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意思及造句
朝三暮四的意思
朝三暮四:原來比喻用詐術欺騙人。后來用以比喻變化多端,捉摸不定。
出處:《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比喻反復無常的人。
近義詞:朝秦暮楚、反復無常。
反義詞: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朝三暮四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
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只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后,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于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粟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
猴子們聽了,都認為早上怎么少了一個?于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那么我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該可以了吧?”
猴子們聽了,以為早上的粟子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
朝三暮四造句
1.她行事向來果斷,不是個朝三暮四的人,別再冤枉她了。
2.我們做事情要有目標,不要朝三暮四,亂定計劃,這樣往往一事無成。
3.你一會兒要學畫畫,一會兒又要學攝影,不正是朝三暮四的態度嗎?
4.做事要有恒心,總是朝三暮四的人,是不能成就大事的。
5.我知道你不是朝三暮四的人,你一定會按照你的諾言辦事的。
6.但許多人絕非如此,他們根本不制定任何人生計劃,以達到有意義的目標,而是朝三暮四,變化不止。
7.他這個人朝三暮四,做起事來總是虎頭蛇尾。
8.他越來越給人一種反復無常的印象,主意太多,朝三暮四,往往不切實際。
9.您已經看到了,他把她的馬買了回來,把她的首飾也贖回來了,他給她的錢跟公爵給她的一樣多如果她想安安靜靜地過日子,這個人倒不是朝三暮四的。
10.你現在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朝三暮四的,很為你的將來擔心。
試看那個《北極光》中的芩芩吧,有人說她對愛情朝三暮四,喜新厭舊,對社會對他人不負責任。
11.那些朝三暮四,忽冷忽熱,喜怒無常的人,是缺乏情緒穩定性品質的人。
12.他還認為愛情應該是專一的,不能朝三暮四:"在愛情上,對人的愛是專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