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讀書筆記450字
《騾子的故事》,講的是一只騾子不慎掉進了一口枯井里,農夫救不了它,只好將它埋葬在井里。于是農夫鏟土想埋葬騾子,騾子卻本能地將身上的土抖掉,再踩幾下,慢慢地土越積越多,騾子離井口也越來越近,最后成功逃離了枯井,獲得了新生。當面對困難時,我們的本能是害怕、絕望,甚至是逃避、放棄,但如果我們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往往會帶給我們轉機或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那些看起來不可戰勝的困難,有可能就是新的起點,新的開始!
《伊索寓言》中動人的故事還有很多,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深受啟發。我很喜歡《伊索寓言》這本書,它就像一會良師益友,讓我受益匪淺。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450字篇2
暑假里,我有幸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故事大部分都是以動物為主角,這些動物和人一樣有自我的思想,有善惡之分。從這些故事當中,我們總是能或多或少地找到生活中的影子,甚至能夠找到實際生活當中的自我。并且,這本書里的每一個故事都包含一個深刻的道理,從中我們能夠看見智慧的光芒,學會做人的道理。所以我十分愛看這本書。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裝病的獅子》。話說有一只獅子,它老了沒力氣去捕獵,就鉆進了山洞裝病,其它的動物們都來探望它,等大家都進來了,它就把來探望它的動物們給吃了,唯獨一只狐貍例外。獅子看見狐貍遠遠地站在洞外,獅子問狐貍為什么不到洞里來。狐貍說:“你的洞里僅有進去的腳印,卻沒有出來的。我才不上你的當呢!”
多聰明的狐貍呀!這個寓言故事經過簡短的幾行文字就塑造了兩個鮮明的形象。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一個一個道理:我們應當做一個善于觀察生活的人。記得我有幾次做數學作業時都把10看成1,沒有認真觀察再去做題,導致結果錯誤。我應當向故事中的狐貍學習,做事之前得仔細觀察,做個有心人。
這本書里還有很多小故事,也向我們講述了很多個道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也買一本或借一本來讀讀。它會帶來滿滿的歡樂和無盡的啟發的。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450字篇3
以前有一只可愛的小雞,名叫兮兮,主人特別喜歡她。
一天它生了一個蛋,它便“喔喔喔喔”地叫了起來,主人見了笑開了花,順手拿走了蛋,并抓了一把米給它吃。
隔了幾天,兮兮又生了一個蛋,它還是像上次那樣“喔喔喔喔”地叫了起來,這次主人見了更高興了,抓了兩把米給它吃。
又過了幾天,兮兮生了一又大又漂亮的蛋,它依舊“喔喔喔喔”地叫了起來,希望得到三把米的報酬。可是這次主人見家里的米缸快沒有了,就只給了它一把米。
兮兮不高興了,嘴巴撅得老高,不滿意地說:我前幾次下了蛋都能得到主人的獎勵,而且獎的一次比一次多,這次我下了一枚更大的蛋,卻只得到一把米,太不公平了。
過了幾日,兮兮便只得到了半把米。
又隔了幾日,米缸空了,兮兮一把米也沒有得到了,它的嘴都快撅上天了,她漲紅著臉,氣憤地說:我前幾次下了蛋多少都能得到主人的獎勵,這次我又下了一枚更大的蛋,卻沒得到任何獎勵,這力真白出了,以后我再也不給他下蛋了。
兮兮說到做到。一連幾天,主人來拿蛋都空手而歸。
這天,主人又來取蛋,可雞窩里還是空的,他自言自語地說:原來這只雞肚子里就存了那么幾枚蛋,真是太令人失望了。正巧,家里來了一位客人,主人便把兮兮給殺了做成一道美味招待客人。
兮兮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僅僅取得一點成績就自我炫耀、意圖以此謀取更大私利的人是不會有大出息的。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450字篇4
我讀了一本《伊索寓言》,這本《伊索寓言》里有很多很多好聽的故事。我特別喜歡其中一個故事,就是《紅牛,黑牛和黃牛》。
這個故事說的是三頭牛是兄弟,它們一起長大,一起用餐,游戲、休息,他們生活得非常愉快,可是,有一頭可怕的餓獅來到這里,一看這三頭牛,便向他們猛沖過來,三兄弟圍成一個圈子,當獅子沖過來時,紅牛用角一挑,一下子把獅子挑得很遠,獅子爬不起來了,便考慮換個方法再進攻。
