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基督山伯爵感悟
這幾天,爸爸給我借了一本書,大仲馬寫的《基督山伯爵》。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法國水手,受到了船主的器重,要提拔為船長,船員丹格拉爾很嫉妒他,于是他和唐代斯的情敵菲爾南一起誣陷他是拿破侖黨人。檢察官維爾福因為害怕唐代斯暴露出他爸爸就是拿破侖黨人,私下里把他關進了伊夫堡監獄的地牢里。而他們依靠投機鉆營,進入了上流社會。
在監獄里,唐代斯認識了一名神甫,神甫教他了許多知識,并幫他推斷出誰在誣陷他,在長期交往中,神甫最后被他的勇氣、善良和正義感打動,告訴了他基督山島寶藏的位置。在暗無天日的地牢里忍耐了十幾年后,唐代斯終于逃出了監獄,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登上了基督山島,找到了財富。
他回到了家鄉,發現自己父親早已餓死,女友也嫁給了菲爾南。他先是化名為水手辛巴達,給老船主許多錢,使他們擺脫了破產危機,然后改名為德·基督山伯爵,混跡于上流社會貴族之間。他收買了電報員,發出錯誤電報,使丹格拉爾在投機中虧本,然后把自己存放在丹格拉爾銀行的錢全部取出,丹格拉爾無力支付,最終破產了。
基督山伯爵又假裝和維爾福夫人談話時提到毒藥,維爾福夫人為了讓自己親生兒子繼承財產,毒死了維爾福的岳父岳母,又接著準備毒死維爾福的父親和女兒,基督山伯爵救出維爾福女兒后,揭露了維爾福不為人知的罪惡,維爾福家破人亡,最后發瘋了。隨后,基督山伯爵把菲爾南發跡前出賣主人,背叛國家的事情傳開,菲爾南身敗名裂,妻子和兒子離開了他,菲爾南找基督山伯爵決斗,發現基督山伯爵就是自己曾經陷害的埃德蒙·唐代斯后,羞愧難當,回到家后就自殺了。
我覺得這本書十分精彩,情節曲折引人入勝,人物刻畫個性鮮明,文章揭露了當時上流社會貴族們的腐朽沒落和陰險狡詐,基督山伯爵也刻畫的十分神秘,他知識淵博、沉著冷靜、機智勇敢、快意恩仇的人物形象也躍然于紙上。實在是一本值得閱讀的經典名著。讀完這本書,我還領悟到:邪不勝正,惡有惡報。
讀基督山伯爵感悟篇2
他,是法國19世紀優秀的積極浪漫主義作者,他的父親是著名的拿破侖手下因戰爭早逝的勇將——亞歷山大。沒錯,他就是大仲馬。他的傳世著作小說多達百部,而我要向你介紹的書,書名叫《基督山伯爵》。
這本書可以說是大概以真實的歷史資料作背景,揭露了當時法國社會現象的黑暗。主人公鄧蒂斯起先遭受別人的迫害,新婚失去妻子并被捕入獄。在牢中,鄧蒂斯痛苦萬分,當他準備放棄時,卻得到了恩人的相助,在基督山島上找到了令人振奮的寶藏。沒錯,鄧蒂斯已經成為了”基督山伯爵“——一位真正的富翁,從而開始了人生快意恩仇之途。而他并非只是一個純粹的復仇者,在他的身上,我們更多可以看到的是善良、聰慧,并有極強的同情心。而讓他咬牙切齒的仇人們,在他各種各樣不同的復仇形式面前,一個個倒在他的腳下,甚至有的復仇方式,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這些仇人并不僅是壞人,他們的內心世界同樣豐富復雜,耐人尋味。
