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游擊隊》讀后感600字
鐵道游擊隊從一九三九年冬季成立到一九四五年日軍投降,幾年中,鐵道游擊隊打日軍、斃特務、除叛徒,撼敵心魄。他們在敵人心腹地區堅持斗爭了數年,經歷大小戰斗百余次,寫就了中華兒女抗日戰爭史上的傳奇。他們的傳奇故事,至少還在神州大地上廣為流傳,有:勇打票車、奇襲閻團、巧截布匹,智斃高崗、周密護送……
其中,最令我驚嘆的是“智斃高崗”。這個故事中的高崗是小說《崗村》的原型。鐵道游擊隊屢建奇功,攪得日軍寢食難安,為對抗游擊隊,他們特意將高崗濟南調至微山湖區,組建了一個特別的偵諜隊。高崗對中國民俗風情極為精通,他在駐扎期間善于采用中國民間拜把兄弟、認干親等方式,通過威逼利誘等手段,不久便建立起了一個對抗軍民具有很大危害性的情報系統,對鐵道游擊隊的行動帶來很大影響。深諳“擒賊先擒王”道的鐵道游擊隊們喬裝之后,潛入臨城車站,擊斃了惡貫滿盈又老奸巨猾的高崗,使敵人聞風喪膽,他們的諜報網不擊自潰。臨撤退時,游擊隊還有意丟下閻偽軍的軍帽,成功地把此事嫁禍給了閻成田。閻成田及其主要副手都被日軍處死,其部下全部被押解到東北做苦力。打了個漂亮的殲滅戰,又成功嫁禍閻成田,從而引起日偽互斗,讓我不禁感嘆他們的勇猛過人和機智絕頂。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時常發生這樣的事。記得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和媽媽一起做公交車,發現有一個青年正乘人不備,將“魔爪”悄悄伸向一個大媽的手袋,而大媽卻渾然不覺,而旁邊另外一個青年正遮掩著一切,顯然他們是一伙的。小男孩看見了這一切,他想了想,便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笑瞇瞇地說:“大媽,您坐那兒吧!”然后,又對那兩個小偷大聲說:“你們剛才偷的錢掉了!”兩青年一聽,果真朝地上一看,這一看就露了餡。就這樣,小男孩機智地一番話一舉兩得。不僅追回了大媽丟失的錢財,而且使得大伙最終成功抓獲了小偷,真是勇敢啊!
如今我們已經遠離了戰火硝煙,但是我們卻不能忘記歷史上曾經遭遇的異族入侵,不能忘記那些為了給我們創造幸福安定的生活而舍身殺敵的英雄們,不能忘記中華兒女的英勇不屈與浩然正氣。《鐵道游擊隊》所記錄的`那段浸透了血與火的烽火歲月,已經凝固成不可磨滅的民族記憶,永遠不能被忘卻。
雖然那紅色的歲月已離我們遠去,但那紅色的精神仍在延續,那鮮艷的紅色旗幟在中國大地上飄揚飛舞,屹立不倒。在這安定、幸福的紅色大道上,我們正迎風成長,延續那奔涌的激情,秉承那英勇不屈的精神,發揚那浩然正氣,讓我們堅定地越走越遠……
指導教師評語:文章文筆犀利,感受獨到深刻,目光深遠,并能結合現今社會實情進行論述,發表自己的感受,字里行間都透露出小作者對民族英雄們的敬佩之情。結尾幾段,有畫龍點睛之妙,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升華了主題,尤其是精心的構思、深邃的思索、向上的風貌,不禁讓讀者也涌起了一股豪情壯志。
《鐵道游擊隊》讀后感精選5篇600字
這個暑假,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我最喜歡《鐵道游擊隊》,因為書中寫的那些抗日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跡,令我震撼和佩服。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山東棗莊微山湖地區,一群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莊稼硬漢鐵道游擊隊,李正、劉洪、王強、小坡、魯漢等二十多人組成的一支機智勇敢的抗日隊伍,面對眾多的、裝備精良的日軍,以短槍和便衣,神出鬼沒地戰斗在敵人據點林立、重兵據守的`鐵路線上。就像《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里唱的那樣:像一把鋼刀插入敵胸膛,打得鬼子魂飛魄喪。
游擊隊員們一個個足智多謀,他們摸敵崗,打特務,在鐵路上襲擊火車,在客車上打殲滅戰。他們甚至不鳴一槍,把主力部隊急需的武器搶到手。他們經常深入敵穴,與敵人短兵相接,出奇制勝。遇到危機時刻,也能臨危不懼、急中生智,出色地完成戰斗任務。他們以智慧和勇敢,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殺敵故事,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他們的舉動可以用一首簡短的小詩來概括:“飛車奪槍打洋行,掀翻鐵路炸橋梁。神威驚碎鬼魂膽,抗日英明天下揚。”
