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字的組詞及解釋
駁的組詞和拼音
1、反駁[fǎn bó] 論證的一種特殊 方式,即用一個論證去推翻另一個論證,也就是用確鑿的事實或正確的觀點證明某種言論是虛假的。
2、駁雜[bó zá] 混雜不純:這篇文章又談景物,又談?wù)乒剩瑑?nèi)容非常駁雜。
3、駁倒[bó dǎo] 提出理由否定對方的意見,使站不住腳:一句話就把他駁倒了。真理是駁不倒的。
4、斑駁[bān bó] 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種顏色,花花搭搭的:樹影斑駁。
5、斑駁陸離[bān bó lù lí] 形容色彩繁雜。
駁字的組詞
駁蚌、標駁、辯駁、貶駁、駁嘴、駁阻、駁子、駁炙、
駁正、駁爭、駁責、駁雜、駁運、駁映、駁陰、駁異、
駁議、駁堯、駁選、駁行、駁蘚、舛駁、醇駁、斥駁、
翠駁、駁榜、駁斥、駁查、駁瑕、駁犀、駁問、駁文、
駁違、駁書、駁蝕、駁審、駁糅、駁冗、駁屈、駁難、
駁勘、駁駿、駁究、駁詰、駁腳、駁擊、駁譏、駁火、
駁回、駁換、駁還、駁估、駁復、駁費、駁放、駁竇、
駁倒、駁彈、駁答、駁錯、駁辭、辨駁、雜駁、戰(zhàn)駁、
斑駁、鐵駁、詳駁、蕪駁、議駁、駁龍、駁騮、駁躒、
駁轢、駁吏、駁樂、駁濫、載駁船、駁面子、忽雷駁、
陸離斑駁、出法駁案、不值一駁、不可辯駁、班駁陸離、
駁駁劣劣、八百里駁、斑駁陸離、格格駁駁、駁龍儀同。
駁字基本解釋
1.指出對方的意見不合事實或沒有道理;說出自己的意見,否定別人的意見:批~。反~。~價。這種論點不值一~。
2.一種顏色夾雜著別種顏色;不純凈:斑~。
3.駁運:起~。~卸。
4.駁船:鐵~。
5.把岸或堤向外擴展:這條堤還不夠?qū)挘詈迷佟鋈ヒ幻住?/p>
駁字組詞及解釋
斑駁
[bān bó]
(形)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種顏色,或各種顏色雜在一起:~陸離|色彩~。[近]斑斕。[反]統(tǒng)一。
斑駁陸離
[bān bó lù lí]
斑駁:指一種顏色中混雜有其他顏色。陸離:色彩繁雜。形容顏色雜亂的樣子。
駁岸
[bó àn]
駁岸 bó’àn 保護岸或堤,使不坍塌的建筑物,多用石塊筑成
批駁
[pī bó]
(動)批判反駁或否定他人的意見、要求。[近]駁斥。
辯駁
[biàn bó]
(動)提出理由和根據(jù),來否定對方意見。
“駁”的詩句
1、貶駁徂徠頌《賀新郎·主判茅君洞》
2、憶昔并居封駁地《端明無惰趙公哀詩二首》
3、斑斑駁使人疑《油污衣》
4、斑駁未勻妝《山石榴花十二韻》
5、丹碧駁殘秋夜雨《明月棹孤舟 海淀》
6、駁犀標首《大墻上蒿行》
7、元詩駁雜真難辨《酬樂天余思不盡加為六韻之作》
8、淺深妝駁落《玩半開花贈皇甫郎中 八年寒食日,池東小樓》
9、駁蘚蔽豐碑《成南陽墓》
10、翠駁誰剪剔《夜聽許十一誦詩愛而有作》
11、渠敢譏雜駁《古意二十韻》
12、陰岸生駁蘚《渡連圻詩》
13、看得斑駁《侍香金童·喜葉之地》
14、斑駁青苔地《睡后茶興憶楊同州》
15、東臺典封駁《送王震給事知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