小說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你如果是初次閱讀這本名著,也許永遠也猜不到故事的下一秒會發生什么?會有怎樣的轉折?又會有怎樣的發展?誰能想到一個衣衫襤褸、食不果腹的水手,會轉變成一位服飾華麗的伯爵先生?故事的每一步,都會緊緊抓住讀者的心。
這本小說,起初是怎么讓我在茫茫書海中選中呢?這是因為這本書的目錄獨樹一幟。在三十四個章節中,目錄的每一個章節題目都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構成,如”入獄“、”尋寶“、”決斗“、”逃跑“、”寬恕“等,既簡潔明了,又引人入勝。不像有些小說,只看題目就知道了整本書的故事概括和結局,這樣不免讓讀者枯燥乏味。而《基督山伯爵》中一個個小標題,能透露出一些線索供讀者猜測,卻又百思不得其解,從而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在一個個簡短的標題背后,不僅僅是中心思想的高濃度概括,還有在人物外表、動作以及心理描寫的細致刻畫。
說到這里,對于《基督山伯爵》你是不是也想一睹為快了?那就趕緊了,讓我們共同在基督山伯爵起伏的人生歷程中驗證”好人一生平安,壞人終究自食其果“這個深刻的道理。也請你相信,明天將會更加美好!很榮幸能與你分享我的閱讀經歷。
讀基督山伯爵感悟篇3
讀了《基督山伯爵》,我有了深刻的感悟……也可以說,從讀它的第一章開始,我便瘋狂的迷戀上了這本書。不是因為這本書的故事情節非常有趣,還因為它的描寫細膩,連每個人說話時的細微動作、面部表情都寫的非常細致。而且書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
這本書共有117章,主要內容是以法國復辟王朝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報恩復仇的故事。青年水手唐泰斯正直能干,被提升船長不久又得到一位少女的愛情,因而遭到船員唐格拉爾和費南爾的嫉恨。于是二人誣告唐泰斯,使他被投入死囚牢。唐泰斯九死一生才逃出死牢,最后把自己的仇人置于死地。
看完這本書,我深深地呼了口氣,心靈也被觸動了!在看這本書時,我恨過,厭惡過,愛過,羨慕過,嫉妒過,更是由衷的佩服過!我恨那些為了利益,為了得到權勢而不擇手段地傷害別人的人;我厭惡那些對有權勢的極盡恭維、阿諛逢迎,對沒權勢的人便態度截然相反的人;我也羨慕那些成功改變了自身命運的人,心里還有一些嫉妒,比如海黛、瓦朗蒂娜等。其中最重要的人物當然還是我們的主人公愛德蒙·唐泰斯啦!我佩服他的聰明才智、勇氣和耐心、自制力和寬容的心!因為他憑借這些,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計劃,報了恩,復了仇,歷經千千萬萬的苦難終于踏進了屬于自己的幸福之門。好人終歸有好報的。雖然唐泰斯沒有殺死唐格拉爾時我感覺非常奇怪,也覺得這人真傻。可是也對啊,不是說世界上最大的美德就是饒恕嗎?能用一顆寬容的心去饒恕那些作惡的人,不就是最大的美德嗎!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是難啊!