讀了這本書,我有深深的感受。《鐵道游擊隊》中的人每天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但他們從不退縮,也從不向困難低頭。而我呢!有時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會膽小地讓家長幫助,卻不會動腦筋、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我決心以后盡量改掉這些不良習慣,遇到任何事情、任何困難,冷靜地分析利害,獨立思考,再雷厲風行地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無往不利,戰無不勝,以鐵道游擊隊中的英雄人物為榜樣,學習他們的英勇氣概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做一個令人敬畏,名垂青史的“大將軍”。
我喜歡《鐵道游擊隊》這本書,不是因為書里面有多少好詞佳句,而是因為它給了我很多啟迪,明白了做人的一些道。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這些英雄人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嗎?所以我向大家推薦這本好書,同時我會繼續閱讀更多更好的書籍,做個有知識,有涵養的人。
在暑假里我讀了《鐵道游擊隊》這本紅色讀物,它的作者是劉知俠,劉知俠是河南汲縣人。1938年他加入抗日軍政大學。1944至1945年,他兩次到微山湖和棗莊,同當地抗日游擊隊一起打鬼子,1953年他把當年發生的事寫成了長篇小說《鐵道游擊隊》。
這本書主要講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支在魯南地區活動的游擊隊。他們身手敏捷,身輕如燕。他們一開始再棗莊地區打鬼子,后來又去微山湖打鬼子,最后又去臨城打鬼子,他們打掉三個敵人據點,十分厲害。這只游擊隊在黨的領導下,靠著人名群眾的支持,用毛主席制定的游擊抗日的戰術,像利劍一樣插向敵人要害。他們在敵人的鐵道上搶機槍,搶布匹撞車頭等事情他們干的這些事為抗日作出巨大貢獻。
在他們精彩的戰斗中,最讓我驚心動魄的一次還是打票車。司令部張司令讓這只游擊隊乘著敵人后方空虛,給敵人一個重大的打擊。游擊隊隊長劉洪說;“我們這次戰爭要打得巧,又要打得狠,還要影響大。”王強說:“最拿手的我們是打火車,關鍵是打什么車?”劉洪在一邊自言自語道:“打兵車,鬼子太多,光我們一個小隊打不過,打火車,上面沒鬼子,打了影響不大。”這時王強說:“打票車!票車上有鬼子,但又不多,而且我對票車出發的時間又了解。”劉洪隊長說:“行!我們就打票車。對了,王強,票車上有多少鬼子?”王強對票車十分熟悉,不加思考就回答:“一個小隊十二·三個。”這時在一邊的李政委問:“我們有會開火車的人嗎?”“有。”王強說:“彭亮開得很好,林忠也能開一段路。”傍晚的時候,劉洪等火車進站后,上了火車說:“你們馬上去開槍,不要傷了自己人。”“記住了。”王強答應到。劉洪一上車就來到駕駛室,對著鬼子司機就是三槍,鬼子司機倒在血泊中。這時“王溝站”到了,劉洪沒有停,因為他知道“王溝站”在日本人手中。過了一會兒后,火車開到了三孔橋邊,在橋邊的王強帶著隊員沖上了火車,他們和劉洪會合后,來到二等車廂,王強對著鬼子打了兩槍,另一名隊員摘下鬼子的槍,這時別的車廂的鬼子趕過來,劉洪看到了猛對他們開槍,打完之后,他們立刻拿著鬼子的槍和軍用物品,跳下火車了。
看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抗日多么不容易,我們要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鐵道游擊隊從一九三九年冬季成立到一九四五年日軍投降,幾年中,鐵道游擊隊打日軍、斃特務、除叛徒,撼敵心魄。他們在敵人心腹地區堅持斗爭了數年,經歷大小戰斗百余次,寫就了中華兒女抗日戰爭史上的傳奇。他們的傳奇故事,至少還在神州大地上廣為流傳,有:勇打票車、奇襲閻團、巧截布匹,智斃高崗、周密護送……
