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奪天工解釋及造句
成語巧奪天工解釋
巧奪天工,專指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出自《贈放煙火者》。
出處:
元·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的技藝。
巧奪天工的近義詞
玲瓏剔透、鬼斧神工
巧奪天工的反義詞
天造地設
巧奪天工造句
(1) 這座園林設計精美,可謂巧奪天工。
(2) 這個公園里的假山,結構新奇巧妙,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
(3) 梅花的花瓣精巧細致,似巧奪天工的工藝品一般。
(4) 這些蠟像栩栩如生,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
(5) 這些奇妙的小玩意兒做得真是巧奪天工,令人愛不釋手。
(6) 這巧奪天工的.工藝品,真讓人贊不絕口。
(7) 回來的路上,我由衷地感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8) 峽谷和瀑布的完美組合巧奪天工,其險峻、幽深為國內(nèi)所罕見,尚無可比之例,珍稀度高。
(9) 展覽館里的蠟像塑造得栩栩如生,堪稱巧奪天工。
(10) 這件珍貴的藝術品真可謂是巧奪天工之作。
(11) 這幅蘇繡作品真是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
(12) 這件藝術品真是巧奪天工。
(13) 這些婦女巧奪天工的刺繡功夫,正是本地繡品迷人之處。
(14) 這個公園里的假山,結構新奇巧妙,真是巧奪天工呀!
(15) 這雕梁畫棟的房子真是精美絕倫,巧奪天工啊!
(16) 亭子雕梁畫棟,巧奪天工。
(17) 這幅山水畫竟然是用花瓣貼成的,巧奪天工,使人讚嘆不已!
成語故事
甄氏是中山郡無極縣人。長大后,甄氏才學見識名冠當時,尤以詩作見長;而其貌之美,可以傾國。
后來成為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但好景不長,200年袁紹在官渡之戰(zhàn)中被曹操打敗,不久吐血而亡。他的次子袁熙不久也被公孫康殺死。
此時,袁紹的夫人劉氏和甄氏一起住在鄴城。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的長子曹丕破鄴城后進入袁府,見到甄氏即被她的美貌所驚呆,他當即要她理一下披散的頭發(fā),見甄氏臉上有淚痕,便遞過去手帕讓她擦臉。臨走時,留下一隊衛(wèi)兵保護袁府,不許外人闖入。不久,曹丕稟明曹操,派人把甄氏接到自己府里,與她喜結良緣。自此曹丕對甄氏寵愛無比,百依百順。
曹操去世后,曹丕代漢稱帝,建立了魏國,甄氏被立皇后。當時甄氏已年過四十歲,為了能使曹丕長久寵幸自己,她每天早晨都要花很長時間梳洗打扮。
據(jù)說在她宮室前的庭院中,有一條長得非常美麗的綠色的蛇,它嘴里時常含一顆紅珠。每當甄皇后晨起梳妝打扮的時候,它就在她面前盤成奇巧的形狀。甄皇后后來注意到,這條蛇每天盤出的形狀,從來不重復。于是,她就模仿它的形狀梳頭。時間久了,甄皇后的頭發(fā)雖然是用人工梳成的,但它的精致巧妙可稱得上“巧奪天工”。
當然,她每天頭發(fā)的形狀也是變化不同的,后宮的人都稱它為“靈蛇髻”。曹丕見了后,覺得她仍然非常年輕漂亮,還是對她十分寵愛。
但是,隨著年華的消逝,即使再精致巧妙的梳妝,也無法改變甄皇后失寵的命運。年輕美貌的郭皇后終于替代了她的地位。而她由于對此不滿,惹怒了曹丕,最后被下詔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