現在,慢慢回憶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情節,對啊!我真應該向唐泰斯學習,學習他的才智、勇敢、不懈努力的精神!學習上,如果我有這種精神,那一定也會登上成功之巔的。
讀基督山伯爵感悟篇4
讓人終生難忘的復仇故事,視名譽如生命的最終身敗名裂,手持正義之錘的最終被神判罪,貪婪財富的最終傾家蕩產,想想那首著名的《好了歌》,是不是有點紅樓夢的意思?只不過紅樓中封建貴族的敗落似乎是天的安排,早早的就在太虛幻境中注定了下來,而基督山中個人復仇的因素更大一些。這里實際上體現了中國宿命論思想和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對比。
然而深究基督山一書,表面上看似乎是個人對于他人背叛與誣陷的復仇,實際上遠非如此。看看三位陷害者最后的結局吧,將軍由于背叛祖國賣主求榮而被指控,檢察官因為與他人私通并活埋私生子而遭到揭發,銀行家由于貪財不惜犧牲子女幸福,事敗后同樣因為貪財鋌而走險卷款潛逃最終遭到懲罰。沒有哪個人是由于多年前對基督山的陷害而獲罪的,如果他們沒有后面這些惡行的話很可能仍將榮耀于世。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基督山的復仇不局限于個人恩怨,而是‘天’對于人性中丑惡一面的懲罰,是上帝對于徇私,背叛,貪婪這一個個罪惡面孔的復仇,而替天行道的正是基督山伯爵。這樣看來,基督山與紅樓夢確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演繹了宿命論的結局。
在兩部小說中‘天’獲得成功的同時,對于‘人’的結局的安排卻不相同,一個復仇成功,而另一個卻遁離塵世,因此一喜一悲。二者都與命運進行了殘酷的斗爭,基督山雖成功靠的卻是天降的財富,脫不開拜物教的思想,于是也失去了對命運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的機會;賈寶玉雖失敗卻參透了命運的玄機,獲得了人在物外的大徹大悟。我想,這當是《基督山伯爵》的文學價值一直為人詬病,而《紅樓夢》卻得到了文學界一致肯定的原因吧。
無論如何,基督山對于人生有限探索的結果對于我們而言仍是一筆無價的財富,使得我們不必經歷主人公身陷囚籠十數年的絕望與痛楚,卻得以在人生不如意之時在心中銘刻以下這句話:
世上沒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境況的比較,唯有經歷苦難的人才能感受到無上的幸福。必須經歷過死亡才能感受到生的歡樂。活下去并且生活美滿,我心靈珍視的孩子們。永遠不要忘記,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來之日,人類全部智慧就包含在兩個詞中:'等待'和'希望'。
讀基督山伯爵感悟篇5
早就聽說過這本書了,一直沒有時間去讀,最近剛剛讀完。“人類的一切智慧以包含在這四個字里面‘等待和希望’”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它是多么堅強有影響力,讓人為之震撼,為之激動。
青年水手唐太斯遭受誣陷,被困十四年逃獄后,他按獄友提供的線索,在一座叫基督山的小島上找到了許多財寶,于是他化名叫基督山伯爵,向恩人報恩,并向仇人報復。最后揚帆而去,不知所蹤了。
唐太斯善良、聰明并富有同情心。他的報恩十分激動人心,而他的仇人們也不僅僅只是一個壞人。他們同樣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
我認為、堅信,好人終會一生平安,壞人終會自食其果。唐太斯是一個開朗、樂觀的人,樂觀對一個人來說十分重要。樂觀是積極人生態度的表現,對前途始終抱著希望和積極心境。唐太斯很善于在生活中,在身邊尋找歡樂,由此,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很好地把握了命運。
他還有著堅強的意志,他能勇敢面對困難,不怕困難,積極主動地挑戰困難,意志的堅強能使我們在精神上煉成鋼筋鐵骨,與唐太斯一樣,一個人的成長,必須以堅強的意志為后盾。
