪費糧食了。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4
我的爺爺生活在農村,跟爺爺一起吃飯的時候,爺爺的碗里總是吃的干干凈凈,就像剛洗過碗的一樣。而我的碗里總會剩下好多飯菜,爺爺告訴我不要浪費。那時我總是不能理解。
后來跟著爺爺下了幾次地,我漸漸明白了那句話的含義。
初春的季節,爺爺挑著糞奔走在田間與糞池間,汗珠一滴滴滴在地上,滲進泥土。我嫌臭,躲得老遠,而爺爺卻說“這是大地的養料”。
播種的季節,爺爺牽著牛兒犁了一壟又一壟地,種子經過播種機的大嘴整齊的排列在田地里,我知道,那里是希望。
收獲的季節,烈日炎炎下,爺爺揮著鐮刀忙碌在田間地頭,金黃的麥穗,飽滿的麥粒就像一個個小寶寶在向爺爺招手。背上早已被烈日曬得脫了皮,粗如樹皮的手上被鐮刀劃了幾道口子,這些痛苦在爺爺那布滿皺紋的臉上看不到一丁點,滿臉都是開心的笑容。那時我懂了,糧食就像爺爺的孩子,寶中之寶。
每一粒糧食來之不易,匯集了無數人的辛勞和汗水,就像唐代詩人李紳所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是的,不要小看一粒糧食,“滴水成河,粒米成籮”。我們要養成節約糧食,不浪費的好習慣。
在此,我倡議:從一日三餐做起,實行“光盤”,浪費可恥。
讓我們同心協力,積極參與到愛糧節糧的活動中來,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5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今天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經過一片綠油油的農田,農田里長著生機勃勃的禾苗。
有一位農民婆婆,頭發花白,臉膛黑紅,額頭上長滿了許多皺紋,正在弓著腿彎著腰,雙手緊握鋤頭,一前一后地揮動著。婆婆先用鋤頭把雜草鋤掉,再給禾苗培土。在陽光的照射下,婆婆的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婆婆不時地用粗糙的手臂擦抹額頭的汗水。偶爾,婆婆也會停下來用一只手輕輕錘打酸痛的后腰。婆婆望著剛發芽的禾苗,甩著汗珠子欣慰地微笑。還有一位農民伯伯,面戴口罩,背上背著噴霧,正在噴灑農藥給禾苗殺蟲呢!看到這種情景,頓時讓我想起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覺得農民種田很辛苦,他們不怕風吹雨打,在春雨中播種施肥,在烈日下除草殺蟲,日復一日,終于熬到了收獲的季節,卻又把用辛苦和汗水換來的糧食蔬果供給了我們,而自己僅有微薄的收入。所以,生活中,我們要珍惜糧食,節約糧食,請勿浪費,更要把“光盤行動”落到實處。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6
通過對糧食安全的學習,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我們要認真學習安全知識,增強自身素質的同時,加強對安全知識的學習,提高防范意識。
1、認真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
2、積極參加各級安全知識培訓活動,不斷提高安全素質。
通過對安全知識的學習,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爭取年一次全國性的安全事故報告會,把各種安全事故都消滅在萌芽狀態;二是把平時中隊中隊中隊中隊員對各種安全規定、安全作規程的認識與理解,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三是把安全生產的重點放在抓好平時的安全教育和宣傳,使安全警示深入人心。
3、認真學習各類安全法規,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通過對安全知識的學習和培訓,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把安全知識學習納入安全生產日常化管理中,提高中隊中隊員的安全意識;二是把學習安全法規和安全防范知識,使自己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得到提高;三是安全知識學習與平時業務工作相結合,提高安全素質,做到“安全無小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
總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牢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時刻牢記“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把安全工作放在自己工作的最重要的位置,在思想和行動上與公司保持高度一致,與全體中隊員工共同努力,讓我們的中隊形成一個“關系網”,成為一個堅實的“堡壘”,使我們中隊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夠在安全工作上有較大的提高,確保中隊的安全形勢的穩定。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7
