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孝敬父母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人們常說母愛就像那涓涓細流,緩緩的流淌,卻溫暖了每一個兒女的心,母愛就像那冬天的暖陽,就像那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就像那微微拂面的微風,母親用她那溫暖慈愛的目光包裹著每一個遠行的游子。
人們也常說父愛就像那巍峨的大山,沉默不語,卻為兒女默默撐起了一方天地,父愛就像那湯湯的大海,就像那默默負重的老黃牛,就像那厚重堅固的城墻。父親用他那寬闊的肩膀,默默地為每一個兒女遮風擋雨。
人們更常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能暖媽媽的心窩。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這輩子來討債的。
在我家,這一切“常說”,卻全都打破了,不成立了。我家是慈父嚴母,父愛如水,母愛如山。
小時候,為我扎漂亮辮子的是老爸,手巧的同村的媳婦都羨慕不已,為我織漂亮的毛衣的是老爸,憨態可掬的熊貓,虎虎生威的小老虎,栩栩如生的金魚……都成為了同村爭相效仿的花樣,為我捉虱子的是老爸,為我縫縫補補的還是老爸……
老媽呢,卻只明白板起臉來訓斥我這個不許做,那個不許碰,要不就嘮叨這個要怎樣,那個要怎樣,為了一點點小事就對我大吼大叫。雖然老媽每次從街上回來,都會給我帶回來大把大把的好吃的,可是比起老爸的好,這些都被我自動忽略了,雖然老媽也為我納了又暖又舒服的千層鞋,可是比起老爸的好,這些也被我自動忽略了。
小時候的自我,很粘老爸,卻和老媽怎樣都親近不起來。
長大點,教我識字的是老爸,“咿咿呀呀”的跟老爸念“人之初,性本善”小腦袋跟著老爸的腳步晃動,上學第一天,送我去上學的是老爸,囑托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也是老爸;村里放電影,帶我去看的也是老爸,那時,我總是驕傲的騎在老爸的脖子上,驕傲的就像一個女王,神氣的不得了;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哭著回家找的也是老爸,這時,老爸總會笑瞇瞇的看著我,然后再耐心的向我解釋“同學之間要互相友愛,要團結,不能動不動就去向教師告狀”。老爸說的那些道理我總是很容易就聽進去,那時候的我認為老爸說的都是正確的,都是好的。每當老爸蹲下來,摸著我的頭和我說道理時,那些話總像有魔力一樣,小小的我像崇拜神一樣的喜歡崇拜著老爸……
老媽呢,她什么都不懂,她關心的只是今日收入了多少,支出了多少,每一天都見她在暈黃的燈光下拿支筆和本子在那里算來算去,然后將算盤敲得噼里啪啦響,略有盈余了就滿臉笑容,入不敷出了就愁容滿面;我做錯了事,從來不會和顏悅色,心平氣和的和我說(可是那時的我也老是和她頂嘴,估計她說什么我也聽不進去),她永遠信奉“嚴師出高徒”。上五年級時,因為不誠實被老媽狠狠的打了一頓,老媽一邊打一邊說“叫你說謊話,叫你不誠實,叫你死不認錯,你認不認錯,看你下次還敢不敢了”,倔強的我硬是和老媽犟著不認錯,打到最終,老媽一邊打一邊哭。等老爸回來還向老爸告了一狀,老爸又狠狠地嚴厲地批評了我一頓。為這件事,我記恨了好久,也好長一段時間不理老媽,認為必須是老媽添油加醋,才讓對我那么好的老爸那么嚴厲地罵了我一頓。雖然老媽也會在下雨天冒雨為不聽她勸告帶傘的我送傘,雖然老媽也會把我愛吃的全部往我碗里夾,雖然老媽也會為我帶回我喜歡的小人書……可是,小小的我的心中都是老爸,于是自動忽略了老媽的這些好,當然也忽略了老媽的那些嘆息和眼淚……
長大點后的自我,與老爸越來越親近,卻和老媽越來越疏遠。
再大點,上了中學,手把手教我毛筆字的是老爸,讓我懂得“知識改變命運”的是老爸,讓我滿懷豪情說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是老爸,為我去開家長會的是老爸。我和老爸總是無話不說,總是有說不完的話,一回家,我就像只歡樂的小鳥一樣,圍著老爸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老爸也總是那么幽默風趣,總會將我逗得哈哈大笑。雖然有時我做錯了事或者和老媽吵架了,老爸也會動手打人,可是我卻從來不記恨老爸,卻將這些全部算到了老媽頭上。