人的一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要永遠向著最前方看,你就會越來越接近目標,把目光永遠放得最遠,使自己的一生沒有絲毫遺憾。人生總是先有苦,后有甜的。只要不斷超越自己,挑戰自己,夢想就一定能成真。樂觀是一首激昂優美的進行曲,時時鼓舞著你對事業的進取精神。
讀基督山伯爵感悟篇6
《基督山伯爵》講述了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坎坷離奇的一生。唐代斯青年時是一名出色的水手。就在他即將當上船長、取得美滿愛情之際,遭到嫉妒之人的暗算,蒙受不白之冤進了監獄。這一呆就是十四年。越獄前唐代斯意外地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財產,并回到了他的故鄉,
報答恩人。接著,他買下了基督山島,成為伯爵,交下了許多名門貴族的朋友,終日娛樂,卻在暗中打探情況,謀略計劃。伯爵待到一切時機成熟,開始復仇。他不動聲色而又暗中襲擊,往日的仇人有的死、有的瘋。而當他報最后一仇時,卻大發善心放了仇敵。伯爵又把一切財產送給了恩人和窮人,從此帶著義女遠走高飛……
有一句古話叫做:“冤冤相報何時了。”的確,如果一個人總把每個小小的怨恨積在心中,并總是想著去復仇解恨,那么他的復仇計劃何時才會消停呢?基督山伯爵遭人陷害在牢獄中度過了黑暗痛苦的十四年,最寶貴的青春以及幸福美滿的生活由此埋葬,心中當然不知有多少仇恨。可他最后卻也能驅走心中復仇的惡魔,到處行善。因為他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上帝會派使者完成這項光榮的使命。
我們又何嘗不能做到這樣呢?有時小怨小恨或許只是命運和你開的一個小小的玩笑,翻過這一頁吧,讓仇恨煙消云散,就像沙地上的字被風撫平一般,永遠消失。但是恩惠卻是需要我們去報答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事物,也要像刻在石頭上的印記那樣永不磨滅。
從今天開始吧,驅走心中復仇的惡魔,迎來心中感恩的天使,讓心靈如初落的冰雪一般純凈、高潔……
讀基督山伯爵感悟篇7
小說敘述的是一個復仇的故事。十九歲的愛德蒙·唐泰斯,是個活力四射的年輕水手。他有慈愛的父親、甜蜜的愛人,有光輝的前程、幸福的生活。善良樂觀的天性,使得他對周遭的每個人都以禮相待,并且真摯熱情。他清澈明亮的目光里,寫滿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待與神往。可就在他的結婚典禮上,他遭人陷害而被投入大牢。一時間失去了一切,伴隨他的只有伊夫堡陰森地牢里的黑暗及精神和肉體對他的雙重折磨。可與此同時,有人正把快樂建筑在他的痛苦之上。他們害死了唐泰斯的父親,奪走了他的愛人。在他最無助絕望想要自殺的時候,法里亞神甫走入了他的生活。神甫把自己一生的知識傳授給他,告訴他基督山島寶藏的所在,并幫他成功越獄。此時,唐泰斯入獄已有十四年。十四年里,物是人非,唐泰斯也由一個懵懂青澀的青年變成一個家資巨萬的伯爵。他開始報恩亦開始報仇。昔日的船主莫雷爾有恩于他,伯爵首先把這位瀕臨破產的好人從絕望的路上救了回來。此后又始終照顧他的兒女,直至最后把基督山島的寶窟送給他們。對唐格拉爾、費爾南和維爾福三個分別代表法國七月波旁王朝金融界、政界和司法界顯要人物的仇人,基督山伯爵個個擊破。最后,這三個人破產的破產、自殺的自殺、發瘋的發瘋,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在小說中,基督山伯爵這個人物幾近完美。在與仇人面對面復仇時,他沒有被仇恨沖昏了頭腦,他的良知從未泯滅,他的人格亦未扭曲,他始終保留高貴善良的心。當他幫助莫雷爾一家擺脫困境的時候,當他從一個該詛咒的家族中救出他的一個女兒的時候,當他答應梅爾塞苔絲不殺仇人之子的時候,這個高貴的心靈映出了金子般的光輝。基督山性格里貫穿始終的節制,即面對財富、美色、仇恨的不貪婪,亦讓我印象深刻。在達成一生最大的心愿后,他悄然地放棄了原有的財富,只身遠走他鄉。
覺得這個人物在小說中幾乎完成了從人到神的蛻變過程。因為掌握巨大財富的支配權,基督山伯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似乎整個社會都在圍著他轉。這固然有它揭示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社會現象的積極意義的一面,但從文學創作角度出發,塑造這樣一個完美的“超人”,不能不說是作品的一個敗筆所在。
