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重陽節演講稿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敬老,從我們做起》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在數字中又是,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加之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便顯得更加深遠。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過此節日。而今天的重陽節又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重陽節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經超過了__億,占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__億,占全國人口的1/4.現在的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發揚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一個國家對老人的態度,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素養。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敬老、愛老、助老的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后輩們怎能妄加踐踏,肆意改動呢?再者,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尊重老人是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表現。君不知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一做人的一個準則?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___中學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昨天,他們為社會的發展揮灑汗水;今天,我們要為他們勞累的身心擦汗送溫。重陽節是人們向父母、長輩和身邊的老年人送上祝福、傳遞愛心、表達感恩的日子。重陽節這天,作為當代中學生更應該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時也向社會上其他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老年人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雙手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社會就應該關心、幫助、尊敬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
當然,敬老愛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靈上的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讓他們開開心心生活,愉愉快快度余生。“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當我們奉出一顆顆愛心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也會感到陣陣溫暖。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敬老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只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生活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于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和諧的環境,優越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歡度重陽節演講稿篇2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敬老新風”。
在這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一個讓我們感恩的節日----九九重陽節。本周三就是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人們歷來對這個節日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許多賀重陽、詠菊花的詩句。
為什么重陽節是個感恩的節日呢?新時期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__,我國把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占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億,占全國人口的1/4。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你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我們淮北爭創文明城市的進程中,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也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值此重陽佳節之際,我希望大家,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你們所做的一切;當然,尊老敬老,也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大家應該經常去看望看望他們,陪他們聊聊天,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從點滴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也要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比如,上下公交車時,讓老人先行,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個座等等,讓我們的老人感受到溫暖、幸福。讓老人們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
最美莫過夕陽紅。同學們,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幸福、安康!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歡度重陽節演講稿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活潑透明的小雨滴攜著涼意飛奔而來,在這金秋送爽之際,我漸漸嗅到一絲溫暖的氣息,聽到了重陽漸行漸近的腳步······
重陽節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人們在重陽節當天佩茱萸,飲菊花酒,登高望遠。"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是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亦是重陽。重陽節寓意為健康長久,中華民族向來又有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因此,重陽節又被定為老人節。
今年的老人節將要來臨,我們能為老人做些什么呢?我的思緒漸漸回到上年秋天······那天我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剛進庭院,就看到奶奶佇立在風中瘦小的身軀。她的衣襟隨秋風左右擺動,仿佛身子也要隨之傾倒似的。"奶奶!"我大聲喊道。奶奶轉過身,我忙走上前去,奶奶花白的頭發在風中更顯凌亂了,黝黑的臉龐仿佛又多了幾條深深的皺紋,高高的顴骨使臉顯得更消瘦了,我微微有些心疼。
跟隨奶奶進了屋,奶奶要洗手為我做飯,我心里一動,要幫奶奶洗手,她幾次推卻,我卻執意要洗。我打來溫水,將水潦向奶奶的手,并用手輕輕撫摸著。奶奶的手指彎曲,手背黒黑的,稍稍有些褶皺。再看手心,幾個暗黃色的老繭一下子映入我眼簾,摸上去硬硬的,手指上還有好幾個小裂紋······這就是我奶奶的手啊,一雙歷經幾十年滄桑的手!過去的時間里,奶奶受了多少苦累,而我為什么以前就沒有多關心體貼奶奶一些呢?鼻子已有些發酸,我匆匆給奶奶洗完手。奶奶似乎察覺到了什么,臉上寫滿笑意,緊握著我的手說:"沒事孫女,奶奶沒事,只要你好好學習,奶奶就很高興了!"淚眼朦朧中,我緊咬下唇,狠狠地點頭,會的奶奶,一定會的!
現在我已經以優異的成績升入高中,相信奶奶臉上也一定是欣慰的笑。想起那次洗手,我仍是感慨萬分,是它使親情得到了升華。親情像一粒休眠的種子,當熱情給予其溫暖,淚水給予其滋潤,寬容給予其力量時,它就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悄然萌發,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雖然說,冉冉時光留不住,老人們終究會老去,但只要我們每天都關心老人,哪怕只是一次洗手,一個鼓勵的話語,一次滿意的微笑,都能夠使老人們感動許久,使他們蒼老的心靈更歡欣,生活更多彩!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歡度重陽節演講稿篇4
尊敬的各位老同志:
上午好!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不似春光、勝似春光。今天,值“九九”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在這里聚會慶祝我國傳統的光輝節日——九九重陽節。首先,我代表岑川鎮黨委、政府向九九重陽節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關心援助老年事業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長期支持黨委政府工作,積極奉獻老年事業的各位表示誠摯的問侯!