老媽呢,我卻越來越不喜歡老媽,不喜歡她的嘮叨,不喜歡她的細心眼,不喜歡她的斤斤計較,不喜歡她的無趣。初中時的我也是最叛逆的時候,動不動就和老媽頂嘴,她說什么我都聽不進去,她讓我往東我偏往西,甚至最壞的時候,我甚至一個月不理她,為這個,沒少挨老爸的揍,可我就是不喜歡她。那時的我,被叛逆蒙蔽了眼睛,所以對老媽為整個家辛勞的操持視而不見,對老媽的早出晚歸視而不見,對老媽染霜的兩鬢視而不見,對老媽的日益消瘦的身子視而不見,甚至對老媽在我面前的細心翼翼和討好都視而不見……
上了大學,送我去學校的是老爸,叮囑我好好照顧自我的是老爸,每次打電話回去接電話的是老爸,即使是老媽接到電話,都聽到老媽在那邊喊“某某,女兒電話”。本來想說的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為數不多的幾次談話也都是以兩個人的沉默草草收場。看到同寢室的姐妹和自我媽媽無話不談,就像姐妹一樣,我總是羨慕的不得了。我總想:都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我這輩子怕都做不了老媽的貼心小棉襖了。
和老媽關系的改善源自一場我無意中聽到的她和老爸的對話。老媽一邊抹眼淚一邊說:我怎樣就是和她親近不起來呢,我已經盡我最大的努力了。誰不想和女兒親親熱熱的,有哪個做媽的不想和自我的女兒無話不談,有時看到你們那樣說說笑笑的,我就只能在心中偷偷的羨慕,然后偷偷的嘆氣,可是一個家里總要一個唱白臉的,一個唱紅臉的。哎,老媽最終重重的嘆了一口氣:這么多年,即使是顆石頭也該捂熱了吧,可是……那一刻,我才發現,一向以來,我都忽視了老媽,忽視了老媽對我的愛,她一向在用她的方式疼著我,愛著我,她的愛滿滿的,并不比老爸的愛少一分一毫。
之后的之后,我明白了,我去外面上大學的那晚,老媽一晚沒睡,幫我整理了一晚的行李(我一向以為是老爸弄的),也感嘆了一晚“女兒怎樣一轉眼就上大學了呢,明明昨日她還在蹣跚學步”,我也明白了,每次我打電話來,她總是最快的跑到電話機旁,又細心翼翼的把電話遞給老爸,因為她害怕我不愿意和她說話,我也明白了……
我才發現,老媽這些年老了好多,明明比老爸小,看起來卻比老爸老了好多,頭發也白了好多,身體也比以前差了好多好多。這么多年,我都忽視了老媽,對老媽關心的太少了。可是,老媽卻從來沒有怪過我,一如既往的用她的方式愛著我……
父愛如水,母愛如山,我們家不一樣的父愛母愛,也為我和弟弟撐起了一方晴空,鋪成了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那條路上滿滿的都是愛。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如何孝敬父母演講稿篇2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五年級六班的王美惠,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樣一首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呀,從我們呱呱墜地起,我們的成長都離不開我們的父母,是父母給了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怎么能忘記呢?我們怎樣做才能報得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有句古語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它是兒女們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唏噓不已,而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平時多注意身邊的小事情,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累”,年輕媽媽的言行舉止被只有3、4歲的孩子看到了,兒子一聲不響地端來一盆水,年輕的兒子吃力的端著那盆水,搖搖晃晃地向媽媽走來,盆子里面的水濺了出來,濺了小男孩一身,可小男孩一臉燦爛,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自從看了這個廣告,我就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只要作業完成的早,我就會端一盆水,親自為媽媽洗腳,對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
我的父母非常勤勞,樸素,從不為自己買漂亮的衣服,高檔的化妝品,可是對我卻異常的慷慨,特別提學習上的事情有求必應。嘴里還經常說:“窮養男,富養女”每當我生日的時候,都會給訂一只大大的蛋糕,做一桌子我喜歡吃的飯菜。這些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又到了我過生日,我用我的零花錢給爸爸買了雙手套,給媽媽買了條絲巾,我要讓爸爸的雙手不再粗糙,讓媽媽變得更漂亮。
