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值得》讀后感感悟
這周讀了《人間值得》,我有幾個感受:
一是關于工作。恒子奶奶認為,為了錢而工作,并不是可恥的事情,是理所應當的事,非常了不起。也不要把自我價值全部建立在工作上,帶著為身邊人略盡綿力的想法去工作,或許會更好。就我自己而言,我認為工作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工作可以發揮我們的聰明才干,讓我有價值感,獲得感,也會更有自信。但是,工作帶給我的絕不僅于此,更多的是在和人的相處過程中,面對不那么友好的環境和較為復雜的人際關系,慢慢學會看淡,學會不計較,看清自己的價值,不因別人的評判而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二是關于幸福。恒子奶奶認為,不要試圖通過改變他人來獲得快樂,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會快樂”或“怎么努力讓自己在這里心情愉快地度過”,也不應該對任何人,事情抱有期待,應該認清我們始終是一個人。我非常認同她說的,對別人有太多期待,除了讓自己增加痛苦和抱怨外,實際上得不到任何有意義的東西。不如看清,多做點讓自己愉快的事,取悅自己,從生活中去感悟一切美好,感恩自己擁有的,越是要的少,越是容易幸福。
三是關于死亡。恒子奶奶說,孤獨得死去非常好,擔心死亡的方式毫無意義。或許我還年輕,但對于死亡這個終極問題,我思考過很多次。如果人生是一次旅程,死亡就是終點站,不管如何害怕,恐懼,我們終歸會到站,也不知何時到站,不如趁著還在旅途中,平靜得,愉快得享受我們擁有的,我們能做到的,我們想去做的,如此這般,甚好。
《人間值得》讀后感感悟(篇2)
《人間值得》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心理醫生中村恒子,90多歲仍未退休,一直都在堅持工作。這本書不是很厚,小小的一本。書中寫了作者的人生經歷,還寫了對生活、工作、人際交往、家庭的感悟等等。每章的篇幅都很短,文字淺顯易懂,讀起來給人常給人輕松自在的感覺,至真至純的文字總能治愈我的內心,讓我在生活中少一些浮躁,多一點快樂。
我們常常因為困難,把“人間不值得”掛在嘴邊,那是因為我們經常被負面情緒束縛著,沒有把心態調整到好的狀態,久而久之便覺得乏味,失去享受生活,難以享受工作的情趣。可是這本書卻教會我們:失望的隔壁住著希望,被踐踏的小草才會長高。
長大以后我們才知道,人生好像很長,其實很短暫。時間于我們而言是多么的寶貴啊,將生活過得平淡自在又是多么的重要。現實中的我們被各種原因牽絆,難以活成自己想象中的樣子,我們見到的自己是忙碌,是疲倦,是難過,是各種各樣的抱怨,然后生活的熱情逐漸被日常的瑣碎消磨殆盡。
就拿自己來說吧,我常常因為工作上的問題感到緊張、焦慮。時常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當下的工作,思來想去,問題還在,壓力和煩惱卻只增不減。中村奶奶說:“在思考這份工作不適合我之前,還不如先試著挑戰一下,因為不那樣的話,人就會止步不前”。每當我一直在想怎么辦時,我就已經失去了享受工作的機會,更無法專注于解決眼前的問題,之后留下的就是無限的迷茫感。其實只要我們放下令大腦感到混亂的想法,想著“不妨先試著去做”或者“如今到了大顯身手的時候”,心里就會更加坦然的去接受。這樣,就會積極面面對工作,效果也能令自己滿意,心情自然就會輕松一些。
其實,如何把生活過得有味道,如何積極地工作,把自己變得更好,這些都是選擇題,而這些答案就在日常的細節里。有人曾說:簡單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最好的東西一定是簡單的。我想,最理想的生活狀態就是將問題簡單化,不要對未知的結果,存在太多復雜的想法;不要期待過多,對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這樣才不負生活。
《人間值得》讀后感感悟(篇3)
書很短,一個多小時就看完了。如果覺得這是一本心靈雞湯的話,那有時候來點有意思的心靈雞湯也不是不可以。
讓我佩服的地方是,作者已經90歲了仍然在工作,而且也沒有完全害怕什么的好心態。正是這樣的好心態,讓她這一生都過得很瀟灑很自在。她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無論何種情況下,她都盡力在走自己的路,過好自己的日子。她說,人生,只要照亮某個角落就夠了。她做到了,至今為止,她直接或間接地幫助了很多人。人間值得,她也值得。
