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道德有關演講稿800字
大家好!
節假日間,我與表弟一家相約去北歐風情小鎮游玩,到那時,月亮早已悄然明于夜空,十月的風微涼,吹得人心間舒暢。“姐,我們找小黃車騎車去吧”“好啊”我想都沒想便應了下來。得此良辰美景,騎車夜游,豈不美哉?小弟循著那石子路尋“小黃車”的蹤影“啊,找到了!你快來掃!”我循聲而去,卻見他哭喪著臉。一看二維碼,被人家掛花了。干這事的人不少,也不覺詫異。“沒事,車多著呢。”我安慰性的語言重新將表弟的熱情點燃。可真正有趣的事情來了,此后好不容易又找到三輛車,你猜怎么著?兩輛車的二維碼都被劃花了。還有一輛竟上了私鎖,我們倆夜游的興致也就此畫上了句號。“共享,共享,到最后都變成了私享!”表弟年紀雖小,但當他說出這話時,我也不由得深思了。我們口中常掛的道德之美,去哪了?
時代在飛速地改變,“共享”的理念自提出就站在了話題的浪尖上。隨處可見的是共享所帶來的各種便利,上班族需要它;學生需要它;每個人都享受著“共享理念”帶來的便捷。可是,就有這樣一些人,一邊享受著便利,一邊想著占為己有,甚至取消他人使用它的權利。我看到過有人將共享單車停放在自家的單元樓下;我也看到過有人在共享圖書上亂涂亂畫……但是,更多的人是選擇守護它,愛惜它!舉個簡單的例子,我總能在我們小區門口看見一些用完共享單車的人,將停放散亂的車一輛輛排好,這時,我才看到所謂的道德之美。我也看到,共享圖書中有人用可愛的貼紙將書邊亂涂的內容貼掉,正是因為這樣的人多,共享理念才能繼續發展。
海明威曾說過:“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只有當自己成為這世界上最堅固的島嶼時,它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如果那些將車劃花的,上私鎖的,亦或是在書上亂涂亂畫的人,守住了自己的道德。共享時代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到來。永遠不要盼求別人為自己改變什么,而是自己能改變什么。當共享即愛護的思想在每個人的腦中生根發芽時,那,才是我們一直追求的共享時代。而這一切的基礎,只不過在于“守好自己的道德。”
與道德有關演講稿800字篇2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很高興來到這里參加“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主題演講。因為,在這里,我可以為道德插上翅膀,讓她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在這里,我可以贊揚道德人物,為我們樹立榜樣;在這里,我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道德并不難找到,抬頭一看,它就在我們身邊。
道德是什么?是文明嗎?是誠實?是感恩嗎?是責任嗎?是的,這些美麗的詞語都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了道德。但我想說的是,道德遠不止這些。在我眼里,道德就像山上的一滴水。它雖沒有波瀾壯闊的氣勢,卻能悄悄地滋潤著人們的心靈。就像小沙粒,雖然沒有碧綠,但可以造就萬丈高樓。
說到道德,前幾天云南的干旱再次觸動了我的心。所有的畫面都是道德和道德力量的縮影。我清楚地記得,在干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有個學生偷偷地把學校給她的礦泉水存了起來。當記者的阿姨問她為什么這么做時,她說要留給她在山頂上的母親。
當我看到這個,我哭了。在電視上,我看到了她曬黑的臉,蓬亂的頭發不舍得用水洗,嘴唇因為缺水而干裂。我想,她的喉嚨一定是干的,也許她的力量只剩下為媽媽保存礦泉水。她所保存的不僅是礦泉水,更是一個孩子對母親真摯的愛,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
在云南,有比我小得多的背水孩子,住在山洞里守護著村里唯一水源的老爺爺,還有很多車送水的叔叔阿姨。在共同的努力,大家終于熬過去了,我為他們感動。我想,道德就像清水,沒有顏色,沒有味道,那么清澈,那么純潔,卻能使人的心變得甜蜜和溫暖。
道德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清新美麗,使我們的心情更加愉悅舒爽。當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走在干凈美麗的綠道上時,是道德讓我們享受那里的鮮花、綠樹和青草;當行動不便的老人擠上車時,是道德讓他們有座位可以坐;當超過數百名學生一起走出校門時,是道德讓機動車繞行或停止行駛,讓我們的道路暢通無阻!