我們的父母為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感恩的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于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這樣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能讓我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同學們,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但愿我們能以一顆感恩之心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祝愿天下的父母永遠健康,幸福。
如何孝敬父母演講稿篇3
一晃十幾年了,父母無私養育我十幾年,我想,也應該輪到我報恩了。
這個周末,我起了個大早,真想痛快地玩一頓!我走到客廳,發現爸爸已經去上班了,我暗暗嘆口氣,唉,爸爸太辛苦了。我想為爸爸做點什么。爸爸下班回來了,他拎著公文包,滿身疲倦,他往沙發上一躺,閉著眼,休息去了。我溜進廚房,拿起爸爸的杯子,泡上一杯茶。這時,爸爸疲憊地叫我:“寶貝,幫我遞杯茶。”嘿,正好泡的是茶,如他所愿!我將茶遞到爸爸手上,爸爸喝完茶,便翻身起來,去做飯了。我只好在一旁默默地給他幫忙。爸爸一會兒洗菜,一會兒給鍋里的菜加點水,忙個不停。我當起了爸爸的小助手,一會兒遞刀,一會兒洗碟。
趁著爸爸喝水,活兒不多的當,我悄悄溜進了房間。我捧起日歷,一天一天地數,還差9天,就是爸爸的生日啦!我在12月7日上畫了一個大圈圈。
“咔嚓-----”媽媽也回來了!媽媽這幾天在賽課,一回家便一頭扎進電腦、教案里,忙個不停,看著媽媽勞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泛起一陣陣心疼。我悄悄走到媽媽身邊,輕聲叫到:“媽,媽!”媽媽太投入,壓根沒注意到。算了,白費勁。我走到媽媽身后,嫻熟地為媽媽捶起了背,媽媽終于有反應了,扭過頭,笑容溢滿臉頰:“孩子,長大了!”接著又投入她的備課中。有了我的按摩,媽媽備起課來輕松多了。媽媽練到一半,有些渴,習慣性伸手去抓水杯,可沒有,他看了眼爸爸:“算了吧。”便繼續背她的開場白。我躡手躡腳進了廚房,幫媽媽倒了一杯白開水,放上一點鹽,放在桌子上。媽媽第二次伸手去抓杯時,她拿到了水杯,她愣了一下,微微揚起嘴角。
其實,孝敬父母不要很大的舉動,不要浮夸的語言,只要小小的行動,愛就在言行中流淌……
如何孝敬父母演講稿篇4
大家好!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父母的付出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如果只知道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甚至為了一點小事兒就埋怨父母,就會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孝敬父母,不必做一些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每天在家時,我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后,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們的學習放心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體現。
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會讓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孝心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能對別人好呢?又有誰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優異的成績、健康的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謝謝大家!