本周二中午參加了公司組織的中國傳統文化培訓學習,秦東魁老師非常詳細的講解了居家“六神”所處的方位和我們應該如何避免犯六神。學習了本堂課后對節約糧食有了新的認識。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一向崇尚“節儉”,并且把“節儉”與“勤勞”經常并列作為一種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如今,正在處于改革開放和現代社會化建設時期,需要我們每個公民在努力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樸素節儉,珍惜財富,合理使用各種資源。無論是在工作場所還是在生活領域,都應該倡導節儉,反對浪費。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不僅取決于有沒有,而是取決于有沒有勤儉刻苦的奮斗精神。對國家如此,對家庭和個人也是如此。因此,每個公民都有責任發揚節儉的精神,崇儉樸戒奢,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共同維護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氣。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節約一粒糧食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累積一粒福報,反之,每浪費一粒糧食就是在為自己造一粒孽。所以節約糧食是一種美德,是善行,善必有善報;浪費糧食是一種敗德,是惡行。人還要有顆悲憫之心。當我們吃飽穿暖的時候,還要想到世界上每6秒鐘會有一個兒童被餓死,有10億人正在挨餓,全球糧食危機日趨嚴重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8
手中有糧,心里不慌。站在糧食穩定發展的新臺階上展望未來,繼續推動和強化“兩藏”戰略仍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之策。
今年以來,疫情引起的全球糧食市場波動對糧食安全敲響了警鐘。對此專家指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和抗災能力,牢牢守住耕地紅線,推動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7億畝以上,其中,水稻和小麥兩大口糧面積穩定在8億畝以上。大力發展優質強筋弱筋小麥、優質食味稻、加工專用稻。鞏固提升生產功能區、優勢區玉米產能,繼續實施大豆振興計劃,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發展薯類、雜糧等作物。
同時,優先在“兩區”和符合條件的國家種子基地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先支持貧困地區建設高標準農田。選擇已完成“兩區”劃定工作的典型縣為試點,利用遙感等現代空間信息技術開展作物種植結構、空間布局、作物長勢等監測。
今后,我國每年將選擇一批生產基礎好的縣,整建制開展糧食等主要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推廣“全環節”綠色高效技術,構建“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全鏈條”產業融合模式,輻射帶動大面積增產增效,推動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9
從古代開始,就有許多人因饑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如今現在,因為科技的不斷進步,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農業的產量也比以前翻了好幾倍,人們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而現在,《節約糧食》這個話題又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早就耳聞種糧食很不容易,在一個暑假里,有個偶然的機會,我回到了老家,親眼目睹的那種菜的艱辛:在驕陽下,農民伯伯拿著鋤頭辛勤地勞動著,那豆大的汗珠滑過粗糙的臉龐滴落了下來,也顧不上擦一下。太陽越來越大,樹葉快被曬蔫了;大地要被烤熟了;天上的小鳥也要中暑了,一個勁地往樹陰下鉆;知了熱的急噪起來了,不停地叫著……可是,農民伯伯依然在辛勤地勞作,松土,施肥,拔草,一刻也不敢松懈。我按耐不住內心的騷動躍躍一試,說服了奶奶,我拿起鋤頭開始除草,但它好像著魔,怎么也不聽我的使喚,好不容易才穩住他。我用盡全身的力氣強撐著,想多除幾下,怎么這么費力呀,沒過多久我就已經氣喘呼呼了。汗水大顆大顆的順著我光潔的臉頰流下來,我實在招架不住了,趕緊跑到樹蔭下涼快去了,生怕自己也會被烤焦!我不禁感嘆:“真的是"粒粒皆辛苦"啊!”
