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三分鐘演講稿
世界地球日三分鐘演講稿篇1
人們不斷探索地球之外的星球,不斷取得驕人的成果。然而,至今仍沒有發現生命存在。因此,在科技發展迅速的今天,善待地球,保護資源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4月22日迎來了“世界地日”。“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于美國。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
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各地舉行多種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從此“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全球環境狀況在過去30年里持續惡化。有資料表明:自1860年有氣象儀器觀測記錄以來,全球年平均溫度升高了0.6攝氏度,最暖的13個年份均出現在1983年以后。20世紀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災害影響的人數平均為1.47億,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這一數字上升到2.11億。目前世界上約有40%的人口嚴重缺水,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遏制,在30年內,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將面臨水荒。自然環境的惡化也嚴重威脅著地球上的野生物種。如今全球12%的鳥類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瀕臨滅絕,而過度捕撈已導致三分之一的魚類資源枯竭。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每年我國紀念"世界地球日",都要確定一個主題。今年我國紀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確定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今年的宣傳要點是,善待地球,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認識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弱的基本國情,強化節約資源、保護生態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意識,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依靠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推進資源合理開發與節約利用,推進環境保護與治理,提高國土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是人類對地球母親的懺悔日。
中國,歷史上最脆弱的生態系統,正在承受著歷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發展壓力。愛家的人們,讓我們從愛護民族賴以生存的根基做吧!讓我們在世界地球日里作一次深刻的反思。
世界地球日三分鐘演講稿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曾經有這樣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故事,不知大家是否聽過: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過一個很像樣的小村莊,村里住著幾十戶人家。村后的山坡上郁郁蔥蔥的樹林好像一道巨大的屏障。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家家有了很鋒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棵砍下來。
一年年過去了,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有一年雨水特別多,大雨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其實,類似于這樣的現象和結局又何止這一例!不信,請聽這樣一組科學的調查和統計數據:現在,世界上每分鐘有21萬平方米森林消失;每分鐘有11萬平方米土地沙漠化;每分鐘有4.8萬噸泥沙流入大海;每分鐘有85萬噸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鐘有28人死于環境污染……我們唯一可以生息的村莊——地球,正在被我們人類自己制造出來的各種環境災難所威脅:水污染、空氣污染、植被銳減、物種瀕危、江河斷流、垃圾圍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層空洞……
可喜的是,人類似乎從慘痛的教訓和懲罰中開始覺醒了,人們意識到只有熱愛地球媽媽才能拯救人類自己,創造幸福的生活。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題是“認識地球,和諧發展”。世界地球日活動就是旨在喚起全球居民強烈的環保意識和熱愛地球的責任感:“善待地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記得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媽媽的草地,是溫暖的搖籃;媽媽的天空,是慈祥的笑臉;媽媽的河流,是愛的源泉。”為了草地永存,為了河流永不干涸,為了笑臉永在,在今年“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讓我們共同呼吁:用真摯的心,勤勞的手,讓地球媽媽煥發昔日的光彩,同學們,讓我們用手帕代替餐巾紙,讓我們走出教室步行下樓,不踩踏草地,在一點一滴中保護我們的'地球。讓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成為宇宙中最璀璨的一顆明星!
誰說你不能改變世界呢?特別是在4月22日國際性地地球的紀念日里,你選擇如何行動呢?
