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演講稿300字
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大一班的張奕梵。
再過幾天我們就要迎來在我國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傳統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嗎?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端午節是怎樣來的呢?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為紀念歷史上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屈原是戰國時代的一位愛國詩人,為人正直,憂國憂民,但是卻總是遭受小人的迫害,再加上楚國國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屈原被潛放到很遠的地方,他很絕望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死掉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有了端午節。
那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全國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都不一樣,但是大多數都有懸鐘馗像、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這些內容。懸鐘馗像是讓鐘馗來捉鬼,以驅邪魔。艾葉插在門上也是為了驅魔祛鬼,今年過端午節時記得提醒爸爸、媽媽哦!謝謝大家!
端午演講稿300字篇2
端午節來了,它又稱重五。我來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古代時,有一個女子,叫曹娥,她和父親一起包粽子,幾天后,曹娥一直找不到父親,便去跳江,曹娥人水中浮起來時,手里抱著她父親的尸體。從那以后,江就稱為曹娥江,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把粽子扔到里面。故事說完了,接下來談談包粽子。
端午節來了,我就會和外婆包粽子,我負責洗糯米和粽葉,外婆切豬肉。我喜歡吃肉粽的,每當我吃第一口,都要先吃肉,因為那是我最興奮的時候,我吃完了一個又接著吃,就全吃完了。看我最新的想法,把草莓加進去會是什么樣的味道,說到這里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我長大后,要往粽子里更多的材料。
端午演講稿300字篇3
你們好!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關于端午節還有一道兒歌呢:“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p>
每年我們都要吃粽子,傳說是:“屈原投江,老百姓怕屈原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后來演變成用竹葉包好投入江里喂魚、蝦。”我們還要把菖蒲綁成一束,掛在門前,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寶劍,用來避邪驅魔。
我們端午節最隆重的活動就是劃龍舟。他的來歷是: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我們現代人以劃龍舟來紀念屈原。
我知道的端午知識還可以吧!你們知道嗎? 不知道就來看看吧
端午演講稿300字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最喜歡的就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了。
到那天早上,大家都把菖蒲,艾草插在大門上,據說可以除邪避兇。
端午節能嘗到好吃的粽子。粽子的種類繁多,有豆粽 ,有紅糖粽,有棗粽,有肉粽……真讓我雙眼發光!我忍不住沖上,拿起一個粽子,使勁一咬,“哇!好美味啊!”我不禁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在端午節還能觀看刺激的賽龍舟。每到那天,江邊就響起了洪亮的大鼓聲、歡呼聲、吶喊聲,響成一片。選手們身穿彩衣,緊握船漿,喊著整齊的口號,奮力地擺動船漿,向終點駛去。一只只龍舟象一條條巨龍在江河上翻滾、飛馳。人們在河岸邊不停地喊著加油助威。
說到端午節,還有個美麗的傳說呢!傳說楚國詩人屈原因為國家被占領了而投江自盡。人們怕魚吃了屈原的尸體,就紛紛劃著小船來到江面上打撈,還把粽子投下江去,希望魚只吃粽子不傷害屈原的尸身。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你喜歡嗎?
端午演講稿300字篇5
大家好!
端午節為每年 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粽子的種類非常多呢,如果按照地域分的話,大致有南,北之分。 另外,就是包粽子的葉子的種類,也有南,北之分。
粽子的南北之分:
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一般人都喜歡采用新鮮竹葉,因為干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后沒有竹葉的清香。
而北方人呢,就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因為是周日,所以媽媽在家也忙著包粽子。準備了很多材料,最主要的是粽葉、糯米,還有不同種類的“餡”,有蜜棗、豆沙、紅豆、鮮肉、花生米,最后就是扎粽葉的線。
端午演講稿300字篇6
女: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就請大家聽聽故事大王陳皓燁講講端午節的故事。
1.《屈原與端午節》
男:謝謝___給我們講的精彩故事!(鼓掌)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我還聽說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秋瑾舍身為革命》,請__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大家歡迎!(鼓掌)
2.《秋瑾舍身為革命》
女:__講的故事令人感懷至深,謝謝!(鼓掌)我也知道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就請___來說一說。
3.《端午節與伍子胥》
男:看來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還真不少呢!
端午演講稿300字篇7
你們好!
農歷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我國最早的愛國詩人,他的代表作是《離騷》。屈原因為愛國的偉大報負得不到實現,郁悶中跳汨羅江自殺了。人們怕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了,就包粽子扔到江里給魚蝦吃。于是有了現在吃粽子的習俗。
今年的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我也學會了包粽子,包粽子的過程可真夠復雜呀!先把粽葉子煮一下,再把粽葉放在清水里泡,然后淘米,把餡拌進去,就開始包了。把粽葉放在手心里,折成一個三角形,這時候用米把三角形填滿,把多余的地方一折,然后用草扎緊,這個粽子就包完了?,F在放進鍋里,放滿水,煮二小時就可以吃了,包粽子的過程總算好了。
我們的粽子總算能給江底的魚蝦吃了,它們再也不會吃屈原的身體了。
為了永遠記住屈原的偉大,我們會把這一習俗沿襲下去。
端午演講稿300字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端午節到了,我們班開展了“話說端午節”的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給大家分配了不同的任務,我負責查找端午節的習俗。通過我與同學們的努力,我們都受益無窮。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讓我知道了許多端午節的知識,我知道了端午節為什么要佩戴香囊。原來是因為那時蚊蟲多,容易被叮咬,而香囊發出的香味能驅趕蚊蟲。在古代傳說有辟邪的作用。
我還知道了端午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他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國家被他人霸占,最后投江而死。
通過了這次活動,我收獲了不少東西,我知道了查找資料的方法有很多:查看書籍、問老師、網上搜索等等。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網上搜索。
通過這次活動,我也體會深深:生活中的秘密有很多,需要我們一起去探索、發現。我們要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問題,用心去解決。我們一定能體會到探索奧秘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