道德,讓我們感動,讓我們享受,更讓我快樂和幸福。
道德就像蒲公英的種子,被風吹走,落到哪里就扎根于哪里,然后成長開花,帶來獨一無二的美麗。而我們的行動,就像播撒種子的陣陣清風。讓你,讓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播下道德的種子,讓我們身邊布滿道德的花朵,這樣我們的世界將會更加豐富多彩,芳香怡人。
與道德有關演講稿800字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在剛剛過去的10月1日國慶節的晚上,中央電視臺播放了“圓夢中國,德耀中華”第四屆全國勞動模范授獎儀式。活動評選出來的54位道德模范,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串打動人心的故事。“最美老師”張麗莉車禍面前,挽救學生失去雙腿;13歲的吳林香面對不幸的家庭遭遇,用瘦弱的肩膀堅強地撐起一個家;“最美司機”吳斌,用生命最后的76秒拯救了24名乘客;農民工皮祖強勇救落水3人后犧牲,犧牲時保持托舉救人的姿勢??他們用實際行動向社會展示了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道德風貌。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于用知識去彌補。”是的,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道德高尚的知識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需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做起,把良好的道德行為落實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在家孝敬父母,分擔家務;在校努力學習,團結友善;在社會熱心公益、禮貌待人。
平凡和偉大之間沒有絕對界限,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們要像道德模范那樣,多辦舉手之勞的好事,多辦惠及他人的實事,聚細流為江河、積小善為大善。要認真踐行基本道德規范,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在課堂宿舍、公共場所、師生相處等方方面面都做到遵德守禮、遵規守法,堅守道德底線、法律底線。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不乏道德高尚的同學。有人撿到了錢包,能主動交給學校;有人能主動彎腰撿起地上的紙屑;有人能在同學生病時幫他倒杯白開水,還有人能自覺地打掃宿舍衛生,關閉沒有擰緊的水龍頭??我們企盼這樣的人越來越多,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期待道德的力量能夠照亮我們的靈魂,潤澤我們的心靈,指引人們走向光明的未來。
好,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與道德有關演講稿800字篇4
尊敬的校長、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張成平,今天我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讀完一本好書,等于我和許多有道德的人交友。在《七不準則》里我了解到享譽海內外的科學家錢學森爺爺,他不務虛名、嚴格要求自己的品質讓我心動。在《心靈的強者》里我懂得了犯了錯誤不要緊,只要我們勇于面對現實、改正錯誤,大家就一定會理解、寬容我們。在《熱心的伙計》里我明白了只要我們帶著真誠的心主動付出、主動給予、主動協助對方時,一段真正的友誼就已經開始了。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別拿誠信開玩笑》。這個小故事講的是一個小伙子到法國留學時,他發現當地的車站和國內不同,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從此以后,他便經常逃票上車。四年后,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頻頻進入跨國公司推銷自己。然而,沒有一個公司錄取他,這使他感到莫名其妙。最后他發給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煩請他告知不予錄用的理由。當晚他就收到了對方的回復。先生:我們賞識你的才華,但我們閱讀信用記錄后,非常遺憾的發現您有兩次乘車逃票受罰的記錄。然而根據逃票受罰的概率算,您也許有上百次甚至更多次逃票卻沒被發現。我們認為此事至少證明了兩點:1、您不遵守規則;2、您不值得信任。鑒于以上兩點,敝公司不敢冒昧的錄用您,請見諒。
直到此時,他才如夢初醒,懊悔難當。
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誠信是金,誠信是衡量一個人的道德標準,誠信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人的一生。任何時候,千萬別拿誠信開玩笑,一次也不要!否則道德上的一次錯誤可能造成終身遺憾。