如何孝敬父母演講稿篇5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的高興,同時也非常的激動,開心。因為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在吃湯圓。
我和媽媽爸爸也準備吃湯圓,可是媽媽不喜歡吃湯圓,她想今天吃餃子。所以我和爸爸也只好滿足她的要求,今天晚上吃餃子。正當媽媽準備去煮餃子的時候。我靈機一動,想要幫媽媽煮餃子。然后,我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是元宵節。不如就讓我來煮餃子吧!一會兒你們看看我煮的餃子好不好吃。”媽媽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我心里開心極了,同時我也想嘗嘗我煮的餃子好不好吃。
我先往鍋里倒上一點兒水,然后開開稍大一點兒火,過幾分鐘后,看看火開了沒有。如果開了,就把餃子一個一個的放進鍋里煮著。然后再接一勺兒水放入鍋里。等到鍋里的水滾開了,然后再用勺子圍著鍋邊繞一圈,讓鍋中的水轉圈。最后再讓鍋中的水滾三分鐘,讓水中的餃子鼓起來。然后關火。把餃子一個一個的撈出來,盛入盤中。端給爸爸媽媽。
我非常擔心餃子做的不好吃,不合爸爸媽媽胃口。可是爸爸媽媽吃后卻在臉上露出了笑臉,尤其是爸爸一直夸我餃子煮的真好吃。我聽了心里非常開心。
我從這件事知道了,我以后要多多的孝敬我的父母。因為是他們養育了我。我要學會尊重他們,孝敬他們。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如何孝敬父母演講稿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一年級七班的畢__,今年七歲了。我能參加這次美德少年“孝敬父母”之星的評選活動感到非常高興。
“百善孝為先”,首先會孝敬父母才會去善待別人。因為爸爸常年工作在外地,身邊又沒有其他親人,自幼媽媽就上著班一個人帶我,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還要照顧我的一切,每天很晚都不能休息。隨著我漸漸長大、懂事,發現媽媽太累了,為了讓媽媽省點心,我便自己自覺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主動寫作業、練琴、洗涮、洗毛巾襪子等小衣服,自己整理書包、床鋪,幫爸媽捶捶背、捏捏腿、擦擦桌子、掃掃地等。
記得去年冬天的一個周末,媽媽突然發燒到38度9,她迷迷糊糊的躺在床上,還說頭痛的好厲害。我一聽好緊張,媽媽要是病倒了,家里的一切可怎么辦呀?我便按照說明趕緊給媽媽找了些消炎、感冒、退燒之類的藥讓媽媽吃,媽媽感動的流了淚,說我長大了,學會照顧人了。吃完藥后一會兒媽媽便睡著了,我摸著她的額頭漸漸不再那么燙了,我便松了口氣。我開始學著媽媽的樣子整理房間,掃地、拖地。就在快拖完地時,感覺鼻子熱乎乎的,用手一摸不小心喊了出來:“哇!流鼻血了……”這時媽媽一下子從床上跳了下來,幫我止鼻血。我連忙說:“沒事,可能是喝水少了……”媽媽看到被我收拾得整齊、干凈的房間,感動得淚流滿面,病情也似乎好了好多,最后我倆抱著笑了。
我現在還小,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能從小事做起,通過這次評選活動,我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用自己的努力去感恩身邊更多的人。
謝謝大家!
如何孝敬父母演講稿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敬父母》。
有一種愛,付出很多卻不求回報,那就是父母的愛。寒冷時,父母給我們溫暖;困難時,父母給我們支持;生病時,父母給我們照顧-------父母對子女的愛真是比天高,比海深。
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天經地義,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時候,由于他的父母體弱多病,家里很窮。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粒米也沒有,怎么辦?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幾十里的山路,從親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我國的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即使自己當了元帥,還是親自為自己體弱多病的母親洗臟衣褲,從來不要自己的下屬去做,他就是孝順父母的楷模。
孝順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種美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順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優異的成績,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朋友,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愿我們都能:以一顆感恩之心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祝愿全天下的父母永遠健康幸福!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如何孝敬父母演講稿篇8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日月如梭,我心中總埋怨媽媽對我要求很嚴格,覺得媽媽是世界上最恨的媽媽,永遠也成不了我心中最重要的的人。她根本不在乎我,你在我心中不是好媽媽,而是對我沒有關心。我遇到困難時,沒有努力我前進,是我讓我自己站起來。現在我明白了:媽媽是最在乎我的,我以前錯怪她了。
有一天,老天不知是不是在作怪,下起了傾盆大雨。外面的雨“嘩嘩”的下著,打在窗戶上,像一條條絲帶。時間艱澀的流著,我的心忐忑不安。“媽媽還沒來啊。”我一邊自言自語,一邊苦惱心思。“媽媽快來!”我很著急,想熱鍋上的螞蟻,也不知道怎樣回家。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媽媽打著傘出現在我面前,而且穿得很單薄,我問媽媽:“為什么要穿那么少呢?”我有點迷惑不解。媽媽打顫說:“怕接你晚了,怕你挨淋,來不及回去穿衣服。”這時我的眼睛濕透了,這時才明白媽媽是最疼我,最關心我,最愛護我的好媽媽。
媽媽,爸爸對不起,我不應該對你們有偏見,你們對我是我的,時時刻刻都在背后支持我,鼓勵我!當拿著成績單時,你們覺得再好的成績也不是女兒的成果,不是理想的成績。驕傲時,批評我,你們會不高興我成績優秀嗎?