其中,最令我驚嘆的是“智斃高崗”。這個故事中的高崗是小說《崗村》的原型。鐵道游擊隊屢建奇功,攪得日軍寢食難安,為對抗游擊隊,他們特意將高崗濟南調至微山湖區,組建了一個特別的偵諜隊。高崗對中國民俗風情極為精通,他在駐扎期間善于采用中國民間拜把兄弟、認干親等方式,通過威逼利誘等手段,不久便建立起了一個對抗軍民具有很大危害性的情報系統,對鐵道游擊隊的行動帶來很大影響。深諳“擒賊先擒王”道的鐵道游擊隊們喬裝之后,潛入臨城車站,擊斃了惡貫滿盈又老奸巨猾的高崗,使敵人聞風喪膽,他們的諜報網不擊自潰。臨撤退時,游擊隊還有意丟下閻偽軍的軍帽,成功地把此事嫁禍給了閻成田。閻成田及其主要副手都被日軍處死,其部下全部被押解到東北做苦力。打了個漂亮的殲滅戰,又成功嫁禍閻成田,從而引起日偽互斗,讓我不禁感嘆他們的勇猛過人和機智絕頂。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時常發生這樣的事。記得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和媽媽一起做公交車,發現有一個青年正乘人不備,將“魔爪”悄悄伸向一個大媽的手袋,而大媽卻渾然不覺,而旁邊另外一個青年正遮掩著一切,顯然他們是一伙的。小男孩看見了這一切,他想了想,便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笑瞇瞇地說:“大媽,您坐那兒吧!”然后,又對那兩個小偷大聲說:“你們剛才偷的錢掉了!”兩青年一聽,果真朝地上一看,這一看就露了餡。就這樣,小男孩機智地一番話一舉兩得。不僅追回了大媽丟失的錢財,而且使得大伙最終成功抓獲了小偷,真是勇敢啊!
如今我們已經遠離了戰火硝煙,但是我們卻不能忘記歷史上曾經遭遇的異族入侵,不能忘記那些為了給我們創造幸福安定的生活而舍身殺敵的英雄們,不能忘記中華兒女的英勇不屈與浩然正氣。《鐵道游擊隊》所記錄的那段浸透了血與火的烽火歲月,已經凝固成不可磨滅的民族記憶,永遠不能被忘卻。
雖然那紅色的歲月已離我們遠去,但那紅色的精神仍在延續,那鮮艷的紅色旗幟在中國大地上飄揚飛舞,屹立不倒。在這安定、幸福的紅色大道上,我們正迎風成長,延續那奔涌的激情,秉承那英勇不屈的精神,發揚那浩然正氣,讓我們堅定地越走越遠……
指導教師評語:文章文筆犀利,感受獨到深刻,目光深遠,并能結合現今社會實情進行論述,發表自己的感受,字里行間都透露出小作者對民族英雄們的敬佩之情。結尾幾段,有畫龍點睛之妙,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升華了主題,尤其是精心的構思、深邃的思索、向上的風貌,不禁讓讀者也涌起了一股豪情壯志。
“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我就想起了今年暑假讀的一本紅色經典的軍事書籍——《鐵道游擊隊》。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抗戰時期,主人公劉洪、王強在魯南一帶組織了一個秘密游擊隊。他們擅長扒車,人人身懷絕技,是活躍在鐵道邊上的一支英勇的戰斗隊。他們機智勇敢、不怕犧牲,通過扒火車、奪槍支、打洋行、斗鬼子……,壯大了自己的隊伍,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斗。
《鐵道游擊隊》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是“血染洋行”。共產黨員王強隱瞞自己的身份,成為了洋行的一個伙計,并騙取了日本人的信任。他們非常勇敢,按照里應外合的作戰方案,在一個月高風黑的夜晚,用事先確定的暗號迅速接頭會合,一舉沖進洋行赤手空拳打死了兩個日本人,從日本人手里奪走他們搶走的糧食和煤。
我覺得游擊隊員們很勇敢,特別是王強,在知道三掌柜沒有死的情況下,為了今后的工作,還是冒著危險去見三掌柜,可以想一想,假如三掌柜知道晚上襲擊他們的人是王強,還不立刻就將他抓起來殺了。
讀完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戰爭年代,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甚至很多人失去了生命,換來了祖國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沒有他們過去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熱愛共產黨”不是隨意說的,是用心去感受的。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刻苦學習,提高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