同學們,誠信就在我們身邊,在一個個不經意的生活中考驗著我們、磨練著我們。讓我們從小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思想才不會貧窮;一個有道德的人行動才不會言而無信;一個有道德的人身心才能得到陶冶,生活才能充滿情趣。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與道德有關演講稿800字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古人說,人生有三件大事:做人、做事、做學問。其中做人是核心,是基礎,是其他兩項的靈魂支柱。所謂做人,就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古語說:“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意思是說小到個人,道德是做人之本;大到國家,道德是國家興旺之根。我們在成長求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時刻注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爭取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生活中常有不道德的行為影響著我們的學習、生活環境,破壞著我們的人際交往,比如:從樓上往樓下扔一些紙屑雜物;上下樓梯不靠右行;在教學樓走廊追逐打鬧,影響同學的學習;譏諷嘲弄同學的缺點,撒謊欺騙同學和老師;不按秩序排隊,不守時;頂撞長輩,欺負弱小;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等,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為。當我們的周圍發生這樣不道德的行為,便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這樣的行為會受到譴責批評。而一旦有這樣行為的人,也往往不受大家的歡迎。試想,誰愿意跟一個經常搞破壞不文明的人做朋友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喜歡別人這樣做,那么,自然也不應該用這樣的行為去影響他人。每個人都要努力克制自己的行為,努力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那么,如何做才算是有道德呢?其實很簡單,生活中,有道德的小事俯拾皆是。比如在同學需要幫助時,我們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這就是有道德;比如我們就不挑剔同學的缺點,學會包容她的過失,珍惜和她的友誼,也是有道德;生活中愛護環境,講究衛生,不亂扔果皮紙屑不亂吐痰,見到垃圾主動拾起來,同樣也是有道德。道德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周圍,只要你留心,用心,有道德的高尚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少年有德,則中國有德。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在站的每一位,都應當傳承德行的力量。從小事做起,從我們的生活做起。做一位有道德,有文明的小學生。在我們的肩上有民族的希望。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與道德有關演講稿800字篇6
大家好!
人最可貴的是什么?是道德。如果所有人都變得沒有道德,世界將會怎樣?
那么道德是什么?從小了說,是不亂扔垃圾,是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還有認真負責地做好每一件事……
有一天,外公坐公共汽車接我放學。不巧,這輛車擠得不得了,仿佛再上來幾個人就要爆開了。我們隨著人流被擠到了車廂后排,這里坐著的都是些典型的二十一世紀青年,有的用手機玩著游戲,有的聽著音樂,還有的看著視頻。旁邊著這一個看似比我外公大很多的一個頭發斑白,胡子拉碴的老爺爺,可他們卻完全無動于衷。這時,最后排有一個中年阿姨請老爺爺來坐,老爺爺開始不肯,一直不停地推脫著,謙讓著。阿姨也一直說“哎呦,我就要下車了,您來坐吧。”老爺爺最終拗不過阿姨,只好無奈地坐下來了。我觀察了一下,那個阿姨其實一直都沒有下車,倒是那個老爺爺先下去了。阿姨其實沒有說實話,我想起老爸總是因為我撒謊而揍我,可那個阿姨為什么沒挨揍呢?哦,原來她說的是一條有道德的謊言,這是一條善意的謊言。禮貌是一種道德,公平公正也是一種道德。如果干部是清正廉潔的,那一定是受百姓歡迎的好干部,自古以來都是如此。比如包拯、于謙?都是那些“官爺”們的好榜樣。現在有很多貪污受賄的腐敗官員,他們的后果自然就是受到正義的審判,人民的唾棄!
要實現價值觀其實并不是什么難事,只要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馬路上,如果有人隨手扔下一張廢紙,人們馬上就會對他投去厭惡的目光;相反,如果有人彎彎腰撿起一個小垃圾,人們便會對他投去贊許的目光。
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概括了一個人最基本該有的道德,只要我們每個人將其付諸生活,體現出自己的價值,這個世界就將變成充滿道德和美好的人間。
與道德有關演講稿800字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下午好!