爸爸媽媽我最終明白了:讓我從黑暗中走向光芒,讓我從寒冷中,進入了溫暖的被窩一樣。爸爸媽媽,我長大一定會報答你們,我一定會用最好的行動去報答你們!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如何孝敬父母演講稿篇9
可憐天下父母心,伴隨著母親節腳步的臨近,身為子女的我們自我反思一下,有沒有時刻把父母放在心里,在父親節母親節乃至每一天都關心問候一下父母親呢?
小朋友們,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是誰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呢?對,大家說得很對,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來。但當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古語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一點一滴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因此,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懂得感謝父母。
當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父母在身邊耐心地教導我。父母,是上蒼賜予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托。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是父母辛勤的養育了我們,我們的成長凝結著父母的心血。每一個人都是在父母的細心關懷下,百般愛護和辛苦撫養下慢慢長大的。父母的親子之愛只能用兩個詞語來形容,無私、偉大。他們可以為子女付出一切,也甘愿付出一切。父母之愛位于人世間各種各樣的'愛之上。我們有的隊員很少知道父母的辛苦,總是伸手向父母要這要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在父母不滿足他的要求時還耍脾氣。要知道,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父母所積累的人生經驗是極其寶貴的,往往是我們在課堂上,書本里學不到的,他們對我們這些經驗的傳授是不計回報、真心實意的。我們應該認真聽取,虛心接受,否則就會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那可悲可嘆的。
作為有孝心的子女應該學會學習,學會處事,學會做人,不辜負父母的愿望,實現父母的期望,這是最最重要的孝行。隊員們,從小應該培養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努力學習,快樂生活,讓父母放心,讓父母欣慰,讓父母以你為自豪,這就是我們孝敬父母的最大實際行動。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難做到。
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感恩父母,希望父母一切都好!
同學們,未來屬于我們,世界屬于我們,讓我們在唯心偉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感恩父母吧!
如何孝敬父母演講稿篇10
孝乃人之本,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傳統美德,有一片孝心足可感動天地。但我覺得孝不必驚天地、泣鬼神,只要你心中有孝,心存感恩,就可以感悟到孝的內涵了。
我最討厭一名學子刻苦求學的故事,那名學子的家境貧困,父親與世長辭,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后卻堅持去讀研究生,萬般無奈之下,母親只好去賣血了。我覺得這是一名自私自利的學子,只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眼前,不問旁事,不想家庭貧困、母親的艱辛、弟妹的年幼。常言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求學的道路十分漫長的,可以一步一步慢慢來,不用在乎那幾年求學光陰,正所謂:路漫漫其修兮。他只懂學習的必要性,卻忽略了人性最本質的東西。
當今21世紀,孝之本早已被許多人遺忘了。現在的學生在學校不懂得努力學習、積極向上,沉迷于網游、打架中,家長時常被老師三申五令請到學校里,回到家中對子女的好言相勸,卻被子女大罵一通……現在經濟飛速發展,各種壓力巨大,年青人于是大多忙于拼搏事業,忽略了父母,他們只知道父母付出是理所應當的,然而卻忽略了父母也會變老,需要自己的陪伴,簡簡單單的陪伴是最樸實的孝。我們捫心自問:孝真的做到了嗎?