在我們中國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里,鋪張浪費隨處可見。也許你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祖國地大物博……由于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人們的心里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后果是會不堪設想!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可有多少人做得到呢?現在都在提倡光盤,有那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光盤使者,難道中國人民還沒明白嗎,浪費可恥!吃多少拿多少這個道理還用我來強調嗎?要讓節約成為自覺,成為習慣。難道你們忘了:在長征途中,有許多革命先烈因饑寒交迫而死。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要不然我們怎么對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心里存有節約的意識,處處我們都可以當節約小天使!記住:節約糧食從我做起!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美好,更加溫暖!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10
為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進一步增強學生愛糧節糧意識,增強全體師生食品安全教育知識培訓,廣泛開展全校每月一次食品安全節糧宣傳教育活動。
首先,學校委員會利用國旗下的演講活動,向全校師生提出建議:讓我們積極行動,集中精力,珍惜食物,杜絕浪費,文明用餐,安全用餐。創造一個節約的校園和社會。
二是開展愛糧節糧,食品安全從我做起的&39;主題班會。教育學生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自覺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抵制和反對浪費糧食,養成愛糧節糧的好習慣;
三是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將愛糧節食品安全宣傳帶入家庭和社區,充分發揮少先隊員小宣傳員的作用
四是通過LED向全體師生宣傳節約糧食、抵制浪費、文明用餐的重要性。
通過本月開展食品安全節約食品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深化學生對食品的熱愛和節約意識,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誰知道盤子里的食物,谷物很難的深刻內涵,珍惜食物,珍惜勞動成果。為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得到了進一步的實施。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11
21世紀,在科學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然而,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不斷發生。近年來,多寶魚致癌、蘇丹紅、問題奶粉、病蟲橙。這一事件令人恐懼。每個人都期待著食物的保證。
人們以食物為天,人們的飲食得不到保證。為什么要談健康這個話題?一句順口溜說:吃動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心里無數能吃什么。我不知道我們還能吃什么,你敢吃面前的&39;菜嗎?害怕里面有農藥殘留物和昆蟲。消費者對政府和商販失去了信心。對生產者失去信心,沒想到會擔心食品安全。
那些小販的良心仍然存在,他們無情地踐踏了他們的道德。還要問那些生產者,你在哪里,你有沒有想過事情的嚴重性,一旦你的商業聲譽被摧毀。最后,問政府,讓不安全的食物一次又一次地流入人群,進入人們的嘴里,這沒有錯嗎?一切都是因為你。
期待食品安全得到保障,但除了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督外,消費者還需要提高對食品安全的理解,不要隨意購買路邊攤位食品,三無產品,更不用說相信廣告了,俗話說:從錯誤中學習。那些幕后老板需要留下一些道德,希望不要為暫時的利益付出更大的代價。
誰不期待,能吃到安全的食物,期待,等待。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12
“唉,你這孩子也真是的,也不把飯吃干凈,看看,那么多米粒!”每次吃飯,我都不免要挨父母的一頓啰嗦,于是我便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坐下來一粒一粒勉強地往下咽。
一天午飯過后,看著我碗中的剩飯,爸爸又生氣了,叫住了我,我振振有詞地對他說:“為什么一定要把飯吃干凈呢?”爸爸氣沖沖地說:“你呀,就是沒吃過苦頭,這一粒粒米可是來之不易呀!”說完,無可奈何地揺了搖頭,走開了。
我望著飯碗里的白嫩嫩的米粒,不禁若有所思。“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那些山區里的孩子們哪里吃得上這樣可口的飯菜呀!
在山區里,人人都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一日能有兩餐就是不錯的了。早上10點鐘才吃早飯,下午5點鐘就吃晚飯。每餐頂多也只能喝喝稀飯,咬咬胡蘿卜干,每天都得不到溫飽。白天,孩子們還得干一大堆苦活,個個骨瘦如柴……
而我們呢?幸福地生活在繁華的大都市里,有爺爺奶奶天天幫著炒各種各樣的美味佳肴,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
望著眼前碗中一粒粒米飯,不得不,我的眼睛濕潤了,連忙將一碗飯扒得干干凈凈。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13
愛惜糧食,人人有責,這句話人人掛在嘴邊,但是許多人“光說不做”,看,“他”在“邊吃邊掉米粒”這不和沒吃一樣嗎!看“她”把還沒吃完的飯倒進垃圾桶,既然吃不了,那還不少盛點。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那愛惜糧食,人人有責這句話對我們有什么作用呢?
雖然有人做得不對,但也有人做得很好:瞧,“她”吃多少,盛多少,不夠在盛,一點也不浪費。再看“他”專心致志的吃飯,“食不言,寢不語”就算有人打擾“他”也絲毫不懂......
