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和小林》讀后感心得感受
《大林和小林》讀后感心得感受篇1
大林和小林是一對好兄弟,為躲避怪獸的襲擊,他們走散了,從此兩人過上了不同的生活:小林生活一直很艱辛,但他工作很努力,最后成了一名優秀的火車司機。
大林被一只叫包包的狐貍帶到了一個大富翁家成了富翁的兒子,后來因為貪財讓螞蟻把他送到只有寶物沒有食物的富翁島上,最后餓死了。
大林生活之路的起點比小林要優越得多,他不愁吃喝,過著富足的生活,但卻養成了好吃懶做、貪得無厭的習慣,也因為他的貪財最后活活餓死在了富翁島上;小林雖然一直過著貧苦的生活,而且歷經磨難,但他從來沒有放棄,一直腳踏實地努力工作,最后得到了自己的幸福。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知道,養成良好的習慣比擁有暫時富足的生活要重要的多。我們不能像大林一樣,崇拜金錢,認為金錢比一切都重要。我們要向小林學習,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珍惜一切所擁有的東西。就像《幸福是什么》這篇文章中所說的:“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大林和小林》讀后感心得感受篇2
貧窮并不是一場災難,富裕也不一定就是幸福。貧窮有時侯也是一筆財富。讀了這本書后使我更加理解這個道理。
主人公大林和小林被怪物分開后,就過上了不同的生活。大林成了大富翁的兒子,而小林——卻是一個可憐的奴隸。到了最后,大林只能在富翁島上等死,小林還是平平安安的過這充實的日子。
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歷,卻造成了完全相反的結果。大林因為富有,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他是個不能自力更生,最后在孤島中守著財寶,等著餓死的人,小林因為從小靠苦力吃飯,生活艱難,所以他更能理解和同情窮人,他明白要用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以為讀書可以過上好日子,我可不這么認為讀書是為了充實我們大腦,增加我們的知識,而不是充實我們的腰包,所以我們何必去瘋狂的追求財富。在社會上有很多人被錢沖昏了頭腦,成為金錢的奴隸,我們應該做生活的主人,用我們的雙手養活自己。過上簡單而充實的生活不也是一種幸福嗎?
《大林和小林》讀后感心得感受篇3
大林和小林是一對親兄弟,因為父母雙亡,而去尋找活路,沒想到,半路上遇到了一個極其可怕的大怪物,于是被嚇得各奔東西逃走了。
小林被紳士皮皮“撿”到了,帶到皮皮商店,小林在皮皮商店拍賣會時被四四格一毛錢買走了。小林被四四格帶到咕嚕公司做苦工。如果小林和其他小伙伴做工不認真或偷懶,四四格就用鞭子狠狠抽他們。小林和其他小伙伴為了自由最終用鐵球砸死了四四格,他們逃走時,竟然出現了第二個四四格,然后他們又將第二個四四格打死了,竟然又出現了第三個四四格,于是他們向門口沖去,把第三個四四格沖倒在地上,他們跑出門去了。
在他們跑的時候,喬喬的鼻子掉了,被中麥伯伯拾到了,然后他人去中麥伯伯那里去認領鼻子。中麥伯伯看他沒有地方住,于是便收留了他們。
大林自從和小林走散后就一直想當一個富翁,幸運的大林遇到了“天使”包包。包包跟世界第一大富翁叭哈說大林就是你的兒子,就這樣大林如愿以償當上了唧唧少爺。
叭哈想讓唧唧和他一樣胖,唧唧越吃越胖,也成了八百斤的大胖子。后來大林走到富翁島,雖然那里錢財多,但因為好吃懶做的個性,最后餓死在富翁島了。
《大林和小林》讀后感心得感受篇4
從前,有一對已經很年邁的夫妻,膝下無子。可有一天,卻奇跡般地生下了兩個兒子,他們生下的兒子一個取名“大林”,另一個取名“小林”。可好景不長,十年以后這對夫妻雙雙死去,按著父母的遺言將其埋于后山。哥弟倆就出去找工作了,不料在路上遇到怪物的追捕,于是他們決定分開跑,就這樣,兩人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那天,小林被抓走,無奈之下當了一個無工錢的工人,后來,就逃離了老板四四格,二四四格后和朋友喬喬來到了善良的中麥伯伯家,因為中麥伯伯是火車站的車長,所以喬喬和小林學會了開火車并有了一份穩當的工作,愉樂并幸福地生活了下去……
也就在那天,大林卻被一位包包先生撿走了,被送到最富有的叭哈先生家,還當了叭哈先生的兒子,改名叫作“唧唧”。自些他整天不做事,上課一天還只上一節課,可最后卻餓死在富翁島……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受很深。小林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下有了頑強的毅力。則大林享盡了榮華富貴,最后一無所成并餓死。小朋友,我們得學習小林的堅強毅力,不能學大林的貪得無厭。我們現在獨生子女居多,依賴性太強,我們一定要知道得學習小林的品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大林和小林》讀后感心得感受篇5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叫《大林和小林》,這本書是張天翼的作品,現在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主要內容吧!