當然還有一些人把孝之本表現的淋淋盡致,如商吳展,他十幾年來如一日細心照顧著自己的雙親,在古時候就有臥冰求鯉的王祥、恣蚊飽血的吳猛、刻木求親的丁蘭等。這些足以用來證明孝是源遠流長的,這些偉大的孝之事跡,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發揚。
我相信小時候都會對父母許下孝的諾言,可當慢慢長大后卻想著來日方長,而忘卻了時間的無情,當真正失去才想要孝敬,這可謂是:樹欲止而風不靜,子欲養而親不待。好好珍惜和父母相處的時光,別到時后悔莫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連小草都懂得報答春天的光暉,何況是人呢?烏鴉且有反乳之恩,更何況是人呢?我們要學習孝之意、孝之涵,體驗孝之美、孝之本。
如何孝敬父母演講稿篇1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孝敬父母》。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予的。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把他們最真摯的愛,無私地奉獻給了我們。母親用乳汁把我們喂養,父親用深情把我們沐浴。在我們成長的路途中,每一步都包含著父母的心血和勞作。寒冷時,父母給我們溫暖;困難時,父母給我們支持;生病時,父母給我們照顧。父母對兒女的愛比天高,比海深,比地闊。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很講究孝道,講究對父母的尊敬、熱愛、關心和贍養。在中國歷史上,在民間傳統中,有許多關于孝敬父母的動人故事,如"岳母刻字",岳飛讓母親在自己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字,并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母親的訓導。又如,花木蘭女扮男裝,代替年邁的父親從軍,奮戰沙場。還有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是一名大孝子。戚繼光童年時期十分孝敬父親,按父親的教誨去做,養成儉樸的生活習慣,不穿豪華講究的衣服,專心致志地從事兵書的學習。他17歲時父親去世后就發奮讀書,最終出名!
古人尚能如此孝順父母,而現在生在新時代的我們做到了嗎?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家庭生活鏡頭:吃過飯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去玩耍了,父母卻在那里忙碌著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顧,而父母身體不舒服,孩子卻很少問候一聲……像這樣的事情還很多,值得我們深思啊。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能相信他的人品?因此,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孝敬父母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我們對父母的孝順不在豪言壯語上,不在給父母買多少貴重的禮品上,而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之中。常常給親愛的爸爸媽媽一句關心的問候,在家里為他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母為自己創造的環境中努力學習,在生活中聽從父母的教導,不和他們頂嘴發脾氣等等,這都是孝順父母的表現。
同學們,盡孝道是人世間最美麗的詩篇,只有愛父母,才能愛祖國、愛同學、愛生活,讓我們用平時的一言一行來筑就閃光的金字塔,用一生的行動來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吧!
如何孝敬父母演講稿篇12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子女者應負的職責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系的第一臺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構成的基礎。
爸爸媽媽是把生命給我們的人,他們用世上最無私的愛養育我們,使我們長大成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孝順和尊敬我們的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賜予我們生命。我們從呱呱落地到成長為今日的學生,爸爸媽媽犧牲了多少的時間和心血,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財力。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恩情深厚而無私,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起碼的道德。
有人說,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什么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人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于是,選擇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去應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么樣的一種生活。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感恩,并不局限于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時,我們是否會受喜怒哀樂所左右生活喜的時候是否會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時候是否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時候是否會惆悵萬分失落無比樂的時候是否會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樣做到對喜怒哀樂處之泰然要如何堅持平靜的心靈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于自我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么再影響到自我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我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進取改善;別人對自我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我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
感恩,并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進取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我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我機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日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我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堅持微笑的心境,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孝敬父母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并不是轟轟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