很榮幸能站在“道德講堂”這個平臺上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人生小故事。
上中學的時候,就經常聽我的語文老師說:“人字雖然只有兩筆,可是要寫好它卻很難。”那時我只是從練字的角度去理解這句話,而當我走上工作崗位,我才明白寫好了“人”字,也就做好了人。不管在家,在單位,還是在社會,如果肩上有責,心中有愛,就能把“人”字撐起來。
一、在家做個好媳婦
也許是因為我的父母、兄弟姊妹離得太遠,我把“孝老愛親”之舉都用在了公婆那里。我的公公婆婆一共有五個兒女,我老公是最小的。結婚十六年來,對公公婆婆的關心從沒間斷過,每當換季之時、逢年過節之際,我都會給買去新衣服;當老人生病時,趕緊接到醫院治療并精心照顧;平時,就是工作再忙,我們都會抽時間帶著孩子,拿著一大堆吃的、用的回去看望老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從公婆家拿起任意一件物品、任何一件衣服都是我買去的。我做這么多,不是我有多高尚,只是覺得這是為人妻的一種責任。
二、在校做個好老師
參加工作十九年來,我一直做著班主任工作。我的教育教學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三國志》中劉備告誡他的兒子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做人如此,治國如此,我做班主任同樣如此。在班上最能引起我們關注的就是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了。我班的李夢嬌,母親殘疾,父親一人靠打工維持生活。我就經常給李夢嬌買些學習用品,每到換季的時候給孩子送去些應季的衣服,毛衣、鞋帽等。我班的劉育廷更是可憐,父母離異,而且父母就像踢皮球一樣,他一段時間在母親那兒,一段時間在父親這兒,他的學習、生活狀況就可想而知了。我給予他的不僅是物質的幫助,還得有親人般的關懷。看到他的水瓶臟兮兮的,而且不停地漏水,我趕緊從家里給他拿一個;看到他哪天衣冠不整,我趕緊幫他整理,一邊整理一邊囑咐;三八節那天,我給他撥通他媽媽的電話,讓他問候媽媽,引導他去愛親人。
與道德有關演講稿800字篇8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當大地迎來冬季時,重抬道德的話題,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畢竟,道德在我們生活中與我們緊緊相隨,每時每刻都不曾分離,道德與人類同生,與社會同生。也許有人會問,什么是道德?道德就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
我認為,道德就是愛國愛民團結互助:道德也是勤奮節儉努力上進;道德更是遵紀守法,潔身自好;道德還是文明禮貌自尊自強。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禮貌、說話和氣、待人熱情、自覺維護公共秩序等道德行為和行為規范,會令人滿意并受到贊揚。但有少數大學生連起碼的社會公德都沒有。
一是表現在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校內反映在:教室垃圾視而不見、墻上腳印無故出現、桌上涂寫、圖書撕頁、購飯插隊、水電浪費等缺乏文明的傾向;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乘車無序、待人無禮、隨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會公德的缺失行為。也有的大學生明哲保身,面對他人不文明的行為往往不聞不問、熟視無睹、甚至見怪不怪。
二是表現在法紀規范方面的意識不夠。譬如大學生劉海洋公園硫酸潑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會轟動和高校反思。
三是在道德信仰上,一些大學生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人生信條,為謀求金錢和私利不擇手段,損害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甚至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四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較低,不能正視人生矛盾,無力排除人生困境。
學術界對道德內涵的認識是紛繁多樣的。有的試圖從歷史發生學意義上對道德概念加以解釋,認為道德是主觀的、在每個人心里內在地發生的,只能為他自己通過反省覺察的道德心理現象;客觀的、可為他人從外部觀察到的,個體或群體的道德行為現象以及作為一種精神的客觀凝結物的,以誡律、警句、格言、或理論、學說等形式表現出來的道德知識現象。
有的認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有的學者則把道德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處的,引導受教育者自覺養成環保意識、思想覺悟和相應的道德文明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