大林和小林是一雙胞胎兄弟,后來因父母去世了,他們倆出去打工,不料路上遇到了怪物,他們分頭跑,小林跑到了一個國家,被一個叫四四格的人雇來打工,盡管小林很賣力地干活,可老板還是天天折磨他。小林忍無可忍,他聯合場里的工人殺死了四四格。后來經一個叫中麥的老伯介紹,當上了火車司機。
分別之后,大林已經成為了富翁,他們在火車上相遇了,卻互不相識,大林要去海濱,站長讓小林開車,而小林只給窮人送糧食,不送人,大林只好讓自己的仆人——怪物推車,可怪物勁兒太大,一推就把火車推進了海里,最后大林漂流到富翁島,因為他從不干活,所以被活活地餓死了。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勝利與幸福。這本書中小林是一個誠實、善良并富有同情心的人,他忘不了尋找哥哥,看到別人有困難時,就主動去幫助,我們應該向小林學習,不能像大林那樣,雖然很富有,但他什么也不干,還欺負窮苦人,那樣不會有好下場的。
《大林和小林》讀后感心得感受篇6
今年寒假爸爸給我買了一本《大林和小林》的書,他的作者是兒童著名文學家張天翼,我很喜歡看他的書,比喻還有《寶葫蘆的秘密》等故事。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 以前有兩個小孩是雙胞胎大的叫大林小的叫小林,因為貧苦父母早早死了,他倆成了孤兒四處流浪。有一天他倆遇到了怪物,逃跑時兄弟兩分散了。后來小林被賣給了冬麥先生家,冬麥先生叫他開火車。小林過得很貧窮,但他努力工作,終于成為一名火車司機。可大林聽了包包大人的話,去給富人家做了兒子,成為大富翁的兒子,天天好吃懶做。最后為了錢財,留在富翁島上活活餓死了!像大林這樣好吃懶做貪圖金錢的人,永遠不能滿足。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欲望,但我們不能讓欲望沒有限制地增長。
幸福要靠雙手去勞動,要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讀了這本童話故事,我覺得一個人不能太貪財,金錢不是萬能的,擁有了金錢,并不等于擁有了快樂。只有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大林和小林》讀后感心得感受篇7
今天,我讀了《大林和小林》這個故事,認識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大林和小林,他們倆是雙胞胎兄弟,生下來的時候,父母已經很老了,家里也很貧困,在父母死去了之后,兩人選擇了不同的謀生道路。大林當了富翁叭哈的兒子,改名為唧唧。他整天好吃懶做,有兩百個聽差伺候他,有問題也讓聽差幫他想,根本不用動腦筋。漸漸地,一下子讓他想起來什么都很難。而且他非常自私,只想著自己,不顧他人。他也越變越胖,最后死在了富翁島上。小林呢!他在資本家四四格那里做童工,他勤奮努力,勇敢正直,遇到不公平的事,和伙伴們一起反抗,成了有出息的好孩子。
讀了這些,讓我感受到,我們可不要像大林那樣,雖然他成了有錢人,但他非常懶惰,自私自利。最終一事無成。如果我是個有錢人,我會幫助有困難的人,和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多做對社會有用的事。我更加喜歡小林,因為他不羨慕有錢人,自己愛勞動,他身懷正義,勇敢堅強,正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我覺得自己一開始也有點像大林。看了《大林和小林》這個故事,讓我受到很大啟發,明白了只有靠勞動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只有勇敢正直才能成為一名有作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