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以保護環境為主題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保護環境”!
生活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每個人都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雖然每個人都知道要保護環境,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當我們看到臭氣熏天的小河,一片光禿禿的樹樁,彌漫著沙塵暴的城市時,我們是否有所悔悟?雖然這些現象還沒有出現,但是我想:人類如果在這樣肆意妄為下去,必將自食其果!
地球陸地的四分之一是森林,豐富的森林能給我們提供新鮮的空氣和充足的水資源,但是,有這么一個報告:再過一百年森林將徹底消失。也許我們活不到那時,但我們不得不考慮我們的子子孫孫。想象一下森林消失的那一刻,世界上各種生物都滅絕啦,地球上死氣沉沉,那多可怕!
保護環境不止是我所說的這些,我們要從生活中做起,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你我做起!
謝謝大家!
演講稿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的家鄉在廣東揭陽,那里以前風景優美,是個美麗的地方。
可現在,小河受到了污染,為什么呢?因為人們都把垃圾倒進小河里,使小河變得又臟又臭。
家鄉的馬路寬闊而漂亮,可是坐車經過這里的人隨手就把用過的塑料袋扔在一旁;人們在街道旁的小吃店買東西吃,那些塑料盒、塑料袋隨手扔在地上,美麗的馬路變成骯臟的垃圾場了。蒼蠅到處亂飛,污水到處亂流。這樣的環境還能傳播疾病,人們的生活得不了健康。
人們開始明白環保的重要性。人們利用周末的時間早早起來打掃街道,把河里的垃圾撈起來,美麗的家鄉又回來了。
公德心與環境保護是息息相關的。希望人人都有公德心,從我們身邊做起,共同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演講稿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篇3
尊敬的評委老師,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關于保護環境是多么的重要,我想,從許多領導人的講話到廣大群眾的呼吁,從在座諸位緊鎖的雙眉再到我們這次演講的主題——保護環境、愛我黃石。已經為這樣一個問題作了最好的說明。在這里,我所思、所想的是: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心靈環境。因為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同時也決定著,我們這個城市會有怎樣的今天和怎樣的一個未來?
提到這個問題時,我最先想到的是孩子。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帶著外地朋友的孩子,到公園散步。孩子長得很漂亮,有一雙很美的眼睛。可惜的是他的眼睛看不見了,他是個盲人。一路上,他緊緊拉著我的手,不停的問我:“阿姨,黃石是什么樣子的?黃石美嗎”我告訴他:黃石很美,黃石的湖水清清的,草地綠綠的,天是藍藍的。
他認真的聆聽著,臉上閃耀著陽光般的微笑。可我卻笑不起來,我忘了告訴他:黃石的湖水是很清,可湖面上有零碎的令人惡心的垃圾;草很綠,可草地上有刺眼的白塑料袋;天很藍,可天的那一邊有吞云吐霧的煙囪!這些也許算不得什么,但我只能是告訴他,黃石很美,湖水清清的,草地綠綠的。
后來,這孩子給我打電話說,黃石很美,雖然他聞到的空氣不夠清新,但黃石在他心里已如童話。我知道,那孩子是個盲人,雖然看不見,但他用潔白如紙的心靈,接納了黃石并捍衛了這座城市的美麗。對于這樣一個孩子,我怎能不吃驚,他有著又該是怎樣的一顆心靈啊!
也許,一個孩子的話,并不代表什么。可當我回頭看看我們的孩子時,我們不難發現,我們的孩子何嘗不是用心靈來看這個世界,用心來接納他生活的這個城市。而面對他們所擁有的“黃石很美,湖水清清的,草地綠綠的,天是藍藍的……心靈渴望時,我們是該給予他們保護,把一切變成現實,令他們欣喜、歡樂、幸福、陽光、微笑。還是讓現實伸出巨大的手掌來,把他們徹底撕裂、撕碎、摧毀?什么希望都不留給他們?