讀基督山伯爵感悟篇8
“等待和希望!”合上這本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傳世名作——《基督山伯爵》,我腦中只剩下了這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它有如一把金光閃閃的鑰匙,意味深長、價值無量,而又耐人細細咀嚼。
《基督山伯爵》講述了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坎坷離奇的一生。唐代斯青年時是一名出色的水手。就在他即將當上船長、取得美滿愛情之際,遭到嫉妒之人的暗算,蒙受不白之冤進了監獄。這一呆就是十四年。越獄前唐代斯意外地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財產,并回到了他的故鄉,報答恩人。接著,他買下了基督山島,成為伯爵,交下了許多名門貴族的朋友,終日娛樂,卻在暗中打探情況,謀略計劃。伯爵待到一切時機成熟,開始復仇。他不動聲色而又暗中襲擊,往日的仇人有的死、有的瘋。而當他報最后一仇時,卻大發善心放了仇敵。伯爵又把一切財產送給了恩人和窮人,從此帶著義女遠走高飛……
有一句古話叫做:“冤冤相報何時了。”的確,如果一個人總把每個小小的怨恨積在心中,并總是想著去復仇解恨,那么他的復仇計劃何時才會消停呢?基督山伯爵遭人陷害在牢獄中度過了黑暗痛苦的十四年,最寶貴的青春以及幸福美滿的生活由此埋葬,心中當然不知有多少仇恨。可他最后卻也能驅走心中復仇的惡魔,到處行善。因為他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上帝會派使者完成這項光榮的使命。
我們又何嘗不能做到這樣呢?有時小怨小恨或許只是命運和你開的一個小小的玩笑,翻過這一頁吧,讓仇恨煙消云散,就像沙地上的字被風撫平一般,永遠消失。但是恩惠卻是需要我們去報答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事物,也要像刻在石頭上的印記那樣永不磨滅。
從今天開始吧,驅走心中復仇的惡魔,迎來心中感恩的天使,讓心靈如初落的冰雪一般純凈、高潔……
讀基督山伯爵感悟篇9
必須牢記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樂。
——題記
世上最險惡的是人性。因為嫉妒與自私,鄧格拉斯偽造證據,將前途光明的鄧蒂斯送進了法院;因為恐懼與自私,檢察官維爾福銷毀信件,將確信無罪的年輕鄧蒂斯投進了黑牢。
世上最高尚的也是人性。因為善良與信任,摩萊爾先生為鄧蒂斯四處奔走,自掏腰包給老鄧蒂斯置辦了喪事并幫他還清了幾筆所欠的小債;因為摯愛與真誠,法利亞長老在彌留之際,將所有的祝福都給了他像兒子一樣愛著的鄧蒂斯,并將所有的寶藏都留給了他,他相信這可以使鄧蒂斯得到一切幸福。
于鄧蒂斯而言,快樂是短暫的,十四年的囚禁生活,他曾經絕望過,想到過死,然而與法利亞長老的相遇相處,卻又給了他生的力量!在書中,我看著他從天堂掉入地獄,看著他從云端掉入地底,看著他從充滿希望到徹底絕望,看著他從一個充滿朝氣的青年變成一個心中充滿仇恨的復仇天使。十四年的牢獄之災,使他的外貌、聲音、心性、性格也都發生巨大變化。他從墳墓中爬出來,恩怨分明,他以上帝的名義,用仁慈、人道和感激報答了一切高貴的情意。他用復仇之神授以他的權力,懲罰了一切險惡之人。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鄧蒂斯也找到了屬于他的幸福。書中凸顯了一個充滿正義感和理想主義氣息的英雄形象。我想這也正是作者對人性善的一個最終認可,也是這位有著四分之一黑人血統的大文豪身上天生具備的反對不平、追求正義性格的一種顯現。
基督山伯爵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最終終于看透世事,正如他對莫雷爾所說:“在這個世界上既沒有幸福也沒有不幸,只有一種處境和另一種處境的比較。必須想到過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樂。”我想,在大仲馬的筆下,這生與死的種種考驗,應該就是善與惡的種種較量吧!