在學校的餐廳里面,在一片空處上,貼了一句話“我是快樂的小米粒,請大家愛惜我”我每天都會仔細的看幾遍,看自己做到了沒有,是不是掉了米粒,是不是扔了沒吃完的飯......我每天都反復提醒自己要注意,要注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給班級扣分。而且飯菜也是有生命的,如果你浪費了他們,他們也會不高興的,但如果你珍惜他們,他們也會很開心的。
請大家愛惜糧食,他們也有生命的!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14
對于生命來說,什么是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是金錢,還是名利?不!這些都不是。民以食為天,這個道理,大家一定懂得,沒有糧食吃,過不了幾天,我們就會被饑餓折磨致死。所以我要說,糧食,才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之本,沒有糧食,我們將無法生存。
也許,你會認為,現在誰家沒吃的呀,不要危言聳聽了。是呀,我們現在是多么幸福!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在家里被當祖宗似的供著,在外面被當寶貝似的護著……因為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富足的時代,所以不了解那些饑餓的人的痛苦,不懂得在亂世中掙扎的人的渴望,也根本不會明白一碗飯、一個面包對于即將餓死的人的彌足珍貴。糧食,在我們眼里是那樣平常,那樣微不足道。
在酒店,每天不知道有多少糧食會被倒掉。有的人是出于面子,打腫臉充胖子,山珍海味點了一大堆;有的人是用公款吃喝,心想:反正不是自己的錢,管它吃完吃不完,滿漢全席只管上!結果,餐桌上,有的`盤里只動了幾口,有的還剩半壁江山,有的甚至原封不動……總之,很少有全部吃完的時候。還有的人認為打包飯菜丟臉,剩得越多越有面子……
我們身邊的小伙伴也有浪費的行為:在家里吃飯,有些同學因為飯前吃了零食、飲料,做好的飯菜沒吃完而被倒掉是常有的事;早上,為了趕時間,有些同學一邊吃一邊丟;在學校,還有些同學為了炫耀自己口袋里有錢,一進小賣部就十分霸氣地買一大堆,結果很多零食吃不了一半,就以口味不好為由丟進了垃圾桶……
大家知道我們地球另一端的非洲嗎?那里饑餓肆虐,病魔橫行,很多孩子餓得只剩皮包骨了,他們絕望地掙扎在死亡的邊緣,走在路上,禿鷲就在他們的身后盤旋,時刻準備飽餐一頓……
其實,我們的祖輩、父輩也經歷過饑荒的年代,那時,他們的餐桌上別說紅燒肉了,菜都是水煮出來的,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肚子餓了,就只能去吃野菜、啃樹皮,野菜樹皮吃完了怎么辦?他們甚至去吃一種軟軟的泥土。許多人因為吃泥土而脹死,餓死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現在,我們國家雖然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是,我們的糧食并不富足,我們的許多糧食是從外國進口,漂洋過海來到我們飯桌上的。要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泱泱大國,我們的人口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而我們的耕地面積,卻只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從外國進口的糧食雖然能解決一時糧食緊張的問題,但終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所以,珍惜糧食,成了眼下最要緊的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節約每一粒糧食,那不僅僅我們國家的糧食足夠了,說不定還能捐一些糧食給非洲或者其他地區被饑餓威脅的孩子呢!
珍惜糧食,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們的世界會更美好!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15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詳的唐詩。它告訴我們節約糧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寬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養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壞習慣,這就助長了大家鋪張浪費的生活習慣。
有一天中午,我和媽媽在一家飯館吃飯,我們點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著,突然,隔壁的兩個人吸引了我們的眼球,他們拿著菜單一下子點了十幾道菜,沒一會兒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擺滿了飯菜。看見這一幕,我驚呆了,心想:這么多菜能吃完嗎?不會是大胃王吧?但是,他們竟然沒吃幾口,把錢一交就走了。滿滿的.一桌子菜,就被服務員給倒了,真可惜!