世界地球日三分鐘演講稿篇3
今天是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地球日”,是1970年的今天由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的一個剛滿25歲的學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園發起和組織的,如今他被譽為地球日之父。
也許有同學認為,關心地球環境是大人們的事,或者說這是環保部門的事,與我們無關。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們所有的人都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地球環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下面我以我們生活中的必需文具──紙為例,說明節約用紙、合理用紙與保護地球環境的關系。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用紙,用各種各樣的不同類型的紙。你統計過嗎?你每天要用多少張紙?一星期要用多少紙?一個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張紙?統計之后,我們會發現這一結果是非常驚人的。
一張紙從何而來?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由樹皮等植物的纖維“變”來的。一棵樹往往需要長幾年、幾十年才能被人類利用。而人類有時卻很無情,電鋸聲中,幾十年長成的大樹轟然倒地。那些木材,被運往造紙廠,變成了一張張紙。紙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同時,人類對紙張的過度使用也給森林資源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大家知道,大面積的森林可以涵養水源,防止水士流失,凈化空氣,森林是制造氧氣的“工廠”,森林能夠吸收有害物質,森林能夠保持水土。可見,節約每一張紙,對保護地球環境至關重要。
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平時你們有沒有節約用紙、合理用紙?有沒有將垃圾分類,并送到可回收的垃圾箱里?還有哪些行為規范是你做得不夠的?你有沒有做到節約用水?是不是常喝不健康的瓶裝飲料?“良好的習慣和修養是人的第二身份”,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他的習慣息息相關,古人就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至理名言,一個人連生存的環境都不能搞好,還談什么掃天下?要知道,良好的習慣是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保障。
我想對大家說:只要大家都多盡一份心,多出一點心力,世界就能變得更美好!就從今年世界地球日開始吧!我們從‘地球日’出發,將今天作為我們關注生態環境、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投身生態建設的新起點!養成時時刻刻從每一樁小事做起,養成愛護、保護環境的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費糧食”,“不浪費紙張……,彎彎腰,撿起一個潔凈的世界”。相信你們一定會做得更好!
世界地球日三分鐘演講稿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攜手愛地球》。
昨天,4月22日是第___個世界地球日,我國今年的地球日主題為“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推動找礦突破,保障科學發展”。
地球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有一個,它是我們賴以生存之地,我們每個人都理應愛惜她,保護她,珍惜她,可是我們是否是都這樣做了呢?
當我們忍耐氣溫的突然變化時,當我們已漸漸忘記春天的感覺時,當我們聽到我國西南部份地區遭受百年大旱時,當我們從t恤直接過渡到羽絨服時,當我們偶然抬頭發現天空已不是那末湛藍時,我們都在不謀而合的問著一個題目:我們的地球到底怎樣了?
我們應積極提倡并從點滴做起,留意節水、節電、節油、節氣。提倡低碳生活、建設生態文明新家園本應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在此向親愛的老師、同學們發出以下倡議:
1、平時勤動手、多動腦,學會舊物巧利用,變廢為寶。
2、在家中、學校、社區和父母、同學、朋友一起種上幾盆鮮花,栽上幾棵樹,既可以改善空氣,又能讓生活中布滿春意。
3、留意勤儉用電。我們要做到隨手封閉電燈、電腦、電視、空調、飲水機,拔掉插頭。特別是我們經常使用的電腦,假如短時間內不用,就將它轉為睡眠模式。假如長時間內不用,就將它關機。這樣既省電又維護了你的電腦,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
4、留意勤儉用水。將水龍頭隨手關緊。
5、少用紙巾,改用手帕。重復使用紙張,雙面使用。多發電子賀卡、電子郵件,做到勤儉用紙。
6、闊別塑料袋、一次性飯盒等,減少白色污染。杜盡使用一次性木筷,保護森林資源。
7、自覺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如廢舊電池不能和其他垃圾放在一起,要把它們放進專門的垃圾箱中,集中回收,減少污染。
8、購物時,要盡可能購買簡單包裝的商品,選購綠色產品、綠色食品,提倡綠色消費。
應對天氣環境與減碳節能題目,我們任重道遠。不是終點,而是新的出發點。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點滴做起,共同攜手建設我們的綠色低碳新校園!
世界地球日三分鐘演講稿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在剛過去的周六晚上,世界各地繼續開展“地球一小時”活動。相信我們很多人也加入了其中。
“地球一小時”也稱“關燈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_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吁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個星期六20:30-21:30期間熄燈一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御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
當晚,我們社區也積極響應這個活動。圖書館當日在晚上20:30就全面閉館熄燈了,一些環保團體也在這個晚上點起蠟燭搞起了活動。但是,也有不少人也抱怨熄燈這一舉措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
詩人紀伯倫說過:“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有跡象顯示,“地球一小時”成了一個“秀”,一個為了只是趕潮流的活動了。我們是否也要停下來,重新審視一下環保這一概念。環保,就僅僅是熄燈一小時而已嗎?