不,決不!因為,我們愛孩子,因為他們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給新衣、做美食、讓他們上最好的大學,走最寬的馬路,住最大的最漂亮的住房!但這些就是我們在給他們未來?這就是保護?不,他們真需要的未來不在這。他們需要的未來,在他們的心里!今天,如果我以不太苛刻的眼光來審視我們生存的這個城市,是的,今天黃石是美的,這是許多人努力的結果,但更美的難道不是我們這些孩子的心靈,和他們對這個城市這片環境深沉的愛嗎?而這不正是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關鍵所在嗎?
是的,我們深愛黃石,我們也愛孩子,我們深愛環境,我們應該更愛自己的心靈,作為黃石的一名普通的市民,我們在美好中暢想黃石的未來——青銅的古都,鋼鐵的搖籃,水泥的故鄉,服裝的新城。然而,我們是否應該在這些美好的設想前再加上一條——山水的新城呢?讓我們行動起來,從心靈出發,讓我們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給黃石一個綠色的未來!
演講稿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篇4
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在人類生存發展,曾遇到過許多的敵人:戰爭、災荒、瘟疫、這每一種敵人都曾使人類付出過慘重的代價。然而,今天人們面臨的的敵人,已不是戰爭、疾病、天災以及瘟疫,而是無處不在的環境問題!
大氣污染超標、溫室效應增強、臭氧層被破壞、土地沙漠化、水資源污染嚴重、海洋生態危機、綠色屏障銳減、物種消失加劇、垃圾威脅人類、人口增長過快,這些世界性的環境問題,究其原因,都是人類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所致。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具有環保意識是現代文明人的標志。我們要有時代感責任感,要心系全球,著眼身邊,立足校園。“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環保意識,養成環保習慣!
謝謝大家!
演講稿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篇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保護環境,凈化我們的生活空間!”這句話,已經成為新時代最響亮的口號!我們也要為環保獻出一份力量。
鳥語花香,花紅柳綠,說得不正是我們這個美麗的地球嗎?然而,有人卻說:“哎,現在的地球已經變了!”到底是是哪些地方變了呢?
對,有人說水的質量變了。以前清澈的小河,現在變成了渾濁的污河!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現在許多工廠都將廠里的廢料河垃圾往河里倒,河邊的社區下水道直通河底!有人說他們沒良心,但是你自己卻做到了嗎?不管以前你曾往河里倒垃圾,但只要你現在倡導環保,提醒周邊的人,還有錯嗎?
對,有人說空氣變了。以前清新的空氣使人神清氣爽而現在污濁的空氣使人頭暈眼花。這到底是哪里出問題了呢?原來人們為了一點方便,便時刻都開著車,可你有沒有想過,又是你一個人開車排放的尾氣甚至比一輛坐滿人的公交車排放的尾氣還要大?對,還有一個原因,有些工廠為了賺錢,每天無規律的排放煙霧,廢氣,這對空氣造成了多大的威脅呀!所以從現在開始,少開車,多坐公交車,多騎自行車,減少尾氣排放量,維護空氣質量!
現在,還有一個最需要改正的問題,那就是砍伐樹木。人們為了賺錢,便過度砍伐樹木,使森林里的野生動物沒有家,只好向人的生活點靠近,這對人類將是一個嚴重的威脅。沒有了樹,土不再得到穩固,洪水、泥石流襲擊人類;沒有了樹,力不在得到緩沖,臺風、海嘯撞擊地球。所以從現在開始,節約用紙,不亂砍亂伐,這樣樹才能為人類造福啊!