在民主和諧的今天,對于生與死,我想說:存善念,說善言,做善行,讓善良的陽光普照耀每一個心靈,讓生與死不在是考驗,而只是一種單純的自然現象!
讀基督山伯爵感悟篇10
《基督山伯爵》這本書開始于一場陰謀。“法老號”大副唐泰斯受船主委托,為拿破侖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獄友法里亞神甫向他傳授了各種知識,并在臨終前把埋于基督山島上的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唐泰斯越獄后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一位睿智機敏,城府極深的復仇之神。他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最終將寶藏的秘密告訴了曾有恩于他的莫雷爾船長之子——馬克西米利安。本書以復仇為引線,層層推進,緊密相聯的情節發展中,抽絲剝繭般地一步步展開伯爵的復仇計劃。
伯爵先生所經歷過的不幸是無人能比的,在四面環海、不見天日的死牢中被關押了整整十九年。在獄中,他并沒有絕望,而是努力地向神甫學習各種知識,不僅僅我佩服他的毅力,神甫更因為“佩服這個年輕人”而為他創造了許多條件。九死一生越獄成功之后,他并沒有貪圖享樂,而是向著自我的目標不斷地前進——為自我的不幸報仇!
基督山伯爵根據他各個敵人的弱點懲罰他們,這是一個上帝般的男人,威嚴地在空中俯視著世間里發生的種.種罪惡,骯臟與苦難。他富有的外表下包裹著智慧的利劍,刺入那些上層人物重重掩蓋下的內心,將里面的污穢暴露于陽光之下。他用一個買來的奴隸揭露了弗南伯爵榮耀下的無恥卑鄙,他用一個女人的貪念和一個私生子的怨念毀滅了維爾福檢察官的威嚴光環,而在懲罰他的敵人登格拉斯時,他用盡一切辦法讓他會想起他那被餓死的父親,讓其內心充滿恐懼。
整本書雖然是以仇恨為引線,展開了一個復仇的故事。但在看完整部巨作之后,我不由自主地熱淚盈眶。這淚水,不為伯爵和海黛的云游四方而悲傷,而是為伯爵內心深處的堅韌感到敬佩。我無法想象,大仲馬筆下的伯爵先生竟能夠將自我的一切隱藏那么久,竟能夠在仇敵面前仍舊優雅……這一切,都超出了我的想象,唯有丁玲的一句話好似“醍醐灌頂”: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都能適應。
愛也徹底,恨也徹底,報恩也徹底,復仇也徹底,這是我在讀完《基督山伯爵》的另一感受。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精蓄銳的,并不是憑著一時的心緒就能夠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地用自我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話。在經歷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以往的親人,以往的恩人和以往的仇人。在確認了所要尋找的人之后,他并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說里所見的那樣,于恩人抱拳云:“赴湯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一劍刺死,他選擇了他自我的方式。對以往有恩于自我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著,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明白其實自我就是為了報恩而來。如果說他的報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讓我在幾度的叫好之后也不免有點心驚。
基督山伯爵是一個人們十分喜歡的人物,他十分的敢愛敢恨、豪爽氣派,也聰慧過人,由于飽經滄桑,他對任何事都格外的執著。基督山伯爵能夠說是一個比較完美的形象,但他并不是憑空捏造的,他蘊藏了部分作者的寫照。作者大仲馬就是一個十分豪爽的人,他在基督山城堡連續幾年每日宴請賓客,高朋滿座;其中許多人,大仲馬連姓名都不明白,可見他的氣派,比起基督山伯爵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基督山城堡門廳的正位,堂而皇之地放著一尊大仲馬的半身像,還配上一條座右銘“我愛愛我的人。”由此可見,基督山伯爵的敢愛敢恨、豪爽氣派是遺傳了大仲馬。