現實是,人類對地球資源的浪費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對地球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是越來越嚴重。在這個前提下,熄燈一小時,有利于我們了解到氣候變化對地球帶來的威脅,并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但很多地方在熄燈的同時,卻也燃點起蠟燭,不少地方還搞起主題晚會。這也不是在浪費資源,也產生環境污染嗎?這做法未免會是本末倒置。“打假斗士”x在微博中說到,“地球一小時活動是一場并不環保的環保秀。停電一小時本身起不來節能減排的作用,如果點起蠟燭,反而是在增加排放和污染環境。”我也認為,熄燈只是一個信號,以此來傳達我們人類保護地球的決心。但是很多人,就只是熄燈一小時,而已了。
其實,要想達到環保的目的,除了這個熄燈一小時活動外,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應該從生活細節中認真踐行。在節約用電方面,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事可以做了。很多同學周末時每天都長時間對著電腦,不妨在沒有必要的前提下,關掉電腦,多做一些戶外有氧活動;養成隨手關燈的好習慣。在宿舍里,風扇在不是很熱的情況下就不要一直開著。課室里的電源,沒人的時候也及時關閉。經常發現課室里面的電源與風扇長時間開著,如此這般,浪費極為嚴重。空調的溫度設置也要合理等等;在節約用水方面,洗臉刷牙時不長流水,不用時就要關閉水龍頭;不向水源處扔垃圾……
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初中生,力量或許非常微弱。但如果整個學校都行動起來,為了環保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或許就可以號召更多的人實行環保生活。
再回到前面所說的,“地球一小時”活動的倡議者今年還提出了“超越一小時”的口號。熄燈只是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要養成低碳生活的好習慣,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做起,乃至影響身邊的人。當低碳生活成為人人追捧的時尚,我們的地球就有救了。而現在,我們要用行動不斷超越這“一小時”。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世界地球日三分鐘演講稿篇6
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善待地球》。
地球只有一個,它的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有的不可再生的資源都在用一分,少一分。地球已經不堪負重了。當我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一場保護地球,珍惜資源的戰役開始打響。
1992年,一場更嚴峻,更強烈的警告被發出:如果人類不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話,地球將會面臨毀滅!
在第34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時,我國舉起了“善待地球”的大旗。它成為我國今年世界地球的主題。
這無疑是明智的。
再有,氣象學家說,持續的全球氣候變化是自然災害的主要原因。我卻有著不同的看法。難道造成如此深重的災害,人類的因素可以忽略不計嗎?和自然比起來,人是渺小的,但人對自然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尤其是當人類的破壞力充分發揮出來的時候。比如:工業化可以使原來滋潤大地的雨露變質,形成酸雨;比如:無休止的砍伐森林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使綠洲變成沙漠的惡果。
人們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們如此惡待地球,得到只有大自然無情的報復。想想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想想綠洲是怎樣變成沙漠吧!聽,花兒在埋怨,小草在吹息,大樹在抗義呀!
地球在流血,她像一個傷痕累累的病者,拖著60多萬生靈,艱難的行走。他太需要人們給一點點同情,一點點關愛,一點點呵護了。然而,人們使地球太失望了。因為人們還在用比污染更惡毒的方法去毀自然。
大家想想,大熊貓由原來的成千上萬到現在的多少,朱鹮以曾經的遮天敝日又到現在的多少?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類親手造成的惡果呀!
人類啊!醒醒吧!善待地球就是在善待我們自己,不要因自己的愚昧和貪婪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呀!
想想恐龍也曾是地球的霸主,但是滅絕了,我們人類會不會也像恐龍一樣呢?