是啊!“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保護環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
演講稿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篇6
同學們:只要凡是讀過美國著名小說《最后一片葉子》的人,想必都會還記得這句話:“當最后一片葉子落下時,生命就都結束了,我也得離開這個世界而去了”初讀這篇小說時,少年不識愁滋味,對主人公那仿佛病態的癡語我并不以為然,而正是在人類對綠色頂禮膜拜,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綠色電腦、綠色冰箱、綠色建筑被人們廣為崇尚的今天,重讀小說《最后一片葉子》,才感悟到,這分明是一個寓言故事,分明是警世之言,大籟希聲。
而綠色減少,吞噬綠色的,正是人類自己,是人類發展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破壞性開采。人類對綠色的無盡索取仍在威脅著生態平衡,破壞著生態的結構。據(一個保守的數字)統計,全世界每年有2000萬公頃森林盲目砍伐,這是5700個邵陽市的面積啊。這已經造成了全球性的“溫室效應”,而且,全世界每年有近5萬個物種快要滅絕,有近2700萬公頃的農田已快要沙漠化,就連海底也日趨沙漠化,就不必再說那令我們痛心的去年在華夏大地發生長江、松嫩大災了吧,也不必說我省的泥石流,山體滑坡了吧。今年有發生旱災吧。如此盲目的行動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改變,勢必爆發可怕的生態危機,而一旦它的爆發超出了人類控制的極限,其后果不堪想象。那時,我們都會明白,最后一片落葉將帶走人類的命運,也決不是危言聳聽。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對這個星球上的生活有著永遠擺脫不完的依賴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斷地提供植物和電腦的食物,需要有足夠厚度的大氣層,來保護人類不受過高或過低氣溫,還以及過量紫外線的傷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夠量的水和氧氣來維持一切生命的存在,而假如沒有了綠色,這一切豈沒有了生命之源,坐以待斃,從來就不是我們的選擇,我們既已覺醒,就會在危機面前積極行動起來,把握歷史機遇,化壓力為動力,保衛綠色,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面對現實,我們迎接挑戰,展望未來,我們更要充滿信心。
謝謝朋友們!
演講稿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篇7
各位同學們: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保護環境是不容推御的責任》。
讓我們想一想,自從人類誕生以來,一切的衣食往行及生產、生活有哪一樣離得開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然而地球并不是有我們生存,還有很多很多的動物植物,所有生物的生存,又有哪一樣離得開地球上的大氣、森林,海洋、河流、土襄、草原呢?地球就是由所有的生物組成了錯綜復雜而關系密切的自然生態系統,這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環境。
然而,就是這樣供人類生存的環境,卻總是被人類自己所破壞。人類把文明的進程一直滯留在對自然的征服掠奪上,卻從來不曾想到對哺育人類的地球給予保護和回報,我們人類在取得輝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時,對自然的掠奪卻使得我們所生存的地球滿目瘡疤,人口的增長和生產活動的增多,也對環境造成沖擊,給環境帶來壓力。
地球上人類、生物和氣候、土壤、水等環境條件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就好比我們人體的各個器官、各種機能之間都是需要保持平衡是一樣的,你想想,我們人類身上的某個器官壞了,人就會生病,就會痛苦不已,其實地球也是如此,一旦失去了生態平衡,便會產生種種不良后果。因為人類的侵害,如今地球面臨了很多的環境問題,比如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酸雨,有毒廢棄物,野生生物滅絕,以及大氣、水污染等等,這些都是令人類頭疼不已的事情,推薦一篇小學生安全演講稿。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雖然我們現在還只是個學生,沒有能力去改變那些環境不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春天到了,植物開始生長,我們可以積極參與植樹節,保護身邊的花草樹木。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愛護身邊的環境衛生,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飲料杯、飯盒、塑料袋,用紙盒等代替,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垃圾,減輕垃圾處理工作的壓力。這一切,看起來不是很平凡的事情嗎?只要我們愿意,很輕松就能完成,很輕松就能參與到保護環境的重大工作當中。
親愛的同學們,你還在猶豫什么呢?從此刻起,就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一起去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我相信,有了每一個人的參與,我們的校園更美麗,我們的祖國更美麗,讓我們時刻謹記保護環境是不容推御的責任。
我的演講完畢,相信大家!
演講稿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遠方的客人們:
大家好!