過了幾天,獅子又來到這里,發現三牛正好不在一起,獅子來到黑牛身邊說:“你力氣很大,可是紅牛對我說要不是他那天把我掀翻在地,你一定會被吃掉。”黑牛聽了很生氣,它在也不理紅牛了,獅子又跑到紅牛那里說:“你力氣最大,可是黑牛說‘那天如果是他動手,肯定把我掀翻在地,紅牛真沒用。’”紅牛聽了很生氣,說不理黑牛了。獅子又跑到黃牛那里說:“你的力氣最大可是紅牛說你是膽小鬼。”黃牛聽了很生氣,然后它們三個一起打了起來,直到它們打沒勁時,獅子把它們吃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團結友愛,不能聽了壞人的話就互相猜疑,放棄了團結,這樣下場會很悲慘。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450字篇5
暑假里,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故事書,書中的小故事揭示了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察覺的道理,故事通俗易懂,內容十分有趣,讓我懂得如何做人,如何處世,我越看越喜歡。
其中有一篇《燕子與蟒蛇》小故事說的是一只燕子媽媽帶著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在一個庭院安了家,燕子媽媽非常愛自已的孩子,每天不辭勞苦,東奔西走地為燕寶寶找蟲子吃。燕寶寶在媽媽的悉心照顧下慢慢長大了,是時候要學習獨立生活,學習本領的時候,燕寶寶卻以站不穩,很胖為理由不想學習本領,而燕子媽媽太疼愛自已的寶寶,推遲了學習飛翔等本領計劃,誰知道危險不久將發生。有一天,燕媽媽很早就出門去找食物了,燕寶寶嘰嘰喳喳的叫聲引來了一條蟒蛇。在危險當前,盡管小燕子怎樣拼命拍打翅膀,也沒能飛起來,最終被蟒蛇吃掉了。燕子媽媽回來后,后悔不已。
我認為燕子媽媽太疼愛自已的孩子,燕寶寶們也太懶惰和嬌氣,應該早點學會逃生和獨立的本領,以致于在危險來臨之時,不能自救,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做人不能懶惰,要認真、勤奮、刻苦,不怕艱苦,才能學到真本領。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450字篇6
我在寒假中讀過一些書,覺得《伊索寓言》很好看。
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每個故事都有一段很深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淺。
其中的《金斧、銀斧和鐵斧》這個故事對我的觸動較大。誠實、善良的窮樵夫出門砍柴,累得坐在河邊休息。因為實在口渴,就彎下腰去喝水。突然,“撲通”一聲,插在腰間的鐵斧掉進了河里,樵夫急得號啕大哭。這時,水中走出了一位仙人。仙人問明情景,給他撈起了三把斧頭:金斧、銀斧、鐵斧,樵夫拿起了屬于自我的那把鐵斧,可是仙人仍然把金斧和銀斧都送給了樵夫。他的兄弟們看了分外眼紅。其中一個兄弟動起了壞腦筋,他也來到河邊學起了樵夫的模樣。同樣,也招來了仙人,仙人也拿來了三把斧子。可是這位壞心眼的兄弟,看到仙人手里的金斧、銀斧、鐵斧,貪婪地說:“這些都是我的斧頭!”看到這種情形,仙人失望地帶著三把斧子離開了。這位貪心的兄弟最終什么也沒得到。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貪得無厭必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450字篇7
令我有深刻意義的書:假使一本書能給我留有深刻意義,甚至能終身受益的話,那就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書”了,那就會時時刻刻提醒你的好朋友了!
這本書中有許多個小故事,一般是寓言,神話為主。它們短小精悍,不拖泥帶水,但其中的道理卻很精深,這就是《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的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成以忘懷的是《老人與死神》,這講述了一位以砍柴為生的老人,砍柴后一背到很遠的地方負賣掉,走了很遠的路,他感覺疲勞,就坐在路旁。他感覺這樣很沒意思,把柴一丟,誠懇地叫死神出來。死神聽到現身,問他為什么叫我,老人看到死神,對死神說:“請把我的柴重新放回到我身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當死神真的來臨時,你才會覺得生命的可貴,人們常以為死是很遙遠的事,認為活著就是受罪;當他真的面臨死亡時,又會覺得活著是一件美好的事!所以,人應該活著!
我覺得說得很正確。現在的人,卻不動用跳樓來輕身,把生命當成兒戲,沒有體會到生命的可貴,活著是幸福的,我也想在此權告那些人或正要做這些事的人,望你們頭腦清醒星,振作點。
《伊索寓言》是教育人的好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