老同志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對于你們的歷史功績,我們堅決不能忘記,也不應該忘記,今天你們雖然退出了工作崗位,但你們為了黨的事業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共產黨人的優良品質和作風,豐富的知識和工作經驗,崇高的威望和廣泛的影響仍然在我們的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從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好老同志是我鎮黨委堅定不移的政策原則之一,這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揚,也是我們過去和今后工作的必須常抓不懈的。老同志的生活過得好不好,是對我們社會主義制度優不優越的檢驗;尊不尊重老同志是對我們社會道德風尚發揚得好不好的檢驗;關不關心老同志是對我們工作作風和素質好不好的檢驗,我們要用三個檢驗統一我們對同志工作的認識,在全社會形成尊重老同志和重視老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圍。過去,我們定期向各位老同志通報工作情況,傳達有關文件精神,組織參加一些重要的會議和政治活動、娛樂活動,主要是為老同志的學習和活動創造良好條件,給老同志創造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環境,讓老同志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同時,借此機會,我對老同志提三點希望,一是懇切希望大家關心和教育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成才,對青年一代加強教育,為我鎮的蓬勃發展爭做貢獻希望在座的各位繼續支持做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二是希望在座的各位繼續支持做好社會綜合治理城鄉環境整治等工作;三是懇切希望在座的各位,心系岑川,關心岑川發展,對于我們的工作提出合理的寶貴建議和意見。 最后祝各位老同志健康長壽,萬事如意,合家歡樂!
歡度重陽節演講稿篇5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我今天國旗下發言的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樹尊老敬老新風》。再過幾天就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因為與“久久”同音,九九重陽,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個位數字,意思是長久長壽,而秋季又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時間,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此后每年陰歷的九月初九又成為愛老、敬老、尊老、助老的時間。 我國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一樣,慢慢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年人,關心長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
作為_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并致以節日的問候,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這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故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要有禮貌,外出要禮讓老人。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同學們,記住關愛你們的長輩,讓老人的笑容綻放,別讓自己以后在后悔中度日。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想想那會是什么樣子,人生是一面鏡子,對照人生,尊重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也是社會的責任。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祝愿他們都能幸福、安康。 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大家!
歡度重陽節演講稿篇6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是0806班的劉玉,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九九重陽,關愛久久》。
農歷九月初九,也就是明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古時候,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山、插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如今,我國將重陽節稱為為老人節,是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我們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的,是他們不怕苦累地在關心我們的一切:為我們準備可口的飯菜;準時地接送我們;半夜里為我們蓋被子;幫我們洗衣服;陪我們看動畫片等等。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想在莊嚴的國旗下向大家發出倡議:
1、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
2、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吃;
3、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們捶捶背。
4、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最后,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同學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在玉潭中小發揚光大,希望同學們個個都成為小孝星。
歡度重陽節演講稿篇7
尊敬的老教師們: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在重陽節到來之際,向你們表示最熱烈的節日祝賀!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合家歡樂!