真心去善待我們的地球母親吧!努力去珍惜去愛惜。哪怕只是從不多用一個袋子,哪怕是每年種下一棵樹。在4月22日,從這個地球的節日讓我們用行動來祝福她。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世界地球日三分鐘演講稿篇7
老師們、同學們:
上午好!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它的總主題始終是“只有一個地球”; 20__年是第44個世界地球日,具體主題為:“珍惜地球資源 轉 變發展方式——促進生態文明 共建美麗中國”。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類大量的消耗水資源和污染環境,已經把一個美麗的地球毀得不像樣了,水漸漸少了,動植物瀕臨滅絕等等,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不注意保護環境造成的。請大家看我們的校園,原本茂盛的花壇也漸露出了地皮,周邊的小樹苗也是東倒西歪,這就是我們同學不愛護環境的結結果,如果長此以往下去,清清的小河、綠綠的森林、藍藍的天空都消失地無影無蹤了,我們的共同家園地球也會漸漸被毀滅,人類也會漸漸死亡。同學們覺醒吧!昨天已有同學行動起來,文峰山上的環保行,已經走出了我們環保的第一步。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我代表全體老師、同學發出 “愛護地球、簡單生活”的倡議:
1.提高環保意識,自覺、認真學習課內外環保知識,做環保志愿者,積極參與環保宣傳及其活動。
2.節約水、電、煤氣,養成用完能源關閉開關的習慣。在洗東西時,用容器盛適量的水,不邊洗東西邊開著水龍頭,讓水白白流走。洗過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拖地、沖洗側所,養魚的水可以用來澆花。白天室內陽光充足時,不隨便開燈,夏天把空調調至26度。
3. 采用簡單的出行方式,出門多走路、騎單車、利用公共交通系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短途出行盡可能騎自行車或者以步代車。
4. 外出用餐時,自帶杯子,餐具,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的杯子、筷子等用品。提倡使用手帕,盡量不使用一次性面紙、手紙等。
5.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自覺維護周邊環境的干凈整潔。郊游及遠足自備垃圾袋,做到文明出游。
6. 注意飲食健康,食用天然綠色食品,不大魚大肉,不暴飲暴食,拒吃野生動物,不買野生動物制品,善待生命。
7. 節省用紙,必要時才打印,盡量雙面使用,廢紙回收再生。
8. 遵從自然規律、早睡早起。每天堅持一個小時以上的身體鍛煉常言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居安思危,要防患于未然。我們怎么能夠等到頭上見不到日月星辰,滿目酸雨紛紛,腳下洪浪滔天,汪洋恣肆,人間無處不飛沙,等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時,才悔不當初呢?同學們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保衛綠色,保護保護我們的校園,保護我們生存環境,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熱愛我們的地球吧!
世界地球日三分鐘演講稿篇8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保護環境,愛護地球》。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地球日”,是1970年的今天由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的一個剛滿25歲的學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園發起和組織的,如今他被譽為地球日之父。
地球也有生日,這讓人匪夷所思。地球從何而來呢?是茫茫宇宙孕育而成的?這藍色和白色的紋痕交錯的水晶球,她就是這樣孕育著我們。而今天她卻是怎樣的面目出現在世人眼里呢?
地球媽媽對著孩子們說:請聽聽我訴說――
(一)全球氣候變暖: 人類向大氣釋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不斷增加,導致大氣的組成發生變化,全球氣候變暖,將會對全球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較高的溫度可使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將升高6厘米 ,全球氣候變化將對人類生活產生一系列重大影響。
(二)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 :在離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氣平流層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氣體,它能吸收太陽的紫外線,以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過量紫外線的傷害,并將能量貯存在上層大氣,起到調節氣候的作用.但臭氧層遭到破壞.將使地面受到紫外線輻射的強度增加,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很大的危害。
(三)生物多樣性減少:50年后將有超過30%的物種滅絕。
(四)森林銳減:在今天的地球上,我們的綠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加劇了溫室效應。
其中還有:酸雨蔓延、土地荒漠化 、大氣污染 、水污染 、海洋污染 ......
同學們,美麗壯觀,和藹可親的地球媽媽已經面目全非,滿目瘡痍。千瘡百孔的我只能茍延殘喘,也不知道我還能挨過多少春秋,也不知道日薄西山之后,我那游絲般的氣息還能喘多久。
同學們:請盡我們一份心,出我們一點心力,世界就能變得更美好!就從今年世界地球日開始吧!關注生態環境、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投身生態建設的新起點!養成時時刻刻從每一樁小事做起,養成愛護、保護環境的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費糧食”,“不浪費紙張……,彎彎腰,撿起一個潔凈的世界”,相信你們一定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