我現在是大學生,過不了多久也要走向工作崗位了。恒子奶奶說,對于工作,為了錢并不是什么可恥的事情。沒錯,我的確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份盡量薪水高一點的工作。但是同時,我也知道,如果工作條件達不到自己要求的話,也不會充滿怨恨感,因為這些不如意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有時候覺得迷茫,看看別人衷心的.建議或許有用呢?總之,人間值得,盡力而活。
《人間值得》讀后感感悟(篇4)
封面上的話讓我沉思了很久,現在的人的節奏太快,看著都是在光芒四射的環境中奔走的人們,仿佛就自己一個人是生活一堆亂糟糟,在一片無人知曉的孤島上獨自抱膝嘆息。
封面上有行字:“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我想了很久,其實也是一種道家思想,順其自然而為之,不因以外界事物的變化莫測而失去了本心,也不必為了與他人在一樣的生活水平上而用力過度去爭取。人的一生啦,就一堆堆的坎坷。所以,我們只需要對自己交代,如何去生活,去過怎樣的人生。而不是一定要聽從誰的,過著誰希望的生活。
我很認真的看完全書后,我有點不明白恒子奶奶的真實想法,因為從字里行間我并沒有看出真的什么叫做人間值得的想法。一切的一切,猶如我們身邊經歷了一些顛簸流離再回歸平常生活的老人家的人生體驗。
第一,恒子奶奶并沒有自己真是的想法,很多東西很多事情都是在不經意間由他人所決定或是推動的,無論是一開始的去讀書,再去工廠勞動,最后面本家叔叔資助去讀醫生,實習期的無薪,再到朋友推薦去當了精神科醫生,結婚也是別人說他人好,結果婚后問題多多,兩個孩子的管教問題,父母的強勢入住導致夫妻問題更加突出卻無法做決定,同事以及病人之間的問題采用的是消極面對。我就想問問,有哪件事是恒子奶奶自己積極面對的。
都是別人推著走,但是始終都是一如既往地平靜對待,無喜無悲。丈夫婚后的喝酒不管家,生子之后父母的強勢掌權,工作上的不愉快,心理上遠離不想面對的人和事,嚴重的物理上隔離。說的直白點就是膽小怕事,不喜歡惹是生非唄。
第二,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為了錢,但我們一旦可以滿足自己基本生存后或是達到財務自由后,是可以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工作。恒子奶奶活得好人緣,一是技術能力強,二是不拒絕。不然,我就想問,一個包子一樣的性格會不會受人欺負。
最后,人生的雞湯,喝喝就好了。學習、工作、婚姻等等,都要耐心的去面對,用良好的心情去解決。畢竟,我們都是凡心,在這人間,還是要好好的過活。
最后說一句: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務必珍重待之!
《人間值得》讀后感感悟(篇5)
《人間值得》是日本資深心理醫生——90歲的恒子奶奶的處世哲學記錄。整本書語言樸實,沒有任何的大道理,也不似許多雞湯文滿篇都是讓人不適的油膩感,恒子奶奶用的是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遭遇,來為我們講述她的生活,她的親情觀、友情觀和工作觀。
“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這是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話,恒子奶奶的人生,就如散發淡淡馨香的茉莉花茶,平淡卻不乏味,普通而不平庸。
關于工作,她認為為了錢而工作,這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把自我價值全部建立在工作上,帶著“為身邊的人略盡綿力”的想法去工作,或許會更好。
關于生活,她說“不要期待過多,對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必須要幸福”,不要這樣想的話才會幸福,放下人生多余的行囊;即便是家人也要分清彼此,強迫他人,自己和對方都很痛苦。
關于與人相處之,恒子奶奶認為,“不要小氣,接受小小的請求,讓微小的善意流轉。
關于育兒,她感悟,育兒過程,就是讓自己越發優秀的成長過程,養育孩子,也是成長;在追求的過程中,一定要分清自己是自己,他人在實踐他人的人生,我們不需要追尋別人的腳步。
“別人有別人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軌跡。”恒子奶奶的智慧人生告訴我們,凡事不強求、不攀比、不輕言放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能夠照亮某個角落就是幸福的人生。