其實這條座右銘,大仲馬只講了半句,基督山伯爵這個人物才體現了完整的意思。那就是“我愛愛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別人如何對待我,我就如何對待他。這樣既公平,也貼合情感上的平衡。但其實真要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人們很多時候就會十分的優柔寡斷,不知所措,而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樣敢于決斷。或許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我愛愛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
《基督山伯爵》更多的是揭露當時社會的暗無天日、金錢至上。鄧蒂斯的悲慘遭遇足能夠說明這一切。鄧格拉斯、費爾南、維爾福三人的飛黃騰達也證明了這一點,但事實不僅僅是如此,金錢、名譽對人性的毀滅超乎了我的想象。且看維爾福一家,維爾福先生自私自利,為了名譽、前途不惜違背自我的父親,為了金錢,他憑靠著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賣陷害了多少人;維爾福夫人貪戀金錢,為了一份價值可觀的遺產,她不惜毒死四個人,其中有她丈夫前妻的父母和女兒。由此可見人性的卑劣啊!相比19世紀,如今金錢的地位似乎越來越高,那么人性的毀滅也越來越深嗎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爾一家就是不被金錢所吞噬的好人,最終金錢卻不請自來。而維爾福夫人最終卻落個兩手空空,這就是事與愿違吧,老天還是有眼睛的。
在看完了整本書后,有這么幾句話讓我印象十分地深刻:“1.上帝給了人類有限的力量,可是確給了他們無限的欲望。2.歡樂或不歡樂是一個秘密,僅有自我和四面的墻壁才明白。3.當你拼命想完成一件事的時候,你就不再是別人的對手,或者說得更確切一些,別人就不再是你的對手了,不管是誰,只要下了這個決心,他就回立刻覺得增添了無窮的力量,而他的視野也隨之開闊了。4.一切罪惡僅有兩帖藥---時間和沉默。5.世界上并無所謂的歡樂,也無所謂的痛苦,唯有兩種處境的比較罷了。唯有經歷過最大厄運磨難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的所在。盡情的享受生命的歡樂吧,永遠記住,在上帝揭開人類未來的圖景前,人類的智慧就包含在兩個詞中:等待和期望。6.人世間無所謂幸福與不幸福,僅有一種境況與另一種境況相比較,僅此而已。僅有經受了極度不幸的人,才能感受到極度幸福。渴求過死亡的人,才能領悟活在世上有多完美。7.在這世界上既無所謂幸福也無所謂不幸,僅有一種狀況和另一種狀況的比較,如此而已。僅有體驗過極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嘗到極度的幸福,直至天主垂允為人類揭示未來圖景的那一天來到之前,人類的所有智慧就包含在這五個字里面。”耐心的等待加之期望帶來的動力,必然能迎來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
也正是靠著這兩個詞度過了他最艱辛困苦的歲月。“等待”和“期望”就是我在大仲馬智慧的火花中學到的兩個詞。期望大家能像所崇拜的基督山伯爵一樣,用這兩個詞到達人生目標
人世間最可怕的東西是什么是血肉之軀中深藏著的意志在剎那間迸發,就似一把寶劍在經過煉劍師的千錘百煉之后,在忽然間亮劍,寒光、劍氣,此時無人,亦無招能夠與之匹故。所有成功的人,都是經歷了九死一生的冶煉,才會有今日的星光璀璨。他們就像毛毛蟲,在繭內積蓄著能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唯有破繭而出的那一刻,他們才為自我,感到驕傲;他們就像武林中的劍客,無聲無息地在幽谷中修煉,終有一日,拔劍出鞘,無情的冷劍已親吻上了你的喉,而你,還在驚嘆他的那股韌勁!
人生總是先有苦,后有甜。只要永遠向著前方看,你就會越來越接近目標,把目光放得長遠些,使自我的一生沒有絲毫遺憾。只要心中有信念,只要心中有期望,再漫長的等待也是值得。明天的陽光依然燦爛。是的,明天定是一個艷陽天,只要你堅強地穿越今日這個雨季。今日,注定是個風雨交加的日子,再多的悲痛難過也只會耽擱完美的明天,因為已經到來的再也無法趕開,你所有做的,是充滿期望,去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