為了制止這種壞習慣,國家也制定了許多法規,提倡節約。每年十月十六日是節約糧食日,這就告訴我們應從這就做起開展節約。
我們應該每次在飯店,點適當的飯菜,不夠吃可以在點,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因為沒面子而浪費,通過國家這幾年的宣傳,這周星期五我們家在小六湯包吃飯,發現人們現在都是吃多少點多少,已經有了節約的好習慣。
浪費糧食就像給白紙上抹上了黑點,而珍惜糧食是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為節約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16
你知道在過去,人們幾乎沒有食物可吃;現在,人們用一雙勤勞的手和國家的富民政策開始了小康生活。
我經常聽爸爸給我講他們的老故事。他說他生日只吃一個雞蛋和一碗面,肉只在過年的時候吃。現在,我們通常在生日那天買一個大蛋糕或吃一頓大餐。相比之下,我覺得無比幸福;除了幸福,我又覺得慚愧。
有一句詩我們都學會了:鋤草的日子是中午,汗水滴草,土落。
誰知道呢,每頓飯都很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農民用汗水播下種子,播種幼苗,收獲谷物,為每一粒谷物流汗。食物很難得到。我們應該珍惜和節約食物,永遠不要浪費它。
記得有一次,我吃午飯的時候,因為急著看電視,碗里剩了一點米飯,就放下筷子準備起床。爸爸看見了,攔住我說:“朝朝,吃完飯,別浪費糧食。這些食物都是你爺爺辛苦掙來的.。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我們不能倒掉,哪怕還有一粒米。”聽了父親的話,我覺得自己太無知了,就把剩下的飯吃了,才去看電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中的一些人經常因為一些小事而浪費來之不易的食物,這是一種遺憾。現在,讓我們醒來,呼喚那些浪費食物的人,告訴他們:今天我們有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不能忘記過去的苦難,我們不能忘記現在饑餓的人們。我們要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從我和小事做起。
現在,我的家鄉是水稻收獲的旺季。我覺得家家戶戶一定要有好收成,糧倉一定要裝得滿滿的。在學校,在家里,我們小學生一定要用實際行動證明: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17
隨著社會的科技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了,對食品的要求不僅僅是填飽肚子,而是吃更安全、更營養的食品。
要是你以為路旁那看似美味的烤肉、在鍋里滋滋響的魷魚、麻辣爽口的臭豆腐是安全、營養的食品,那你就錯了:烤肉簽子幾天不洗,魷魚的油是地溝里的,為了讓臭豆腐更臭更香,商販們竟然把豆腐放廁所旁邊熏!這就別提營養了,跟安全的食品差的遠著呢!
有一次,我因為貪吃買了好幾包小商店的“麻辣棒”,回家就都吃完了,最后拉了幾天肚子,原來,這些看似美味的小零食也不健康。后來,有同學也因此生了病,學校老師很重視這個問題,為此專門開了一場大會。告訴大家這些門口的小零食其實是“三無”產品,千萬不要吃,這會對我們身體造成傷害。并組織大家互相監督,不貪吃小商店的“三無”產品。在同學們的努力下,現在很少有人再買“三無”食品了。
國家食品安全監督部門也開始了對這些不安全食品的禁止與搜查,許多黑作坊、私自營業不安全食品的商家紛紛曝光,也給人們大量的宣傳食品安全的知識。大家也不會盲目的去購買那些看似美味但其實并不安全的食品了。在有關部門的監督下,我們周圍的不安全食品少了很多,也希望大家都能拒絕不安全的食品,讓人人都健康的成長!
個人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篇18
如今,經過那些鄉村小道,總會看到那些黃金色的水稻。它是在我們老百姓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很難看見水稻的收割過程,從而忽視了這些糧食的重要性。
我們從小就開始背“鋤禾日當午,汗滴河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天聽著爸爸媽媽念叨,不可以浪費糧食,這可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然而現在漸漸長大了,也對這個理論有了不少淡化。
當我看到電視新聞里的嚴重旱情,土地分裂、顆粒無收,那一幕幕觸動著我的心弦。貧苦地方還有人無糧食可吃,只好吃那些樹皮草根等之類的東西,而此時的我們只想著怎么吃那些美味佳肴。尤其是自助餐,這也成為了浪費大戶,所以,我們吃自助餐的時候,應當吃多少拿多少盡量不浪費。
我記得“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說過,他要讓水稻長得與高梁一樣,讓所有人都能溫飽。我堅信,“愛惜糧食”并不是喊口號,唱高調,而是我們每個人,踏踏實實應該做到的。那些農民伯伯們的勞動背影需要我們銘記,并時時刻刻地提醒自己,不可浪費每一粒糧食。
那一幕幕浪費糧食的場面,真令我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