當我們歡欣鼓舞的時候,我們會永遠記住那些為祖國作出奉獻的前輩;2012,也見證了我校的發展歷程,學校在教育教學中取得可喜的成績,多次受縣教育局、鎮黨委政府表彰獎勵,這是我校的驕傲,但我們應當銘記這里面滲透了你們----老教師的汗水和心血,你們無私,是我們工作中學習的榜樣;你們無畏,是我們面對困難時不竭的動力。
俗語道: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積極地善待老教師,這是我們的職責。工作中要積極地向你們學習,學習愛崗敬業的優秀品質;生活中要自覺地幫助你們,讓你們感覺到學校大家庭的和諧,工作安心舒心。老教師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要讓尊敬老教師成為我校永恒的美德,讓校園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樂園。
步步登高開視野,年年重九勝春光。最后希望你們今后一如既往,發揮余熱,為學校發展獻計獻策,給學校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再創周莊中學新的輝煌。再一次敬賀節日快樂,祝各位身體健康,愿你們如青松不老,古楓吐艷,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歡度重陽節演講稿篇8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借國旗下講話的時間,和大家分享我對三個詞匯的認識和思考:一個是重陽節、一個是《新老年法》、一個是教育。
重提重陽節這個詞,是因為昨天重陽節剛過。農歷九月九,傳統重陽節,。據傳,中國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是吉利的日子。民間在該日有登高、插茱萸、賞菊等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此節日又被稱為老人節,成為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之風的重要節日。同志們,老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對老人,我們要常懷一顆敬畏之心。《十二五規劃教育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旨在弘揚傳統文明,深化德育教育。我校政教處、團委已經做了大膽的實踐和有益的嘗試。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這一年的九九重陽節,恰逢我國第一個法定“老年節”。之所以是法定的,因為《新老年法》在這一年7月1日頒布實施了。所以今天我重提《新老年法》這個詞。是相對于《老年法》而言的,它增加了三章;對原法修改了38條,新增了38條。總體上看,修改幅度大,新增內容多,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修訂案修改內容最多的法律之一,使《老年法》得以“脫胎換骨”,實現了質的飛躍。其中對老年人要有精神慰藉引人關注。它要求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應當經常回去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也就是說要“常回家看看”。孝順父母、敬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體現,現在看來,更賦予了文明新風以法律依據。
最后,來談教育這個詞。我們對這個詞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最近在一本教育雜志上看到這樣一篇寓意深刻的短文:一位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后來當上了美國一所學校校長。在每一名新老師來學校時,他都會給新老師一封信,里面寫著:“親愛的老師,我是集中營生還者,我親眼看到人類不應該見到的情景: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兒童由學識淵博的工程師毒死,婦女被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槍殺。看到這一切,我懷疑:教育究竟是為了什么?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只有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價值。”是啊,教育的重點是培養人,培養有良知的人、有人性的人。所以,教育關注的不應只是學科知識的灌輸與接收,更重要的是擺脫浮躁和功利,關注人的健康成長和關注生命的尊嚴與價值。這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石。而我們的教育似乎做得有點毛糙、有點功利。
我們設立節日,為了傳承文明;我們制定法律,為了保障老年人的權益。但是如果沒有了恰當的教育,這些都是徒勞和擺設。因此,老師們,我們是不是在舉辦轟轟烈烈的活動之時,在進行一輪又一輪月考之時,多留給學生點時間供他們思考、領悟和沉淀呢?同學們,是不是更要關注知識之外學會了什么呢?是不是更應該深入實際生活、聯系社會現實、思考人生哲學、關照內心自我呢?而不是在單純接受知識的同時卻關上了自己的心門。
親愛的朋友們,所有的理論都是灰色的,而寶貴的生命之樹常青。愿老人安享晚年;愿父母健康平安;愿老師們青春永駐,事業有成;愿同學們用拼搏激蕩青春,用青春寫就無悔。謝謝大家!
歡度重陽節演講稿篇9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節日,而在1989年,我國又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在這一天,我們要做到尊老、愛老、敬老、助老。帶老人們去秋游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我們還可以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散散心;我們也可以去敬老院幫助老人做事……
其實我國把這古老的傳統又成為老人節的目的就是想繼續弘揚中華民族固有的“尊老、愛老和養老”這三個優秀文化的傳統美德,也是傳統美德中的“敬老尊賢”的具體比和現代比。每到這個佳節,社會上就洋溢著一種尊老、敬老和愛老的氣氛。
在這個老人節,我們應該為老人做些什么呢?很簡單:孝順。現在,我們家里就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應該尊老敬老,聽長輩的話。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這樣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我們更應該孝敬,聽從長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這一點。
下面,我們有幾個重陽節活動的建議:
1、帶著老人一起出游,到郊外活動。
2、我們可以和身體好的老年人秋游賞景,臨水玩樂,登山健體。
3、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4、和父母一起,給爺爺奶奶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最后,我們衷心祝愿每位同學都能與家里的老人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