朋友,當你受到“白天寂寞”和“黑夜孤獨”煎熬的時候,當你陷入挫折和失意的時候,當你煩惱至及痛不欲生的時候,那么,你就走向大自然吧!擁抱藍天綠水,吻一吻泥土的芳香,在靜靜的樹林中坐一坐,在綠色的草叢中躺一躺,看看地上的螞蟻不知疲倦的忙碌,都能使你心緒漸漸平和,得到撫慰。你就會在大自然的真善美中,認識到你有年輕的生命,你擁有一段生命的里程,激發你以豐富的知識和堅強的毅力去開拓一個美好的世界。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保護環境的使者,建綠色和諧校家園。
翻開歷史的畫卷,追溯吳忠的淵源,從古靈洲的滄桑到現在的濱河回鄉,從一個荒涼的邊塞之地到一個富庶的魚米之鄉,孕育了多少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如今的吳忠,已經告別了貧窮,告別了荒涼,成為塞上江南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老城改造,新城擴建,高樓林立,道路通暢,吳忠正以一個年輕的姿態融入到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
走進七月,走進吳忠街道,到處撒滿綠蔭,到處充滿歡笑,車水馬龍,商業活躍,道路寬闊,不驚不擾。
走進七月,邁步濱河大道,九曲河堤,綠樹鮮花似飄帶,石中黃河大橋連接南北通道,黃河上搖弋的浮橋,河灘上紫色的葡萄,構成美麗的一角;
走進七月,走進城郊村道,綠蔭楊柳,門前環繞,牛羊滿圈,麥浪似潮公交暢通,行走逍遙。我們農村變了面貌。
面對如此美妙的景色,我們怎么能不心曠神怡呢?我驕傲,我是吳忠人。但是,在這令人驕傲的同時,時常會出現不和諧的樂章。
請看這樣的一組鏡頭吧:在美麗的盛元廣場,鮮花爭奇斗艷;在干凈整潔的地面上卻零零星星的散落著大大小小飲料瓶、形態各異的人們嚼過的口香糖,它們躺在地面上和美麗的鮮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美麗的公園寫上了不和諧的一筆。
公交車的站牌上,橫七豎八的張貼著虛假的廣告,黝黑的馬路上也書寫著手機號,嚴重的影響了城市的市容市貌。
寒來暑往,花開花謝,我已經是一個二十芳齡的大姑娘,從我的耳聞目睹之間,我已經深深認識到環境保護的刻不容緩。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這段順口溜真實地描述了上世紀70年代經濟發展過程中忽視環境保護所導致的惡果。很難想像,如果沒有30年來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持續努力,如今的我們會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中?遠古時代,就有人憂慮天會塌下來,這雖然受到當時人的勸喻,后代人的譏諷,乃至形成"杞人憂天"這一成語,可我認為杞人之憂體現了我國民族最早的憂患意識。
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自然環境養育了人類,并帶領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若我們不珍惜環境,不保護環境,不節約能源,野蠻對待他們,必將受到環境與能源的懲罰,使人類最終走向滅亡。也許,我們的力量很小,影響很小,但是,你做了沒有,有沒有告訴你周圍的人,要保護環境,要愛惜環境?其實,你要做的很簡單,就是不要把手中的垃圾到處亂扔,就是節約用水,就是隨手關燈,就是吃干凈餐盆里的米飯,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
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也許將來的某一天,當你決策一個偉大的工程的時候,你突然想起,我有沒有注意到環境保護?有沒有做到節能減排?
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必然為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讓我們感受清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我們觸摸壯麗;夜晚,清數廣宇閃爍星辰;雨天,讓雨點親吻面頰;問候晨曦"你好",道別月色"晚安"。
無意中,我讀到這樣一句話:以生命的名義,我承諾,愛惜天空,大地和生靈。選擇綠色的生活方式,杜絕破壞環境的不文明行為。心里深深地感動,我對自己說:我愛,我承諾!我是文明的使者,我要做和諧家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